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書展
浮萍男孩(全新增訂版)

浮萍男孩(全新增訂版)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作者演講時說 :「我告訴他們使孩子疏離學校(甚至疏離生活),疏離真實世界的奮鬥、成就和失落的五個因素,我告訴他們,我們如何可以反轉這個趨勢,鼓勵更多的男孩邁向成功。」

  這本書充滿了感人的真實故事案例,可以激勵老師和家長,並指出年輕男性邁向新未來的路。
 
  全新增訂版補上最新的研究,特別補強了電玩和男孩動力不足的篇章。

  全新增訂版新增了以下的內容:

  .由生理研究證明性別差異之篇章
  這些年來有許多新的研究,顯示女孩和男孩有重要的天生差異。一些很驚人的新研究顯示,男孩女孩在嗅覺、聽覺和視覺上的差異非常大,而這些都反映在親職與學校教育的實務觀察上。大腦發展的研究顯現男生和女生有著巨大的差異,老師和校長會努力去調整教學方式來適應男生和女生在學習上的不同。

  .現代家長最關心的社交媒體與電玩遊戲,如何對男孩與女孩造成不同的影響
  俠盜獵車手系列(Grand Theft Auto)和決勝時刻(Call of Duty)是最紅的電玩遊戲,它吸引孩子的地方是不停的改換任務挑戰、場景和人物。在這裡,分心是必要的,

  難怪研究者發現玩電玩的時間越多,越不能專注在一個項目上,容易在課堂上的分心。而沉迷於玩以反社會行為和犯罪行為為主的電玩遊戲的人,將來也更有可會有犯罪行為出現。

  你必須知道你的孩子在玩什麼遊戲,沒有人可以替你做這個工作,你必須站在他的肩膀後面知道他在玩什麼,這裡沒有什麼叫隱私權,你得確定他玩的遊戲符合你的標準。

  我們必須創造一個對他們來說,陌生看法的文化來對抗:
  1.真正的男人喜歡閱讀
  2.真正有關係的不是你的外表而是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3.真實世界的成就比虛擬世界的成就更重要

強力推薦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邢小萍   台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 M.D., Ph.D.)


  是醫生也是心理學家,為美國單性公立教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ingle-Sex Public Education, NASSPE)的創辦人和執行長。學術性相關研究發表在許多知名期刊上,包括《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行為神經科學》(Behavioral Neuroscience)、《美國醫學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營養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以及《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等等,並著有《養男育女調不同》 和 《棉花糖女孩》(遠流出版)等書。他是知名的演說家,一年在全球有五十場的演講,曾多次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公共電視(PBS)、福斯新聞(Fox News)、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美國之聲(Voice of America)、《今日秀》(The Today Shows)及許多其他節目的採訪,討論性別差異在孩子學習上的重要性。

  作者官網 www.leonardsax.com/

譯者簡介

洪蘭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和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接受博士後訓練,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中央大學,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創所所長。

  洪教授已翻譯了五十七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包括《棉花糖女孩》、《浮萍男孩》、《養男育女調不同》、《心智拼圖》、《天生愛學樣》、《教養的迷思》、《快思慢想》、《改變是大腦的天性》、《自癒是大腦的本能》等。

  洪博士曾獲頒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2005年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特別貢獻獎、2011年遠見雜誌華人領袖終身成就獎。

  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超過三千所的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深受各界推崇。

  著有《講理就好》等二十五本書。
 
 

目錄

推薦文
導讀/男孩的成長需要適當的教育與引導        洪蘭
 
第1章    謎團:缺乏動機的男孩        1 3

●不僅僅是學校
 
第2章    第一個因素:學校的改變
●為什麼這是個問題?
●現在攔住他,將來他才能超越
●小女孩是什麼做的?
●好和壞的知識之樹
●孩子與一部可設定的電腦有何不同?
●好消息:男孩危機是假的!
●假如你是小豬,你會有什麼感覺?──對男生不友善的問題
●學校對男生不友善
●正確的競爭方式
●自尊心不會受到打擊嗎?
●科倫拜高中和維吉尼亞技術學院槍擊案呢?
 
