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典藏版】

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典藏版】

定本 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

  • 定價:620
  • 優惠價:955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2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享譽國際的日本當代重量級思想家柄谷行人
顛覆文學史常識的快意之作
考掘文學建立過程如何成為精神史的框架
 
  本書集結自作者發表於文藝雜誌的批評隨筆,其前身為1975到1976年間作者於耶魯大學教授日本文學的課程材料的反思。這部代表日本後現代批評的經典著作自成書以來,受到極高的評價,隨著各國版本的陸續問世,在國際上產生廣大而深遠的影響。
 
  這本書並非文學史,而是建基於「顛倒」和「發現」兩個概念的批判之作。一般普遍理解的「文學」形式:浪漫主義、寫實主義或自然主義,其實系屬同源,都建立在「風景的發現」、「內面的發現」和「自白制度」的前提上。「近代文學」的誕生不能單純放在歷史的連續性中思考,僅視為文學內部的佳遞承續,而是伴隨著「風景」、「內面」與「自我」的發現(發明)而產生的。
 
  常識以為先有風景才有風景畫,先有內在心理世界才有心理描繪,以及先有現實才有寫實主義,卻遺忘了在透視法出現、又經制度變革後,才出現(純粹的)風景這個「新事物」,此前風景並不存在;而「內在心理」得以出現,乃是自白成為義務、「自白制度」被發現有以致之。若然,本來的因果順序被倒置,「源頭」被遮蔽,讓人以為世界自始以來即如是運作,風景與內在世界於是成為客觀而不證自明的東西。此即所謂「顛倒」。
 
  身處已確定的知識制度之中,其間隱蔽的事物互相關聯、彼此定義,使我們絕難從單一角度看見其中的「顛倒」。本書以一種雙重閱讀的眼光(既是內容也是形式的閱讀),分別探討風景、內面、自白、疾病、兒童及文學敘事等日本近代文學獨有觀念和方法的形成過程,並從明治二〇年代(19世紀末)的日本文學和19世紀的西方文學中考掘「近代文學」的「起源」。作者以論述分析層層剝除固有論述承載的意義、解構符號內含的概念意識形態,讓原先看似自然的面貌褪下,使日本近代文學建制化的脈絡變得清晰可見――其中考察的各種問題,同時也是國族主義「起源」的問題;藉由明治時期文學文本的分析考掘,柄谷行人意在揭露種種歷史條件下近代文學與國族主義互依共生以至形成制度的關係。
 
  通過批判,柄谷行人敏銳洞穿的考察分析,對近代文化的發生所作之歷史還原,發前人所未發,為文學研究的思考方式和闡釋架構,開拓了珍貴的途徑與獨特而深刻的視野。有意思索人類當前困境與未來出路的讀者,可以此書為入口的線索,以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為鏡像,反省吾人身處其中的現代性。
 
本書特色
 
  ★華語讀者千呼萬喚之全新中文譯本。
  ★柄谷行人作品資深譯者林暉鈞翻譯,精確地再現大師清晰的思路和嚴謹的行文。
  ★以雙重閱讀的眼光解構不證自明的文學迷思,讀來暢快淋漓。
  ★理論與社會實踐合一,敘事引人入勝。
 
名人推薦
 
  王浩威 作家、精神科醫師
  宋文里 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林水福 日本文學研究者、作家
  陳芳明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董啟章 小說家
  楊 照 作家、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萬毓澤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廖咸浩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盧郁佳 作家
  藍劍虹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龔卓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鄭重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序)
 
好評推薦
 
  「西方知識份子不可錯過的當代典論。」――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美國左翼文學理論批評家)
 
  「現象學從根源處質疑一切,而柄谷行人就以這樣的現象學方法為基礎。這本書為我們指出了文學成立,並且成為我們思考框架的過程。」――山口昌男(思想家、日本文化人類學者)
 
  「身為小說作者,柄谷行人的論述對我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文學面臨巨大危機的時代,我認為每一位文學作者和讀者,都應該思考自己在『起源』和『終結』之間的角色。對於這個難題,柄谷的著作將會帶給我們擷之不盡的啟發。」――董啟章(小說家)
 
