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購書節a
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

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

The Force of Nonviolence: The Ethical in the Political

  • 定價:380
  • 優惠價:75285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當以暴易暴看似成為不得不的選擇,
非暴力的主張還有什麼意義?

「現代政治理論中最有影響力的聲音」、「當代最重要的女性主義理論家」茱蒂斯・巴特勒  
反思國家暴力與全球政治狂潮之作


    在公民不服從運動於各地風起雲湧的當代,
    誰有權來界定什麼是暴力、什麼是非暴力?

    當你是一名為了爭取社會平等的政治抗爭者,在什麼情況下,你覺得你可以行使暴力?
    反過來說,又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國家權力能夠「合理」行使暴力?

    思考這些問題,就是政治的倫理學。

*********************************************************************************************

    當代非暴力政治的難題在於:對於到底該如何界定一種行動是否暴力,往往看法分歧,從而導致了國家在行使暴力上的獨佔權。本書集結了茱蒂斯・巴特勒近年對政治倫理、國家暴力與抗爭運動的關懷與思索成果。針對暴力與非暴力的界定問題、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必要,以及我們保衛他人的義務,都提出了獨到而深刻的剖析。

    暴力與非暴力的界定遠比我們所想的曖昧,在本書中,巴特勒取徑傅柯、班雅明、法農、巴里巴等人的理論,拆解暴力所隱含的話語陷阱,也探討了為何這種壓迫往往行使在難民、少數種族與特定性別身上。此外,也分析了「種族幻象」(racial phantasms)如何形塑了國家的正義以及行政上的暴力

    非暴力常被誤解為出自冷靜靈魂的消極手段,巴特勒則賦予它全新的政治想像,她認為非暴力與憤怒、仇恨,甚至毀滅都並不相違,是一種充滿憤慨、激情與攻擊性的表達形式。透過肉體抗爭與不合作,抗爭者向當權展現其存在;當弱者受暴力斲傷而催折,他人則透過悲慟與紀念賦予其生命存在價值。從而超越了個人主義,一種新的、全球性的平等理想也就此誕生。


專文推薦
 
  
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小虹(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國外好評

    「茱蒂斯‧巴特勒是當代最具創意和勇氣的社會理論家,且一直持續寫作。」──柯尼爾‧衛斯特(Cornel West),著有《種族議題》(Race Matters

    「做為一種抵抗和抗議的手段,非暴力通常被視為消極的個人主義。而巴特勒的哲學則認為,這實際上是一種精明甚至激進的集體政治策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非暴力的力量)引導我們踏上一條從未嘗試過的解放之路,但在開始追求的那一刻,似曾相識與熟悉之感便湧上心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書評LSE Review of Books

    「茱蒂斯‧巴特勒是當代最有洞見、最勇於挑戰且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理查・伯恩斯坦(Richard J. Bernstein),美國哲學家,著有《論暴力:思無所限》(Violence: Thinking without Banister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茱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
1956年生,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後結構主義學者,研究領域涵蓋女性主義、酷兒理論、政治哲學以及倫理學。目前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修辭學與比較文學系。
巴特勒為女性主義理論代表人物,其著作《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一書,更是女性主義的必讀經典。她近年的研究關懷,則轉向政治、暴力與倫理問題,被稱為「現代政治理論中最有影響力的聲音」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主義理論家」。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巴特勒參與了學術界連署,讉責香港警察的暴力行為,並促請香港政府捍衛學術自由,以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譯者簡介

蕭永群
臺灣大學中文系101級,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研究所畢業,專攻臺灣日治時期文學語言暨翻譯研究,現任美國德州媒體業新聞記者兼主播。譯有臺灣詩人杜國清《翻譯與譯詩》(英譯)。鍾愛羅曼•雅各布森的翻譯理論以及其「創譯」觀,堅信翻譯即是一次次對於自我經驗之修正與認同。

 

