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說蒸籠裡的故事,饅有道理的
元朝人林坤《誠齋雜記》有「孔明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則出兵利。』孔明雜以羊豕之肉,以麵包之以像人頭,此為饅頭之始。」談及饅頭,肯定與糕餅業祖師爺孔明有莫大的關聯,《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有孔明帶軍隊渡瀘水遇「猖神作禍」,孟獲建議「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孔明認為以生人祭鬼只會又造怨魂,所以喚廚子宰殺牛馬羊肉為餡,以麵製品代為人頭祠神,「饅頭」肇始,流傳於世。我們應該說,你我對饅頭這個詞彙的認識來自於諸葛孔明。
這籠中美味實屬「蒸餅」一系,先秦有「酏食」,以酒酏發麵做「發酵餅」,至魏晉南北朝而有「面起餅」,唐代《初學記》載有「曼頭」、「水引餅」,唐五代之後有「包子」、「麵蠒(繭)」、「卷子」,開始各色各樣的食材、製法、形象的品名出現,誠如風雨師《細說饅頭》內從包子、饅頭、花卷綜合而言,又細分各年代製品的差異性、造型藝術的呈現、製作技法與巧思的改良法則,這是一本讓古籍裡的糕餅成為可被實踐的工具書。
《細說饅頭》作為台灣發麵類蒸食的工藝傳承使命並不為過,首章確認發麵技術,分門別類各種可能遇到的難題,一一詳解,再次敘述各種包子饅頭的訣竅,以及創意加工的經驗分享,讓麵食可以健康更能欣賞。古有大官人王曾「蒸餅上不作十字不食」的堅持,一顆「開花饅頭」必有似花非花的品味要求。
此書所記,延續「饆饠」的色香味俱全,也兼蓄「饃」與「餑」的區域文化類型。猶記眷村外「山東大饅頭」的喊賣聲,書內的「老兵」系列肯定是一種回味;各種造型意味著巧手精工,令人想起喜慶壽宴的兔兒包或紅壽桃;茶館小點,午後小食,一顆大肉包子或者紅糖饅頭,絕對能補足精力,繼續上工。
挽起袖子,攤開書,依著工序揉起麵團,擀著標準麵皮包入你所心儀的滋味,在熱氣蒸騰中掀起鍋蓋「起鍋囉!」呼著氣,咬一口,便有屬於你的蒸籠裡的故事。在寧靜傍晚,一顆包子饅頭,一杯濃茶或咖啡,一口麥芳,感受勁道的彈力,何其平凡自在的手做麵食後口腹歡喜。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研究總中心助理教授級研究員 古佳峻
作者序
糕餅歲月一甲子
寫《細說饅頭》的饅頭書,一直是我60年來的心願,從我踏入糕餅界到現在剛好一甲子,期間我一直記錄著各式各類的產品,這些陪我走過漫長的時光隧道,經歷了好多的歷史背景及時代的變化,從我看過、做過的一一寫進書裡,更累積了我60年的經驗,歷經無數的成敗。
這本《細說饅頭》有别於一般市面看到的饅頭書,前幾篇是針對饅頭的萎縮失敗做了探討及分析,後面則是依時代背景再逐漸還原當時的產品!
《細說饅頭》寫的不只是饅頭,也是一本故事背景書,在書裡將看到饅頭古早的作法,早期農業社會,饅頭都做得很大,就怕給人吃不飽,所以有句俗語說:「敢拚,就沒有散甲子;敢賣,就不驚人大吃。」台語意思是說:如果敢拚就不會有貧窮的孩子,假如要賣就不要怕人家吃多,所以40年代的饅頭,一個都在120~150克之間,甚至有到200克的。
到了60年代饅頭有稍微縮小一點,但還是很大,那時工業剛起飛,十大建設帶來「台灣錢淹腳目」社會一片欣欣向榮,是台灣最繁盛時期。到了80年代饅頭逐漸縮小,沒有以前的塊頭那麼大,花樣也開始翻新。到了100年代,已進入科技時代,饅頭也走精緻風,開始有了造型立體饅頭,各類糕點也產生很大的變化。
呂鴻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