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

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

A Biography of Lonliness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寂寞昭示了我們想要在這個世界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想要擁有的關係與紐帶、我們渴望獲得關注的需求——即使這些需求沒有獲得溝通或傾聽。」
——本書作者——

 
寂寞已經悄悄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大規模的流行病,在世界各國,身陷寂寞的老人、獨身者與憂鬱症患者,都造成了日益沉重的醫療與社會負擔。這波心理疫情仍在逐漸擴大,但這場大流行是從何時開始、又是如何蔓延,卻一直缺乏足夠的關注與討論。

▋工業化程度愈高的國家,寂寞的問題就愈嚴重。
  在英國,甚至不得不成立「寂寞部長」來應對日益高漲的醫療與社會問題


我們很容易覺得「寂寞」是一種普遍、永恆的固有現象,但事實很可能不是如此。「單獨」(oneliness)在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追求自我平靜,或是與上帝交流的珍貴時刻。但到了19世紀,宗教沒落、工業社會急速發展,「寂寞」(loneliness)這個詞也是在這時出現,且很快就成為一種負面疾病,反映出人與人的日漸疏離。

▋現代寂寞是19世紀的產物,且新的寂寞類型還在不斷增加。
  在實體世界缺乏交流的人,在虛擬世界也很難填補寂寞


情緒歷史學家暨本書作者菲伊・邦德‧艾貝蒂,在書中審讀從18世紀至今的上千份信件、日記、政策討論和醫學報告,並進行了豐富的個案研究。從美國天才詩人普拉斯、女性主義先驅吳爾芙、到現代小說《暮光之城》,呈現出寂寞是如何連結情感、家庭與自我價值的匱乏。此外,也探討了物質主義、社群媒體,甚至移民問題,是如何在現代塑造出新的寂寞,甚至成為廣告商利用的對象。

▋如何在新自由主義時代重塑寂寞的意義?

寂寞已然成為現代人難以逃開的境況,但寂寞不一定是總是有害的,也可以是創造性、敏銳、自我洞察的起點,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理解與照料這種情緒。當我們對寂寞瞭解愈多,愈能坦然面對身處寂寞之中的他人與自己。


 
各界好評

「引人入勝……我向所有讀者強烈推薦這本重要的著作。」
──亞倫.本-澤耶夫(Aaron Ben-Zeev),《愛的弧線》(The Arc of Love)作者

「本書以極具說服力的方式描述了寂寞的成因與結果。」
──芭芭拉.泰勒(Barbara Taylor)

「菲伊.邦德.艾貝蒂以風趣又優雅的態度,透過寂寞的偽裝與變形,追溯這種往往令人痛苦的情緒所構成的故事。」
──芭芭拉.羅森溫(Barbara H. Rosenwein)

「本書不僅探討過去兩世紀以來情緒史的數個面向,也以富有人性的態度理解當今的議題與可能性。」
──彼得.斯坦恩斯(Peter Stearn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菲伊・邦德・艾貝蒂Fay Bound Alberti
英國性別、情緒和醫學文化史學家,現任倫敦瑪麗皇后大學歷史學名譽高級研究員、英國皇家歷史學會(FRHist)會員,也是約克大學歷史系和英國國家研究創新局(UKRI)未來領袖學者。
艾貝蒂曾任教於曼徹斯特大學、蘭卡斯特大學、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與約克大學,她的著作包括《探討內心:歷史、醫學、情緒》(Matters of the Heart: History, Medicine, and Emotion, 2010)、《塵世紛擾:歷史與文化中的人體》(This Mortal Coil: The Human Body in History and Culture, 2016)。

譯者簡介

涂瑋瑛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動物醫院獸醫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骰子能扮演上帝嗎?18個不確定性的數學思考》(商周出版,2020)。

 

目錄

序:沒有人是孤島

前言:寂寞是一種「現代流行病」

寂寞的誕生

身體的寂寞

 

第一章  當「單獨」變成「寂寞」──一種現代情緒的誕生

寂寞的發明

獨處的重要

獨處、性別與階級

獨處與健康

現代寂寞的形成

寂寞做為歷史驅力的產物

 

第二章  一種「血液中的疾病」?──希薇亞.普拉斯的慢性寂寞

童年的寂寞

「我現在是史密斯女孩了」

寂寞與自殺衝動

對戀人的渴求

心理疾病的孤立本質

寂寞與自殺衝動   

 

