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中國有哲學嗎?:NO!中國只有為政治服務的漢字忽悠術!

中國有哲學嗎?:NO!中國只有為政治服務的漢字忽悠術!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中國有真正的「哲學」嗎?
所謂的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在本質上哪裡不一樣?
如果中國哲學經不起科學推敲,那麼諸子百家思想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說孔子哲學不是哲學,儒家概念只是倫理學?
為何它又會演變成為政治服務的漢字忽悠術!?
 
  「中國到底有沒有哲學?」回答是:「中國沒有科學意義上的哲學。」
 
  但是,中國曾有過一些樸素的、原始的、零星的哲學思想,比方春秋戰國時期應該就算是「中國哲學」的萌芽時代,出現了公孫龍子、楊朱、墨子等人的思想,再之後要等到明代的王陽明,才又為中國這片野草叢生的哲學荒原,綻放出美麗的曇花。
 
  █孔子的思想完全不具備哲學邏輯?
  知行合一的王陽明才是中國哲學的曇花一現!
 
  那麼,為什麼引領中國思想潮流的儒家學說不算哲學?因為在孔子那裡,我們看不到古希臘的學風,比如辯論,以及為了證偽而提問。想要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尋找哲學就像大海撈針,自然,想要找到由這樣的概念構成的邏輯更是痴心妄想。
 
  廣義來說,儒家的概念幾乎無不屬於倫理學範疇,即使有一些對「認識」或「本體」的討論,所使用的概念也都屬於神話語言或宗教語言。狹義地說,儒家的所謂「倫理學」一方面缺乏哲學的支撐,甚至泯滅哲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徹底無視倫理學的最基本原則。
 
  儒家體系裡只有曇花一現的王陽明——心無外物,知行合一。然而在西方,「知行合一」屬於常識範疇,因為誠實是做人的基本條件;但是在中國,這卻是一個普遍而又嚴重、甚至無解的問題。在中國,從古至今、從上到下,你很難找出幾個真正能夠「知行合一」的人,王陽明或許算作一個,儘管他的「知」也不那麼徹底。中國的所謂知識分子說一套做一套,嘴上口口聲聲追求真理,行動卻顯示他們在踐踏真理——當然更多的是,他們連真理是怎麼一回事都搞不清楚。
 
  █儒家的倫理學不是哲學,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統治術!
  所謂「中國當代哲學」只是對哲學概念的誤解、剽竊、篡改!
 
  如果對中國所謂思想家的著述進行分類,大都屬於倫理學範疇,可稱之為哲學的鳳毛麟角、幾近於無。而且這些所謂倫理學範疇的著述基本上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一個先天的權力和財富的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中國的「知識」自古以來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為醜陋的現實進行華麗的包裝,為了瞞天過海,「謊而優則士」。
 
  近代以來,特別是現代——也許是為了與世界接軌,或是為了推廣中華文明,也沒準就是為了騙錢——中國的一些學者拼命想為古漢語中的詞彙找到對應的西方哲學概念,於是中國古代不但有了邏輯學,還有了認識論……談何容易!一方面為科學的落伍而惶惶不可終日,一方面又大談中華五千年文明,東拼西湊生拉硬扯不斷為中華文明塗脂抹粉。
 
  「新中國」成立以後就更沒有了哲學得以生存的土壤,一九四九年以後更加沒有哲學,只有馬克思主義儒法道。因為哲學的花朵只開放在自由思想的土地之上,如果非要談論,那麼只能談論所謂的「官方哲學」,而這個官方哲學又只是披上了一張「馬克思主義」羊皮的大中華傳統思想。所謂的「中國當代哲學」有的只是官方哲學對哲學概念的誤解、曲解、剽竊、篡改……為了某種不可明言的目的。
 
  █當「忽悠」深入中國人的基因,成為生存與思維的常態,
  新中國所謂的「哲學」不過是馬克思主義融合儒法道的變形!
 
  造成這種「中國現象」的原因是什麼?道理也很簡單:哲學的生長像植物一樣,需要適宜的土壤。因為中國沒有可以培育「天才」的種子生根發芽、產生系統的哲學思想的土壤。中國的歷史基本上是皇權統治的專制歷史,除了「官方哲學」(儒學和馬克思主義),任何有哲學思想的人都難以生存,敢於挑戰官方哲學就等於自取滅亡。官方哲學是皇權統治或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也是扼殺想像力和創造力,甚至國家生命力的罪魁禍首! 
 
