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書展
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1991-2000)

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1991-2000)

  • 定價:800
  • 優惠價:9576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72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畫廊之於藝術產業,不只是關鍵角色,也是中流砥柱。

  「藝術產業史」涵蓋了藝術家的發展史,因此,畫廊發展史也可稱得上是臺灣藝術史的一部分。

  早期許多臺灣畫廊都是亦步亦趨地伴隨藝術家成長,藝術家在與畫廊機構互相學習、磨合、調整的關係下,漸漸培養出獨特的創作習慣,雙方之間的良性關係也有助於藝術產業的健全發展。

  本書聚焦於1991-2000年代的臺灣藝壇,當時正是鄉土意識抬頭的關鍵年代,藉由爬梳完整的年代與資訊,期能提供讀者有別於傳統以藝術家個人生命經驗為主的書寫視角與藝術史觀,以特殊的切入視角,重新看見過往輝煌的產業史面貌。

本書特色

  第一套臺灣畫廊史專書,深入分析藝術產業發展脈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鍾經新


  現任:
  第十四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大象藝術空間館創辦人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臺灣校友會首任會長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第十屆委員

  學歷: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藝術管理系碩士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批評與寫作專題研修(2011-2012) 東海大學創意設計與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碩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學士

  經歷:
  .2020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執委會召集人/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臺灣校友聯絡處成立/第十四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2019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執委會召集人/文化部「2019 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評審/藝術銀行2019年諮詢委員/文化部「輔導藝文產業創新育成補助計畫」審查委員/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第十屆委員 藝術廈門策略聯盟/臺南新藝獎評審/第十四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2018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臺灣校友會首任會長/臺南新藝獎評審/當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傑出校友/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執委會召集人/文化部「2018 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 」評審/首次以畫廊協會名義與藝術廈門進行策略聯盟/成立「臺灣藏家聯誼會」並任創會會長/首次在香港舉辦ART TAIPEI 25週年的「臺灣之夜」/首次以畫廊協會名義與臺灣國際遊艇展進行策略聯盟/第十三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2017
  非池中2017年度影響力藝術人物/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首次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為【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印象‧左岸】唯一協辦單位/臺南新藝獎評審/藝術廈門評審/第十三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2016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審查委員/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公共藝術審查委員/第十二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常務理事
  .2015
  臺南新藝獎評審/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審查委員/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公共藝術審查委員/第十二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常務理事
  .2014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公共藝術審查委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友會理事/第十一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常務理事
  .2013
  獲選TAIWAN TATLER'S雜誌臺灣100名人錄/第十一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常務理事
  .2012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審查委員/第十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
  .2011    
  第十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
  .2010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之台北藝術論壇專題「新世代畫廊的經營變革&藝術博覽會與畫廊的新合作關係II—走在險棋上的經營理念」

胡永芬

  現任:
  文化政策與藝術環境觀察人、獨立策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公共電視基金會監察人、中華電視公司常務監察人、樺霖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台北當代藝術館諮詢委員、宜蘭縣政府公共藝術審議委員。

  曾任:
  台灣視覺藝術聯盟顧問、野草舞蹈聚落顧問、文化部公共藝術獎第五六屆評審委員、空總創新基地諮詢委員、台新藝術基金會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委員、新境界文教基金會文化小組委員、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美術館館長、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顧問、臺北市政府公共藝術審議委員、中華民國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創意園區諮詢委員、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理事、《典藏》雜誌企劃總監、閣林圖書公司《ART GALLERY藝術大師世紀畫廊》總編輯、余紀忠之中國時報系《新朝藝術》雜誌總編輯、《中時晚報》文化版記者、《首都早報》文化新聞中心召集人、「屏風表演班」執行製作、《中央日報》海外版《星期天周刊》編輯記者、《中央日報》海外版副刊編輯等。

