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
四念處修行今論

四念處修行今論

  • 定價:480
  • 優惠價:7336
  • 優惠期限:2025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所謂「四念處」,其實就是四個修行中觀察覺照的對象,分別是身體、感受、心的一般狀態及心中的思想觀念。佛要修行人在這四個地方(身、受、心、法),都能對現象的起落,觀照清楚而不染著,就是四念處的修行。

  嘉陵居士的《念處今論》,開宗明義,指出佛法的目的是──世間憂悲苦惱的止息,又透過歷史文獻的釐清,回歸原始佛典《阿含經》的核心思想──緣起論。把握四聖諦,融通八正道,又直接依四念處而切入,推陳出新,回應當代人生活環境及生命苦惱處,親身貼切,深入淺出,舉例易懂。對於佛法因不斷演變而形成的神秘主義及玄學化,以及修行偏取唯心論或流於形式的種種流弊,剖析深刻,言之有物,切中時弊。其書中所言,雖片言支語,確足以發人深省,吟詠再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苟嘉陵居士


  ・民國四十四年,生於臺北市。
  ・民國六十八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商學系。
  ・民國七十一年,赴美深,畢業後定居美國。
  ・現任職於紐約華爾街金融界。
  ・旅美後遍訪佛教明師參學,以振興佛法為任,致力於推動佛教教制與修行之現代化。

  著作:
  ・《作個喜悦的人:四念處修行今論》
  ・《覺的宗教:全人類的佛法》
  ・《我們要和平:緣起的政治觀》
  ・《活著真好:佛教生死觀》
 

目錄

感謝      《念處今論》
序一      《念處今論》
序二    
自序
前言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麼
二、四念處可使煩惱止息嗎
三、為何四念處可使煩惱止息
四、身、受、心、法──四個察覺的對象
五、人人皆可一試的方法──身念處基礎法
六、放下包袱的遏程──苦、集、減、道
七、以「苦諦」為核心的原始佛敖
八、無憂無悔地活在當下
九、作個喜悅的人──四念處修行的初步目標
十、中道的人生觀──緣起法則之體現
十一、不要輕易地作價值評判──法念處修行的要訣
十二、今日修行之二邊──神秘主義與玄學
十三、形式、修行與唯心論
十四、修行與形式主義
十五、方便與究竟

跋    
 

自序

  這是一本有企圖心的佛法論述,希望能有效地達到以下的三個目的:

  一、提出一個適合現代人的修行方法,而不帶有任何宗派或宗教色彩。使現代一般人均能由此自我鍛鍊,有效地得到佛法的利益。

  二、徹底地反省,並檢討目前種種有偏差的修行知見與心態,使人們能直接見到真正佛教修行的核心,知道如何在法門眾多的佛教文化中,走出自己的修行路。   

  三、以一個符合佛法精神並能適應時代的修行理念為基礎,使佛教能逐漸走出宗派分歧與團體林立之局面,終究能發揮整體的力量,為眾生謀福祉。

  佛法實在是人類文化的一個珍寶,能有效地解決許多現代人的問題。如何深刻地知法、見法,使這個偉大的文化,能在充滿緊張與壓力的現代人生活中展現生命力,使現代人感受到法喜,使人類更知道「何去何從」,實在是今天每一個佛教徒的責任。

  眾生煩惱無涯故,法亦無涯;法與煩惱皆無自性,本來空寂。
  願度一切眾生故,我學無盡;眾生不空我亦不空,世世常隨。

  願以此自撰之對句和法界一切有情共勉!

一九九三年一月四日
苟嘉陵序於紐約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41484
  • 叢書系列:Sunny文庫
  • 規格:平裝 / 364頁 / 14.8 x 21 x 1.8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麼
 
弄清楚學佛法的目的是什麼,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也是用佛法幫助他人的第一步。
 
修行者如沒有弄清楚修行的目的是什麼,他的修行很可能永遠不會成功。這就好像一個人在一個大城市中行走,行走的人雖有腳有力氣,可以到城市中許多地方去,但他如不知道自己想去那裡,雖有腳可行也是徒然。修行者雖學過不少法門,如靜坐、念咒、讀經等,但如不知道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正如有腳卻不知往何處去的人一樣,雖然學過,也是徒然。所以,把修學的目的弄清楚,是學佛法的第一要務。
 
近代有一些知識份子,也許因受西方近代哲學的影響,往往抱著一種「反目的論」的想法,以為「目的」是世俗的,甚至是功利的。於是採取一種「漫無目的」的人生態度,對一切事都不計畫,對未來也不關心,以人生旅途中的「流浪者」自許。近代曾流行於西方的「嬉皮文化」,就頗有這種「反目的」的色彩,許多人還以佛教中禪行者,或中國道家哲學的信仰者自居。其實佛教的哲學那裡是如此?道家的哲學又豈只如此膚淺?佛法事實上是非常實用的人生哲學,是完全不含「反目的論」的思想的。只是人們總是會用一些古文化來做自己行為的註腳,為自己的「目的」找理由,結果佛教及其宗派之一的禪宗,就被許多人闡釋成另外一種面貌。其所造成的錯誤結果,往往令佛教徒感到啼笑皆非。
 
佛法的目的,是煩惱的止息,也就是人世間憂悲苦惱的止息。這是一個既符合原始佛教的精神,同時也是適用於現代人的最簡單而直接的答案。換句話說,佛法的目的是非常「入世的」,因為它積極地關懷人世間的苦痛,同時也是自利與利他的,因為佛法關懷的對象是「苦痛」,卻毋論那個苦痛出於自己或是他人。儘管在佛法實行的程序上,自利與利他有先後的次序(即必先自利後,方有能力利他),但佛法整體的目的是一樣的,即煩惱的止息。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閱讀你的POWER金榜100!高寶X朧月X三日月 電子書展,全展8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百大
  • 書展大獎入圍
  • 開運命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