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套書展
多模型思維:天才的32個思考策略

多模型思維:天才的32個思考策略

The Model Thinker:What You Need to Know to Make Data Work for You

  • 定價:700
  • 優惠價:963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9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 近百萬人選修的 Coursera 熱門課程,平均評分4.8顆星 ★
您將具備當前最需要的三種人才特質:
擅長數理邏輯的工程人才、
建構商業經濟模型的商務人才、
理解人類行為的社會學人才。

  麻疹的基本傳染數R0高達15,則 (15-1) /15的人口(94%)必須接種疫苗。
  若要避免新冠肺炎繼續傳播,需要多少人接種疫苗,才能達到群體免疫?

  高收入家長的小孩有60%依然為高收入,
  中等收入家長的小孩有50%依然為中等收入,
  低收入家長的小孩有70%依然為低收入,
  你要怎樣才能跳脫社經階層的僵固性?

  夏普利值是什麼?如何運用夏普利值來計算成員對團隊的真實貢獻度?
  或是計算政黨掌握的席次與政黨實質權力的落差?

  這世界太複雜,資料數據太氾濫了,
  妥善運用馭繁為簡的模型,進行邏輯思考,方可避免我們掉入認知陷阱。
  模型是使用數學和圖表來呈現的形式結構,能幫助我們瞭解世界。
  熟習這些模型的蘊含和運用,
  可以提升推理、解釋、策劃、溝通、行動、預測和探索的能力。
  然而模型有三個特徵:簡化、公式化、以及必有疏漏。
  因此我們不能倚賴單一模型,我們必須成為多模型思考者。
  如此,就需要學習32種核心模型的內涵與應用。
  這些模型源自數學、科學與工程、經濟、金融投資、社會行為等領域,

  包括:常態分布模型、長尾分布模型、線性模型、非線性模型、
  貢獻度與影響力模型、網路模型、三種傳播模型(廣播、擴散、傳染)、
  隨機漫步模型、路徑依賴模型、系統動力學模型、集體行動模型、
  合作模型、學習模型、訊號傳遞模型、以及十幾種賽局模型。
  熟練多模型思考,將有助於我們在面對生活中與社會上的種種難題時,
  能夠很有效率的進行推理、詮釋、策劃應對方案、進行溝通、
  以及採取行動,並且能進一步做預測和更深入探索。

本書特色

  ♦ 鍛鍊當前最需要的「數理邏輯、商務運籌、社會意識」三合一人才。
  ♦ 概述32種核心模型的內涵和應用,開展跨領域的視野。
  ♦ 一種情境可使用多種模型來解析,一種模型也可以應用到多種情境。
  ♦ 提供了稍微複雜的公式或定理,但不會超過初等微積分的難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裴吉(Scott E. Page)


  美國社會科學家,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布朗傑出講座教授、赫維茲複雜政治經濟學講座教授,聖塔菲研究院外聘研究員。曾任密西根大學複雜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另曾獲得威斯康辛大學、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的教學服務獎。

  以鑽研社會科學領域中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及建立模型而聞名,包括《多模型思維》在內,共出版四本書、發表六十餘篇學術論文。2011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研究院院士。曾指導TTC公司製作教學影片《瞭解複雜性》系列,開設Coursera《模型思維》課程,已有近百萬人選修,獲得平均4.8顆星的高評價。

譯者簡介

劉懷仁


  七年級後段班雙子座,清華大學材料系學士、經濟學碩士畢業,目前於輔仁大學翻譯學碩士班(跨文化研究所)進修。橫跨文理的腦袋喜愛研究統計數據、經濟現象和社會議題。《多模型思維》為第一本書籍譯作。

  聯絡信箱:itisonlyforme@hotmail.com。
 
 