第三章  寂寞與匱乏──浪漫之愛,從《咆哮山莊》到《暮光之城》

做為浪漫主義理想的「靈魂伴侶」

小說中的愛情與靈魂:《咆哮山莊》

愛能戰勝一切,甚至是狼人及吸血鬼

       

第四章  喪偶與失去──從湯瑪斯.特納到溫莎寡婦

寂寞與懷舊   

喪偶是一種特定形式的失去       

湯瑪斯.特納的案例   

湯瑪斯.特納的單獨感       

溫莎寡婦       

失去所產生的寂寞感   

 

第五章  Instagram憂鬱?──社群媒體與線上社群的形成  

社群媒體的興起與情感影響

社群媒體是雷區還是鏡子?

社群媒體與社群的意義

親密關係的迷思

 

第六章:「定時炸彈」?──重新思考老年的寂寞感

英國的「定時炸彈」

弱勢老人與「需求未獲得滿足」的問題

老化與新自由主義;老年何時變成了一種累贅?

歷史上的老化

老年寂寞的複雜性

 

第七章  無家與無根──無處可稱為「家」

無片瓦遮天:無家可歸是近期的歷史問題

誰是無家可歸者?

「家」的重要性及其匱乏

難民與寂寞感

 

第八章  餵養饑渴──物質性與寂寞的身體

寂寞與物質世界

寂寞與身體   

餵養「饑渴」

與身體對話及透過身體表達

 

第九章  孤雲與空船──當寂寞成為禮物

寂寞的浪漫主義者

寂寞與現代計畫

 

結論:在新自由主義時代重構寂寞感

重構寂寞感

 

各章註釋

延伸閱讀

 

為什麼是「寂寞」?每當我告訴別人我正在寫這本書,人們就會先問這個問題。嗯,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問。應該說是那些從未與寂寞共存、從未在黑暗中觸碰過寂寞邊緣的人才會這樣。接著過了一年之後,這個主題似乎不再那麼奇怪了:寂寞變得無所不在。報紙與電台節目都在談論這個主題;寂寞成為一種全國流行病,甚至出現了專門處理寂寞問題的大臣。二十一世紀初期,我們發現自己身陷寂寞大流行的漩渦之中,而對於寂寞的擔憂也讓我們更加無法避免寂寞。關於寂寞的言論似乎在擴散,如傳染病一般蔓延,直到成為社會脈絡的一部分。

無庸置疑,它已經成為一枚便於懸掛許多不滿情緒的鉤子,或一個情緒手提箱,一種涵蓋了不快樂、脫節感、抑鬱與疏離,以及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的縮寫。但情況不一定總是如此。有時人們也會尋求、渴望寂寞;人們想要的不只是獨處(solitude)──它自有其歷史──人們也想要寂寞:一種帶有痛楚的脫節感,可以是身體性、情緒性、象徵性、感官性或姿態性(attitudinal)的感受。

所以,寂寞是什麼?它又為什麼顯得如此無所不在?身為一名花了許多時間思考情緒性身體的文化歷史學家,我很想弄清楚一種為人感知、卻尚未定義的情緒狀態,為何這麼快就能導致如此規模的文化恐慌?我也想知道寂寞是如何在不同背景脈絡下呈現不同意義,就像憤怒、愛、恐懼、悲傷這些情緒一樣?寂寞為何能夠既是身體性又是心理性?寂寞做為一種個體經驗,是如何被性別、族裔、年齡、環境、宗教、科學,甚至經濟狀況等較大型的社會議題形塑,又是如何反映這些議題的?

為什麼和經濟狀況也有關?因為寂寞很昂貴,這可能也就是寂寞吸引了政府如此多關注的原因。由於人口老化之故,西方世界愈來愈盛行與寂寞有關的健康照護及社會照護。這種現象也是在西方世界最明顯,全世界的其他地區並不怎麼關注寂寞如何隨著時間改變,或者以不同角度檢視寂寞會有何不同。假如寂寞是普遍現象,也是人類境況的一部分,就代表著不論剝奪(deprivation)有多麼普遍,都沒人需要對此負責。因此,寂寞也是政治性的。

