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放下批判,踏上找尋自我的旅程
曾幾何時,你是否也懷疑過自己,不曉得自己能為這個世界貢獻什麼樣的價值?為自己的「平庸」感到無力徬徨,像是飄盪在溪流上的木筏,找不到方向、一路跌跌撞撞?如果你聽過我的故事,或者你是透過社群認識、追蹤我的忠實粉絲,絕對很難想像我也曾經這樣迷失過。
從很久以前年紀還小,大約國小、國中的時候開始,我就一直不斷在「找尋自我」,思考著自己是誰、喜歡什麼、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卻總是摸不著頭緒、找不到解答──因為我真的太普通了。不管任何考試、比賽,我絕對都不會是最厲害的那一個,但又絕對不會差到墊底。
例如:我喜歡寫作,卻總是拿不到第一名;我喜歡畫畫、設計,但也沒有大師級的天賦。媽媽似乎隱約知道我喜歡「創作」這件事,於是便送我去補習班學習手繪、美術製作,以及各種設計軟體的課程。
但偏偏我恨透了所謂的「補習文化」——很早以前我就意識到:那種像是集體洗腦的教學模式大有問題。即使爸媽願意花錢讓我去進修,試圖將我的興趣變成專長,但也因為在這種教學氛圍下產生的不適感,讓我下意識抗拒繼續學習。在沒有人告訴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狀況下,放任自己尋找興趣、決定進修,再到選擇退場的劇情也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這讓我真的慌了。
這對一個很早就開始探索自我的孩子而言,絕對是無比的折磨。每當我認為自己終於找到一個除了念書之外的興趣,像是在木筏上好不容易找到支撐自己前進的划槳,卻總在啟航時再度失去方向。長期下來,我已經開始疲乏,雖然知道自己潛意識裡不想按照這社會寫好的劇本走,也不甘做一個普通人,卻找不到方法掙脫。
可能真的是心有不甘,我在國三考高中那年決定大玩特玩。因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和他人相比究竟有什麼不同,我只好用自己任性的方法試圖擺脫這套讀書考試、上大學、找工作的框架。
就這樣,我一路當一個廢柴,到考大學時都還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只知道自己不喜歡任何與數理相關的科系。我在志願表上一樣耍了點小任性,因為不想要太「普通」,除了當年多數臺灣人必選的英日文外,我在整張志願表上一路填滿各種外語科系,最後就這樣誤打誤撞地進了靜宜大學西班牙語系就讀。
就和多數大學生一樣,我進入了一個自己不熟悉、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是未來自己想發展方向的科系。當時的我甚至起了個念頭:「隨便啦,學分有過就好,我只是來這邊混一張大學的學歷罷了!」於是我從開學開始上課都在睡覺,能混就混、能翹課就翹課,像是一塊只會呼吸的肉,以最低標準在校園生活中求生存。
與死神交手後,我寧願當個井底之蛙
沒想到就在大一那年,我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差點撒手人寰。
某天晚上宿舍門外傳來敲門聲,是我當時在系上較要好的一位朋友,她說:「妳等一下晚上有空嗎?我們準備要和資工系的同學去夜唱,要不要一起來?」
因為剛上大學的我也想多認識朋友,沒想太多就一口答應。大學生嘛,夜唱怎麼能少了啤酒?包廂的人來來去去,大家唱開了也喝開了,我們幾個女生喝得茫到不行,於是一位臺中在地同學就說要先送我們回女生宿舍休息。
當下每個人都注意力渙散,精神狀況也非常差,絲毫沒有察覺到這位擔任駕駛的同學到底喝了多少,只記得那時候他一直重複說著:「我沒醉,開車絕對沒問題的!」就這樣,我和另外兩位女性友人一上車就睡著,不省人事。
忽然之間,耳邊一直傳來前方駕駛不斷喃喃自語「對不起……我會負責……對不起」的聲音,我才恍惚地勉強睜開眼。我手摸著臉龐感覺一片濕潤,還以為是自己喝得太醉,所以全身癱軟沒有力氣坐起來;當我稍微用力往後照鏡的方向一看,才發現:天啊!我的臉上滿是鮮血!環顧四周朋友們都在車內倒成一片,駕駛還是不斷說著抱歉,我還來不及搞懂這是夢還是現實,就又失去了意識……。
不知道又昏睡了多久,我的眼前突然出現一片白光,傳來一陣陣吶喊聲:「小姐!快醒來!小姐!快醒來!」半夢半醒之間,我似乎被抬出車外上了救護車,護理師不斷在一旁提醒我現在的日期和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我現在在哪裡,她要我保持清醒不准再昏睡,更要我告知家人的姓名和聯絡方式,我擠出全身力氣回答了她一句「可以不要跟我爸媽說嗎?」就又昏迷過去了。
現在想起來,真的覺得當下的直覺反應很好笑!但實際上在那一瞬間,我的腦海閃過各種跑馬燈,不敢想像自己做了什麼蠢事,又很害怕爸媽知道會覺得失望、擔心,或是責怪我為什麼沒辦法照顧好自己?