目錄

前   言    把你變成天才的32個模型
—— 透過不同面向,瞭解真實世界

第 1 章    多模型思維的好處
—— 結合不同的邏輯框架,產生大智慧

第 2 章    為什麼要使用模型?
—— 推理、解釋、策劃、溝通、行動、預測、探索

第 3 章    多模型的理論基礎
—— 多個模型的平均值,通常比單一最佳模型更好

第 4 章    建構人群行為模型
—— 人類的行為處在零智慧和完全理性之間

第 5 章    常態分布:鐘形曲線
—— 平方根法則、六標準差、加薪策略

第 6 章    冪律分布:長尾曲線
—— 地震、森林大火和書籍銷售量……

第 7 章    線性模型:迴歸分析
—— 有相關性,不代表有因果關係

第 8 章    非線性模型:凸函數與凹函數
—— 72法則、報酬遞減、經濟成長

第 9 章    貢獻度與影響力模型
—— 合作賽局、政黨席次與權力

第10章    網路模型
—— 友誼悖論、六度分隔、弱連結

第11章    三種傳播模型:廣播、擴散、傳染
—— 關於資訊散播、廣告與流行、防疫政策

第12章    熵值:建構不確定性模型
—— 區分平衡、循環、隨機和複雜狀態

第13章    隨機漫步
—— 醉漢會尋路回家,醉鳥將迷失天涯

第14章    路徑依賴:環環相扣的世界
—— 波利亞過程模型 & 平衡過程模型

第15章    局部交互作用模型
—— 局部多數模型 & 生命遊戲模型

第16章    李亞普諾夫函數與平衡
—— 逐底競爭賽局、自我組織活動模型

第17章    馬可夫模型
—— 戰或和、民主自由化、網頁排名

第18章    系統動力模型
—— 正負回饋、良性循環與惡性循環

第19章    個體為本模型
—— 社會運動、雙重抗爭、謝林分隔模型

第20章    空間與特徵選擇模型
—— 意識型態光譜、中間選民、價格競爭

第21章    三種賽局模型
—— 零和賽局、市場進入賽局、努力賽局

第22章    合作模型
—— 囚犯困境、以牙還牙、信譽、群體選擇

第23章    三個集體行動問題
—— 公共財的提供、壅塞、可再生資源開採

第24章    機制設計
—— 如何拍賣?如何決定公共工程?

第25章    訊號傳遞模型
—— 你傳遞的是炫耀訊號?還是實用訊號?

第26章    學習模型
—— 強化學習模型 & 模仿者動態學習模型

第27章    多臂拉霸機問題
—— 如何在報酬不確定的選項中做抉擇

第28章    崎嶇地形模型
—— 科學管理、創新競爭、以及複雜的解決方案

第29章    多模型思考:鴉片氾濫、貧富不均
—— 從錯誤中學習,變得更有智慧

注記
延伸閱讀    

 
 

作者序

把你變成天才的32個模型


  本書緣起於2005年某日,在密西根大學西廳旁的商場花園巧遇柯恩。

  柯恩是位十分大方的學者,他給予的建議改變了我的教學生涯。當時柯恩眼睛一亮,對我說:「裴吉,我曾開過一門叫做『社會科學家模型建構導論』的課程,你應該重新再開這門課,這門課由你來教學,再適合也不過了。」

  課程需要由我教學?回到辦公室之後,我有點困惑,因此找出了舊課程大綱。我發現柯恩說錯了,不是課程需要我來教學,而是我需要開設這門課程。我一直想開設一門介紹複雜系統核心理論的課程,包含網路、多樣性、學習、大事件、路徑依賴、臨界點等等,這些理論與學生每天生活和未來工作息息相關。藉由傳授學生模型建構知識,介紹複雜系統,同時也能讓學生學習更好的思考方法。我可以指導學生使用能夠提升推理、解釋、預測、策劃、溝通、行動和探索能力的工具。

