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不是高調口號,在家也能起身而行
何翩翩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創辦人
聽到《在家也能蒙特梭利》要出增訂版,真是莫名欣喜。
先前擔任園長職務時,只要學校裡有家庭誕生弟妹,我們就會送一本《在家也能蒙特梭利》當成慶賀禮物。原因無他,實在是這本好書不但清楚闡述了蒙特梭利女士的理念,更以淺顯易懂的形式,幫助爸媽把蒙特梭利理念帶入家中—包括如秩序感、敏感期、動手做等核心價值觀,還配上清楚豐富的照片,讓人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更開心的是,增訂版放入了許多大腦神經領域的新資訊,讓我們可以更具體了解並證明蒙特梭利女士當年的堅持,的確其來有自!
有現代科學研究佐證,讓我們能充滿動力與信心的執行蒙氏教養。而蒙特梭利之美,不僅限於教室內,若能掌握箇中精隨在家中落實,透過家庭與學校的一致性教養,將可讓孩子的發展在各方面都能水到渠成。
另外,全新的增訂版更與時俱進,放入「螢幕教養」的策略與原則。每當我在捷運遇上不到一歲的幼兒,盯著平板看著卡通,就不免擔心生活中大量依賴螢幕的家庭,是否渾然不知孩子長大後,可能會面臨哪些挑戰?
蒙特梭利女士曾說:「只有真實的生活與工作經驗,能引領孩子邁向成熟。」
在我們難以阻擋大環境的潮流下,到底該如何讓孩子學習控制3C,而不是被3C所左右呢?
《在家也能蒙特梭利》一書正等著你尋找答案,並在家中起身而行。你將發現,蒙特梭利不是高調的口號,而是如同作者所說,是一種最真實且自然的生活方式。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洪淑青(Selena Hung) 人氣親子部落格「一開始就不孤單II」格主
我的孩子五歲前都待在家裡,沒有上幼兒園。這五年來,幾乎都是我自己想盡各種親子間的互動遊戲。有時靈感來了,可以有許多點子,但有時得翻翻書、查查資料,才可以有更多的想法。
第一次接觸蒙特梭利,恰好是孩子的學校採用蒙特梭利教學法。在一次教學觀摩當中,我認識了許多蒙特梭利教學的核心理念及方式。我看見許多孩子坐在小小的毛毯上,專心做著眼前的工作。這份工作是由孩子自行決定,老師沒有干涉,只有在必要時才會幫忙。我還看見許多大孩子帶領著弟弟和妹妹一起做、一起互動,這些都讓我印象很深刻,也很信任學校的教學態度。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許多當時見到的上課畫面一一浮現,而透過書中作者簡單明瞭的介紹,才驚覺那些活動其實都可以在家裡自己施行。我不禁回想當時我在家的育兒生活,如果那時有這樣的書陪伴,絕對會提供我許多教養的方法與觀念。
蒙特梭利教學法強調孩子的獨立性,希望成人把孩子當成一個個體來尊重,因為它相信獨立性是驅動孩子最強大的內在力量。它在不同的年齡層、不同的敏感期給予孩子適當的教學與教具,讓孩子動手操作、學習打理自己,並透過做家事的過程自我成長。這是我最認同的理念,也是自己在帶孩子當中最著重的部分。
當然,這本書列的不只這些,它還從各個方面為父母提供育兒心理建設以及相當實用的做法,不管在住家環境的布置、孩子飲食習慣、基本禮儀的建立、各種遊戲以及教養問題……。
相信這本書會是所有父母,在家找尋不到方法和孩子互動時的最佳參考書,尤其對新手父母來說,絕對可以在裡面找到從頭開始的動力與力量。
貨真價實的育兒寶典
洪淑敏 桃園市歡樂童年幼兒園園長/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講師
許多父母在被蒙特梭利吸引之後,興起購買教具的念頭。他們以為將蒙特梭利教具買一套回家,井然有序的布置好之後,就可以在家施行蒙特梭利教育,但往往孩子只會將這些教具當成無聊的玩具。這時父母便抱怨:「蒙特梭利教育一點都沒有效,我花了這麼多錢買一套教具回來,我的小孩都不玩。」殊不知只要花小錢,就可以在家落實蒙特梭利教育。
初次看到這本書的大綱和內容時,心想新手父母、學校老師有福了。作者在書中提到「不是每位老師都是家長,但是每位家長都是老師。」這句話切中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