從那一刻之後是怎麼進到醫院、發生了什麼事,這些記憶都是斷斷續續,聽警察先生和朋友的描述後才拼湊起來的。我只記得自己被送到一臺巨大儀器掃描了全身,然後送到留觀室。並且得知,原來當時會出車禍,是因為在開往回學校的山路上負責開車的同學睡著了。在一個原本該大轉彎的彎道上,他直駛撞上對向車道的砂石車,使得整臺車子反彈到山壁上,扭曲變形全毀。
我連續三日不斷陷入昏迷,醒來時又彷彿殘廢一般。身邊同學、教官和朋友們輪番來照顧我,爸媽也特地南下到臺中,還代替我聽了警察先生一番訓話,我內心滿是愧疚,但又逃離不了那張病床,無處可躲。
「其他的同學還好嗎?」我問教官,他欲言又止地說:「嗯……妳已經是最幸運的那個,只有中度腦震盪,所以待在留觀室就可以了;但……另外兩位女生的其中一位,因為車子甩的方向剛好讓所有碎玻璃……哎,總之,妳一定認不出她了,她的臉到現在還沒消腫。」
「然後另一位同學因為坐在中間,受到外力擠壓所以鎖骨斷了……現在他們都在樓上的病房休息。」
聽到這邊我真的聲淚俱下,哭得無法自拔,內心除了不斷祈禱他們一定要痊癒之外,耳邊也響起了自責的聲音:「為什麼只有我是輕微的那一個?為什麼我不能一起分擔別人的傷痛?」
和死神真正擦身而過的我,其實和電視上報導的那些鬥士完全相反,我的故事一點都不勵志,更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變得更積極正向。那些排山倒海而來的愧疚感,反而讓我變得更加封閉,並且暗自下定決心:我的人生絕對不要、也不想追求什麼刺激還是挑戰,能更普通就更普通!我只求好好活著、平安就好。
在康復後,我又繼續一路荒廢學業到大二。在準備升大三那年,我的某位好友興沖沖地跑來問我:大三能不能陪她一起去西班牙當交換學生?
曾經歷過一場大車禍的我心想,天啊要出國耶!這完全是人生的高風險賭注——我不敢想像搭飛機這個過程會發生什麼意外?出國會不會遇到小偷或搶劫?一旦發生了什麼危險該怎麼辦?我絕對不能再讓身邊的人失望難過了!
於是我用家人當作藉口,打算推辭這位同學的請求,但她仍不放棄,試圖用各種理由打動我,例如:這一生只有一次機會、難得可以出國一起玩等等。然而我心裡出現的只有各種發生危險的可怕畫面,在僵持不下半小時後,她只得說:「好啦,那不然妳現在打給妳爸問看看,如果他真的不讓你去的話,我就放棄不煩妳了。」
就這樣,我莫名其妙撥了通電話給我爸,莫名其妙問了他:「我大三可以去西班牙交換嗎?」沒想到爸爸竟然回答我:「喔好啊,可以呀。」
這一切都發生得太快,我瞬間脫離最普通的人生劇本,活生生地從密封罐裡被拖拉出來面對這個真實世界,去了西班牙。
如果這位同學妳剛好看到本書的話,我要由衷感謝妳當初盛情的邀請,改變了我的一生。
找回生命的意義,不再批判自己
西班牙是一個處處充滿熱情的國度,熱情到我覺得真的太不可思議。那時候還不流行智慧型手機,我有件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有次我要去同學家結果迷了路,只得站在路邊打開紙本地圖查找;但身為路痴的我根本看不懂,外加上當時的西班牙文還很破,我就這樣呆呆地站在路邊十來分鐘,你一定不敢想像這十幾分鐘發生了什麼事!