  開設課程的動機為:我們必須使用多模型,來處理現代社會的複雜問題。上過一學期的課程後,學生將不再拘泥從特定角度看世界,而會透過不同面向瞭解世界。學生就像站在有多扇窗戶的房屋中,可以同時看到許多方向。學生將能為即將面臨的複雜挑戰,做足準備。這些複雜的挑戰,包含:改善教育、減少貧困、創造持續成長、在人工智慧時代找到有意義的工作、管理資源和策劃強健的金融、經濟和政治體系。

  隔年秋天,我立即重開了這門課程,我本打算將課程重新命名為「把你變成天才的32個模型」,但密西根大學傳統上不喜歡過於天花亂墜的課名,所以最後還是沿用柯恩的課程名稱:「模型建構導論」。但在這幾十年中,模型建構有了重大進展。我需要更新課程,加入長尾分布模型、網路模型、崎嶇地形模型和隨機漫步模型,並且還需要一本探討複雜性的書籍。

  所以我便開始著手寫書,兩年寫書期間遭遇許多困難,書寫進度十分緩慢。春天某日我又巧遇柯恩,這次是在西廳拱門下,我向柯恩請教這門目前已有二十位學生感興趣的課程:「模型對大學生來說會不會太抽象?我是否應該針對特定議題或政治領域開設不同課程呢?」柯恩露出一抹微笑表示,任何值得追求的事物總會讓人遲疑。道別時,柯恩又強調:幫助人們清晰思考,十分重要且價值甚高。柯恩告訴我不要放棄,他非常期待我能挑戰成功。

  2012年秋天出現了重大轉變,副教務長波拉克邀請我指導本門課程的線上課程,也就是現在所稱的MOOC(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僅靠著一臺平板電腦、二十九美元的相機和九十美元的麥克風,模型思維線上課程就此誕生。感謝來自密西根大學、Coursera和史丹佛大學無數師生幫忙,我重新組織課程為網路課程適合的形式,將各主題分配到不同單元中,並且移除所有受版權保護的教材。在最忠實的聽眾——愛犬邦德陪伴下,我一遍又一遍重新錄製課程。

  第一次上線的模型思維課程就吸引了六萬名學生,現在修過課程的學生數已接近百萬。網路課程如此熱門,讓我放棄寫書的計畫,認為沒必要再寫這本書了。但是在接下來兩年間,我的電子郵件信箱開始被希望能有一本書籍輔助線上課程的請求信件給塞爆了。這段期間,柯恩也因不敵癌症而過世,使得我燃起完成書籍的使命感,我重新打開草稿資料夾……

  這是一本討論模型的書籍,書中將會直白清晰的說明32個模型,並解釋如何應用。模型是使用數學和圖表來呈現的形式結構,能幫助我們瞭解世界。熟習這些模型的蘊含和運用,可以提升推理、解釋、策劃、溝通、行動、預測和探索的能力。

  本書推廣「多模型思維」方法,也就是結合數個模型來解釋複雜現象。多模型思維的核心思想為藉由結合不同的邏輯框架來產生智慧。不同模型強調不同的因果關係,而各個模型的蘊含和帶來的洞見,將會交織、重疊產生新的火花。我們可以透過採用多模型架構,逐步詳盡而深入的理解問題。本書會採用正規的論述和眾多實例,來說明多模型理論。

  本書也十分注重實用性。多模型思維具有巨大實務價值,只要多加練習,就能更瞭解並更理性的解釋複雜現象。你的邏輯思維會更扎實,在事業、社交活動和個人生活上,都能做出更穩健的決策,並且成為一位智者。在二十五年前,僅有鑽研商業、政治和社會科學的教授和研究生,或者是金融分析師、精算師和情報人員,才會閱讀探討模型的相關書籍。這些職業經常運用模型來處理問題,毫無意外這些職業也最常處理大量資料。現今因為大數據興起,各行各業的知識工作者在工作上隨時隨地都需要使用模型,所以研讀模型書籍的讀者也急遽增長。