  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的漢語不是科學語言,中國自古就是神話語言和宗教語言橫行的國家,科學語言對於中國人而言,好像性生活對於宦官,被徹底閹割!儒家思想用教條和歪理邪說徹底僵化了中國人的思考能力,其結果是完全失去了判斷真善美的可能。儒家本來僅有的一點「調和」、「中庸」的「善意」也已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有無條件服從統治者的意志。而未經反思的、源自中國「最古老哲學著作」《易經》的道家思想使「忽悠」成為了生存常態、思維方式,從國到民。
 
  因此,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顯得光彩奪目?道理很簡單——自商鞅變法以後,中國再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在精神上,中國人成為了「閹人」,不論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不管你承認與否,中國人的DNA裡的自由精神已經被閹割了。至今我們還在懷戀未被閹割的少年時代,還在為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商鞅而感動不已,這就是明證!
 
  也就是說——中國沒有哲學,只有倫理學;中國思想裡沒有哲學,只有出於統治目的的忽悠和欺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喚民
 
  筆名老喚。北京生人。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曾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藝理論研究室工作,1987年至1996年在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完成碩士和博士課程。現居日本東京。
 
  曾翻譯有《說茶》(岡倉天心著)、《勝負與藝術》(藤澤秀行著)、《超越實地與模樣》(趙治勳著)、《舞舞舞》(村上春樹著,合譯)、《弗洛伊德後期著作選》和《弗洛伊德論美文選》(合譯)、《解讀尼采》(吉爾・都魯茲著)等書。著有《日本人的背影》等書。
 

目錄

【前言】
【一】什麼是哲學?
插話:尼采
 
【二】諸子百家
先說《易經》/再說老子/接下來說莊子/公孫龍子/關於商鞅/最後說說孔子
 
【三】儒家
從漢•董仲舒到宋•朱熹/明•王陽明/兼說貝克萊/素描海德格的哲學、風格和政治生涯/關於海德格和卡西爾的「達沃斯討論」/簡說維根特斯坦/續說王陽明
 
【四】近現代
新儒家
 
【五】馬克思主義儒法道
 
【結語】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24357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所謂「新儒家」由來已久,應該說肇始於清末民初、中西接觸之時,作為抵觸西方思想的一種勢力,並且是一個普遍現象。就是說,你在很多當時的「學者」那裡都可以找到他們的蹤影。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統治者有一天在中國消失,作為哭喪的人種,新儒家人物也會不斷湧現。雖然名目紛呈,但基本上換湯不換藥。剛發現有一個叫杜維明(1940年-)的「新儒家學者」,(據說是艾蓓[1955年-]、就是那個寫作《叫父親太沉重》、冒充周恩來女兒的女人的二婚夫。從人品上論,二人可說是絕配。)拼命想要說明:儒家傳統是好的,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但是一旦被政治化、被當權者利用成為儒教,就變成了中國傳統的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多麼「出色的」辯解!但是只能忽悠那些缺乏判斷能力的傻子,如果沒有孔子綱舉目張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沒有那些扼殺獨立思考的教條,統治者怎麼會看上儒家?我甚為懷疑這位杜維明先生的初衷:是不是也想學習大儒,趁機分點統治者的殘羹剩飯?
 
如果說王陽明的思想是守舊和革新的矛盾體,那麼新儒家便是繼續守舊的一支。從性質上講,新儒家新一輪的「崛起」不過是統治者用來轉移視線、混淆視聽的老把戲:忽悠。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比「老儒家」更加可惡。前面說過,哲學不單是學問,它關注的是現實,而且是最本質的現實問題。新儒家它敢嗎?
 