第3章    第二個因素:電玩遊戲        8 7
●主控力
●笨和更笨
●「我不退出」
●有無病識感
 
第4 章     第三個因素:ADHD的藥物        1 2 1

●「為什麼不試試看?」
●伏隔核
●維多利亞時代的古董遺跡
 
第5 章     第四個因素:內分泌干擾物質        1 4 9
●雌性化的魚
●她才八歲,但看起來像十二或十四歲
●不同步的青春期
●瓶裝水、奶嘴及奶瓶
●內分泌干擾物質、ADHD和動機
●為什麼美國孩子變得這麼胖?
●男生現在是比較脆弱的性別嗎?
●不男不女
●有利處
 
第6章    結果:賴家王老五        1 7 9
●錢怎麼了?●克瑞夫特的兩難
●普利畢洛夫群島的教訓
●怎麼回事?●改變中的美國家庭
●錢和性怎麼了?
●手淫新世代
●賴家王老五
 
第7 章     第五個因素:被遺棄神祇的復仇        2 3 5

●歷史悠久的文化有一件事相同
●美國文化是男孩的毒藥,那女孩呢?
●性別的特殊含意●美國父親的改變
●做為一個男人是什麼意思?
 
第8章    解藥:讓男孩重拾動機        2 6 7
●第一個因素:教育中的改變
●第二個因素:電玩遊戲
●第三個因素:ADHD的用藥
●一個問題導致了診斷
●男孩有多常得到ADHD?
●第四個因素:內分泌干擾物質
●第五個因素:失去正向的角色模範
●重建世代之間的聯結
●一句警語
●一個故事

 
 

導讀

男孩的成長需要適當的教育與引導

 
  以前我做學生時,班上沒有一個同學是過動或注意力缺失,現在幾乎每一班都至少有一個,有的班還高到四、五個。頑皮的孩子自古至今都有,男生沒有調過皮、挨過打,好像就不可能長大,但是皮到要帶去給醫生看、要吃藥,好像是沒有。所以這個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就變成了二十一世紀非常引人矚目的疾病。本書作者是個家醫科醫生,又在賓州大學念到心理學的博士學位,手邊有臨床門診的資料,又有作研究的訓練,加上「好奇」是人的本性,他就開始去研究為什麼本世紀有麼多過動/注意力缺失的孩子,而且為什麼男生居多。

  疾病是不分性別一律肆虐的,如果分性別,那麼可能有基因上的原因,使某個性別容易受疾病的侵害;也可能有社會的因素,對某個性別特別不利,所以值得研究。他發現真正應該吃藥的過動兒不多,許多是誤診,吃了不該吃的藥,因為父母的期待和老師、醫生的方便(沒有父母能接受我的孩子功課不好是他比較笨的關係,如果是疾病,那麼父母顏面沒有失,畢竟人要生病是沒有辦法的事;服了藥,孩子安靜下來,可以坐在課堂上聽講了,對老師是個很大的精神壓力解脫;很多醫生是只要病人不抱怨,老師、父母都要求用藥時,開了藥皆大歡喜,所以治標的各種藥物就越開越多了)。但是基本上,這是鋸箭療傷的方式,並不能解決問題,本書的作者在門診繁忙之餘,費心找出該現象的社會原因,解除孩子的痛苦,是很令人敬佩的。