  模型思維不僅能提升工作表現,也能讓你成為成熟公民,並為社會做出貢獻。此外,你將變得更擅長分析政治經濟事件,並能察覺自己和他人的邏輯漏洞。你將學會洞察是否讓意識型態取代了理性思考,無論是針對支持綠帶或強制藥物檢測政策帶來的影響,都能有更豐富、多層次的洞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250379
  • 叢書系列:科學天地
  • 規格:軟精裝 / 448頁 / 17 x 23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1  三種傳播模型:廣播、擴散、傳染
 
傳染疾病會讓更多人生病,但傳染信任則能讓更多人互信。
—— 穆爾(Marianne Moore),美國現代派詩人
 
之前討論到的兩種傳播模型(廣播模型和擴散模型)中,人們接受科技後就不會放棄使用。接受電力、洗碗機和電視等等科技產品方面,接受後就不會放棄,十分合理。但並不是所有藉由擴散傳播的事物都是如此,例如:人們感染疾病後會逐漸康復;特定服飾風格或流行舞步,也會慢慢退燒。習慣上,我們將放棄採用的人群稱為「已復原」(recovered)。加入已復原人群之後,就能建構出流行病學中最為重要的SIR模型(S=susceptible 易感染,I=infected已感染,R=recovered已復原)。
 
由於SIR模型源自流行病學,而且復原現象在感染疾病時較常自然發生,所以我們將使用疾病傳播為例,說明SIR模型。為了避免數學式過於複雜,我們假設病人復原後,會重新成為易感染人群——也就是疾病痊癒後,並不具有免疫力,仍可能再次感染。
 
SIR模型設定了一個臨界點,稱為「基本傳染數」,以R0表示。基本傳染數等於「接觸機率」乘以「傳播機率」除以「復原機率」。疾病的基本傳染數如果大於1,則可以透過人群傳播;如果基本傳染數小於1,則疾病會逐漸消失。SIR模型中,疾病或資訊不一定會傳播到全部相關人群,是否會傳播到全部相關人群取決於基本傳染數的大小。因此,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之類的政府機關,需要根據基本傳染數估算值來指導行動。
 
例如,流行性感冒的基本傳染數是3;而透過空氣傳播的麻疹,基本傳染數是15,這比透過性接觸和共用針頭傳染的HIV病毒(基本傳染數是4)高出許多。估算基本傳染數的大小時,並不會假設人們因疾病而改變日常行為。但實際上若學校受到蝨子侵擾,家長可能會將小孩留在家中,藉此減少接觸機率;或者,家長可能會幫小孩剃頭,藉此降低接觸時的傳播機率,這些動作都會降低蝨子傳染的基本傳染數。

會員評鑑

4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3.0
|
2024/10/05
大幅探討函數和機率,適合對純數基礎或理科之讀者,對一般文科生會較吃力,我雖然修理科,但對純數基礎薄弱,所以理解上有一定困難
展開
user-img
Lv.7
4.5
|
2021/12/13

書評:多模型思維:天才的32個思考策略
The Model Thinker:What You Need to Know to Make Data Work for You

總評價: ★★★★✫
----------------------------------------------
通用性: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內容密度: ★★★★★
敘事易讀性: ★★★☆☆
翻譯與排版: ★★★★☆

註:星等意義可參照 Amazon 美國版或日本版的書評狀況。
深度密度等,為對於:從書名與書籍系列推斷之,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相對參照。


【內容】
本書內容相當充實。但本書因篆寫方式、與內容所述概念豐富,本書很挑讀者。

適用的讀者類型:如果工作與生活上對於「預測」「模型」等概念很少會去碰、很少會應用到的話,那麼本書讀起來會比較吃力。對碩士以上學歷的人,個別模型例學起來應都還可負擔。大學學歷的話因為碰過的模型數量不多,要看各人自己生活與社會經驗上的閱歷與觀察靈敏度,以及對事物觸類旁通的能力。

