BL輕小說展
孤獨,是一種能力:面對真實自我、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

孤獨,是一種能力:面對真實自我、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

Solitude: A Return to the Self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內容簡介

  ★從根源到發展,全面性探討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
  ★孤獨,是一種能力!不再被人際關係綁架,在喧囂時代看見獨一無二的自己
  ★精神科醫師作家/吳佳璇、「愛智者書窩」版主/鐘穎——專文導讀
 
  你經常感到孤獨嗎?人生在世,注定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英國最負盛名的精神科醫師史脫爾倡議的孤獨宣言,顛覆「關係王道」的傳統論點,賦予孤獨新的定義。
 
  ●彼得兔作者碧翠絲‧波特在封閉家庭養成了孤僻性格,她回歸人群的方式,是親近動物並投身童話幻想的世界……
  ●維根斯坦號稱「有史以來最內向的天才」!他漠視社會規範、痛恨社交,生活如苦行僧那般嚴苛而節制。但在偏激冷漠的表象下,他得以確保了自我思考的獨立性,並專注於對真理的追求……
  ●康德一向堅持理性思考,宣稱「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而存在」。不管用餐、會客或閱讀,他的日常生活作息嚴謹到強迫症的程度!這種極端作法,只為了擺脫外界對他可能造成的束縛和影響……
  ●牛頓的童年籠罩著被母親拋棄的陰影,長大之後變得再也不相信任何人。在極度自閉和孤立狀態中,他抓住了腦中靈光一現的想法,最後發現了萬有引力,為科學做出偉大的貢獻……
  ●貝多芬在生命晚期近乎全聾,在沒有聲音的世界,他得以投注最深沉的情感。他完全杜絕了跟聽眾溝通的企圖,也不在意作品是否被理解,最終走向音樂生涯的顛峰……
 
  本書初版於1988年,有別於坊間充斥著「終結孤單」的心理勵志書,英國著名精神科醫師史脫爾從「人勢必孤獨」及「尋求連結」切入,一方面肯定人類確有建立關係的需求,另一方面則點出個體性及自我感的重要,說明孤獨的正當性與重要價值。他主張,孤獨是一座讓你度過憂傷的橋樑,是一個人終於可以對自己說話的時刻,是天賦發揮的契機,也是創作靈感與想像的源頭。
 
  從童年親密關係的依附,到成人建立社群的意義,史脫爾醫師站在佛洛依德、榮格、阿德勒等大師的理論分歧點,辯證了一種擁有安全感的孤獨是多麼地重要,洗刷了一般人對孤獨的負面印象。此外,一個人獨處時,或許看似孤單,但實際上對人生各層面的需求,包括尋求秩序感、緩解失落和分離傷痛、提升自我肯定感,或將熱情投注在天賦和興趣上,都有非常積極的推動性。
 
  這本書中列舉了史上知名作家(卡夫卡、亨利‧詹姆士)、藝術家(哥雅、達文西)、音樂家(貝多芬、布拉姆斯)、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及哲學家(康德、尼采和維根斯坦)等案例,來說明孤獨的心靈在他們艱困的人生經歷中,如何轉化為一種自我接納和發揮想像力的機會,最終為他們原本不順遂的童年和不快樂的人生,提供了救贖和希望。
 
  孤獨哲學家叔本華說:「一個人內在擁有的東西,才是決定他幸福與否的關鍵。」孤獨帶給每一個人的,正是一種由內而生的力量和支撐!在這個充滿孤寂感的喧囂時代,如果你好奇自己為什麼經常感到孤獨,你總是急於擺脫一個人落單的困境,你想知道獨處到底有什麼好處,以及歷史上有哪些人也交上了「孤獨好朋友」……那麼,這本從根源講起卻淺顯易懂;多角度分析卻極為貼近內心的心靈指引,正是你所需要的「孤獨學經典」。
 
  本書重要論點:
  1.探究孤獨的心理來源,人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尋求連結的意義何在? 
  2.從佛洛伊德、阿德勒、約翰‧鮑比和溫尼考特的理論,探討成長與個人化過程的慾望和需求。
  3.分析「主動孤獨」與「被動孤獨」的差異,解釋孤獨導致憂鬱症或精神失常的原因。 
  4.列舉成功案例生平經歷,分析關於熱情、想像力、創作和孤獨的交互關係。
  5.孤獨的用處:修復童年分離與死亡創傷;聽見內在的聲音、刺激創造力,達至內外和諧境界。
  6.孤獨是一種強大的能力,通往與自然的和諧,改變自我,並重新創造世界。
 
本書特色
 
  ◆出版逾30年,英國權威精神科醫師執筆,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
  ◆追本溯源,耙梳佛洛伊德、阿德勒到約翰‧鮑比等當代精神分析理論脈絡,提出不同以往的見解。
  ◆列舉知名案例,重新看待天才音樂家、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及作家成功背後的原因,證明孤獨也能為人帶來幸福與成就。
  ◆摒棄艱深論述,包羅萬象介紹關於「孤獨」的各種面向,全書洋溢寶貴的同理心與人文關懷。
  ◆在今日人我緊密連結的網路世界,懂得獨處,不迷失自己,遂成為一種核心生存能力。從這個觀點出發,足證這部經典出版的劃時代意義。
 
