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這幾年,因范銘如教授的邀請,我到政大台文所兼課。因為自己本職工作很多,無法每學期去,考慮實際的需求,就幾門實用傾向的課輪著開,如「文藝行政」、「台灣文學編輯專題研究」、「出版產業與台灣文化發展」。整體來說,政大台文所的研究生,程度不錯,也都很認真;我來去自在自如。
二○一七年秋天那個學期,我開的是「台灣文學編輯專題研究」,一位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的研究生選修了這門課,她是林薇晨。我教文學編輯,除了編輯,涉及文壇和文學史事甚多,感覺上薇晨都不陌生;研究生在上了幾個星期課以後,都必須自訂一個題目,學期間要口頭報告,學期末要繳交一篇書面論文,薇晨想探討柯裕棻編的九歌版《一○二年散文選》,我欣然同意,開始有了一些關於柯裕棻和九歌年度散文選的討論,她畢竟是學傳播的,雖沒有編輯實務經驗,但很快就能跨學科了。
比較熟了以後,她告訴我她在《人間福報》的副刊寫一個叫「日常速寫」的專欄。我當下應該說是驚喜吧!我日讀福報,必先看副刊,當然讀過週五的「日常速寫」,那些全取材於生活的小品散文,語言靈動,感覺相當細膩,時有讓我驚豔的敘寫,也可以看出是一位新時代的都會女孩,正凝視著她所在的這個城市。
學期結束了以後,就再也沒見過她,但通過這個專欄,知道她在寫碩論,知道她去遙遠的地方旅行了,知道她去了餐廳工作,知道她在城市裡穿行,或立足在某個角落靜靜的看著花開花落,以及天光雲影的變化。我平常不大和學生聯繫,但每當翻閱報刊見著學生的詩文,都像街頭偶遇,得知他們一點近況;但像薇晨這樣速寫日常,好像固定時間來報告,還不曾遇過。
最近她來信說了近況,包括畢業、得獎等等,也提到了她的寫作,並探詢關於出書的事,附加檔案中並有一本整理好的書稿。她是如此用心經營她的專欄寫作,這麼有耐心,寫到第四年,合當有一本書了;我想起她當年的專題報告寫九歌,把她的書稿轉給了九歌的陳素芳總編輯,請她讀讀看。
薇晨精選了約五十篇,略分四輯,以「青檸色時代」為名。她曾在泰式餐廳工作,信裡說,檸檬是泰式料理常用食材,以此作為書名,也代表她青澀的學生歲月。其實,薇晨有很強的寫物能力,也富含想像;她的散文,情感流動有節,不論語言或思想,都已不再青澀。九歌願意出版這樣一位文壇新人的純散文,我深深感動。
李瑞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