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不知不覺間,我進入心理學這個領域已經十八年了。與十八年前相比,現在我的很多個性特徵早已悄然發生了積極的變化。細想來,這些變化無不與我逐漸能夠正視自己、越來越少地使用逃避的心理防衛機制有關。
當年的我性格怯懦,心理承受能力極差,因此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我總會刻意逃避,這當然也與我的原生家庭的影響有關。總之,因為心理素質一直不是很好,而且多愁善感, 所以我在同學中間甚至得了一個「林黛玉」的綽號。可想而知,當時的我有多麼脆弱不堪。
幸運的是,這些年來在不斷學習心理學知識的過程中, 我的個性終於得以改變,我切實感受到了自己心理成長帶來的變化。我逐漸無懼困難,而且能夠直視並解決困難,從心底升騰起一種踏實、坦蕩的成就感。
我開始相信,其實很多問題從來都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可怕,很多時候是我們對困難的恐懼情緒讓我們裹足不前—我們被想像中的恐懼打敗了。
我從一個心理學的學習者變成一個心理學的臨床諮商醫生後,每天都要接待大量被生活問題困擾的人。他們之中很多人的問題,跟我當初的困惑極其相似。
約翰.鄧恩說過:「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 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傷, 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人類的痛苦也是相通的。很多年前,佛洛伊德就把人類痛苦的機制揭示出來,並歸納總結為一種客觀規律,並為其命名為「防衛機制」。
什麼是防衛機制?心理學家唐納德.梅爾澤對此有一句通俗又簡短的解釋:「一切防衛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人類生命的主題,大多都與痛苦及挑戰有關。人類會本能地啟用防衛機制去防衛痛苦,尤其是當我們非常脆弱、非常渺小的時候。防衛機制可以保護我們暫時活下去,但是長期使用防衛機制的後果就是,防衛機制會被固定下來,成為我們遇到困難時一種本能且唯一的反應。這會大大限制我們生命可以延展的寬度,最終給我們帶來新的痛苦。
我們通常說「了解自己」,基本上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防衛機制,了解自己當初迴避了怎樣的痛苦、麻煩、挑戰,然後再去嘗試面對自己曾經一味迴避的東西,消除舊有模式,讓自己回到可以自由選擇的狀態裡。
當然,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任何防衛機制,而且防衛機制並不都是消極的。但如果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 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停下來感受一下:
一直以來,我們是不是在逃避什麼?
那些我們所逃避的東西,是不是從未真正擺脫過?我們不如嘗試去面對它們。
從習慣逃避到刻意面對,既是一種思維的轉變,又是一種人生態度的轉變,更是一個重新認識世界的過程。
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