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
  • 定價:560
  • 優惠價:79442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二十一世紀的美中關係,將把世界帶往何方?
中國崛起美國衰落,是現況是未來還是大外宣?
欲見分曉,請隨作者一同深入兩強競逐的縮影之地:東南亞。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秩序,很可能由美中競爭結果決定。新冷戰時代是否已經到來?中國崛起美國衰弱,難道真是我們所要面對的未來?

  針對上述許多讀者關心(憂心)的問題,本書作者沈大偉,以美中在東南亞的競逐為觀察重心,結合實地訪查、客觀數據和文獻研究,將他飽含洞見的回答,寓於深刻剖析之中。

  沈大偉認為,美中爭奪支配力和影響力的煙硝,遍及全世界,而以東南亞為震央。美中在此地區的對抗,可說是兩強在全世界對抗的縮影。所以,掌握美中在東南亞博弈情況,即掌握了這場賽局的全貌。

  在書中,這位美國著名中國與亞洲事務學者及政府智囊,以簡潔平易的文字,描繪出一幅細節豐富、跨越時空的全景卷軸。讀者展開後,可將美、中、東南亞三方行動者的歷史接觸、當前關係與未來走向,盡收眼底。

  作者首先綜論美中在東南亞競爭概況,針對美國憑軍事硬實力、中國憑經濟軟實力在東南亞行走的二分刻板框架,提出挑戰。接著帶領讀者分別回溯美國與東南亞、中國與東南亞的相遇交流史,並勾勒這些歷史前因在當代結成的國際政治後果。後半部改從東南亞視角出發(本書特色),逐一檢視東協十國如何出招周旋於兩強之間。最後預測美中與東南亞合演的這齣地緣政治權謀大戲,有哪些可能劇情發展。

  在地理上,東南亞是臺灣的鄰居,與我們有密切經貿往來和頻繁人口互動,政府近年來更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希望加深彼此連結。在地緣政治上,東南亞是兩強競逐的必爭之地,而臺灣同樣身處美中角力的戰場前線。因此,本書談論主題雖是東南亞、是美中關係,卻也都跟臺灣切身相關,值得我們汲取細讀,作為案頭參考。

專文導讀

  蔡宏政|國立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莊嘉穎|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汪 浩|國際政治經濟評論家
  張國城|國際關係學者、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
  張鎮宏|轉角國際udn Global主編
  陳方隅|「美國臺灣觀測站」及「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楊 昊|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
  溫洽溢|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各界讚譽

  ▲    何謂大國對抗?沈大偉以引人入勝且有趣易讀的筆法,說明美中競爭在東南亞震央呈現的局面。若要瞭解令人憂心的美中關係,這是最有深度且最有見地的指南。──奈伊(Joseph S. Nye, Jr.),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    這本談東南亞的書,出自美國頂尖亞洲通之手,問世的正是時候,凡是與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有關的美國資深官員,個個都該在辦公桌上擺上一本。隨著美中對抗愈演愈烈,東南亞的戰略重要性也直線上升。其中緣由,本書清楚說明。本書研究深入,提供了豐富背景資料和精準到位的評估,凡是入手的讀者,都應會從中得益。──苪效儉(J. Stapleton Roy),前美國駐中國、駐印尼、駐新加坡大使

  ▲    中國研究領域的傑出學者沈大偉,在美中的影響力爭奪戰正在東南亞全境打得火熱之際,適時推出這本探討此爭奪戰的深思之作。他以第一手的記述和深入的見解,為一場往往有利於北京的鬥爭,提供了極深刻且令人不安的陳述。沈大偉此書,切合當前時勢,與我們切身相關,而且以如椽巨筆呈現,猶如交火時落下的一枚炮彈,發出轟然巨響。──坎博(Kurt Campbell),美國前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現任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