  過動/注意力缺失是男孩、女孩都有的毛病,為何本書只偏重男生的現象和發生原因呢?這是因為男生情況比較嚴重,先從嚴重的救起。在大腦的發展上男生成熟得比女生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曾經做過一個大型的大腦發展造影研究,掃描了一千七百多個從幼兒園到青春期孩子的大腦,結果發現男生與女生在大腦不同區域成熟的順序和時間不同。一般來說,女生早熟,甚至可以早到兩年的差距,所以有些六年級的女生看起來像高中生,有些國二的男生看起來像五年級小學生。最近比較人類學的基因研究發現,男生與公黑猩猩有百分之九九‧四的基因相同,比與人類女性的共同基因還多一些。所以男生在看、聽、嗅覺方面與公黑猩猩的相似性大於人類的女性。這一點對了解性別差異很重要,男女在處理事情上的不同是來自大腦結構與神經迴路活化上所造成的功能上的不同。

  在台灣談性別差異是件危險的事,我曾因為談到男女在同一件事的處理上大腦有不同之處,而被猛烈攻擊,甚至黑函說我政治不正確。但是在實驗上的確有看到差異,所以必須要講。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擅長的地方,真正的男女平等應該是每個人去做每個人擅長的事,不論它是刻板的男生的事或刻板的女生的事。法律要保障的是機會的平等和薪水的平等。作者也看到了男女大腦上的不同,所以他認為男生需要適合男生天性的課程表,從他們的長處切入,去開啟教導他們的心智。他說男生需要常常去戶外活動,在大自然中觀察,從實際動手操作中學習(其實女性也是需要)。如果孩子花很多時間在電腦螢幕前面而不在戶外,會有所謂的「文化自閉症」(Cultural Autism),最後形成被孤立、牽制、阻遏的那種「隧道感官」感覺(Tunneled Senses),他們抓不到概念或問題的重心。因此,從本書中,你可以強烈感覺到作者贊成男女分校或分班,男生需要競爭才會有動機。作者舉了很多例子來支持他的看法。我來自女校,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我承認他講的有道理。

  由於全球競爭激烈,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及早學習,忘記了學習有「成熟」這個條件。現在幼兒園做的是小學一年級的工作,美國從幼兒園開始教認字、寫字(台灣也是),假如男生成熟得慢,還不能讀和寫,這時,他會討厭上學,因為上學是挫折,是去做一件他能力還做不到的事。其實北歐很多學校是七歲才啟蒙上學,他們的國力發展也沒有比我們五歲就學寫字的差。太早要求孩子去做他還沒有準備好、還未成熟到可以做的事,對孩子的身心都不好。

  讀者可以想像馬路上有個裂縫,大人一腳就跨過去了,孩子則必須蹲下來爬過去,爬時還得戰戰兢兢,生怕掉下去。但是等孩子長大一點,腳步變寬時,他也一步就跨過去了。小時候看希臘神話金羊毛(Golden Fleece)的電影,巨人一腳就跨過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或是《格列佛遊記》裡的格列佛一把就把船抓起來,多麼輕而易舉。看到台灣的父母,孩子才三歲兩個月就送去學國文數學,真讓我心痛。這本書有很多篇幅是為了這樣的父母寫的,作者從大腦的觀點來勸告父母不要揠苗助長,每個人大腦的成熟時間不一樣,大腦同一區塊男女成熟的時間也不一樣,不必心急,晚一年上學沒有所謂的面子問題,幼兒園本來就是個學習與別人相處的遊戲地方,沒有「被當掉」的面子問題。

  至於為什麼白人小孩被診斷為ADHD的比例高,這是社會偏見的關係。一個白人小孩拿到C,而老師認為他應該拿A,老師就會懷疑他是不是注意力有缺失,上課沒有好好聽,回家沒有好好做功課;但是假如一個黑人或墨西哥孩子拿到C,老師可能認為他是能力所限,無法拿到更好的成績,就不會建議父母帶孩子去找醫生開藥。作者坦承美國有很多人,包括黑人老師在內,仍是對白人孩子有較高的期待,他們會認為這個白人小孩沒有發揮出他的潛能,應該尋求改進方法。想不到這反而使不需要服藥的白人孩子服了藥,變成白人ADHD的機率比黑人高出了許多。這也許是種族歧視者前所未料的吧!

