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寫<企鵝不是鵝>之前,我還徘徊在我另一篇故事的情節裡,那故事裡有兩個主角,一是長頸鹿,一是烏龜,這兩種動物,前者脖子很長,後者脖子可以很短,「脖子」的聯想,讓我不禁有個疑問:「有沒有什麼動物是沒有脖子的?」因此,我想到企鵝,至少「看起來」沒有脖子,頭和身子連得紮紮實實,不過,實際上企鵝的骨架很長,只是身體太圓胖,導致看不出脖子,接著,「企鵝」再扣去「企」字,企鵝與鵝,又是一對脖子一長一短的動物,故事因此而誕生……
其他的幾個小故事,也同樣有著「命題故事」的挑戰,這些區別都收束於每個故事的最後一句,像是:「企鵝不是鵝、海馬不是馬、蝸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鱷魚不是魚」。為了力保故事不失「提供資訊」的功能,我覺得一句總結,對於小讀者來說是有幫助的。
在尋找一對對的動物來當主角的過程中,我也曾邀全班小朋友一起來腦力激盪,最後一則<鱷魚不懂>就是在大家的想法激盪下所尋獲的柳暗花明。我清楚記得,在黑板上,曾經寫著小朋友所「貢獻」的一堆動物名稱:熊貓、貓熊……和滿教室的熱鬧吱喳。
在完成這五篇小故事之後,我感覺到,為年紀越小的兒童寫故事,難度更高。我看這些小故事隱約有一種「蛋雕」的姿態,於是對其他為更年幼的兒童寫故事的作家,心生更多的敬佩。
楊隆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