  ▲    《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談的是「新登場的大博奕」,即中美在東南亞的競爭。沈大偉結合其對中國的深入認識、在美國政府做事的經驗、對東協所做的充分新研究,推出這本饒富見地、公允且包羅廣泛的專著,探討這一方興未艾的對抗。他簡潔有力地表達了東協諸國在想法、回應上的細微差異。凡是想弄清楚東南亞多變之地緣政治情勢者,都必讀此書。──陳慶珠,新加坡無任所大使暨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主席

  ▲    本書結合歷史背景和對當前情勢、政策規定的深刻分析,凡是想要瞭解東南亞在形塑美中關係和二十一世紀世界秩序上所發揮之關鍵作用者──不管是學界人士,還是政策界人士──都應該讀這本書。──阿查亞(Amitav Acharya),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特聘教授

  ■本書的優點在於提供一個涵蓋範圍廣泛的堅實經驗內容之外,同時能夠給出具有分析力,也就是穿透經驗資料的洞見,從而形成一個對該區域的獨到觀點。……所以本書既是一種學術研究成果,也有助於實際政治決策時所需要的具體解決方案之形成。可能是因為作者出身美國國務院情報分析師的經歷,讓他能夠有很好的訓練來完成這樣的工作。——蔡宏政(國立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本書與以往類似著作顯然不同的地方,在於沈氏對東南亞個別國家的當代政治、社會特徵、行為乃至動機的關注與介紹。除了分析美國和中國官方對東南亞的態度與政策以外,沈氏也描述東南亞諸國對於兩大國的個別看法及關係處理。這樣的觀察,比以往把東南亞諸國一概而論的做法更能深入理解東南亞及其重要性。——莊嘉穎(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的亞洲研究、政治學暨國際事務教授,以及「中國政策研究項目」主任,國際公認他為當代中國研究和亞洲國際關係領域權威,有「中國通」、「亞洲通」稱號。撰寫主編多本著作,除本書外,另有《中國的未來》(2018)一書在臺翻譯出版。
 
譯者簡介
 
黃中憲
 
  政大外交系畢,專職筆譯。譯有彭慕蘭《大分流》,傑克.魏澤福《蒙古帝國》三部曲,法蘭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約翰.達爾文《未竟的帝國》、《帖木兒之後》,史蒂芬.普拉特《帝國暮色》、《太平天國之秋》、《湖南人與現代中國》,以及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等書。
 

目錄

【導讀】大國競逐的東南亞進行式  蔡宏政
【導讀】不只是大國博弈之地:重新認識東南亞  莊嘉穎


第一章    中美在東南亞的競爭

第一部 美國與東南亞的相遇
第二章 美國在東南亞的遺產
第三章 美國當代在東南亞的角色

第二部 中國與東南亞的相遇
第四章 中國在東南亞的遺產
第五章 中國當代在東南亞的角色

第三部 東南亞與美中的相遇
第六章 周旋於大國之間:東協的能動性

第四部 東南亞境內未來的大國關係
第七章 中美在東南亞的競爭:走向兩極化還是競爭性共存?

誌謝
注釋
 

 
  置身美國航空母艦的甲板上,是令人敬畏的經驗;轉過頭,親眼目睹一項填海造陸工程,覆蓋了目力所及的範圍,也同樣令人敬畏。我在二〇一七年同一個月內得到的這兩個經驗,具體而微勾勒出美中兩國在東南亞的差異,也讓我茅塞頓開看清其中關鍵。

  我先是來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登上體形龐然的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圖0.1),這是一艘排水量十萬一千三百噸的尼米茲級(Nimitz-class)航母,美國第三艦隊第一航母打擊群的旗艦(第三艦隊母港位於聖地牙哥,但屬太平洋艦隊的一部分)。