  那麼,如果孩子不是過動/注意力缺失,為什麼吃了藥就安靜下來,學習就進步了呢?麻省理工學院蓋伯瑞利教授的實驗回答了這個問題。蓋伯瑞利真是神通廣大,能得到父母的同意,給正常的孩子吃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藥;他也得到病童父母同意,暫時給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孩子停藥。他在這段期間測試兒童,看他們在有藥、無藥的情況下學習的情形。結果發現藥物會增進正常兒童的學習,增進的強度與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兒童的程度一模一樣。這些藥物都是促使大腦中血清張素的濃度增加,而血清張素跟記憶、注意力、動機都有直接的關係,難怪過動/注意力缺失的誤診率這麼高。很多人都認為吃了藥有效,就一定是這個病,其實不見得。路上很多人打傘時,陰溝的水會漲高,但是那是因為下雨的關係,雨水才是真正的原因,打傘只是個表象。

  現在許多家長很短視,只要孩子功課好,什麼都可以犧牲。既然吃了藥記憶力會好,為何不給他吃?他們會要求醫生開藥。最近動物的研究發現這些藥物會影響大腦,尤其是伏隔核,會使動物失去動機:肚子餓,食物放在面前懶得吃,連敵人來都懶得逃命。在人類身上也看到同樣情形,最近腦造影研究發現,七到十四歲的男生如果玩太多電玩,會影響伏隔核和背側前額葉皮質(DLPFC)的平衡,伏隔核是把動機和驅力送到DLPFC去、DLPFC再給這個驅力回饋報酬的目標和情境,這兩個區域密切合作,這個人就有動機,朝真實世界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電玩遊戲將血液引入伏隔核,使DLPFC的血流量減少,這時電玩遊戲本身就給了孩子達到目的的回饋報酬,而這回饋報酬並沒有連接到真實的世界,所以他們對真實世界的成就不再感興趣。電玩刺激大腦的伏隔核區,就跟吸食古柯鹼所影響的地方一樣,所以電玩會上癮。

  其實男生和女生真的有不同,從孩子的行為上就可以看出。我和我妹妹都曾到動物收養中心去領養過流浪貓,我妹妹的兩個女兒會替貓洗澡,用洗衣籃替牠布置一個溫暖的窩;我的兒子就把貓塞到他的T恤裡假裝他在懷孕,結果貓逃出來時,在他胸前狠狠留下五道血爪印。男生闖了禍不敢說,等我替他洗澡時才發現,他怕我罵,還一直說不痛、不痛。

  男孩並不會因長大就自動變成男人,他們需要被教導、被引導,需要藉由各種挑戰證明給別人看,他的身體、心智都已成熟,可以脫離父母保護,獨當一面,他才算成年。年齡跟成熟之間不是等號關係,古人十六歲弱冠,變成大人,現在十六歲男生還要媽媽叫起床才不會遲到,不但不能謀生養家,每天還要跟家裡拿零用錢。

  男孩需要磨練才能成為男人,我很贊成作者說的讓孩子去勞動服務,從流汗中學到做為一個男人是什麼意思,當你自己可以種出米來吃、蓋出房子來住時,你就知道你可以獨當一面了。所以電視廣告說喝了某個牌子的啤酒才是真正的男人,勞動服務過的孩子知道不對,真正的男人跟喝什麼牌子的啤酒無關,跟你有無能力去服務別人有關係。

  本書最好的地方是作者在指出所有造成孩子沒有動機的因素後,最後給父母指出一條生路,建議父母可以怎麼做去改變孩子,讓孩子重拾動機。他在書中所提的方法都很簡單,只要有心,便可以做到的:如盡量帶孩子去跟大自然接觸,在他背青蛙的解剖圖之前,先知道什麼是青蛙,並且摸過青蛙、玩過蝌蚪。作者說內布拉斯加的學校不再用紙筆測驗來評估小學生對電流的知識,而是要他們自己組裝一個電迴路,如果組裝正確,那麼迴路板上的馬達就會動,鈴聲就會響。孩子從鈴聲中,不但得到他的自信心,還確實把電流的知識學進去了。作者的話使我想起李家同教授對台灣電機系學生的批評,或許新任教育部長真的應該好好看一下這本書。