本書主要內容可從副標中看到,是講32種從低知名度到高知名度的模型。模型範圍是個Mixed Bag,從大學商學院標準知識,到罕為聽聞的都有。

直接的效果是習取這些模型,以及這些模型前後所內包的其他概念;但本書訴求的主旨是,之後如何活用(含修改、調整、因事制宜)類似的想法準則、及事件動態與本質的辨識。其觸類旁通取決於讀者。

本書內容並不是編號條列32種模型後一一說明,然後交給你自理(不少MBA內容介紹書有這種狀況)。而是會講述原由、目的、所產生的推想本質與所連帶發生運用上的特性。如此也才能在瞭解其本性後,作廣汎的應用;包含運用其在推想過程中的know-how。重視的是模型思考、與多模型思考這種構想力與應用力本身(原書名:The Model Thinker)。不同學門或領域也常會發現類似的東西,並給予不同名稱。

註:中文書名中的「天才」一詞,於英文書名中並無此字。原文書名也沒有標示或強調32種。實質為以第4章至第28章各章之類型或樣態區分。


書中在各章所提到的名詞與事物、對於非屬主題/主線主角的部份,有很多東西會只是提到但沒有要作完整說明。但其所代表的意義仍對文章所述主旨的意義說明上有顯著相關,所以會被提到。故讀者需自行視狀況補足。

書中有提供說明的部份,是以常見的部份較常作說明;對罕被提到的部份反較常不作說明,或是說明篇幅較小。應是以要保證讀者(不另查資料時)可以得到最低限度所需理解為布局。


【適用的讀者類型】
對大部份以預估、規劃、計畫性質為業的人,本書的內容應能夠值回票價。但對於無相關底蘊的人,本書閱讀起來應該會相當的緩慢。

本書中經常出現一些低度被認知的項目,此類狀況通常為統計或公式相關。統計規則因是在某種環境特性下,事態大量發生後所經常會出現的傾向或規則(的其中一部份)。故可以適用在多種領域與應用類型上。

書中有些只提到名詞但快速帶過的東西(非該章節主題的關連理論、悖論等),有的會需要第一次碰到該名詞的讀者自己另查而沒有附註。本書中這種狀況相當多,故易讀性會較差。因其略掉或縮短很多對週邊名詞的解釋與敘述。


【主題的:多模型思維】
本書主旨談到:使用多模型方法來改善其(預估的)實用性。這在Forecast類型作業上常用。

許多事物都是受多種因素影響,但通常一個模型的主旨只在說明其中的某種或某幾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在複雜系統、複雜作用的影響下,經常會需要「使用多種估計方式/模型」來產生多種估計,看看是不是會集中在某個預測範圍內,以衡量其推估的可靠性。

但有時光用多個模型去估計,但只簡單取「多數結果」指向的方向或位置會是沒有意義或缺乏有效結論,而需要將不同的影響「量化」(本書中的冰島例、空降玩具例…等各種)、或是判斷各種狀況條件下的適用性與影響度(例如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的模式;p.271)。否則永遠有支持的理由、也同時永遠有反對的理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中間的差距需要讀者自行拿捏、或是在可及時,配合學習更多種的模型來補回。這類狀況在物理學(運作環境與要素)、以及社會科學或商學(典型如經濟學與其分枝)也可見。

但註:p.321的拍賣機制與期望值那邊的說明有些問題。不應把確定情況,與參有其他目標(該其他目標未明述)的期望值混在一起談。而如p.323的部份則是未考慮多次交易的互動、或是情報的不完整性等。但這就比較偏向前面說的:會把模型複雜化。所有想到的東西放進來後,模型會大到不太有人想去用它。


【對本書中的:經濟學部份】
本書作者Scott E. Page為社會科學家、複雜政治經濟學講座教授、複雜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與其他教職)。本書對於量化、以及動態均衡,均有提及。