  卡爾文森號,連同隨其出航,由導彈驅逐艦、巡洋艦、潛艇、補給艦組成的航母戰鬥群,停靠於樟宜之前,先是接連在鄰近北韓的日本海與南海上中國占據的島嶼周遭進行演習──這兩個舉動都傳達了有力的嚇阻信號。這艘超級航母的寬闊甲板上,整齊排列著F-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反潛機、電子作戰機與預警機、直升機,甲板下還有更多飛機及殺傷力驚人的軍火(圖0.2),走過其間,與船上兢兢業業的海空軍男女士官兵聊天,是令人感動且難忘的經驗。

  這次造訪航母,猛然提醒了我美國軍力舉世無匹──這股力量投放於整個東亞和西太平洋已超過七十年。一年到頭,行事低調但態度堅決,美國海軍和其他軍隊致力於維護此一充滿活力且戰略地位重要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支持著美國在此地區的五個盟邦和許多夥伴,日復一日向世人證明百年來美國為亞太強權乃不爭事實。

  接著,兩星期後,我穿越連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堤道,北上到風景優美的口岸城市麻六甲。進入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州(Johor)二十英里左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龐大的中國人住宅開發案「森林城市」(Forest City)──柔佛與一間中國公司的聯合工程計畫。這片占地遼闊、多用途的建築群,面積廣達二十平方公里,包含四座島,宣稱是「全世界最大的複合式住宅區」,「封閉式島嶼生活樂園」。目前工程仍在初期施工階段(圖0.3),圖0.4則是總體工程於二〇二五年完工後預期呈現面貌的比例模型。

  「森林城市」開發商為總部設在廣州的碧桂園公司,目標是建造足以容納七十萬人的住宅區。它將是個生活機能完全自給自足的「生態城」,有學校、醫院、娛樂設施、三座十八洞高爾夫球場,以及其他生活便利設施。「森林城市」雖位在便於通勤至新加坡的距離內,但大部分居民是打算買來自住,或充當週末從中國來這旅遊時的度假屋。「森林城市」在二〇一八年中國政府對私人資本外移設下更嚴格的管制前開賣,銷售迅速,買家為中國大陸公民。碧桂園一度以「買一送一」為賣點──上海買一間公寓,附贈「森林城市」一間公寓──招徠上海居民入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資本管制使銷售熱潮稍稍降溫,但我所遇到的年輕女銷售員「夏洛特(Charlotte)」(北京師範大學資訊科技系畢業生)表示,計劃出售的單位已賣掉四成。

  一走進展售中心,耳際即傳來舒心的背景音樂,約翰.丹佛(John Denver)的〈鄉村路〉(Country Roads),偌大的展售中心面朝數座恬靜的水池和一片林立峇里式遮陽傘的海灘(但不准游泳)。我參觀了數間樣品屋,假裝我是潛在買家(用中文和她交談或許增添了我的可信度)。六三五平方英尺的三房公寓,要價十九萬八千兩百美元,一一四一平方英尺、附小庭院的三房公寓則要價四十五萬美元。我向夏洛特致謝,告訴她我會再來找她。「森林城市」是工程浩大的住宅開發案,但也因為此案占地之遼闊、對環境造成之傷害、跟本地社區缺乏協商、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施工、從中國輸入勞工等問題,招來嚴厲批評。

  過了「森林城市」再走幾個小時,即來到古老海濱城市麻六甲。這座有些寂靜冷清、與周遭地區大異其趣的古城,扼控麻六甲海峽,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見圖0.5)。麻六甲海峽位於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之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運通道與貿易路線之一,每年約有五萬艘船經過,載送全球四成貿易量和兩成五海上原油運輸量。最狹窄處,位在新加坡附近,寬只一.五英里,因此是戰時重要的戰略咽喉。中國人說的「麻六甲困境」,意思是戰時美國海軍可能封鎖這道海峽,中國便進口不了能源、出口不了商品。每天數十艘大船──超級油輪、車輛運輸船、貨櫃船、海軍軍艦──以彼此貼得極近的方式,駛過這處狹窄地峽。