  另外,作者建議父母一定要用心替孩子找一個適合他的學校,學校跟孩子的契合實在太重要了,孩子一天有八個小時在學校生活,如果老師的教學、校長的理念不適合他,而他必須每天去受八個小時的罪,實在太可憐了。很多時候,適合哥哥的學校,對弟弟可能不合。我很贊成德國人的話:「沒有什麼天氣叫不好,只有合不合適的衣服。」

  作者特別強調不讓孩子走上歧路,必須替他指出另一條可行的路,行為才會改善。這點真是台灣父母最常犯的錯誤,我們常懶得說理,都用權威的命令方式說話:「我告訴你不行就是不行」,使得孩子陽奉陰違、親子關係疏離。其實教養孩子是個藝術,材料不同,雕刻的方法就不同,逆著樹紋雕刻會糟蹋了好木頭。教養孩子絕對不是科學,科學有重複性,甲做成功、乙用同樣方式也會成功,但是教養孩子不是,別人孩子打罵會成材,你家孩子打罵會離家出走,不可東施效顰,以免誤了孩子的一生。

  教育是要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父母千萬要有開闊的胸襟,要多看書,了解社會變遷,了解世界新潮流對孩子的要求,然後依照孩子天性,指引他一條他會快樂成長的人生道路。

洪蘭

專文推薦

重新認識身邊的男孩
永安國小校長 邢小萍


  我是位小學校長,最喜歡觀察校園中孩子的各種學習活動,當孩子們走進我的辦公室,最先看到的一定是書,然後小男孩就會關注到我辦公桌上的彈珠台、扭蛋機和機器人,確實和小女生不大相同!我自己有兩個女兒,雖然沒有教養兒子的經驗,但是從心理學家薩克斯醫生的筆下,讓我得以應證教學近四十年的觀察——性別差異是真實存在的!

  一開始,相信很多讀者一定跟我一樣好奇,這本書的書名是《BOYS ADRIFT》洪蘭老師翻譯成《浮萍男孩》。原來是因為許多父母感覺到男孩像浮萍一樣到處漂泊,好像缺乏強烈的動機,隨著生命的潮流把他帶到天涯海角。 家庭醫師暨心理學家薩克斯則認為是社會和生物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造成了讓男孩漂流的環境。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本醫學理論的書,那就大錯特錯了!

  本書的作者像說故事一般,將他引用的研究報告、理論基礎和醫學臨床上的觀察結合案例,讓我們明白:男女生大腦在生物基礎上根本就不同,要了解彼此的差異才能提供孩子合適的教養與教育。

  當我們閱讀這本書時,經常會有「啊哈!!」的驚呼聲,尤其是教育現

  場的高年級老師總是抱怨班上的男孩子人際互動不佳、生活自理能力差、挫折容忍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缺乏……;原來是因為:父母、老師對性別差異的迷思。我們應該認清男生和女生在遊戲時的不同、在學習優勢的不同,他們面對衝突的型態不同、辨識方位的策略不同、看待外界的方式也不同、連聽覺敏感度都不同。

  作者也歸納出五個導致男孩缺乏動機的原兇:像是在學校裡,太多講述取代動手做的經驗、從競爭的形態移轉到大家都是贏家,造就許多男孩不喜歡到學校。其次是手機或電玩遊戲的過度使用,讓男孩對真實世界的成功和成就不再有興趣。還有過動症的過度診斷和用藥,其實許多被誤診的男孩,只是需要一個適合他們發展的課程表,和一個懂得如何教男生的老師。當然環境中雌激素干擾內分泌平衡,嚴重打擊男孩的內分泌系統。最後是流行文化對男性氣概的貶抑,性別角色認同在男孩轉變成男人的過程中需要適當引導和有成熟的男性角色典範,讓他們學習如何成為真正的男人。真的是一針見血!