而作者在 p.56 特別針對常見的「一般人對於經濟學的誤解」,其狀況與原因與應有的正確觀念進行說明。p.216 也是在講同樣的道理。

對於經濟學原理/基礎經濟學的不經心閱讀,並不代表經濟學全貌、甚至該論述本身的意義。其在講的事情常被不仔細的閱讀,並有許多人產生「假設不切實際」(但經濟學並非認為現實世界等同其每一個假設狀況);或是如「人不是完全理性的」(但經濟學並非認為現實的人是完全理性?全知全能且有無限的時間與思考資源)之排斥印象。

延伸:在讀模型時,特別留意其敘事方式若為「假設…則…」的情況時,其所述的「假設」是一種if… then… 的敘述。

其目的為:簡化狀況挑出要說明的東西,對該特定作用進行說明。而不是其「認為」你所遇到的狀況或現實世界條件一定與其假設條件相同(中文「假設」一詞多種解釋中的一種)。

讀經濟學模型時,「假設」與「過程」都是模型的一部份。甚至大部份的情況下,「過程」的有用性會高於「結論」,而不是只記得「結論」(提及多次,如p.262)。因過程的機制可在其他地方運用。取得洞見;或某種可被觀察到的現象與經驗,但不代表事物的全部活動。但「結論」是否有效,取決於模型的假設與真實環境的差異是否重要、以及所要達成目標的定義等。

假設是計畫的一部份,在運用商務計畫/經濟學模型時都一樣,要記得當初的假設,而對差異的內容與其影響,自行調整。可能會需要數個至數十個的模型、計畫、定律配合、或是隨狀況應變自己長出新的東西、並發現新的關鍵要素。

「假設」的重要性,在經濟學以外的商用實務領域(事業計畫等),也是同樣的機制。通常對假設只能追求到:合理的合理性。提出計畫並不意指保證事情一定會照假設的方式發展。經濟學講資源有限時間有限,商務上則加上更嚴重的情報有限,大家在找的是個Good Enough的可供實用的方法,且需基於在有限的資源、時間、與對世界狀況的瞭解(情報量)下進行。

而在經濟學上,總體經濟狀況的估計=要估計所有人的所有行動,所產生所有結果的總合,反應在總體經濟狀況上之結論。沒有靠「簡化取其精要」的方式作「模型」「選擇性闡述的話」,光是「說明已知狀況」就作不完,更不會有人知道現在世界上所有人各自正在發生什麼事、各自怎麼思考判斷他們的決定(類同本書 p.30 所述)。模型的工作,是在幫忙找出可能的要點、與主要的影響。


【實用價值】
本書對商界人士較有用處。主要是對工作上面臨變數多、因素複雜、相關性會變動、不確定性較高的人較有價值。特別是對工作上牽涉到:預測、預估、計畫等類型的人員會較適用。應用範圍如:銷售、研發、生產、計畫排程、事業計畫、年度預算等等。

對於模型應用的一般原則,本書的介紹言:
 模型有三個特徵:簡化、公式化、以及必有疏漏。
它是用來將要說明的事項
① 簡化取其精要(含類比、虛擬)、
② 明確表達其中的部份事項、以及
③ 可說是取其精要並說明部份事項的同意語 ∻ 其必有略除的較不重要或非欲說明的部份

模型是簡化真實世界;真實世界比模型複雜。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會創造構思出模型,以更有效率的說明與把握狀況、構思並進行要採取的行動。

延伸:人的「經驗」、「經驗法則」其實也是一種「模型」。只是通常不予明述、甚至不自知。

A) 一種情境可使用多種模型來解析(各種不同的「分力」或「效應」);且
B) 一種模型也可以應用到多種情境

本書比較積極的作用,應是藉由 A) 的知識補充(每個範圍列出數種模型),增強讀者 B) 的能力。以增加對各人、公司、產業或計畫上遇到的不同狀況,自行產生、修改、運用面對問題的「整理與構思」的能力。

