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試著把人生過得理想一點,以及本書的使用方法
謝謝你翻開這本書。
這本書記錄了一個曾在工作中消耗殆盡的普通人,離職流浪、開始自由工作,在生活中逐步調整,終於重新喜歡上工作的過程。每篇文章都出自一個關於工作的疑問,寫出嘗試解答的經驗與反思。
這些經驗不是成功法則,有些甚至很失敗,但誠實描述當時面臨的情況、做出抉擇的原因,是我親身實踐過,或正在進行中的歸納與整理。世上有無數工作,工作者背景各自不同,能取捨的條件不一,因此這些經驗或許無法複製,但如果你也感受過類似的難題,能在這些嘗試過程中產生一些共鳴,甚至啟發解決困難的路徑,就再好不過。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談六個主題:工作與休息、時間與金錢、同伴與未來。這六個主題是我重新喜歡上工作的原因,認真工作也能好好休息,妥善管理時間和金錢的交換關係,如果還擁有一起創造未來的同伴,這樣的生活很不錯吧,好希望能達成。而為趨近目標所帶來的思索與行動,都列舉在書裡。此外,也從個人疑問出發,找尋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對談,在相似與相反的觀點中碰撞出火花,自賣自誇地說,這裡的內容十分精采。
如同旅遊地圖一樣,我把本書的使用方法簡介如下:
第一部分敘述工作與休息,說明從上班過勞到開始自由工作,途中所面臨的掙扎與持續思考的疑問。過去的我總把「休息」當成工作做完之後剩下的事,在身體倒下後終於學會,休息應該和工作一樣,都是需要認真面對的事情。
很榮幸邀請到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他是我人生第一份工作的大老闆)對談關於工作、休息甚至退休,在體制內上班與體制外自由,各種嚴厲與閒散的可能。
第二部分描述時間與金錢,彙整上班與自由工作生涯中,對時間管理的各種嘗試,還有從領薪水過渡到接案的收入結構中,對於如何用錢的思索。為何選擇減少收入、減少花費以換取更多自由時間,以及懶散個性該如何自我管理。
感謝誠品書店的企畫,讓我有機會與二十世代的投資研究員林旻毅,以及Podcaster股癌對談,產生了賺錢還是不賺錢,財富能否自由的意見激盪。
第三部分講述同伴與未來,記錄工作如何帶我認識新夥伴,完成每個專案都有機會進入一個新領域、認識新朋友,工作成為我拓展生活圈的方式。還有關於寫作、自由工作這份職業,對未來的憂慮與解除憂慮的嘗試。
在商業職場領域書寫工作的我,很高興能邀請文學作家陳又津,對談寫作者的生活,如何面對批評與恭維,以及沒有同事如何找到工作歸屬感。
書寫本書的過程中,深知當中每個選擇,都只是眾多可能的一種,而且不見得比較好,甚至是客觀來說更差的一種,只是,這些選擇依然構成了讓我覺得快樂的生活。能把需要面對的取捨如實寫出,描述工作與生活的面貌,並非分享成功經驗,只是敘述一種可能。在不同人生中,如果能做為對照,陪伴一樣在思索工作的人走過一段路,或許已經足夠幸運。
我會繼續思考人和工作的關係,繼續寫下去,希望能敘述更多人的工作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