目錄

專文推薦│非暴力:一種積極面對暴力的政治實踐/黃涵榆
謝詞
導論

第一章│非暴力、可悲慟性及對個人主義的批判
第二章│為他者續命
第三章│非暴力的倫理與政治
第四章│佛洛伊德的政治哲學:戰爭、解構、躁狂與批判功能
後記│脆弱、暴力、抵抗之反思
 

專文推薦

非暴力:一種積極面對暴力的政治實踐

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目前任教於美國柏克萊大學的茱蒂斯・巴特勒,在政治哲學、倫理學、女性主義、酷兒理論等領域都是相當具有影響力的當代哲學家與行動者。巴特勒的學術著作從早期的《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1990)和《要緊的身體:論性的言談限制》(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 1993)開始,就已奠定她在當代學術界的重要地位。這些著作都挑戰了傳統二元對立的性別概念,把性別界定為一種建構和展演的過程。巴特勒在實際行動上除了為女同性戀和男同志平權運動發聲之外,也強力批判以色列的猶太復國主義。

    巴特勒的學術著述豐富且多元,但不乏前後連貫的關懷,包括對於即身性(embodiment)的重視,而她的倫理學總是不離主體對於自身認知限制的體察。本書《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The Force of Nonviolence: The Ethical in the Political,後文引為《非暴力的力量》)也延續了這些關懷,透過與班雅明、德希達、佛洛伊德等人思想的對話,深入探討政治與倫理領域中至關重要的暴力與非暴力的議題。但本書同時也為暴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語彙和概念,包括可悲慟性(grievability)、展演性(performativity)、脆弱性(vulnerability)等等。

    《非暴力的力量》的論述核心,在於暴力與非暴力之間模糊但並非不存在的區分,也正是這樣的模糊性或曖昧性,使得批判性思考顯得格外重要,以免暴力與非暴力落入虛假不實的區分甚至被誤用,畢竟暴力論述總是具有政治與情感的效應,會被用來合理化特定政策與利益。本書主張暴力總是經過詮釋的,也因為如此,本書企圖打開詮釋暴力的可能性。巴特勒並不贊成為了對抗體制暴力而訴諸策略性的暴力,同時巴特勒也在挑戰有關非暴力的預設。非暴力應該被理解為社會與政治實踐,而不是道德取向;非暴力不一定出自於平靜的靈魂,而經常是憤怒;更重要的是,非暴力是一種只能趨近但無法完全實現的理想。如本書書名所示,非暴力不是抗拒行動,而是一種積極面對暴力的力量;非暴力的重要任務不在於譴責個別暴力行為,而更應該是揭露和批判體制性的暴力與壓迫。巴特勒指出:「事實上,當世界成了一個暴力的場域,『非暴力』的意義便在於替這樣的世界找出生存與行為之道。當暴力似乎要充斥整個世界、無所宣洩時,透過非暴力的力量,可能扭轉、制止或改變暴力的局面。」

    要反思暴力與非暴力的區分,我們必須打破與他人界線分明的「自我」的迷思。如果我們對於暴力和非暴力的思考侷限於自我的概念,我們可能因此無視體制性的或客觀性的暴力,因為我們無法清楚指認施行暴力的個人。這樣的迷思也可能讓「自我防衛」合理化暴力行為,沒有考慮(不管是個人或一整個族群、甚至國家的層次)「自我」的社會性,也就是個體之間的交互依存。當我們破除自我的迷思,每一個生命都將是值得保存的,每一個生命的逝去也都是值得哀悼的,這就是本書的核心概念「可悲慟性」(grievability)。必須強調的是,可悲慟性並非只是一種情感,更對於我們反思健康照護、戰爭、公民身份等,有積極的作用。「可悲慟性」同時是想像力和行動的倫理要求,我們被彼此、被每一個生命的逝去纏繞,我們對於構成暴力的所有現實和結構性因素不再習以為常。