  「我在乎的不是近代的批判,也不是近代文學的批判。我想探究的是依附著語言而存在的人類的條件。沒有人能逃出這一點。」――柄谷行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柄谷行人 (Karatani Kojin, 1941-)
 
  享譽國際的日本當代理論批評家、思想家、哲學家,及文學評論家,研究主題跨越文學、經濟、歷史、政治、哲學等多元領域。曾任教於日本國學院大學、法政大學、近畿大學、美國康乃爾大學、加州大學,並長期擔任美國耶魯大學東亞系、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系客座教授。2006年退休。
 
  柄谷行人出身學運世代,1960年代就參加反安保運動。1969年以討論夏目漱石的〈意識與自然〉獲得第12屆群像新人文學賞。初期以文藝批評為主,1973年日本新左翼運動衰退後,重心逐漸移向理論與思想工作。近年來持續探討「國家」、「資本」、「國族」等概念,提出「Association」作為對抗之理念,2000年曾組織NAM(New Associationist Movement)運動,鼓勵成立各種小型共同體,以區域性的生產與消費,對抗大財團資本怪獸,近10年來更積極參與反核。日本311地震之後,他發表一篇擲地有聲的〈站在震後的廢墟之上〉,並親上街頭遊行。
 
  柄谷行人至今已出版著述30餘種,代表作有《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作為隱喻的建築》、《移動的批判:康德與馬克思》、《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哲學的起源》、《世界史的結構》、《倫理21》、《柄谷行人談政治》(以上均由心靈工坊出版)、《邁向世界共和國》(臺灣商務出版)、《歷史與反覆》、《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民族與美學》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於2004年由岩波書店出版。
 
譯者簡介
 
林暉鈞
 
  畢業於國立藝專,為國內知名小提琴家。醉心哲學與當代思潮,2011年起引介並翻譯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著作,已出版《作為隱喻的建築》、《移動的批判》、《帝國的結構》、《哲學的起源》、《世界史的結構》、《倫理21》、《柄谷行人談政治》,另譯有《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神話與日本人的心》、《高山寺的夢僧》、《當村上春樹遇見榮格》、《革命的做法》、《孩子與惡》、《閱讀孩子的書》、《青春的夢與遊戲》(以上均由心靈工坊出版)、《禪與日本文化》等書。
 

目錄

【推薦序】為甚麼文學人要讀柄谷? 董啟章
譯序
台灣版作者序
岩波現代文庫版序文
典藏版序文
 
第一章風景的發現
第二章內面的發現
第三章自白這種制度
第四章疾病的意義
第五章兒童的發現
第六章關於構成力——兩場論爭
第七章文類(genre)的消失
 
初版後記
文庫版後記
英文版後記
德文版作者序
韓文版作者序
簡體中文版作者序
年表
延伸閱讀
 

譯序
 
  柄谷行人先生比起我們許多人,都成熟得早。這本三十幾歲時寫下的《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早已成為世界性的經典,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語言,改變了許多人對西方/東方、近代、文學等等概念的看法。
 
  很多場合中,柄谷先生一再提到自己在《移動的批判》(二〇〇一)之後感到以「體系」方式思考的必要性;一九八〇年出版的《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則是「對現實的評論」(典藏〔定本〕版作者序)。換句話說,《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不是「理論」,而是「批評」。
 
  「理論」也許有各種型態,但不管什麼樣的型態,都是對龐雜、紛亂、片斷的現象,進行取捨、分類、命名,再提出某種公式,規定這些取捨、分類、命名過的現象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是一種透過提出「框架」來簡化資訊、賦予意義的行為。舉例來說,《世界史的結構》顯然是這樣的著作,試圖以「交換模式」這個概念,說明歷史的演變。
 
  「批評」做的是不一樣的事情。中文的「批評」通常等於「指責」,但日文的「批評」還有別的意思,那就是指出作品、主張、思想等等人類「所作」,其背後被視為自明的前提,也就是隱藏起來的、認識的「框架」。柄谷先生的「批評」經常讓我覺得,彷彿第一次睜開眼睛看到世界,這本《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更是振聾發聵。其中纏繞我心頭揮之不去的,就是「顛倒」這個概念。
 
  ***
 
  在這本書裡,「顛倒」指的是什麼?
 