  獲獎紀錄:
  .2010年策劃之〈1971──2010周春芽藝術四十年回顧展〉,上海美術館,本展同時獲得:胡潤藝術榜」評選為2010「年度展覽」獎、「年度藝術家」獎、藝術家與策展人同時獲選「2010年中國當代藝術百大權力榜」。
  .2009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策劃之〈生命之渺──方力鈞創作25年展〉,與同年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劃之〈派樂地〉展,同時獲選為:《藝術家》雜誌讀者年度票選「十大公辦好展覽」。
  .2007年於國立台灣美術館策劃之〈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對照〉展,獲《藝術家》雜誌讀者年度票選「十大公辦好展覽」。
  .2005年於關渡美術館策劃之〈明日,不回眸〉展,獲《藝術家》雜誌讀者年度票選「十大公辦好展覽」。
  .2001年於關渡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共同策劃之〈千濤拍岸—台灣美術一百年〉展,獲《藝術家》雜誌讀者年度票選「十大公辦好展覽」。
 
 

目錄

序.藝術生態的領航者  鍾經新/撰文 ───2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沿革 ───10
.怦然搏動的脈拍:1990台灣畫廊的榮光年代  胡永芬/撰文 ───29
.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1991~2000 ───59
 



藝術生態的領航者


  引領美學趨勢一直是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視為己任的努力方向,並肩負著藝術推廣的社會責任,更期許成為領航者,逐步完善臺灣藝術生態的良性發展!

  畫廊之於藝術產業,不只是關鍵角色,也是中流砥柱。「藝術產業史」涵蓋了藝術家的發展史,而畫廊的發展史也可稱得上是半部的臺灣藝術史;畫廊中介角色的重要也關乎藝術家的發展,早年的畫廊很多是亦步亦趨地隨著藝術家成長,在互相學習、磨合、調整的關係下,藝術家很多的創作習慣,或許是被畫廊所養成的,而藝術家與畫廊的良性關係有助於藝術產業的健全發展。對於藝術產業編年史的整理,是我連任理事長之後的宏願,也是協會責無旁貸的艱巨工作,感謝在過程當中付出努力的各方人士,期許一起創建優良完善的藝術環境。

  站在歷史的截點上,我們此刻梳理臺灣藝術產業史年表,有其關鍵價值與高度,協會不光只是藝術產業的領航者,更是使命的完成者,現今關心臺灣美術史的發展與延續,不再只是學者專家的專利,畫廊協會也可以植入自己的書寫,站在產業的高度,期待每一家畫廊都擁有將藝術家寫入美術史的胸懷,並以學術觀點優化產業質感,這將是完成歷史性任務的非常時刻。

  回溯九○年代的臺灣,開展了藝術政論的百花齊放時期,也是臺灣本土意識抬頭的時刻,當時的臺灣畫廊產業正處於百家爭鳴、蓬勃發展的繁榮期,各式的藝術展覽、藝文講座絡繹不絕,為了整合藝術產業,並打造與國際接軌的藝術環境,因此臺灣畫廊主們積極響應,正式於1992年6月8號成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臺灣藝術產業成立畫廊協會的宗旨之一,就是每年定期舉辦一次畫廊博覽會;1992年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主辦了臺灣的第一屆「1992中華民國畫廊博覽會」於臺北世貿中心一館,當時有56家國內畫廊參展,到了1995年,不僅有62家國內畫廊參展,開始有17家國外畫廊來台共襄盛舉。而此舉擴大轉型的動作,順勢將展名變更為具國際性的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Taipei Art International Fair)。