我的關注並不僅限於歷史層面。我一直很孤單。我也以不同方式經歷過寂寞──孩童、青少年、作家、母親、妻子、離婚人士──不論我們為自己的人生階段貼上什麼標籤都一樣,而這讓我因此決定了本書的書名。寂寞有自己的生命。它並不是一個靜止的「東西」,而是一頭變化多端的野獸,隨著時間不斷改變。從歷史上來看,寂寞已經成為一種「現代」情緒,以及一個具有多層次意義的概念。「寂寞的誕生」探討的是寂寞在歷史上的觀念演變,以及它與心靈、身體、物品、地方,是如何以不同方式交互影響。

「地方」與「人」在寂寞的經驗裡非常重要。我在一處人煙罕至的威爾斯山丘長大。一九八○年代還沒有網路。而在我大半的青少年時代裡,我們家並沒有電話。最近的鄰居住在一公里半之外。我的家庭經歷很貧困、不快樂,且充滿痛苦。我們的英格蘭血統使我們跟講威爾斯語的村民有隔閡。我們是嬉皮,對村民而言絕對是異類。我與世隔絕,形單影隻。但當時的我並不是在忍受寂寞感;我反而很享受。我天生內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森林裡,自己編故事、想像各種各樣的人生,用虛構角色組成我的小團體。這樣是否足夠呢?

在我還小的時候,這樣確實足夠,但在我長大之後就不夠了。我們的需求會隨著年紀改變,而我們對於寂寞的經驗也是如此。幼年時的寂寞可能成為老年時的習慣,所以或許我們需要遠遠更早開始介入處理「老年寂寞」(elderly loneliness)。寂寞──尤其是與剝奪有關的慢性寂寞(chronic loneliness)──有可能變得極為駭人。一旦在社交或情感上與他人脫節,人們可能生病;如果被剝奪肢體接觸的權利和有意義的人際交往,人們可能死亡。慢性寂寞並不少見;它經常發生在遭受嚴重折磨的人身上,比如心理或生理健康問題、成癮和虐待。

相對而言,暫時性寂寞(transient loneliness)會在人生旅途中來來去去,諸如離家上大學、換工作、離婚,它們可以是一種促進個人成長的刺激,一種思考在與他人的關係裡究竟想要什麼的方法。而人們不想要的寂寞,比如在人群中的孤獨,或與不關心自己的人相處,則是最糟糕的匱乏。寂寞可以是一種人生選擇和同伴,而非陰影。有時寂寞是正面又富含養分的的土壤,為我們提供思考、成長、學習的空間。我指的不只是獨處或形單影隻,而是對於自我界線的深刻覺察。在正確的情境下,這種覺察將是滋補靈藥。有些人能夠踏進寂寞接著又拔足離開,好似踩過一個水坑。但對於另一些人而言,寂寞卻是一片無盡之洋。

寂寞有解藥嗎?或者這麼說吧,我們不想要的寂寞有解藥嗎?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所選擇。而且寂寞並沒有快速的特效藥,也沒有一體適用的藥方。做為一種現代社會的問題,寂寞已經在裂縫中、在一種社會的形成中生根發芽。這種社會較缺乏包容性及公共性,且相較於其他事物,更傾向以個人心靈的科學、醫學觀念為基礎。寂寞興起於個人與世界脫節之時,這種脫節充滿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特徵,卻並非人類境況不可分割的部分。

如同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於一六二四年所寫的:「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減少/做為人類的一員/我與生靈共老。」我們生而為人,所以必定屬於比我們本身更大的力量之一部分。老人因為孤單而害怕老去、暴力受害者缺乏情感上的支持、無家可歸的人存在且處於弱勢,這些都並非不可避免的現象。這些強制性寂寞的體系形式是環境和意識形態的產物。是的,富人可能(而且常常)感到寂寞又孤立,金錢並不是「歸屬」的保證。但這種寂寞跟貧困導致的社交孤立是不同的。

自十八世紀以來,許多分類方式與階級制度已經在自我與世界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公共與私人之間發展出來,並透過政治及個人主義哲學被我們採納、吸收。而寂寞的語言也在同一時間興起,這是巧合嗎?