好評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詹宏志(作家)、焦元溥(音樂作家)、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小熊媽張美蘭(親職作家)——不孤單推薦
 
得獎紀錄
 
  ◆美國Amazon網路書店4.5顆星好評 
  ◆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
 
媒體評論
 
  ●「這本以英國客體關係理論探討創作心理的佳構令人激賞。「孤獨」是如何存在、如何發生,對想維繫生活創造力的人而言,閱讀本書的過程就是自我的分析和治療。」——開卷十大好書講評
 
  ●本書拯救了那些天生不擅於交際的人們,免除其因離群而失去歸屬感的焦慮。——《伯明罕郵報》 
 
  ●本書對「孤獨」的開創性論點為自助類書一味讚美人際關係的偏誤,創造了一種平衡。人類的確需要連結,但孤獨者對自我整體的關照,更是不可或缺的生命意義。——《出版者周刊》
 
  ●本書對一個未曾被探索的課題採取了人道、明智、非教條且廣泛的解讀,融合了豐富的案例,說服力十足。——《科克斯書評》
 
  ●我極力推薦史脫爾的這本著作,如果你享受經常獨處的人生,卻懷疑自己是否「正常」,或者你總是一個人獨處、身邊也沒有什麼好友,看了這本書你不必再擔心了。渴望獨處絕對正常,特別是當你擁有特殊才華時。——AMAZON讀者Lee Tasey 
 
  ●這是一本「讓你還原自己」的書,它不只寫孤獨,還說明孤獨的價值。孤獨不是逃避人生,而是以新的視界重新進入人生的鑰匙。若你正在追尋人生的意義,本書是你最好的選擇。——AMAZON讀者Even Lin
 
  ●每次重讀,我都能發現新想法及重點。全書言簡意賅,輕鬆易讀且充滿智慧。希望它在一世紀或更久之後能持續刊行。 ——AMAZON讀者PVEW
 
  ●史脫爾醫師的這本著作文采斐然,就算心理學門外漢也看得懂,對創作者來說更是極富教育性。——知名插畫創作家Philippe Horak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東尼.史脫爾(Anthony Storr,1920-2001)
 
  安東尼.史脫爾是英國當代最富盛名的精神醫學權威及知名心理學家。
 
  史脫爾醫師於劍橋大學和西敏醫學院畢業,專攻精神醫學,成為英國首批在分析心理學會受訓學習榮格心理學的成員、皇家醫師學會、皇家精神科醫師學會及皇家文學學會的資深會員,同時是牛津郡衛生局名譽精神科顧問醫師,以及牛津洛林學院榮譽院士。
 
  他專擅分析負面情緒,以開創性理念治療精神疾患,對當代醫界有相當的影響力。他雖師從佛洛伊德和榮格,卻勇於挑戰傳統觀念,發表了從性欲錯亂症到侵略性,從孤獨的需求到創造性衝動等重要的論述。
 
  他的著作包括《音樂與心靈》《人格的完整》《人類的破壞性》《精神治療的藝術》《佛洛依德》及本書,文章多見於《週日泰晤士報》及《獨立報》等媒體報導。
 
  史脫爾於2001年逝世,媒體形容他「一生蒙受苦難」,並描述其嶄露於職涯的強大熱情與悲天憫人之精神,可能來自於成長時期飽嘗孤獨與病痛的折磨。本書作為他思想的菁華,影響後代心理學論述十分深遠。
 
譯者簡介
 
張嚶嚶
 
  專職譯者。
 

目錄

導讀一——享受孤獨,是網路世代的核心生存能力/精神科醫師 吳佳璇
導讀二——愛、孤獨、個體化/諮商心理師 鐘穎
作者序
1.人類關係的意義
2.孤獨的能力
3.孤獨的用處
4.強制的孤獨
5.想像力的渴望
6.個人的重要性
7.孤獨與氣質
8.分離,孤立與想像力的成長
9.死別,憂鬱與修復
10.一貫性的追求
11.第三個時期
12.完整性的渴望與追求
參考資料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894031
  • 叢書系列:verso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讀一
 
享受孤獨—網路時代的核心生存能力
精神科醫師/吳佳璇
 
在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機的年代,社群軟體朋友數目一不小心就超過上限,還有數不清的群組、活動或加友邀請等待回復,加上電信公司狂推費率吃到飽,好讓用戶隨時上網……這樣的環境,似乎意味著﹁與人連結﹂不再困難,何孤獨之有?
 
