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擔任家庭教育顧問已經十五年。每天收到來自日本全國各地家長的電子郵件或電話,詢問孩童教養相關的煩惱,而我的工作就是提供他們建議。這些諮詢內容形形色色,不過幼兒園、幼稚園、小學生家長的煩惱大致上可分為「父母的不安」與「對孩子的不滿」這兩大類。
「父母的不安」是指家長雖然有心好好教育小孩,卻也懷疑自己能否做到。
日常管教小孩時,看到自家孩子不好好念書,看到他應該去洗澡卻只顧著看電視傻笑,看著他們與朋友交惡,看到他們因為一點小挫折就優柔寡斷,看到他們不情願或拒絕去上學……
遇到父母不說就不會主動的孩子時,身為家長的自己這樣處理妥當嗎?自己的想法是否有錯?自己對小孩的教育是否失敗?—你是否也有諸如此類的煩惱?
如果要打比方,家長的不安就像汪洋中的一條船。
如果這條船已經有確切的前進方向,就能夠一邊欣賞眼前廣闊海景與美麗天空,胸口吸滿清爽海風,享受此刻這瞬間才能看到的景色與體驗,優哉游哉地樂在航海。
倘若這條船看不到指引的燈塔,用來判斷前進方向的指南針也壞了,即使同樣是汪洋中的一條船,面對廣闊深海只會感受到難以形容的恐懼,甚至連藍天和海風都會讓人沮喪。
接下來我要說明「對孩子的不滿」。沒有哪個家長早上醒來時會想著:「好,我今天要刁難孩子。」反倒是想著:「我今天絕對要冷靜面對孩子」的家長才是大多數。但是,才這麼決定不到三十分鐘……對孩子的不滿在「學會」、「認識」教育孩子的原理之後,就能夠消除。看到我這麼寫,你或許會覺得聽起來有點困難,別擔心。本書盡量避免像兒童教育專家那樣寫得學術又難懂。身為一位每天聆聽教育孩子煩惱與困擾的協助者,筆者想要告訴各位如何培養出充滿自信、不會因為一點打擊就灰心喪志的孩子。
我前面提到,對於教育小孩感到棘手的家長分為「父母會不安」與「對孩子有不滿」這兩大類,他們都具有一個特徵,就是孩子的失敗會變成家長自己的壓力。
一看到孩子失敗,家長就會焦慮煩躁,為了避免失敗就動手打罵孩子,結果演變成過度保護與過度干涉的狀態。而孩子因為老是有父母幫忙,鮮少體驗失敗,因而無法培養出從失敗重新站起來的堅強與能屈能伸的心靈,或者演變成惡性循環,因家長指責自己的失敗而失去自信或挑戰精神,如此一來無怪乎孩子的個性變得消極膽怯,要求他們凡事充滿幹勁、積極爭取就成為一種殘酷。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急劇變化的時代裡,無論處於任何環境都能夠永保自信、獨立自主的話,請儘管放手讓孩子去體驗失敗吧。家長或許需要鼓起勇氣才願意讓孩子去面對失敗,不過只要讀完這本書,各位一定就能明白我為什麼要這麼說。
本書是寫給家裡有小學生的家長們,因為我認為孩子的個性與心理基礎的建設要在十二歲之前完成。
孩子們未來生存的社會,肯定不再有「年資老的先升官」、「終身僱用」、「學歷神話」等環境。AI 人工智慧大幅發展下,工作方式與公司的存在也都會跟著改變。現在看來有發展性又穩定的職業,在未來也不一定仍然有發展。因此我感覺現在的家長必須配合今後的社會生存方式,從不合時宜的老舊育兒觀念,更新成適合未來形式的新育兒觀念。
不管今後的環境將會如何改變,都會希望自家的孩子都能夠堅強、充滿希望地幸福生活,為了做到這一點,身為父母的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本書的宗旨即在提供各位好的建議,希望在教育小孩上吃盡苦頭的家長們能更輕鬆,並提供實用的育兒想法給想要比過去更積極正面教育孩子的家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