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這急遽變化的時代裡,培育未來人才的教育界開始興起翻轉革命。教室的桌椅因為學習共同體而重新組合,教學的方式也隨著以學生為本位的觀點而發展出許多模式,但是根本之道並不在於教完固定的課程內容,而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追尋的目標,教會學生順應迅速變化的世界,掌握社會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再者,這些年大型考試命題以閱讀能力之統整意旨、文意解讀、鑑賞分析為主,是以擴大閱讀的廣度和深度、終身學習能力與習慣的養成尤為切要。
有鑑於此,《全方位閱讀經典》精選名家古文一百二十篇,涵蓋詩、詞、曲、文,依基本(初試啼聲)、精熟(得心應手)、進階(游刃有餘)三層次排列,既便於老師實施差異化教學,亦利於學生安排自學節奏,看見自己逐步提升的歷程而建立閱讀信心。體例透過以下步驟導引學生學會文章解讀、深入分析與鑑賞的方法,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找出閱讀時的盲點,點燃對文學的興味:
古文注疏:提供字詞的字音、字形與字義的詳細解釋,以資奠定理解古文的基礎。
文白共賞:以白話翻譯輔助學生掌握文章內容,減輕自學壓力,加深對古文的品讀能力。
觸類旁通:細筆剖析、指引學生鑑賞篇章,內容分為四個項目。
故事背景:基於所列文章為節錄,補充前段情節或書寫本文之緣由。
敘述脈絡:分析結構組織,釐清論點論證邏輯,呈現文章立體形式。
知識重點:闡述國學常識、文意內涵以及寫作手法,蓄積賞讀能力。
故事後續:增添文章後續,或日後產生的影響與事情延伸發展概況。
學而時習:依PISA閱讀三層次,以訊息檢索、摘要統整、發展解釋為命題順序,並加入歷年學測、指考試題,俾使學生能融會貫通所讀文本,在運用中鍛鍊深層理解與延伸比較的解讀能力。
在運用方面,本書可作為配合101課綱核心三十篇之延伸教材(詳見後表),無論是藉以探究典籍中其他篇章之內涵、觀看作者以不同文體創作、透過不同角度淬鍊思考、在史料論析之多元對話間理出完整的脈絡,乃至作為課前預習及課後練習,都有助於學生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信,建立邏輯推理的建構能力。老師也可以此作為假期作業,拓展學生求知觸角,厚植文學賞讀能力。或分組比較作家在不同類型作品中,因書寫方式、取材與觀照角度不同而形成風格上的差異,諸如此類整理報告,勢必可以深化學習、活化教學,讓學生能宏觀省視作者如何擁抱時代,如何創造生命價值,以蓄積人文素養。
愛因斯坦曾言:「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斷定一條魚,魚一生都會相信自己很愚蠢。」因此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適當的方法;沒有學不會的能力,只因用了不合宜的方式。這本書一方面融入閱讀策略,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找到適合的入口,學習理解方法;另一方面期望透過明晰而精緻的文本分析,讓老師在放手之前,鍛鍊學生一雙邀遊文學世界的「翅膀」,一對觀看生命的「眼光」,有足夠的信心與能力迎接這前所未有的巨變!
編者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