    《非暴力的力量》並沒有給出確切的行動步驟,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它企圖撼動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價值觀,挑戰我們關於暴力與非暴力的錯誤觀念,那是建構新的共存方式必要的第一步。如同巴特勒自己在後記所說的,「我們生活在無數暴行和死亡肆虐的年代」,更需要理解暴力的真相。在當前的時代裡,我們依然目睹著難民、無國籍者、有色人種、女性、跨性別者等群體遭受暴力甚至戮殺的日常,這些都不是個別事件,而是具有全球的連結性。同樣是在我們所處的時代裡,國家機器任意使用自己的媒體和武力將異議份子塑造成暴民,即便他們使用和平的手段。

    當我們從媒體看到許許多多暴力的報導和影像,我們是否在感受短暫的驚嚇之後,便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無視遺忘或抹煞系統性的暴力?要讓非暴力展現真正的力量,我們需要的是理論分析、倫理、認識論、社群網路、團結和行動的號召。除此之外,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也必須要脫離現實,保持對於更多可能性的未來的政治想像。這些都是《非暴力的力量》給予讀者的。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79338
  • 叢書系列:Discourse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1 x 14.8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
 
非暴力議題在政治光譜各端上都飽受爭議,左翼分子主張暴力本身就可以為社會與經濟帶來徹底轉型,而也有人較保守地認為,暴力僅應做為我們實現這種轉型的策略之一。不論是主張非暴力、或選擇手段性或策略性地使用暴力,唯有在對「暴力」和「非暴力」的構成要件上有所共識後,這些論述才能被搬上檯面。非暴力支持者所面臨的一大挑戰在於,「暴力」和「非暴力」本身就是具有爭議的詞彙,比如說,有些人將傷人的話語視為「暴力」,然而也有人主張除了明確的威脅以外,把語言本身冠上「暴力」的形容並不恰當。另外有人堅持「暴力」的概念應有侷限,認為實質上的「身體攻擊」才能算數;還有人堅信經濟和法律結構是「暴力的」,它們會作用於身體之上,即便往往不是採用肢體暴力的形式。實際上,攻擊的形象(figure)已經悄悄地形塑了一些關於暴力的重要辯論,顯示出暴力往往發生於對峙的兩方人馬。將物理攻擊視為一種暴力無庸置疑,但我們也可主張社會結構或系統是「暴力的」,系統性種族主義(systemicracism)即是一例。確實,有時頭部或身體遭受物理攻擊,也算是系統性暴力的展現,但在這種狀況下,必須先釐清行動與結構或系統間的關係。要了解結構性或系統性的暴力,必須跳脫正面論述,因為它會限制我們理解暴力運作的方式。此外,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更全面性的論述框架,而不是固守一方打人、一方被打的二元框架。當然,任何關於暴力的論述,如果無法解釋毀滅、攻擊、性暴力行為(包括強暴),或者無法理解暴力如何在親密二元、或面對面衝突的關係中運作,便是描述層面和分析層面上的失敗,無法闡明暴力到底是什麼。當我們在辯論何謂暴力與非暴力時,就是陷入了這種狀況。

會員評鑑

0.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4
0.5
|
2023/10/31
|
電子書

“Similarly, I think: Yes, understanding Hamas, Hezbollah as social movements that are progressive, that are on the Left, that are part of a global Lef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 Judith Butler at UC Berkeley on the war between Israel and Hezbollah, 2006.
2006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的一次活動中,觀眾問茱蒂斯・巴特勒,哈瑪斯和真主黨是否對以色列的存在構成威脅。
巴特勒答道:「是的。將哈瑪斯和真主黨視為進步的、左翼的、全球左翼的一部分的社會運動是極其重要的。」
要知道,在2006年時,這兩個組織已經進行過針對以色列的自殺式襲擊、綁架、暗殺等行動。
這讓我懷疑她的判斷力。
她對「暴力」和「左翼」的定義似乎也與通常不同。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博客來|日文】軍武迷集合,日文軍事書任2刊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領券(10/23-11/18)
  • 圓神領券折
  • 共和國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