如果真的「懂哲學」,就會知道一個很簡單的邏輯: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必須使用一切手段在消滅哲學精神的同時窒息國民的思考、創造能力,就因為前後兩者處於你死我活的關係之中。古今中外無不如此,就像歐洲有上千年「經院哲學」占統治地位的黑暗歷史一樣,中國也有著加倍漫長的「經學」代表學術的歷史。根據同樣的邏輯:在這樣的國家,身居高位還能頤養天年的「政客」和「學者」只有兩種可能:不是沒有道德觀念,就是智商欠缺。有人認為還存在第三種可能:兩者兼備。不過,這種觀點只是指出了兩者相輔相成的關係。

會員評鑑

1.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3/08/05

如果接受新的訊息都是用「你去過中國嗎?你懂中國嗎?」
這本書你必讀。

急著捍衛自己的觀點的 大多都是垃圾啦 🤷
展開
user-img
0.5
|
2022/01/25

一本只有書名很嚇人,
但卻是立論狹淺、邏輯混亂、充滿情緒、欠缺編輯能力的一本書。

好題目,卻用力地把它說壞了!
展開
user-img
Lv.4
2.5
|
2021/04/26
|
電子書

開篇很不錯,出現了類似這樣的論述:
大前提:「概念化」和「思辨地思考」是判斷一門學問是不是哲學的基本原則。
小前提:「中國哲學」並不符合這兩個基本原則。
結論:「中國哲學」不是哲學。
所以最初我還蠻激動。覺得這就好像是寫《揭穿中國文化的彌世謊言》的張謙,念完研究所,換了個名字又寫的一本書。

但是,繼續往後翻,論述逐漸變了樣:
大前提:倫理學屬於哲學;中國哲學屬於廣義的倫理學。
小前提:「中國哲學」提及的倫理學不以「平等」為基礎,是壞的道德。
結論:「中國哲學」不是哲學。
⋯⋯這不是邏輯混亂,什麼才是?

作者幾次三番提到中國人「邏輯混亂」,每次都是「舉例——不加任何分析——斥責其邏輯混亂」。讀到最後,我不禁懷疑,難道作者是想親身證明這一點?
這也是本書最大的缺陷:作者分不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更遑論論述。
可以說通篇充斥著作者的個人觀點,乾貨極少。
整體來看,其實不如張謙的《揭穿中國文化的彌世謊言》,至少那本書羅列了更多事實。

還可以看出作者非常氣憤,寫著寫著就破口大罵。
這一點和黃文雄的《論語反論》很像。
但心理學早有證明,強烈的情緒是會破壞人的思考能力的。
希望今後作者們可以先平穩情緒,真的學會獨立思考,再好好討論「中國文化」。

——————上面是書評——————
——————下面是關於這個主題的個人觀點——————

其實西方學界也在討論「中國哲學」是不是哲學。
比如Defoort(2001)就指出,“Philosophy must give the appearance of systematicity, reflection, and rationality; it must differ from 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it must be divisible into various sub disciplines such as metaphysics, logic, and epistemology.”(哲學必須具備系統性、反思性、合理性;哲學必須與科學或宗教不同,它必須可以被歸入哲學的子學科,例如形而上學、邏輯學和認識論。)
任意一種「中國哲學」在第一個條件「系統性」上,就被篩掉了。
當然也有人(比如Resenlee,2019)提出反駁:憑什麼要用「希臘/西方哲學」的標準去要求「中國哲學」?沒有系統性就不可以是哲學嗎?
——但是,這個問題本身就承認了「中國哲學」不同於「西方哲學」。她只是想問:「哲學」的概念能不能擴充,好讓它包含「中國哲學」?

Kochin(2018)的一個論述也很棒。他認為哲學家是愛智慧(love wisdom)的人,而聖人則是擁有智慧的人(already have it),這是兩種不同的人。
——所以,中國古代的聖人不是哲學家。
他還希望那些想把「中國哲學」歸入「哲學」的人,好好解釋一下為什麼孔子和老莊的學問應該歸入「哲學」而非「宗教」(why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belong to the Anglo-European category of "philosophy" more than they do to the Anglo-European category of "religion".)
展開
user-img
0.5
|
2021/03/22

孔子的仁,不是倫理學是什麼?倫理學不屬於哲學,屬於什麼?莊子的道,不是形而上學是什麼?形而上學不屬於哲學,屬於什麼?
標題實在驚世駭俗,難以苟同。
展開
user-img
Lv.1
0.5
|
2021/02/08

原來我連忽悠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
說是要談中國有沒有哲學,要批判西方中心主義,結果也不知道在寫些什麼。
原來文化大革命確實有革到命,一整個世代都不知道腦袋該裝些什麼,實在可惜啊!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