教具固然重要,但是父母的內在精神更為重要。作者以他為人父、為人師的多年經驗,有條理的從身為父母的酸甜苦辣開始,一直到布置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家、教導孩子生活禮儀,及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進行一系列感官、閱讀、數學、天文、歷史、地理、動物、植物等活動。對新手父母而言,這真是一本貨真價實的育兒寶典。
我從事蒙特梭利教育已超過二十年,在學校時常被父母問到:為何孩子在家裡和在學校判若兩人,在家像小惡魔,在學校卻像小天使。這本書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老師可以輕輕鬆鬆為父母解惑。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運用一致的方法教導孩子,將會帶給孩子更好的人格發展。
我們常說:「愛他,就是要了解他。」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坊間教養書籍琳瑯滿目,許多父母會依此當成是孩子的成長標準。當孩子達到標準時,父母開心的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切皆正常發展;當孩子未達到標準時,父母開始憂心是不是給孩子的刺激不夠,並開始為孩子尋找新學校。相信父母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會開始思考新的教養方式。
在此強烈建議家長,不妨跟著書中所提到的方法,在家與孩子一起練習;也強烈建議學前教育的教師向家長分享這本好書,相信它將會帶給大家一趟非常好的親職教育之旅。
點燃生命之火
張加勳 美國蒙特梭利學會(AMS)附屬國際蒙特梭利教育中心IMEI主任/台中丘尼兒&長憶蒙特梭利幼兒園教務長/蒙特梭利小學、幼兒教師
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在她的著作《幼兒的心智》(註1)這本書裡,曾這樣描述心智—「……孩子的心智就像地圖,或另一種說法:聰明但含含糊糊。兩個看起來都聰明的孩子,卻有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前者對所處周圍都充滿興趣,具備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後者則更像被訓練成為解答的機器,能馬上反應問題的答案,卻對原因一無所知,也沒有興趣探究,答案寫出來就是學習的終點。」
承上所述,若「生理胚胎」是以「尋求食物與養分」獲得成長是合理現象,那麼「心智胚胎」理應也會極飢渴的方式,來尋求對周圍環境、文化的渴望。但是什麼原因,卻讓孩童的心智開始沉睡?
我們在《全人:從出生到成人的全方位教學法》(註2)一書中看到,蒙特梭利博士透過觀察孩子與研究早期人類,看見人以生存為前提所發展出的傾向,繼而發現「孩子的需求:探索、調適、秩序、想像力、操作、反覆、精確、控制錯誤、溝通……」而這些特質,也正是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所經歷的工作週期。
因此,回顧人類近十餘年發展出引以為豪的3C觸控科技,與百年前蒙氏所觀察到的人類發展傾向兩相對照,雖說科技在學習過程有其工具性角色,但就喚起人類沉睡心靈層面來說,我深信科技仍有侷限。一百年前蒙特梭利博士便主張,以自然、動手做的方式,喚醒孩子沉睡的心靈,這觀點值得現代幼兒教育者重新思考。
再次閱讀並推薦本書,在於作者提姆‧沙丁從觀察孩子的行為出發,讓家長能在家裡就能布置出適合孩子發展的環境,而非只倚賴蒙特梭利學校會出現的教具。此外,作者更從孩子角度出發,提供常規訂定及語言使用,化解家中親子衝突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家長們不只是「看」,更能「看見」孩子,與學校攜手,一起燃起孩子發展的火苗!
