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類學,一柄直指人心的文殊慧劍
闡釋先輩祖師省察心識之細緻
為古今修行者剖析出具體可期之解脫道
心類學,藏文直譯為「覺知明了」,覺知與明了皆為心識的同義詞;換言之,心類學旨在探討眾生各種內心活動之狀態、特徵與分類。
現今的心理學,著重於個人情緒與感受的分析,旨在今生的範圍內,為人類謀取最大的幸福;然而佛法的心類學,則是著眼於一切有情的無限生命,指出修行之路的抉擇取捨,闡釋心如何正確或錯誤地認知境界,在正確地認知對境的過程中,心識一系列的演變狀態。
尤其自藏傳佛教格魯派五部大論學制逐漸形成之後,針對心類學等科目的深入研討與講授,即在諸大寺院內蔚為熱潮。並且以此為階梯,下繼攝類學中關於境與有境的論述;向上則能開啟「現觀」、「中觀」等多部大經大論的奧義大門,令修學佛法的道途更加清晰,了解修行人如何一步步轉染為淨、成就功德的詳細步驟。解脫與成佛,由此更具體可期。
本書為一世妙音笑‧語王精進大師(1648~1722)所造《略顯心類學建立‧善說金鬘莊嚴論》(簡稱《妙音笑心類學》),為格魯派中果芒學派一系教授、鑽研心類學最主要教材,也是趣入佛法心類學簡便而完備的門徑。
妙音笑大師在公元1700至1707年間,擔任哲蚌寺果芒僧院住持,期間也在寺內班級教授心類學。大師教導的內容不但淵博充實,而且多有創見,新人耳目,於是在二世德唐活佛(1659~1718)等諸徒眾的數數勸請下,大師同意撰寫這部《妙音笑心類學》,今收錄於《妙音笑大師全集》第十五函。
本論係以五大論教材所常見的辨析體裁行文,其內容大致可分作「證達的覺知與未證達的覺知」、「量」這兩部份,並根據《釋量論》等教典,依序介紹伺察識、現而不決、再決識、顛倒識、疑惑、現前識、現量等數類覺知。
值得注意的是,本論將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從一切有部、經部、唯識等各家宗義出發,反覆說明現量的定義和支分,更延伸探討「根識與意識的產生次第」、「根識生成諸緣」等相關主題。先輩祖師向內省察之嚴謹細緻,於字裡行間可見一斑。
《妙音笑心類學》這部寶典,精確開闡心類學諸扼要,彷彿一柄直指人心的文殊慧劍,諸欲趣往菩提道者,若能依其引導,深入剖析、探索內心實相,進而掌握造業取捨箇中訣竅,則當遠離煩惱粗重之苦,乃至通達緣起妙諦,速成無上菩提。
本書特色
1. 五部大論學制《量論》之前行課程。
2. 為第一世妙音笑‧語王精進大師所造,乃哲蚌寺果芒僧院、拉卜楞寺等寺院所使用教材。
3. 本書結構嚴密、條理清晰、釋述詳明,為公認之傑出論著。
4. 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五大論譯叢‧前行系列」第三部漢譯經典。
5. 為令學者易於趣入心類學的思辨殿堂,每章皆附上導讀,並針對法相概念及難點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