第一位太太走過來詢問我要去哪,接著另一位太太、奶奶、先生,整條街的人幾乎都聚集過來,包圍到我快看不到周圍的視線,試圖想要幫助這個迷途羔羊找到方向。原先我還以為自己遇上了扒手集團,直到其中一位阿姨受不了,幫我叫了一臺計程車陪我前往目的地後,我回過神來才發現身上的貴重物品其實都沒遺失。這樣的事件也不只發生了一次,讓我不禁驚嘆西班牙人的熱情與好客真的不輸臺灣人。
某天晚上,身為大學教授的寄宿家庭媽媽和我一起看電視時,拿著她最近看過的書還有電影和我分享,順口問了我平常真正的嗜好是什麼?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我思考了很久,似乎想不到一個最完美的答案,於是隨口回她:「我未來也許會想當導遊,或當翻譯吧?目前還想不到,不過希望是可以運用在學校學到的西班牙文做點什麼。」
這樣的回答對在亞洲生活的人們幾乎是種標配,看到這邊你一定也不覺得有任何異樣對吧?而我也沒想到,這位西班牙媽媽竟然對我的回覆大感驚訝。她說:「我沒有想過妳會回覆我要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呢!通常我們可能會說,想成為『一個可以不斷傳遞知識的人』、『享受美食也創作美食的人』,又或者是『受人尊敬、有影響力的人』。」
我沉思了非常久,不懂這樣和我回答一個「職業」有什麼差別,她繼續說道:「其實我們常聽說亞洲國家比較重視賺錢和工作,對大多數亞洲人的印象就是『為了工作而活著』( Vivir para trabajar. ),不過我們西班牙人則是『為了生活才去工作』 (Trabajar para vivir.),希望妳在這一年可以好好體會這句話唷。」
在那瞬間,我的內心好像有某種東西被觸動了。長期處於傳統教育體制的框架之下,我們總將職業和身分和「你是怎麼樣的人」劃上等號,在無形之中成了一種標籤;當別人問及自己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下意識與「職業」做連結,卻忘了思考「自我的本質」。而因為這番談話,也讓我決定不要一直仰賴寄宿家庭,在第二個月後便搬出去,用我的雙腳和雙眼去好好體驗西班牙媽媽口中所謂的「生活」是怎麼一回事。
此時,我才真正開啟一段自我探索、體驗人生的旅程——第一次在國外到處撕路邊的租屋資訊然後瘋狂打電話給房東,但因為西文太爛還被當作瘋子;第一次和世界級音樂家到他家的酒窖博物館一起喝酒、唱歌跳舞到天亮,甚至還受邀到他的萬人演唱會上擔任嘉賓;第一次和藝術老師到各個堡壘、教堂、美術館學習如何看懂建築藝術、世界名畫與街頭藝術;第一次遊走在一個城市間,因為它的美而捨不得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我這時才終於醒悟: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去發現、去體驗,雖然我們的軀殼只不過是靈魂的載體,但如果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就不應該是小心翼翼地保護這個生命體,而是要讓它盡情大放異彩,將地球的所有美好事物盡收眼底才是!
同時,我回想起小時候堅持找到興趣、不想只當個普通人的初衷,西班牙的熱情融化了我原本封閉的外殼,賦予了我接受人生挑戰的勇氣。
接下來的篇章,我將透過分享每一段在不同國家、不同職場環境親身經歷的小故事,告訴大家我是如何擺脫「自我懷疑」和「自我設限」的匱乏心態,又是如何一路上為了追求目標跌跌撞撞,從一個普通的平凡女生蛻變成夢想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