  如果我們想讓男孩學習獨立負責,薩克斯醫生也提醒我們在教育上,老師父母需要為孩子量身打造,設計適合男孩女孩不同的學習環境。就像是男孩眼睛就自動會聚焦機器人、彈珠台是很自然的。父母也必須清楚知道孩子現在正在玩的遊戲,而不是放任!

  恭喜你打開這本《浮萍男孩》!我們要一起用正確的方法來引起孩子的動機,用適合的方式來陪伴男孩的成長!適性發展,天賦展能,當然也包含你我身邊正在成長的男孩!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8879
  • 叢書系列:親子館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2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3
0.5
|
2023/02/09

讀完此書完全不能認同,
缺乏科學根據,且嚴重貶義具有陰柔性別氣質的男性,
光從專業學界批判作者以下荒謬論斷,即可得知此書的無理及平庸:
1)「因男孩在壓力下會有較好表現,女孩相反,所以教師在考試時最好男女有別,並給女孩子不受限的考試時間。女孩甚至應該在教室中將鞋子脫掉,因實驗證明這對他們的思考更有幫助」
2)「因男孩較容易對嚴格的權益紀律有反應,所以男孩可以被打屁股,反之,女孩不可」薩克斯主張對男孩可施以體罰,也根本上違反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展開
user-img
Lv.4
4.0
|
2022/07/31
劇透警告

本書的標題浮萍男孩,是作者針對現今的男孩對生活失去動機和目標,提出的幾項原因和解方。
1. 教育環境的改變
現今的教育體制過度重視課本上的知識和忽視實際體驗。書上說蝌蚪如何蛻變為青蛙,不如直接帶他們去溪邊看真的蝌蚪和抓青蛙。
同齡的孩子,男孩比女孩更難坐下來安靜唸書識字。教育環境對於男孩並不友善,導致他們認為學校是個無聊的地方。
男孩需要競爭,而且不是輸贏大家都有糖吃的競爭,他們在意的是充滿不確定性的輸贏。男女大腦天生不同,要因性別施教,男生要壓下去,女生要撐起來。
另外,作者提出校園槍擊案,強調對於孩子的暴力傾向要有警覺,但不需矯枉過正。一個男孩在作文上描述戰爭場景並不會讓他將來成為一個槍擊犯;但如果他在社群媒體上作出殺人預告,並詳述殺人細節和犯案流程,教育和警政單位就要提高警覺,防患未然。重點在於能辨識出真實危害性而及早因應。

2. 電玩的影響
作者提到尼采的權力意志理論,認為男生擁有控制權的欲望,而電玩世界恰可滿足男孩的控制欲。
但過度沉迷電玩世界,讓他們與現實分離,失去對現實的探索的動機。電玩的快速滿足性讓他們誤以為現實和電玩一樣簡單。在遊戲中,按個按鍵即可生火,但現實生活中, 生火需要考慮燃料、濕度、風向等問題。逐漸地,男孩對真實世界失去耐心。
此外,某些暴力電玩需要家長進行過濾,因為電玩的分級制度並不可靠。研究指出,反社會傾向與暴力電玩的相關性,不亞於抽菸和肺癌。

3. ADHD的藥物
許多被認為是ADHD的孩子是過度診斷,因此吃了許多不需吃的藥。一個驚人的研究指出,同時讓正常和確診ADHD的小孩用藥,兩者在課業和行為上都表現變好,
那代表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小孩吃了治療ADHD的藥後表現進步,就反過來說他有ADHD,這種反向診斷是有盲點的。當我們懷疑一個小孩有ADHD時,不是請醫師直接開藥給小孩吃,而是進一步評估其他可能性。只因小孩吃了藥後表現進步就接受ADHD的診斷,會讓小孩陷入因誤診而蒙受藥物副作用的風險。
ADHD用藥的可能副作用,包括人格改變、失去動機等。因藥物作用在腦部的伏隔核,上面有 Dopamine接受器,而Dopamine是影響人的動機的化學物質。