  它可以是倒果為因、時代的錯亂、自我指涉,或者是在二元對立的價値之間變換立場。比方在「近代文學」的概念形成後,拿它來解釋、判斷過去的語言文字活動,編撰彷彿本來就存在的、線型的「文學史」;將人的生命歷程切割、規定為兒童、成人等不同階段之後,探討兒童的「本質」;艱苦地「禁慾」所對治的「淫慾」,其實是因為「禁慾」而形成的――這樣的「顛倒」充斥著我們的世界;甚至可以說,我們認知的世界就是由「顛倒」形成的。命運、成就、愛、財富、民族、權力――都是如此。明明是我們虛構出來的概念,我們卻把它當成實際存在的事物,對它說三道四,為它患得患失。但是「三人成虎」,一旦大多數人都信而不疑,它就成為「真實」的,甚至能取走我們的性命。
「哲學」是否也是如此?
 
  ***
 
  第一章〈風景的發現〉在談論國木田獨步的時候寫道:「……只有在對周遭外在事物漠不關心的「內在人」(inner man)身上,風景才首次出現。風景,是對『外』視而不見的人發現的。」這當然是一種「顛倒」。這個「顛倒」,給了我重重的一擊。
 
  四年多前,我看了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改編自遠藤周作小說的電影《沈默》。這部電影描述十七世紀葡萄牙耶穌會傳教士洛特里哥前往日本傳教,最終卻叛教的故事。其中的一幕:遭到逮捕入獄的洛特里哥,看到因為他而皈依天主教的日本信徒們遭到江戶幕府刑求,內心十分痛苦,開始懷疑自己的信仰。他滿臉淚水,嘶吼著與上帝對話。
 
  不是眼前因為他而受刑的人,而是上帝。
 
  電影裡的洛特里哥——不是真實的洛特里哥,真實的洛特里哥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永遠也無法知道——就是柄谷所說的「內在人」。洛特里哥注視的是自己的信仰(「內面」),而不是那些受刑的日本人。那些殉教的信徒對他來說,只是一種「風景」。
 
  我突然想起自己聲援過的抗爭、談過的戀愛、探望過的朋友、自以為是的孝行。我真的看到「他們」了嗎?「他們」對我來說,難道不就是「風景」而已?一瞬間,鏡子裡的我顯得猥瑣、懦弱而卑鄙。
 
  等等……這是在做什麼?我正在「自白」嗎?
 
  ***
 
  最後,是關於譯名的說明。跟前幾本書一樣,我在本書裡一律將「Modern」譯為「近代」,「Nation」譯為「國族」。這是譯者小小的偏執,還請讀者們包容。
 
台灣版作者序
 
  每當我的書被翻譯成外國語文的時候,就會為它寫篇序文。但那大多是禮貌性的致意,或是一些補充的意見。只有《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不一樣。自從一九九三年的英文版以來,我分別為各國的版本寫了序文;這些序文不只是禮貌性質的東西。因為每當我想到各國的讀者,心中總是不斷湧出新的想法,而那些是我一九七〇年代後半寫下這本書時,所不曾想到的事情。岩波書店出版的「典藏版」(「定本」版,二〇〇四年)中,就收錄了這些序文。
 
  舉例來說,韓國與中國出版本書的譯本時,我意識到《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中所談論的事件,發生在什麼樣的世界史脈絡中。那是甲午戰爭之後的世界局勢。通常人們在北村透谷與二葉亭四迷等作家身上,找尋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換句話說,他們認為近代文學是因為一八八〇年代的自由民權運動及其挫敗而產生的。我並不否定這樣的看法。不過我所關心的,是比它稍晚一些的時代。
 
  我在本書裡,探討了國木田獨步的短篇小說《無法忘記的人們》。所謂「無法忘記」的意思,並不是「因為重要所以無法忘記」,也不是「不應該忘記」。國木田所指的,是那些明明忘了也無所謂、根本無關緊要,卻忘不了的人、事、物。從前人們描繪的風景,是那些不可忘記的名勝古蹟;而國木田的「風景」,則是透過具有諷刺意味的價値顛倒而看到的。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抱持這種自我意識的作家?後來我才明白,那和甲午戰爭有深刻的關聯。在這個意義下,國木田獨步的文學,可以說是「戰後文學」。甲午戰爭時他是一位活躍的戰地記者,年紀輕輕就成為矚目的焦點。但是,戰後他卻找不到値得做的事,陷入虛脫的狀態,於是有了移居北海道的想法。國木田發現「風景」,就是在北海道的土地上。在這個意義下,「風景」是在一八九〇年代後半出現的;換句話說,那是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走向帝國主義的階段。
 
