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對台灣離岸風電的推動留下歷史性指標意義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
感謝上緯蔡董事長邀請,讓本人搶先拜讀本書,書中描述台灣首座離岸風場的建置過程,一路走來舉步維艱,從海上第一座海氣象觀測塔的成功豎立,到兩架示範機組完工商轉,以及民國一○八年完成的首座示範風場等。猶如時光隧道,讓本人不禁憶起當年,任職於經濟部時,推動離岸風電發展的艱辛過往。
為積極推動國內海域風能利用,考量台灣過去未有離岸風電設置與大型海洋工程經驗,民國一○一年經濟部推動「離岸風力發電示範獎勵辦法」,蔡董事長所領導的海洋公司就是獲選的示範業者之一,與經濟部並肩作戰,共同扛起我國示範離岸風場建置的使命。
海洋公司不負眾望,兩架離岸風電示範機組於民國一○六年順利商轉,不但為我國風電發展由陸域推向離岸樹立重要里程碑,更為海洋示範風場(Formosa I)的建置打下成功基礎,後續更提早一年於民國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商轉,成為台灣第一座具商業規模的離岸示範風場,對台灣離岸風電政策的推動具歷史性指標意義。
蔡董事長透過本書,分享從製造業跨出舒適圈,毅然踏入離岸風電開發,決心投入離岸風電示範獎勵前置規劃,參與第二階段潛力場址,成功帶領團隊再次取得海能風場(Formosa Ⅱ)開發權,這些都是值得學習的寶貴經驗。
蔡董事長也就離岸風電申設遇到議題現身說法,畢竟在投入離岸風電初期,不僅需要籌措龐大的資金,還需要成熟的技術,以支撐整個風場開發。外界一定深感好奇,本土公司究竟是如何辦到?海洋示範風場不但順利在規定期限前完成設置,示範機組自商轉以來也已通過多次颱風及地震的考驗,由於台灣獨特氣候條件,未來也將持續累積對離岸風機影響的重要觀測數據。
為達成民國一一四年我國綠能發電占比二十%的目標,政府積極推動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政策,其中,風電採「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的方式,已獲得極大成功。海洋風場的成功案例,已驗證台灣發展離岸風電在行政程序、開發技術及財務融資等面向的可行性,並提升民眾對我國發展離岸風電的信心。
本書詳載蔡董事長投入離岸風電開發以來的心路歷程,細數市場逆境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的點點滴滴,更彰顯蔡董事長將台灣離岸風電事業推向國際的企業家格局視野與風範,我真心推薦給熱愛台灣的每一個人,一起體會並展望台灣離岸風電的未來。
創業家精神,為離岸風電獲取寶貴經驗
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司徒達賢
本書主角蔡朝陽董事長,是政治大學企業家班第三十屆畢業的傑出校友。十年前,當他在學時,就知道他過去曾憑著自己的化工專業,以創新的技術,為世界上許多風力發電機提供輕而耐用的大型扇葉。也曾聽他提到,全球已經建有數千座離岸風機,而台灣海峽擁有優良的條件,若大量興建離岸風機,可以為台灣提供源源不絕的電力。他也告訴大家,當時正在考慮進一步發展成為離岸風電的開發商及營運商,但我總覺得這或許只是一個遠大的夢想而已。
後來在媒體上看到他所領導的「上緯」公司,真的大力投入了這個產業,而且在第一階段遴選中,獲得第一名的成績。然而不久後,第二階段的遴選則被排除在名單之外,令我十分詫異。直到拜讀了本書的稿件,才略為明白這一段複雜又充滿挑戰的歷程。
離岸風電的開發,在台灣是一項完全缺乏過去經驗的大型建設專案。其進行過程牽涉到許多複雜的議題,也與許多政府部會的政策與法規息息相關。整體國家的成本效益、投資者、營運商的成本效益等都必須精細計算與研商之外,其他如環保、保育、航運安全、融資,以及建設時所必須使用的技術、機具、材料、技術工人,都與過去大家所熟悉的工程大不相同,而海象、地質、颱風、地震等,更提高了工作進行的複雜度與不可預測性。由於缺乏經驗,因此不僅需要專業而審慎的規劃、勇於突破的創業家精神,更需要政府對此一政策除了口頭宣示之外實質而主動的協助。而所謂實質的協助則應包括了法規的及早調整與訂定、各部會之間政策與行動的協調整合、各種專業人才的培訓,甚至資金方面的支援或保證。
目前我們的離岸風電計畫已進入新的階段,蔡朝陽董事長雖然未能再繼續參與風場的建設,但如本書中所說,過去十年他憑著一股熱情所投入的心血資金,至少換得許多極為寶貴的經驗,並將繼續秉持著一如當年的創業家精神,投入相關的新事業。
閱畢本書,除了對蔡董事長表示高度的敬佩與祝福之外,也對這種大型國家級專案有了更多的了解與期待。
有幸見證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歷程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唐凱琳(Catherine Nettleton)
潔淨能源轉型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一大步,我很榮幸在擔任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的四年間見證了台灣在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及成果,也理解蔡董事長在這過程中努力不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過去近二十年來,英國持續不斷地與台灣在政策、經驗及技術上交流,也很開心蔡董第一次看到離岸風場是在英國。為支持台灣離岸風電發展計畫,目前已有二十六家相關的英國公司在台灣設立分公司,與台灣進行各項技術及服務合作,也創造許多新的台灣在地就業機會,我相當樂見這樣實質且共榮的合作。
再生能源在許多地區,包含英國,已成為成本較低的發電系統,而發展再生能源不僅能積極的在電力部門大量減碳,降低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也能積極發展符合經濟效益及永續經營的產業。英國的經驗證明了綠色經濟成長的可能性,自一九九○年起我們的經濟成長了七十五%,碳排放卻足足降低了四十三%,而我們也將持續支持台灣邁向這樣的發展路徑。
感謝蔡董事長將心路歷程無私地分享給大家,鼓勵許多台灣的專業人才持續投入離岸風電產業,也期待蔡董能持續為台灣的永續發展盡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