如果寂寞是一種流行病,那麼要遏止它的蔓延,就有賴於杜絕讓它能夠扎根的條件。這不代表所有寂寞都是不好的,也不代表寂寞是一種不存在於前現代世界的匱乏感。反對其現代性的論述是這樣的:喔,可是不能只因為寂寞的語言在一八○○年前不存在,就代表以前的人不會感到寂寞呀。對於這種論述,我只能這麼說:寂寞相關語言的發明,反映的就是一種新情緒狀態的形成框架。沒錯,獨處可能在久遠以前是負面的,人們也曾經以較為負面的態度談論獨自一人的狀況,但在哲學及精神上的架構就不同了。

前現代英國普遍信仰某種神,通常是家長式神祇,這種神祇能確實讓信徒在這個世界上擁有地方感(sense of place)。這一信仰提供了令人產生歸屬感的體系,但不論這體系是好是壞,如今都已不復存在。中世紀的修士獨自隱居,卻生活在一個上帝始終存在的心靈宇宙裡,他們不會像缺乏這種敘事架構的人一樣,經歷相同的被遺棄感與匱乏感。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則懸浮在自己建構的宇宙裡。在此之中,自我確定性及個人獨特性比任何集體歸屬感都遠遠更重要。

本書並不是對寂寞的詳盡介紹,只是一本傳記而已。但本書試圖找出一個在現代設想及探索寂寞的新方式,並提供一些見解來討論寂寞的生理和心理意義。這種二元性──將心靈與身體分開──需要一種長時段的研究方法,來進行更大範圍的檢視。我的學術研究領域曾跟近代早期文化有關,那時的文化並不會區分心靈與身體,而是將情緒(或情感)視為整體看待。但如今,我們將寂寞僅僅視為心理問題,儘管照料身體從來都與照料心靈一樣重要。

我在寫這本書時,開始沉迷於寂寞的純粹身體性──匱乏感為何能使腹中感到如此空虛。我在自己身上觀察到寂寞的效應。因為我的思緒無法擺脫那種具身化經驗(embodied experience),所以我滿足自己的感官:我花大錢購買香味馥郁的肥皂與香氛蠟燭,我重複聆聽音樂及進行冥想,我撫摸狗狗,嗅聞嬰兒的脖頸,擁抱我的孩子,舉重,每天走幾萬步,切蔬菜、烹飪、睡覺。

照料我自己的身體,讓我想起寂寞根植於身體的特性,以及我曾參與其中的幻想群體。照料身體,以及承認情緒經驗不僅僅是心靈產物,都為我帶來慰藉。而我也想起寂寞就如同所有情緒狀態一般,既是生理性也是心理性的。畢竟我們是具體的存在,而我們的世界不只是在孤立中界定,也透過我們的信仰體系以及我們與其他物品、動物、人的關係來界定。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79567
  • 叢書系列:Discourse
  • 規格:平裝 / 376頁 / 21 x 14.8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2014年,一名來自北卡羅萊納州的32歲女子死亡,當時她的車撞上一台回收卡車。那時是早上8點33分,寇特妮.桑福德(Courtney Sanford)開車去工作。寇特妮在開車時以手機自拍,並在臉書上更新一則貼文,是關於她聽到一首菲伊瑞(Pharrell)的歌時有多麼開心:「這首愉悅的歌讓我好高興。」一分鐘後,當局接到報案電話。警方發言人表示:「在數秒之內,一條生命終結了,只因為她要通知一些朋友她很高興。」
 
寇特妮為何要一邊開車一邊自拍並更新自己臉書的原因,我們只能猜測,但在那個當下,分享自己的情緒「狀態」對她顯然極其重要。我沒有要推斷這個案例的心理意圖,不過儘管法律禁止開車時使用手機,但許多人仍會在路上駕駛時傳簡訊或自拍。光是在2011年,與手機有關的「分心駕駛」(distracted driving)在美國就導致385人在馬路上喪命。在涉及15到19歲駕駛的致命車禍中,21%與手機有關。
 
這個故事有許多不同層面,都與寂寞感及與其相對的連結感或歸屬感有所關聯。這跟讓年輕人特別有連結感的手機有什麼關係?讓人做出草率或危險決定的錯失恐懼症又是什麼?瞭解人們對手機及社群媒體的複雜情感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某些人而言,不論出於什麼原因而無法連結,都會導致強烈的焦慮、憂鬱和極端想法。
 