4.環境賀爾蒙
環境賀爾蒙的問題近年來一再被提及,會干擾內分泌和生殖系統,造成兒童肥胖症、女生性早熟、男生女性化、男生精子數量減少等症狀。研究更發現,環境賀爾蒙最早在懷孕期就可影響胎兒。
環境賀爾蒙是工商社會和資本主義的產物,也許已經是個不可逆的進程,但你可以選擇讓孩子的接觸減到最低。

5. 男孩的成年禮
傳統上,一個男孩要成為一個男人需要經歷成年禮,變成男人的一切由模仿開始。而男孩需要有榜樣才能模仿。 Be a man, a boy must see a man. 在部落時代,所謂的成年禮,代表男孩可以打獵養活家人,可以出征捍衛部落。雖然世代不同,男人的模板在轉變,父親的男人模板逐漸失能,但不管怎麼變,核心價值不會變。而網路世代,男人模板已經開始扭曲,被譁眾取寵的網紅和偶像取代。
這邊作者提出一個觀念,因怕性別歧視而壓抑青少年的性別意識,那只會讓青少年從其他媒體或社群獲得不適當的資訊和偏差觀念,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有正確價值觀的性別模板。
以上眾多因素,使美國近年來產生賴家王老五族群。這些啃老族相對於戰後世代而言,他們無動機、無目標,眼高手低,有著大學文憑的迷思,看不起藍領工作,寧可賴在家也不願習得一技之長 。
但啃老族多沒有憂鬱傾向,和日本的繭居族不同。他們可以很滿足現狀,很快樂,而繭居族不僅無動機且不快樂, 還可能自殺。
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和女性主義抬頭,使男女晚婚甚至不婚比例增加;過度沉迷網路色情讓他們不想花精神和時間經營社交關係。以上原因使男性競爭心態弱化,造成賴家王老五的增加。
以上這些原因和現象,值得已有或即將有小孩的父母借鏡。而書的最後,作者提出的解方,也有參考價值。
展開
user-img
0.5
|
2021/01/29

這是一本看似理性分析,實則男性沙文主義的固執己見不負責評論。
裡面舉的例子通常都極端並且去脈絡化。
還呼籲說精神病都是假的,真正的問題出在教育。我都懷疑是山達基教友寫的書了。

十年前或許這是一本「兩性大腦大不同的奧秘腦神經學」精彩讀物,
但十年後的現在來看,只覺得通篇鬼扯。
僅舉幾例說明:

作者主張「以前沒有過動症」—>以前連憂鬱症都被說是假的咧!
作者主張「男女混校導致不工作的王老五一堆」—>呃,請問經濟成長率不用負責嗎?
作者主張「現代男孩不男不女」—>喔,所以真正的男孩是不會哭、應該愛打架的是吧?
作者主張「男生大腦天性暴力」—>你可以統一一下嗎?一下子說現代男孩子血腥暴力都在搞校園槍擊,一下又說他們不男不女。話都給你說算了。

最邪惡透頂的是作者對ADHD的一堆負面描述加油添醋、危言聳聽。

這本書很糟,但還不至於糟透,因為大概還是有20%是事實(常識的部分)。至少我在寫兒童近代史教育觀念時,這是本很好的討論教材;專門討論作者如何把自己的鄉愿包裝成醫學與科學教育法,製造如早年華生的行為主義那套不靠譜但可以靠製造恐慌賺大錢跟名聲的教育指南。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親子、童書、國中小】親子天下數位產品社方展:預備孩子的未來,全展77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開運命理展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