  不僅如此。國木田獨步的例子還顯示,日本的近代文學與殖民地主義息息相關。國木田所踏足的北海道,是日本最早的殖民地。從前除了最南端以外,居住在北海道的只有愛努人。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開始侵入這些地區。甲午戰爭結束,明治日本佔領台灣,更進一步侵略韓國。琉球確定被劃為日本領土,也是甲午戰爭的結果。而這一連串殖民地主義政策的發端,就是對北海道的殖民。當然,國木田並不是帝國主義者。他是一位纖細、內向、嘲諷的作家。但是,他的內面性來自對政治現實的否認。我們可以說,「日本近代文學」根本上就來自這樣的內面性。
 
  但同時我們必須指出,當時有一個人的態度,與國木田獨步正好形成對照,那就是柳田國男。雖然他年輕時也曾經與國木田獨步、島崎藤村一起出版過抒情詩集,後來卻成為農政官僚,同時轉向民俗學的研究。他的思想與著作,基本上蘊含著對「近代文學」的批判。本書〈兒童的發現〉與其他章節中的想法,受益於他的識見者甚多。
 
  二〇〇四年,為了《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簡體)中文版的出版、前往中國演講的時候,我發覺它與「中國現代文學的起源」是相互重疊、密不可分的。甲午戰爭之後,日本運用它所獲得的戰爭賠償金進行重工業化,佔領台灣,並加強對朝鮮半島的侵略。另一方面,戰敗的清朝不久即派遣大量留學生前往日本。雖然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強化清朝的國力,但這些留學生反而成為推翻清朝、建立近代國家的中堅力量。
 
  重要的是,中國的近代文學與思想,就在這個時候建立起基礎。那時候留學日本的中國學生,吸收並採納了日本近代文學所興起的思想,包括「言文一致」在內。在那之前,留學西方的中國學生雖然為數眾多,卻沒有受到根本的影響。然而留學日本的中國學生看到日本——更正確的說法是,接受近代西洋文化後的日本——的做法,卻深深受到影響。因此中國的近代文學,也可說是——在與日本不同的意義下——「戰後文學」。
 
  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是魯迅。他原本是去日本學醫的,中途卻轉向文學。近代文學的內面性,建立在虛無感之上。但同樣的虛無感,在日本與中國的內容卻大不相同。戰勝國日本的虛無感,是因為喪失了原本的目標,因而閉鎖在內面性之中。相反地,在戰敗的中國,虛無感卻帶來改革現實社會的志向。
 
  還有一件有趣的事實,那就是魯迅在日本受到柳田國男的影響。不但魯迅的弟弟周作人曾翻譯柳田國男的民俗學著作,魯迅本人回到故鄉紹興(會稽)後,也收集了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編纂成《會稽郡故書雜集》一書。魯迅的文學雖然是近代文學,同時卻也朝著超越其界限的方向發展,其原因就在這裡。
 
  因為與「中國現代文學的起源」有頗多重合之處,《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一書在中國引起相當的注意與關心。相反地,儘管近年來台灣翻譯了不少我的書,卻從來沒有人引介《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關於這一點,我是這樣想的:甲午戰爭後,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清朝末年的知識份子仿效近代日本、試圖建立國族(nation)的過程,不會發生在台灣;因為日本帝國已經踏入台灣了。後來,當台灣人開始追求獨立的時候,並沒有試圖藉由文學,來確立自己作為國族的存在。因此,「近代文學」對台灣來說,並不具有特別的價値。這是我的推測;而且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在這裡,還有一件事要補充。柳田國男的民俗學,是從下述的假說開始的:古代日本的先住民受到入侵的稻作農民與國家驅趕,逃遁到山裡生活。他們的後代如今仍然存在,就是所謂的「山人」。柳田的民俗學所探求的,就是這樣的山人。他的作品如《遠野物語》、《山的人生》等,就來自這樣的探求;而它們深深地吸引了魯迅等人。然而,柳田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甲午戰爭之後,知道了台灣原住民的存在。在這個意義下,想要探尋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台灣是不可或缺的。
 
