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的《三言》出版是在明代後期,即從神宗萬曆元年(1573)至思宗崇禎17年(1644)止,當時的政治局面、社會環境、經濟情況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變化。在思想方面,從傳統的抑制人性而「重理」的藝術觀念轉換為由人性的覺醒出發,轉而重視「情」的局面;「重情」,是人們對藝術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情感在藝術中的地位、作用、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其故事題材涉及當時社會百態,如男女愛情、行俠仗義、發跡變泰,揭露官僚的罪惡、複雜的訴訟案件、文人雅士的風流逸事,還有許多寫神仙、靈怪、妖異的作品。
本書擬從外緣研究(如社會文化環境、觀念形成的歷史流傳與整個文學的形式發展與變化程序)為基礎,仔細考察作品的內在涵義,主要以《三言》小說人物面對「死亡」的種種思考與處事為研究對象,從「義與死」、「愛與死」、「生死恩情」、「超越死亡」等各類型的故事,理解「人」的立場,藉此研究釐清文學作品在建構人物、思考生命時的深邃思辨歷程,及其蘊含的豐富內涵。
值得注意的是,《三言》中眾人物的死亡意識並非一味走向「悲劇性」,它反而以獨特的死亡方式來超越生與死的焦慮,從死亡恐懼解脫,最後邁向生命理想的國度。我們最終可以理解到,人們對死亡的畏懼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特定的時代風氣和社會環境之下,或在一定的政治思想與道德倫理的規範中,人們往往會一反常態,勇敢表現出對死亡無所畏懼的精神風貌和英勇氣概。
本書特色
「死亡其實並非終點」──本書以社會風俗、歷史和文學流變探討馮夢龍《三言》中的死亡故事,並以「義與死」、「愛與死」、「生死恩情」、「超越死亡」作為分類,逐一解析故事角色的死亡意識與生命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