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集結了筆者過去正式、非正式發表,抑或未發表過之單篇論文,並彙整以系統性分別從語言接觸論、音韻、詞彙、語法、四海客語、客語祖源等主題來論。然而,作為客語變遷、語言接觸之學術專書,本書於研究方法、全書之主題骨架架構,仍有不足之處,但特色與貢獻為強調語言的內部演變與外部接觸成分之間互協變化的機制,同時主張或提出語言接觸論新的思維,包括客語陰平調的來源、四海話的混同性、接觸鏈的可能性、客語祖源問題等議題,此些議題在以往單篇論文發表時,大致都還能被認為是見解具創新之作。
本書以語言接觸議題,又以過往論文集結彙整成篇章的寫法,實為一大挑戰,原因是客語的研究面臨以下的四大問題,但無論是從出版此類書籍抑或提出相關問題的客語研究,卻是刻不容緩,故在此提出供參:
1.「客家學」是否已成一門學問?
「客家學」是近年來才慢慢被提出或形成的學科,還不算是一門具基礎又穩定的學門,因為研究的範疇、研究的問題等,都還存在著許多的爭議,因而也牽連以下的問題,包括如果連「源流」都未清,又如何能形成所謂的「客家學」?相信,真理在不同視角的多元論述當中,會越辯越明。
2.客語源流的問題?
一直以來,客語的源流存在不同的看法,似未有定論。從早期非漢具歧視性的「」,到羅香林主張從中原漢族南下的「五次遷移說」,以及後來南方少數民族起源論等,前述不同主張,在在都被推翻、被質疑,或提出新看法、新觀點、新主張,仍無定論,何以如此?此又牽連以下的問題。
3.客語字源為何?語法結構源為何?
客語語法結構的源流問題,或可從東南方言或南方少數族群中的語言類型分析,得到解釋,但這是一件龐大的工程。對於許多的客語字,在古漢書中,往往找不到源流,反而與南方少數族群的同源詞對應。然而,究竟要存在多少的字源或語法源量對應,才足夠將之劃分成某一類語?這或又牽連下述問題。
4.客語的語言接觸觀該如何看待?
「語言接觸」作為一門學科,歷史短暫,雖有學者提出有關定義,但鑑於東西方文化差異,筆者於此拙作中,亦未能好好為其下一定義。
尤其客語源流未清,其語言接觸議題更有待學者從不同視角漸為其立論。因而客語的語言接觸觀該如何看待?實為一大挑戰。
學術的研究,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本書之論證非採西方語言學微觀單一主題聚焦性的貫穿全書,亦非平鋪式的描寫性論作,而是以宏觀性的多元視角,但在語言接觸的大主題架構之下,審視客語許多帶有挑戰性觀點的研究,觀點或存有正、反兩極式的評價,筆者均將虛心受教。
客語研究還存有許多爭議性的問題,本書試從多元視角來理解客語研究的不同問題,以及提供閱讀者、研究者從其中發掘相關的研究議題,以為後續對客語進行更多元的研究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