二〇一五年十月三十日 於東京
柄谷行人
 
岩波現代文庫版序文
 
  通常,我不會回頭重讀或重新思考自己寫的書,只有《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我反覆閱讀、思考不知多少回。一開始並非出於我自己的意願,而是因為本書被翻譯成好幾個國家的語言,而每一國的譯者都要求我為他們寫序文的關係。但不僅如此。當我一面思量各個不同出版國的情況、一面重新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過去不曾想到過的事情。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說這本書逐漸膨脹成「不斷生成的文本」。這是我原本料想未及的事。
 
  上述的原委,某種程度我在〈典藏(定本)版後記〉中已經說過了。但那時候,有一件我刻意避開不提的事。那就是,我在打算撰寫典藏版的時候,已經深切地感受到「日本近代文學的終結」。一般來說,一件事物的「起源」變得清晰可見,通常是它走近終點的時候。一九七〇年代後半寫完《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初稿時,我也曾感覺到「日本近代文學的終結」;但那同時是一種預感——或許會有其他的文學抬頭,取代舊有的文學。事實上在一九八〇年代,文學家們的確採用過去被近代文學排除的種種形式,寫下了許多小說。
 
  我之所以在本書的一開頭提到夏目漱石的文學理論,是因為我在其中,看到他對近代小說觀念的根本質疑。當然,漱石的理論並非否定近代而推崇前近代。他所做的,是發掘遭到近代寫實主義小說排除的、近代的可能性。漱石試圖恢復斯特恩(Laurence Sterne, 1713-1768)與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那種「文藝復興文學」的可能性。他和正岡子規一起開創的「寫生文」,可以說就是日本版的「文藝復興文學」。寫生文源自俳諧,指的是——舉例來說——《我是貓》那樣的作品。
 
  實際上,一九八〇年代的日本文學的確發生了某種文藝復興。在這個意義下,可以說我之所以能發現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正因為它實質上瀕臨終點。但是當時我為那新的可能性雀躍不已,並沒有深刻思考這件事。不料現實與我的預期相反。進入一九九〇年代後,隨著蘇聯的解體與全球化世界資本主義的瀰漫,文學不但沒有獲得新的力量,更急速地衰退,開始失去對社會的影響。「近代文學的終結」完全照著字面的意義發生了。而且,那不是日本一個地方的現象。
 
  就像我一開始所說的,每次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時,我都在新的脈絡下重新閱讀這本書。同時為了撰寫典藏版而再讀時,也發現了始料未及的事。我從漱石《文學論》的序文中,引用了這樣的一段(本書第一章):
 
  余決心在此,由根本釋明文學究為何物。……余自囚於此客棧。一切文學書籍盡收箱底。讀文學書以知曉文學究為何物,猶如以血洗淨血漬。文學於心理有何必要?如何於此世誕生、發達、頹廢?余立誓窮究之。文學於社會有何必要?如何存在、興盛、衰滅?余立誓窮究之。
 
  突然跳進我眼裡的,是「頹廢」、「衰滅」這幾個字。漱石為何會寫出這樣的文字?最初引用的時候,我想得並不深。後來之所以注意到它們,無須贅言,是因為我意識到文學衰滅的事態。當時,漱石本人應該也惦記著這件事吧!那又是為什麼?我忍不住思考。
 
  漱石的這番話,讓我想起正岡子規「俳句與短歌終將滅亡」的主張。仔細想想,興起新俳句運動的子規,同時卻主張俳句必定會滅亡,這是件多麼奇妙的事!子規曾說明他的理由:因為俳句與短歌是短詩的形式,其語音的排列組合可能性是有限的。這當然不是真的——其排列組合的可能性就算有限,也是天文數字,相對於人類的歷史來說,事實上等於是無限的。子規真正想說的應該是——漱石也曾說過同樣的話——俳句與短歌將因為「心理的」或「社會的」因素而終結吧!和同時代及後代的文學家不同,他們兩人並不相信文學的永恆。
 