(註1)《幼兒的心智》,瑪莉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著,許興仁&團隊譯,光華女中出版
(註2)《全人:從出生到成人的全方位教學法》,寶拉‧波爾克‧利拉德(PaulaPolk Lilland)著,魏寶貝譯,及幼文化出版
公園就是教室
趙崇甫(大樹老師)
育兒顧問
有家長問我,如何「在家也能蒙特梭利」?這個問題,說來話長。還好,親子天下在多年前,就出版了《在家也能蒙特梭利》,所以我經常就直接推薦他們參考這本書。
這本書,幫助讀者整理了許多蒙特梭利教育的重要關鍵。包括:1.學習敏感期;2.如何規劃調整家中環境,符合幼兒發展的需求;3.如何觀察孩子,陪伴孩子探索學習;4.如何幫助孩子,讓孩子可以自己做……還有更多值得讀者參考的內容,是一本簡單易懂的入門書。
對這本書感興趣的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我想特別提醒: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重點,並不在於教具,而是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發展需求。透過我們對孩子的理解,陪伴孩子,讓孩子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自己主動探索學習。教具,真的不是重點。
我在以蒙特梭利為教學法的幼兒園工作過七年,後來離開幼兒園,創辦「大樹親子團」,帶領家長在公園裡,跟著孩子一起探索學習。在這過程中,公園就是我的教室,戶外的花草蟲鳥、樹木石頭,就是我的教具。我的工作,就是把對孩子的觀察跟家長分享,讓家長更了解孩子階段性的發展需求,陪孩子在戶外放慢腳步,共同學習。
如果你也想更加了解孩子的發展需求,強烈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自序
蒙特梭利的生活方式
提姆.沙丁 美國蒙特梭利基金會理事長
我時時刻刻都身處蒙特梭利的世界中。
對我而言,這就是生活方式。
我在本書彙整了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經驗談,包括身為幼兒、父親、蒙特梭利督導的經歷,和輔導眾多家庭的心得,這些家庭希望用更理想的教育方式,培養心地善良、樂於合作與懂得尊重的孩子。我所學到的,絕大部分來自於對孩子的觀察與傾聽,以及我自己的錯誤。
為人父母是份全職工作。過去,養家活口的方式似乎簡單明瞭。女主內,男主外,媽媽在家照顧孩子,爸爸出外工作賺錢;小孩多半乖巧聽話,因為父母嚴格管束孩子的活動,要是不乖,家長就會嚴厲處罰。
時至今日,有各式各樣的家庭型態──工作的單親媽媽,在家待業的爸爸,孩子有兩個爸爸或兩個媽媽,還有三代、甚至更多代人同住一起的家庭。在許多家庭裡,父母有一方整天不在家,父母可能都有自己的事業,或是必須工作,讓家裡收支平衡。年幼的孩子可能留在家裡,由父母中的某一位或祖父母照顧,或是交給保姆,或送到幼兒園、托兒所。
離婚在很多國家是普遍現象,許多單親想盡辦法兼顧工作與持家的責任,或是在各自家庭中共同履行父母的義務,同時試著為自己的孩子提供穩定堅固的環境。
同時,網路、電視和媒體不斷提醒我們,適當的環境和體驗對嬰兒、學步兒和幼兒十分重要。我們知道,孩子的大腦生來就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需在生命初期接受刺激才行。我們開始憂心忡忡,害怕自己無法勝任養兒育女的重責大任,好像過去犯的錯還不夠似的。
大部分家長會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盡可能給孩子最完善的居家環境。也的確每位家長都是老師,我們的使命不僅止於餵飽、呵護和保護孩子,還需要教導他們成為獨立自主、自信成功的成年人,一輩子過得幸福快樂。整個教養歷程費時多年,如果家長能在心底先有個譜,掌握前進的目標,了解努力的目的,相信一定有幫助。
如果你家有幼兒,而且急欲接觸耳目一新的教育觀念,聽取一些務實建議,那麼本書絶對適合你。本書除了提供豐富的親子活動,同時還傳遞一個訊息:生命是值得慶祝的。我們用來紀念特殊節日和拉近彼此情感的芝麻小事,其實會改變一切—包括孩子的世界,還有你為人父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