然而,環伺周遭,情侶約會不再含情脈脈四眼相望,而是各玩各的手機;出遊的一家人,只見猛回簡訊電郵的爸媽,還有忙著打怪追劇的子女;人際花園的冷酷荒蕪,莫勝於此。
 
研究數位科技與社會行為的知名學者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曾寫過《在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一書,描述虛擬生活如何影響真實的世界,精準地捕捉到一個個失去獨處能力的男男女女孤單的生命側影。
 
人們試圖用「癮」的概念面對網路世界衍生的新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更在二○一八年正式提出「遊戲成癮」的精神科診斷。但特克似乎不以為然,因為當今治療「癮」的核心精神就是「戒」,預防之道則是遠離毒品,不,是網路。這樣的解方令人絕望——難道不能與科技共處?連身為數位移民的我,都為斷網、戒手機感到不安。
 
在這令人徬徨的時刻,讀安東尼·史脫爾的《孤獨,是一種能力》卻產生一種救贖感。究竟寫於網路史前時代(一九八八年)的作品有何魔力?史脫爾是受過嚴謹精神分析訓練的英國精神科醫師,卻主張好的人際關係不是健康與幸福的唯一來源。他認為「愛」被理想化,被視為得救的唯一途徑很危險。他提醒大家,不要忘記佛洛依德曾說過,精神健康的要素,是愛與工作的能力,而許多精神分析療法,都太專注於人際關係,忽略了自我獨處的能力。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7
4.5
|
2022/07/08

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從佛洛伊德與榮格的對比談起,談他們以不同角度看待人類的想像力、幻想力,但作者的重點在於孤獨,所以這當中有一個明顯的概念跳躍,來回在想像力與孤獨之間跳躍。
但與想像力相比,孤獨是一個更難界定的概念,在不同的脈絡可能指不同的東西,例如寂寞、孤立、獨處,也可能衍伸矛盾的概念,例如獨處而不寂寞,群居卻很寂寞,那麼作者想談的孤獨究竟是內在心理狀態,還是人際關係的狀態?讀來有時感到混淆。
讀來比較有趣的地方是談孤獨的起源,這裡的孤獨指的是刻意獨處,泛見於宗教修行(或者獵人獨自去打獵),這種孤獨並不會伴隨內心的寂寞。到了文藝復興、啟蒙時代之後,知識與讀寫普及,城市生活改變人際關係,人一方面意識到獨立的個體性,一方面意識到一種無根的孤獨,這種孤獨指的是內心無所依附的狀態,是人類史上相對晚近的產物。
更廣義來說,一個人只要發展出內心世界,就必然會察覺內心世界與外在現實之間的鴻溝,了解到言語、表達與人際關係都是有限的,就是一種孤獨狀態。作者要談的重點是,既然人意識到他可以擁有一個迥異於外在現實的內心世界,那麼他可以怎樣好好發揮?這或許也是人類史上相當晚近才處理的主題,也就是想像力、幻想力,榮格學派的重點也在此。
書中對榮格的闡述蠻精彩的,尤其是最後一章,談合一與完整,借助想像力與潛意識溝通,人格的重心轉移到介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
讀來感到好奇的是,這個重心轉移的概念,在人類史上難道是新的概念嗎?古老的人們的人格重心又是放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哪個點呢?
另外作者也提到,之所以談及孤獨,問題意識在於,現代社會過於理想化人際關係、親密關係,視同一切問題的解答,卻忽略了人有潛意識的面向,是每個人需要獨自面對的課題。這種片面的理想化與片面的忽略,可能導致各種不健康的關係,甚至是中年危機的導因,所以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人格中不只有人際關係的軸,也有個體內在的軸。或許在這個脈絡下,較能理解作者談論的孤獨指的是什麼。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2/06/10

有不少書都在探討孤獨,但這本卻可以深入淺出,領域廣而精。
我喜歡接近結尾的部分,探討藝術家和天才們的人生階段。
如果天才活得夠久,他們風格上的改變總是很明顯,因此他們的晚期,往往不再關心與他人的溝通,而專注於需要孤獨深思的作品。

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內在人格發展的外在表徵,而當創作者年紀增長,作品中也會出現的某些相應的變化。

人類始終在追求幸福,但是人類真正的本性,使得人無論是在人際關係或創作成就上,都無法獲得最終永久的幸福。本書從頭到尾都在強調,一個人所感受到的某些最奧妙且最具療效的心理經驗,都發生於內部,這些經驗即使與他人的互動有關,也只是極為淺淡的關係。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1/04/26

本書從多種面向談論孤獨,發展理論、內外向、與憂鬱性格的關聯,創作與想像力等等,把榮格跟佛洛伊德的差異也做了簡單易瞭的論述,並從中抽絲出一條作者清晰的見解,很佩服作者對於這個主題的掌握能力。最後,也非常安慰從中看見孤獨的各項優勢,有些人對於興趣的熱情確實會大於情感的連結(並不代表不需要情感,只是確實相對薄弱,但這樣的人依舊可以在愛與獨處中過得不錯,並非病態)。推薦對此議題,或對自己/他人孤僻的性格感到困擾/好奇的人一讀。

「在我寫這本書時,社會上公認極度內向的人比非常外向的人更為異常,這是因為我們普遍著重客體關係,而忽視了孤獨時的個體真相。」-Anthony Storr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