  但是,就算近代文學不是永恆的,就算它只持續了短暫的期間,它「曾經存在」這件事絕不會失去意義。這樣的東西曾經在某個時期存在過——總有一天人們將為這件事的不可思議感到著迷吧!到那時候,這本書又將具有另一種不同的意義。如今,我有這樣的預感。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八日 於東京
柄谷行人
 
典藏版序文
 
  思考本書中所談論的那些事情,是一九七五年到七七年間,我在耶魯大學講授明治文學的時期。如果不是在那樣的環境下,應該是無法思考這些問題吧!但是我在撰寫本書的時候,完全沒有在美國出版它的想法。我主動想要以英文出版的,是後來的《作為隱喩的建築》與《移動的批判》等一系列著作。本書裡的這些文學評論,是在日本文藝新聞的第一現場寫下的。與其說是學術著作,它們更像是對現實的評論。而對於這一點,我毋寧是感到自豪的。
 
  然而一九八三年,有人提出了翻譯成英文的要求。其實當時我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我覺得,如果照初版的樣貌,外國人應該是無法理解這本書的。因此我雖然允諾他們的要求,同時卻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我要大幅度加筆。但從此對方音訊全無,卻在八〇年代末,突然寄了翻譯稿來。這讓我感到焦慮;因為我已經另外撰寫了好幾篇的論文,為本書的改稿做準備。最後我妥協了,只為英文版添加了〈文類的消失〉一章。這樣就可以了——我這樣告訴自己,也對別人這麼說。
 
  但事實上我心裡並不滿意,總希望有一天可以全面改稿。同時我又覺得,這樣的機會大概永遠不會到來吧!實際上,我也沒有做這種事的空閒。沒想到這次竟然有機會出版個人的「定本集」,終於可以實現我的願望。此外,我分別為本書的德文、韓文、中文版所撰寫的序文,也收錄在這個版本裡;因為我認為,那些也是我論述思考的一部分。還有,我也以書中論及的事項為中心,為本書製作添加了一份年表。
 
二〇〇四年七月二十日
柄谷行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72091
  • 叢書系列:PsychoHistory
  • 規格:精裝 / 384頁 / 13.5 x 19.5 x 5.3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風景的發現
 
1
 
夏目漱石以《文學論》為題出版其授課筆記時,距離一九〇三年、自倫敦歸國,僅僅四年。而且,當時他已經是一位備受矚目的小說家,自己也沉浸於小說的創作中。假使「文學論」的構想是一個「十年計劃」,其實那時他已經放棄它了。換句話說,《文學論》只不過是他宏大構想的一小部分。對當時已經埋頭於創作活動的漱石來說,那只不過是「空想的閒文」──在他的序文中,交錯著這樣的疏遠感,以及「實在無法捨棄」的念頭。這兩點都強烈且無法懷疑;而漱石的創作活動,就存在於其上。
 
漱石的序文清楚地意識到,《文學論》在當時讀者的眼裏,必定是唐突而怪異的東西。事實上就算它對漱石個人來說是必然的,我們也不得不說,當時的日本並沒有非寫出這種書不可的必然性(對西方來說也是一樣)。那是突然綻放的花朵,也因此沒有留下任何種子。原本「文學論」的構想,不論在日本或西方都是孤立而突兀的,這一點想必讓他感到某種困惑。他的序文,就好像小說《心》裡面老師的遺書一樣,說明了自己為什麼非寫下這麼一本奇怪的書不可的理由。序文之所以用極為個人化的方式書寫而成──與內文的風格正好相反──就是這個緣故。自己的熱情究竟為何?來自何處?他無法不說明這些。
 
余決心在此,由根本釋明文學究為何物。同時余亦決意以此後之一年,為研究此問題之第一期。
 
余自囚於此客棧。一切文學書籍盡收箱底。讀文學書以知曉文學究為何物,猶如以血洗淨血漬。文學於心理有何必要?如何於此世誕生、發達、頹廢?余立誓窮究之。文學於社會有何必要?如何存在、興盛、衰滅?余立誓窮究之。
 