  時至1997年,雖然亞洲面臨金融風暴的衝擊,然而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並未受到影響,在亞洲地區各國藝術博覽會相繼停辦之波動中,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所掌握的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仍屹立不搖。2005年在獲得臺灣文化部門經費與行政的支持下,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開始轉型以當代藝術為主的藝術博覽會,進而將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更名為「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7年我上任之後,提出「學術先行、市場在後」的理念規劃ART TAIPEI,以學術思維切入的策展精神,跳脫往昔對於商業博覽會的制式觀點,藝博會在臺灣已經脫離只有商業價值的層次,我們期待以豐富藝術賞析的多元視角,驅動更具思維與創造性策展的無限動能。而每一年ART TAIPEI的學術講座,我們都聚焦在不同的議題關注及社會關懷來做深度安排,以此拉近與藝術愛好者的距離。此外,畫協於2010年6月成立的「臺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其所主導的「臺北藝術論壇」則是少數兼顧學術與市場的國際型藝術研討會,系統性的介紹充滿特殊性與內部多元性的亞洲藝術文化,與其跨市場等多元觀點與論述,作為串連亞洲與國際藝術世界的交流平台,並促進藝術與企業間的深度交流。臺北藝術產經研究室的啟動是為畫廊同業進行產業分析,定期出版相關研究分析報告,與臺灣畫廊產業史的採集與研究,期望保留住對臺灣藝術史有重要貢獻的畫廊產業重要史料,以供後續研究。在我的任期內,並於2018年經會員大會通過「畫廊協會鑑定鑑價委員會組織規則」,籌組「鑑定鑑價委員會」且開始執行鑑定鑑價業務。

  畫廊協會除了舉辦藝博會,也定期舉辦講座、提供進修課程以服務會員畫廊,並且與公部門共同擘畫研究型的藝術計劃。在2006年,畫廊協會與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共同出版《2005年視覺藝術市場現況調查》、2008年在文建會大力推廣下,於「Art Taipei 2008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創新增設了「MIT臺灣製造新人推薦特區」、2010年畫廊協會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完成「我國視覺藝術產業涉及之現行法令研究分析暨振興方案之行政措施評估建議」研究計畫案、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受文化部委託執行「我國藝術市場稅制檢討與效益分析研究計畫」研究計畫案、2014年10月24日至11月23日受臺北市文化局委託,承辦「2014大直內湖創意街區展」、2016年10月畫廊協會與教育部合作舉辦「藝術教育日」,鼓勵各級師生參觀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並成為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固定活動、2017年11月與文化部和國立臺灣美術館共同舉辦「2017藝術品科學檢測國家標準學術研討會」、2018年5月,與文化部共同合作規劃「藝術契約校園巡迴推廣講座」。

  此外,畫廊協會也致力於產業相關的法條推動,在2014年協助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2015年1月15日協助推動《博物館法草案》,其中博物館法中增列「國寶級捐贈免受最低稅賦制(基本所得稅法)規範」,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畫廊協會一直積極與政府機關共同合作藝術的各類推廣,致力產官學三方的深度交流及策略的推動。

  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保有並凸顯臺灣文化藝術的特色,一直是ART TAIPEI堅守的議題。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作為國內藝術產業平台,扶植國內畫廊,建立收藏對話與國際的策略合作網絡。另外,深刻體會藏家對於藝博會的重要,我特於2018年三月成立了「臺灣藏家聯誼會」作為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藏家服務平台,深化合作項目,以提高ART TAIPEI的實質收藏效益,並廣結國際藏家關係網;同時也努力推動藝術品移轉稅務的檢討與改革,提高臺灣藝術市場的國際競爭力與吸引力。

  畫廊協會的核心目標除了服務會員外,我們也希望能夠帶領會員們自我提昇並勇往前行,且開拓國際視野並進行國際連結,也期盼能夠引領產業的良善風氣;更努力將臺灣的藝術軟實力推介到國際,也同步彰顯臺灣收藏家的堅強實力與國際視野。畫協除了以提高全民鑑賞藝術之能力為己任之外,更希望建立健全的藝術市場次序。

  「厚植文化力」是國家前進的目標,也是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及ART TAIPEI深耕臺灣的使命,我們秉持共榮共好的良善期許,尋找自我的座標,並努力發展臺灣藝術的各方活力。

  「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規劃為五冊:
  第一冊專論(1960-1980)由陳長華女士執筆
  第二冊專論(1981-1990)由鄭政誠先生執筆
  第三冊專論(1991-2000)由胡永芬女士執筆
  第四冊專論(2001-2010)由朱庭逸女士執筆
  第五冊專論(2011-2020)由白適銘先生執筆
  感謝以上五位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成就了「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的編撰工作。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
 

詳細資料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系列心靈勵志小說完結篇,神祕導師蘇格拉底對生命疑問的最終解答《隱藏的學校》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開運命理展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