  由於倚賴進口能源,所有亞洲國家,尤其位在東北亞的國家,若因封鎖或海戰而導致這條戰略通道無法通行,受創會極重。

  麻六甲市的迷人中心區,充斥古雅的「店屋」、露天飲食攤、熱鬧的市場、古色古香的建築。驅車離開此區,駛過一條堤道,即來到一座小島,迎面一面大告示板,告訴你將進入多用途的「皇京港」(Melaka Gateway)開發案場址。這是中國人與馬來西亞合夥人共同負責的開發案,某種程度可說是中國漫天宣揚的「一帶一路」典型範例。二〇一七年走訪皇京港施工現場時,其預計規模令我咋舌。皇京港毗鄰戰略位置重要的麻六甲海峽,廣達七五〇英畝,將涵蓋四座島(主要是人造島)。

  該開發案包含一片大型住宅區(裡面有飯店和多層式住房、醫院和學校)、一座摩天輪、一處可供六百艘私人遊艇繫泊的停靠區、一座可同時供四艘皇家加勒比遊輪停泊的大型遊輪碼頭。旁邊是高樓層金融中心和自由貿易區(見圖0.6)。預定二〇二五年完工的皇京港,也包括一座巨大的深水港(能處理可裝載多達一萬兩千個二十呎標準貨櫃的大船),港口深達二十五至三十公尺,有長達三公里的碼頭,能容納巨型貨櫃船和油輪、液化石油氣船,預計進出的船舶將多於新加坡。港口旁邊還有能容納五百萬個貨櫃的儲存設施。最後,皇京港內會有一個海洋自然公園。

  皇京港是中國正在馬來西亞各地建造的「一帶一路」最大基礎建設項目之一。誠如第五章會更詳細說明的,一帶一路(OBOR)──北京官方更名後又稱「帶路倡議」(BRI)──是範圍涵蓋全球、投資總額達一.二兆美元的超大型開發計畫;透過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陸路,將亞洲與歐洲連在一塊(「絲綢之路經濟帶」),還有一條橫越南海,經印度洋、紅海至地中海的路線(「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無數商業基礎建設項目,包括港口、發電廠、電網、鐵路、公路、工業園區、商業與金融中心、電信設施、住宅區的建造,已經動工,還有許多項目正在規劃中。

  ***

  這兩個不同的經驗──一個凸顯出美國的軍事硬實力,另一個凸顯出中國的經濟軟實力──很能反映在東南亞相遇的兩個較勁強權其各自扮演的角色。不過,這兩個經驗雖是有利說明的例證,卻也都有些刻板和誤導成分在內。我的意思是,美中兩國運用的機制遠較上述寬廣多樣,而雙方在這個地區四處踩踏印下的足跡,也遠比它們各自在軍事、經濟方面展現出來的存在痕跡,深厚許多。美中各擅勝場,兩國在各個領域(外交、商業、文化、軍事、技術等等)均握有、部署各色利器,並綜合施用這些力量於東南亞地區國家與彼此才剛開啟的競賽中。

  我在本書檢視了北京與華府各自「工具箱」裡的利器、美中與東南亞地區歷史互動所分別留下的遺產、東南亞國協(ASEAN,東協/東盟)十個會員國與美中互動及周旋的情況,我並放眼未來,預測兩國間初啟的對抗可能如何發展。由於美中全面對抗是現今國際關係的最大看點,且休兵似乎遙遙無期,因此美中戰略性競爭在東南亞將如何演變,對全球來說就深具意義且重要。東南亞地區本身就極重要,但它也是正在全世界上演之美中大國對抗的縮影,呈現其中諸多特徵。