漱石以「文學究為何物」,作為探討的課題。事實上,這正是為什麼他的嘗試與熱情具有私人性質,難以與他人共有的理由。漱石質疑的,是十九世紀在英國與法國所形成的「趣味判斷」(或譯:美感判斷、品味判斷),也是一般人對文學史的共通想法。明治三十三年(一九〇〇)漱石留學倫敦的時候,該想法也已經普及於日本。它不僅形成了同時代的文學,同時也形成了文學史的觀念,用以解釋近代以前的文學,並賦予其意義。漱石懷疑的,是近代文學的這個前提。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1/11/11

會讀本書的想必也非一般讀者了,所以我只針對版本評鑑。

整體而言,這本翻譯得很順暢(跟其他譯本比起來)。除了原作註解以外還有適當的譯者補充。

真要說有什麼不滿的話,大概就是我覺得隨頁註比章節註更適合本書,因為每個註解都要翻來翻去的有點麻煩。其他版本的當然有其他版本的優勢,最理想的當然還是多個版本放在一起比較。

最後就是,柄谷這本前言也說了,這是本評論,也就是隨想,有些論證直接跳過或省略,所以也不必因為柄谷是位大家就把他的話照單全收。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1/05/21
劇透警告

柄谷行人是日本著名的文學評論者、思想家,除了本書外,前的近在臺灣出版作品就是《作為隱喻的建築》。
本書最初寫於1975-77年間,是對於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及關於起源的時行文學史詮釋提出批判,所撰寫的文學評論,先後發表在日本文藝雜誌《季刊藝術》與《群像》,是當時在美國耶魯大學講授明治文學的想法總結。有意思的是,柄谷的寫作動機是因為「感覺到日本近代文學的終結」,或許會有其他新型態的文學出現,取代近代文學。
柄谷認為近代文學的特徵是「主觀性與自我表現的想法」。人透過發現風景,意識並形塑自己的內在。此處風景一詞具有特殊含義,風景是內在意識的投射,具有象徵性的圖像。而近代文學經由自白這項制度去表達內在。他接著以疾病與兒童在近代被賦予特殊意義舉例,更具體展示風景的出現,以及近代文學以現在取代過去的顛倒性。最後談明治文學關於構成力的論爭與文類,重新統合概念並回扣第一章中所提出的諸多概念。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與「主觀性與自我表現的想法」相對的「嘉年華式的世界感覺」,以及「俳諧性」、「anatomy剖析」、「沒有結構」 這四項概念。因為柄谷所運用的這四項概念,能精準的描述出我所喜歡的作品特質,而他們也是柄谷所談與近代文學制度相悖的作品特質,且與張大春在《小說稗類》中諸多篇章意旨若相符合,不知張大春是受到柄谷行人的影響,還是英雄所見略同?不過先讓我們聚焦在這四個概念上。
前面說過柄谷的寫作動機是因為「感覺到日本近代文學的終結」,認為或許會有其他新型態的文學出現。我不知道1980年代之後的文學作品是否回應了他的期許,但1980年代之後,就我所知,陸、日、台之間確實湧現越來越多與近代文學不同的作品,像是大陸阿越《新宋》、衣冠正倫《漢祚高門》、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日本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森見登美彥《春宵苦短,前進吧少女》、萬城目學《鹿男》、川原礫《刀劍神域》、台灣張大春《大唐李白》、藤原進三《少年凡一》等等作品,與當初夏目漱石的《我是貓》一樣廣受讀者喜愛。它們的共通點是都具有「anatomy剖析」的特徵,作品中有有如百科全書般的知識羅列,或是北宋的典章制度、民情風俗,或是關於京都大學日與明治文學,或是日本神話風俗,或是魏晉六朝至唐代的歷史、文學、道教學術,或是1960、70年代的小說與音樂等等,張大春稱他們為「百科全書式的小說」暨讓讀者彷彿不受限制地窺探一個有別自身日常的另一世界,也讓作家將小說作為思想實驗的場域,突破固有的疆界,得以發現或創造知識的可能性。這種特性由其在《刀劍神域》、《長安十二時辰》、《新宋》這種帶有明確假設的小說中被清楚體現。
夏目漱石在《倫敦日記》中曾抱怨乏西方人從生活到文學都缺「超凡的雅趣」,粘膩而虛偽。夏目漱石所說的「超凡的雅趣」應該就是「俳諧性」,以一種超然物外的角度看待世間萬物,甚至加以諷刺笑謔的豁達態度。這其實是一種深受東方佛道傳統影響的人生觀,宗白華曾精闢的以「超然入世」抓住其本質,蘇東坡大概便是其中典型。而這種帶著「超凡的雅趣」的作品到民國也有梁實秋先生的小品文繼其緒,題名剛好就叫《雅舍小品》。
而1980年代之後,森見登美彥以跟夏目漱石中那隻貓一般極致囉唆的語調示範了「超凡的雅趣」與「嘉年華式的世界感覺」之間是如何連結,好像沒有內在可以受傷的人,在極盡自我諷刺之餘,呈現京大生光怪陸離又異常豐滿的日常世界觀(妄想)。
沒有結構,在小說中意味著缺乏劇情張力,情節偏於鬆散,善於離題書寫,而「anatomy剖析」這種小說文類最常出現這種特徵,張大春在《大唐李白》體現無遺,將他在《小說稗類》〈兩隻小雨蛙,干卿底事〉〈敘述的閒情與野性〉所言閒中著色、離題技法發揮到淋漓盡致,你讀著讀著就會全然忘記李白之前到底幹了什麼。而這類結構鬆散的文學也滲透進現代電視劇劇本創作之中,像是之前廣受歡迎的〈機智的醫生生活〉,呈現醫生的日常瑣事,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但又帶著「俳諧性」,具有讓人欲罷不能的「超凡的雅趣」。
所以,或許在無意之間,探究日本近代文學起源的柄谷,給出了新文學特徵的預示。終結對應出了起源,而舊起源中又蘊含了新時代的脈絡。

