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祖克柏會面記
二○一七年二月,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要我到加州緬洛園(Menlo Park)他們公司總部去見個面。這是我第一次和臉書執行長好好坐下來講話,結果,真沒想到。
那時他的公司呢,老樣子,又惹上麻煩了。畢竟這家公司急於推動產品成長卻不願稍加節制,任令產品充斥誤導、聳動、暴戾圖像等等,就是坐視不管。看來祖克柏是想談一談了,我急著一聽究竟。
臉書的總部大樓占地廣大、開闊,鋼筋混凝土蓋的長條建築走進去教人膽寒。總計開了九處門廳,入內要通過兩層保全,警衛還要你先簽一份保密協議才會放你踏出下一步。進了大樓,好不容易摸到會議廳,只見四面都是玻璃牆,落在萬般事物的中央,祖克柏就在這裡開會。他正在和他們的營運長雪柔‧桑柏格(Sheryl Sandberg)講話,結束後,他請我和同行的編輯麥特‧霍南(Mat Honan)進去,隨便外面有誰走過看得清清楚楚,就這樣子開講了。
那時祖克柏正在賣力寫他的「宣言」,五千七百字的說明文,針對臉書頻遭眾人非議的內容,旁及臉書在用戶生活中的角色,略述一番。我入內時心想,應該會聽到標準的執行長官腔吧:先來一頓長篇大論,再留短短一段時間給你提問。不過,祖克柏倒是提綱挈領作過開場白後,馬上就切向意見回饋,「我們講的這些事情,有什麼你覺得沒寫進去的?」他問我,「有漏掉的嗎?」
我作答時,祖克柏聽得很專心。沒動,也沒分神。看他的反應──聽我說臉書講太多自家有多厲害,他先是委婉反駁一下緊接著就承認了──明顯可見他不是隨口作樣子就好的。我以前從沒見過有執行長這樣子的, 更別談還是個執拗出名的人。感覺不太對勁,值得追究一下。
那次見面過後,我逢人能問就問祖克柏為什麼格外愛聽別人回饋意見。他一般就是這樣的嗎?他問過你嗎?幾次之後,我有了答案:聽別人回饋意見,不過是他經營臉書的門道露了一道縫而已。聽取意見是被祖克柏嵌在臉書的骨血肌理內的。大型會議最後都是以聽取意見作結。臉書各辦公室裡,隨目可見一張張海報都在宣揚「回饋便是贈禮」。公司上下沒一個人不奉為圭臬,祖克柏也不例外。
身在矽谷擔任科技記者,因而有幸搶在第一排見證科技巨擘稱霸所走的特異路線。企業的生命周期一般是成長、趨緩、撲跌、僵化的進程,然而,蘋果、亞馬遜、臉書、谷歌、微軟卻是實力與時俱進,年歳愈長愈是強大。而且,這幾家的腳步還看不出有多少放慢的跡象──蘋果大概是例外吧(後文再作詳述)。
我在四處奔波採訪時,看了這幾家公司與眾不同的內部作業,著實稱奇。例如,訪問過那麼多執行長,我一直認定全球頂尖的執行長都是天生的推銷員吧,擅長發揮人格魅力吸引眾人擁護他勾畫出來的前景。可是,看看祖克柏,還有這幾個同道──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谷歌的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微軟的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卻個個都是學有專精的工程師,喜歡的是帶動而不是說教,做的是提問而不是回答。不叫賣,但會多聽、多學。
緬洛園那次會面之後,我便針對科技巨頭的內部作業開始大規模開挖了──領導、文化、科技、流程等等──心想他們這麼成功不知是否和他們獨樹一幟的作法有關。後來抓出了共通的模式後,其間的關係便昭然若揭。我接著開始專心挖掘他們到底是哪裡與眾不同,又為什麼有這樣的效用。歷經兩年追索,累計一百三十多場訪談,這一場旅程最終得出了這樣一本著作。
各位之後讀到的,便是這幾家科技巨擘奪得霸權、維繫霸業的配方。這本書談的是文化、領導,但要是看得再廣一點,講的還是創意和發明,以及聯絡二者的路徑。值此時代,新產品轉瞬即能問世,挑戰無時或歇,優勢從不保險,這樣才是企業經營的新模式。這些科技巨擘之所以有與眾不同的作業方式,靠的是內部自用的技術,大多還是自行研發出來的,也才能搶先挖出這樣的新配方來用。這樣的配方公諸於世,此其時矣。
書裡詳談的這幾家公司並非十全十美──差得遠了。他們恣意追求成長,壓榨員工血汗,明顯濫用科技卻視而不見,內部的異議要是高昂一點還會被人算帳。這些過激的手段惹得美國政府考慮立法多加節制,政界甚至主張這些公司應該大卸八塊才好。這些大多有理有據。所以,在此要明白表示:本書講的不是成長,不是成長駭客(growth hacking),也不是打倒小一點的公司。本書講的重點在打造創新的文化,我認為這一點才是值得眾人學習的。即使著眼點是在約束這樣的公司,那麼,了解他們內部體系是怎麼運作的,自然也屬於戰略優勢。面對疾病,不僅看症狀也了解其間的生理學,才有助於診斷得當。
科技巨擘的私房配方要是不外流,其外的廣大企業界──還有稽查這些企業的監管機構──可就落居下風了。獨家祕方拿到手裡,才有機會把擂台擺正,求得公平的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