  我撰文探討美中關係和中國外交政策已數十年,期間我出版了多本書、發表了多篇文章,談這些主題的不同層面。但在撰寫本書之前,我從未密切關注東南亞,而隨著我後來終於「發現」東南亞,我為此感到遺憾。但俗話說得好,遲到總比不到好。現在開始對東南亞寄予特別的關注後,我深深著迷於此地區各個社會、各個國家的豐富文化與複雜多樣──我會繼續探索這個令我著迷的新主題,直到老死。在我的學術生涯裡,我也很喜歡研究、撰寫我所知不多的新事物。因此,對我來說,寫書一直是真正深具教育意義的探險。有些學者,其實應該說大部分學者,把整個學術生涯花在探究一或兩個較狹窄的子領域上。那從來不是我的作風。我喜歡探索費解的新事物,而這本書的撰寫特別棘手,但也讓我受益良多。

  然而,正因為我不是東南亞專家,沒有長期研究這個地區,我很清楚我對東南亞的無知之處(甚多)。因此,我必須為本書的「概略」性質和其中的任何錯誤,向東南亞研究領域的許多專家致上誠摰的歉意。中美兩國各自與此地區的關係、個別國家本身的歷史,都極錯綜複雜。要在本書(尤其第二、第四章)呈現這些複雜的歷史,的確令人害怕且不可能辦到──甚至很可能沒必要。我彷彿能聽到許多讀者問,「這個或那個呢?」因此,本書不可避免會在某種程度上流於粗略。我也不是本科出身的史學家,但我竭盡所能如實呈現這些歷史,讓讀者大略理解過去如何左右現在。在這些限制條件下,我已盡我所能探究並描繪美中兩國與東南亞國家多層面的互動關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670660
  • 叢書系列:春山之巔Summit
  • 規格:平裝 / 464頁 / 14.8 x 21 x 2.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書展活動

 

內容連載

【導讀】大國競逐的東南亞進行式
 
蔡宏政(國立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是新冷戰嗎?
 
沈大偉,美國著名的中國與亞洲事務教授以及政府智囊,在本書《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中,提供一個細節與宏觀兼具的全面分析,來說明東南亞在美中霸權對抗中的進行方式與未來可能的場景。
 
按照沈大偉的說法,美中「競爭」(霸權對抗的外交辭令)與過去的冷戰方式並不盡相同。冷戰是美蘇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劃分出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雙方從事作用—反作用式的直接競爭性較量,是一種以牙還牙,甚至於你死我活的報復性行為。但中國是先透過經濟全球化融入國際體制,因此它的影響力不只出現在政治、軍事與外交上,也廣泛分布在商業、媒體、技術、公共治理、文化與意識形態上。換言之,現今的美中對抗是一種柔性的總體戰(soft total war),戰場從國家機器穿透到公民社會的各個層面,但雙方的活動旨在推進自己的利益,而非直接反制或削弱對方的地位。在本書中,沈大偉從三方行動者(美國、中國與東協)的強弱之處來分析這個柔性總體戰的可能推移力量。
 
◎美國與東南亞
 
根據沈大偉的研究,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長期根基依舊穩固。就經濟上而言,從一八七三至二〇〇七年,除了二次大戰時期,美國一直是東南亞的最大貿易夥伴,而東協整體則是美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同時享有對美八百多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美國在此地區的直接投資額,至二〇一八年為止累計達三二九〇億美元,比中日南韓三國的投資額加總還多!二〇一七年美國的直接投資達二四九億美元,比中國的一三七億美元多了將近一倍。東協事實上是美國在整個印太地區最大投資目的地。
 
就軍事安全關係來說,東南亞諸國的軍隊幾乎全與美軍有廣泛的歷史連結。其中,與新加坡關係最為密切,儘管與傳統盟邦泰國、菲律賓的關係在近年來有所逆轉,但與越南的關係也同樣因為地緣政治的轉變而大有改善。自歐巴馬政府重返亞太以來,美國印太司令部已成為在資源、裝備、訓練、演習、防務夥伴關係、部署等各方面更為重要的地區性司令部。二〇二〇年時,已有六成的美國空軍資產、五成的最新式戰鬥機(F-22與F-35),以及六成的美國海軍船艦部署於此作戰區。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