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生命禮俗的傳統與現代
生與死是必然的過程,凡出生於世,即免不了面對死亡的來臨,人的一生充滿著各種不同的禮儀習俗,從出生、成長、結婚到壽慶,最後隨著身體衰老而步入死亡。這些習俗的構成絕非一人而成,而是在家族及周邊社會的世代傳承下,通過禮儀習俗表現對人生的期盼及心願。如此伴隨生命發展衍變而成的文化內涵,在每個民族、地域的人們乘載的屬性特質下,為順應其生活環境及各自肩負的傳統,保有獨特的文化特徵與習俗模式,其中又以對死亡的敬畏所衍生的喪葬習俗最為豐富多樣。
喪葬的文化傳統,表現出民俗中透過特定祈求、觀念以追求安穩生活秩序的趨向,像是歲時性的祭典、節慶,再者便是貫穿一生的生命禮俗。其中對死亡的處理,也就是有關於大體處置的喪葬儀式,向來最令人感到恐懼不安,但是不管是誰都無法避免面對死亡。喪葬文化可說是人面對大自然及未知世界、神鬼觀念的體現,從此世與來世連結的想像,進而營造出處理亡後世界的一套文化行為。在此之中,有文化觀念的建構、習俗秩序的展現,此行為模式造就了具體的喪葬器具。過去在國內,喪葬常被賦予某種刻板印象,不過近年日本一部名為《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電影,一掃國人過去面對死亡的態度。不久之後,國內也推出《父後七日》這部探討台灣人生死的電影。這部有台版送行者之稱的電影,持續投入不少對生死、殯葬等過去被視為禁忌,鮮少有機會成為主流社會關注的議題。當然,此動向的確成為一股撼動刻板印象的力量,一方面也伴隨殯葬產官學推動的革新趨勢,而對世代傳承於各地的傳統喪俗相對抱持著不同的見解。傳統該如何革新,是否需要人為的調整再造,當符合環保及服務升級等理念已構成喪葬禮俗革新的主流,那麼,符合現代需求及兼顧社會利益的喪葬該如何達到?這些疑問伴隨以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為目的之《殯葬管理條例》制定滿十年的今日,為求合乎時宜也完成新修正版本。
身在革新氣焰高漲的年代,李秀娥老師推出這本圖文並茂的《圖解台灣喪禮小百科》一書,成為你我溫故知新的最佳讀本。李秀娥老師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為國內長期投入禮俗文化、宗教信仰研究的知名學者,我個人近年很榮幸在各種田野現場中獲得秀娥老師的關照指導,對這位前輩在研究耕耘上的堅持深感敬佩。這是一本詳實記錄台灣喪禮的百科書籍,此書不僅系統性描述台灣喪禮的知識,其圖文並茂的呈現模式更提供讀者絕佳的閱讀享受。我很榮幸先拜讀這本大作,期待此書的問世能提升國內在生命禮俗的研究深度,帶動更多相關的研究議題,進而促使台灣民俗學早日誕生。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專任教授兼文化資源學院院長 林承緯
2021年‧新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