錯失恐懼症已經與寂寞感格外緊密,也跟一系列與缺乏歸屬感、社會認同、肯定有關的情緒狀態連結在一起。錯失恐懼症被定義為「不斷擔憂他人可能因為某件自己缺席的事而獲得有意義的經驗,其特徵為渴望與他人正在做的事保持連結」。
 
鑒於社群媒體的慣俗通常仰賴呈現盡可能最好的自我外貌,在社群媒體上保持連結的困難之一,就是其他人的生活可能看起來比自己的好。這種互相比較的特點,是臉書用戶在他人的生活似乎更加成功或美好時表示不滿與寂寞的主要原因。
 
本章要探討社群媒體的興起,以應對21世紀的棘手困境:過量使用社群媒體,是千禧世代寂寞的原因還是結果呢?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1/08/30
劇透警告

本書將寂寞作為探討對象,從寂寞(loneliness)的歷史探索過去為何沒有「寂寞」一詞,從19世紀中葉開始廣泛使用,至探討現代寂寞的來源:
童年、對於「靈魂伴侶(soul mate)」的迷思、喪偶、老年、青少年與社群、居無定所、物質主義……。

寂寞是一種主觀感受,是一種情感群集而非單一狀況,寂寞感可能和渴望、忌妒、憎恨、失望等情緒相互連結。寂寞並非指的是單獨一人的狀況(獨處),而是讓人覺得無歸屬感、無認同感,是痛苦的。
寂寞感是生理性也是心理性的一種狀況,且長期的寂寞感會引發心理疾病、失眠,然陷入寂寞感的人常常不擅社交,如同本書第二章的普拉斯,因為童年的經歷、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法得到同儕認同,並且無法在愛情中得到滿足,長期下來只能透過與母親聯絡作為抒發,但她仍是長期處在寂寞感之中,到最後引發了輕身的念頭。
18世紀後個人主義漸漸興起,而21世紀網路加速了這樣的想法,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流與互助漸漸減少,朋友見面的機會減少,取而代之使用通訊軟體、社交軟體聯絡;從不知何時開始長者變成一種累贅,將高齡者送至養老院,取而代之的是從手機冰冷的「探訪」。
網路帶給人類便利,也助長冷漠,但網路並不是壞的,全部端看人類如何使用。如果將網路視為一種助力,例如讓遠距交往、教學、工作更有效連結,這就是好的;然而如果因為在網路上就能與人聯絡而減少了真實的見面,這就是不好的。「多數人忽視了面對面、眼神的交流、肢體的慰藉是有多大的!」

本文特別把「將購物視為一種排解寂寞的方法」的想法提出來。購物在21世紀也已變成眾多人「舒壓」的方法,甚至出現購物療法(retail therapy)一詞,反映出人們對於寂寞感、空虛感的填補從過去予人連結獲取,至今變成自己透過上拍賣網站點擊完成,甚至將消費作為一種社會認同、自我認同的手段。而廣告商更將焦慮、忌妒、渴望當作操弄目標,但當真的得到商品時,會瞬間從貪婪轉變成空虛、失望,然後一再惡性循環。

寂寞多數時候被大眾視為負面的狀態,然我特別欣賞、本書多次提到的作家吳爾芙提到「即使寂寞會帶來痛苦,但是必要的」,適度的寂寞讓我們意識到與人連結和社交的重要。但如果過度寂寞、令人感到窒息,排解寂寞是相當重要的,透過新鮮空氣、運動、營養飲食、充足睡眠、與人保持聯絡、參加如跳舞、集體烹飪或進食活動、擔任志工、撫摸動物(觸覺是相當大的撫慰)都是能改善的。

【#延伸閱讀 】
我常在看一本書時,看到某個段落想到另一本書,可能是類似的觀點、概念,或相關的領域。日後分享書,如果我有這樣的「靈感」,我會一並放在文末,也歡迎大家分享類似書籍!
這本書提到了青少年的網路習慣、高齡者的照護以及對其的污名化,還有無家可歸者的心理,這次想到的4本書:
1.《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Jean M. Twenge, 2020)
2.《游牧人生》(Jessica Bruder, 2019)
3.《銀光經濟:55個案例,開拓銀髮產業新藍海》(Joseph F. Coughlin PhD, 2018)
4.《論老年》(Simone de Beauvoir , 2020)
*年份為出版的時間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秋日好chill_放慢腳步,再次為身心靈充電/電子書88折、有聲書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