附記:
因為手上剛好借有麥田版,比較閱讀時發吳佩珍教授的翻譯已經文意傳神,典藏版則在文辭上更為細緻精練,譬如文中夏目漱石《文學論》的翻譯上,採用清末民初文言文風格,更為細緻的貼近漱石原本文風,言詞更為凝鍊。漱石擁有深厚漢學素養,自言在重讀屈原的離騷後,才動筆一氣呵成的寫出小說《草枕》,可見其漢學功底。在柄谷所用英文名詞方面,典藏版譯者則是保留不加註中文翻譯,這是與麥田版另一不同之處。有趣的是,有幾句話兩種版本的翻譯給人不同的感覺,譬如
展開
user-img
Lv.1
4.5
|
2021/05/19

依個人視點及主觀感受,一般文學讀者之於本書,就好比喜愛料理的人之於<料理的科學>,書中充斥著許多陌生的專有名詞,圍繞在明治二十年前後的「近代文學」,識得的人名屈指可數,說不礙於閱讀絕對是在自欺欺人。森鷗外還是因修習校內通識<日本近代歷史人物>才認識,對他的記憶卻只餘下什麼軍醫大文豪還啦有德國女郎艾莉絲之類的表淺八卦(記得這個故事老師講很久......)不過說到底,最重要的還是「形式」,明治時期的「近代文學」不過是柄谷用來探究文學作為一種制度的建構過程的「素材」,就好比烤一條魚來示範「烤」是什麼意思一樣。

礙於閱讀自有礙於閱讀的好處,一邊查找資料一邊思考,閱讀的速度將變得十分緩慢,大約一個月前拿到全書電子檔,直到昨日才讀畢,回頭重讀某些看不懂的地方,卻發現變得似懂非懂了,我想可以說是一「不斷生成的文本」吧(X

稍微思考一下試讀心得該怎麼寫,又該以什麼樣的角度去寫,看不懂的部分絕對不寫,半懂的只作不懂,綁手綁腳害怕寫錯的最後,就成了極為保守的本篇心得,碰到理論的東西總是戒慎恐懼,深怕寫錯什麼就要貽笑大方,若能免除這層顧慮,純粹現象學式的欣賞,不論看到什麼都沒有對錯,這麼一來也會輕鬆許多吧。最後還是選擇「自白」以找回所剩不多的控制感,自白的制度,造成有待自白的內面,這是書中提及的一個顛倒。
關注的從來只是自己,其他人對我來說,都像是風景一般的存在。

推薦給所有喜歡文學的你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