就算是把「已知」的東西,比較費力的用模型整理寫出來過後,也可能會比較清楚,或是比較容易說服別人、取得共識。商務簡報上通常以畫圖的方式來呈現。

但對非商務人士、非在組織體系內工作的人士用處較有限。


【翻譯與排版】
翻譯部份中文化後順暢度不是很佳,主要是內容與作者本身講述方式的因素。部份敘述有略去應說明項目的情形,推定為原書中即未對其進行說明。純歸類於翻譯的話,句子本身有順過,也幾乎沒錯字。

本書因談論內容跨距大,因此專業術語的負擔大。也會有翻譯語句比較硬的情形。有不少地方要從可能的其他選字上反推原文,以明確語意、推論出補註、或調整敘事順序,否則光就字面作建構會變成意義不明(例:p.208)。

建議是瞭解內容就好,不必去記名稱或是特定公式的表達方式。用公式表達主要在避免用文字敘述時之多義性、修飾與斷句對象差異等,所引起產生不同解釋、或解釋模糊化的可能性。

對基礎事象的大部份語句敘事為通順,但要注意各別字義與語句分段等,以確實瞭解句義。這是主旨內容上的必然,對會用到書中所述知識的目標讀者來說,應不構成嚴重問題。但有時其中會缺少邏輯上必要的關鍵字詞或敘述,雖可能是翻譯時的誤差、但更偏向是原作者敘述時就已省略(例:p.141的網路模型轉換程序、p.142節點品質)。

註:書籍翻譯,一般忌諱由譯者自行幫書加上原作者所沒有講的話或是解釋方式。雖有時候會以譯註的方式表現。但該類狀況算是義工,且專業上與商業上的風險均高。

部份名詞的譯名或說法,在不同地方經常會有不同的稱呼。而有部份也會從一般社會經驗中即可習知。若瞭解到其所述實質主體,可大量加速閱讀,不用拘泥於稱呼。

本書中文句敘事有些繞的部份則是作者原文書寫的關係,而不歸於譯者責任。因每人敘事習慣的調性與慣用詞彙不同,對裏面的一些敘述常認為會有更好的講法、更白話或是更廣為人知的說法。不過基於譯本工作特性,還是需照原作者所用的辭彙、說明方式、與頁面布局,無法自行換一種講法或是整個重寫。但像p.381把Golden Age 翻成「鍍金時代」,就不曉得是單純的翻譯不一致性問題,還是為配合該章題旨,故意選用劣化意義的名稱了。

原作者的說明方式會比較無機質而文言一些,就是一般印象中課堂講課的調調。但又經常漏掉一些應有的關鍵詞(敘述與定義項的說明不完全)。因他認為你來上課學這個、有在動腦跟上的話,「從上下文你應該可以知道這是要講什麼」、或是「這邊應還有什麼樣的條件與設定」。故因其篆寫方式與內容,本書很挑讀者。


【比較基礎參考:類似讀物】
●精準預測 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TRIZ 輕鬆學(介紹進行類推、衍生應用的一些典型模式;含利用跨界跨域的共通性)
●不當決策:行為經濟學大師教你避開人性偏誤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不知不覺掉入的101種慣性思考陷阱(二版)
●因果革命:人工智慧的大未來
●至於,「斜槓思考:開啟大腦的多職潛能,思考像個全才 (Scott Adams)」這本主旨類似,但所寫內容程度低很多
展開
user-img
Lv.2
3.5
|
2021/05/11

這本書提出了28個應用在不同領域的模型,每個模型有每個模型的觀點與用處,對於提升思考邏輯非常有幫助。
  不過缺點是翻譯有些生硬,導致有些字句有點難以理解,需要花比較多時間才能稍微消化,但本書還是建議一讀!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遠流暢銷電子書展|單本79折、兩本7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下文化特談
  • 開運命理特談
  • 參考書特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