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購書節a
李歐和他的圈子-美國畫廊教父卡斯特里的一生

李歐和他的圈子-美國畫廊教父卡斯特里的一生

Leo and His Circle: The Life of Leo Castelli

  • 定價:620
  • 優惠價:79489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將美國藝術推向全世界的傳奇畫廊主,
  美國畫廊教父李歐‧卡斯特里首部中文版傳記!


  他用眼光、人脈、明星藝術家建立起自己的藝術帝國,
  挖掘賈斯培‧瓊斯、安迪‧沃荷、李奇登斯坦等成為藝術界的明日之星,
  超級畫廊主拉里‧高古軒、紐約畫廊女王瑪麗‧布恩都是他的門徒,
  從保險銷售員到傳奇畫廊主,本書娓娓道出李歐‧卡斯特里精彩跌宕、波瀾壯闊的一生。

  李歐‧卡斯特里(1907-1999),義大利裔猶太人,他是二十世紀最受人敬重的畫廊主,是美國最傑出的藝術商人,更是戰後美國藝術的奠基者之一。

  50歲才開設人生的第一間畫廊,李歐以其對藝術的獨到眼光、細膩入微的觀察力以及堅決果斷的執行力,將許多當時仍沒沒無聞的藝術家打造成藝術界的明日之星。賈斯培‧瓊斯、安迪‧沃荷、湯伯利、勞森伯格、李奇登斯坦等,成為這些幾乎是二十世紀藝術史中重要人物的推手。他對才華洋溢的年輕人慷慨資助,甚至定期支付薪水,幫助他們的作品尋找理想的藏家,而非僅看高價者,從而改變了藝術市場的遊戲規則。他以眼光、人脈、明星藝術家一步步打造自己的藝術網絡帝國,建立無可匹敵的美國藝術商業機構。而他與拉里‧高古軒(Larry Gagosian)等當今超級畫廊主之間的師承關係,亦體現了他對當代藝術世界深遠的影響。往後數十年始終在藝術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書以卡斯特里個人以及家族經歷作為切入點,探尋其家族歷經戰爭、逃難、猶太屠殺、迫害等顛沛流離的發跡和中落。這段不曾被掩蓋卻從未被談起的身世,最終塑造了他既時刻保有戒備又富有吸引力的人格特質。這些特質亦讓它具有遠見卓識的從普普藝術到觀念藝術為每一個重要運動推波助瀾,也因此煽動起世界對美國當代藝術的熱情。

重磅推薦

  拉里‧高古軒 高古軒畫廊創辦人專文推薦
  李政勇 安卓藝術總監
  姚瑞中 藝術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鄭惠文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妮.科恩–索拉爾(ANNIE COHEN-SOLAL)


  安妮.科恩–索拉爾,學者、作家,始終堅持以知識分子的獨特嗅覺探尋藝術、文學和社會之間的互動。繼《沙特:一生》(Sartre : A Life)(1987)在世界取得成功後,她被法國派往美國,並於1989至1992年任文化參事。在紐約,與李歐.卡斯特里的邂逅致使她將興趣轉移到了藝術的世界。為了書寫一部關於美國藝術的社會史,她構建起一個龐雜的項目,並以之為框架出版了《美國繪畫》(Painting American)(2001)、《李歐和他的圈子》(Leo and His Circle)(2010)、與保羅.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及羅伯特.戈特利布(Robert Gottlieb)合著的《紐約–世紀中葉》(New York-Mid Century)(2014)、《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2013)、與尚.于培.馬爾丹(Jean-Hubert Martin)合著的《大地魔術師:傳奇展覽回顧》(Magiciens de la terre : retour sur une exposition légendaire)(2014)。她以教授身分在紐約大學(NYU)帝勢藝術學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社會科學高等研究學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卡昂大學(University of Caen)、巴黎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y Berlin)及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任職。她的新書《一個叫畢卡索的外國人》(A Foreigner Called Picasso)(Fayard,巴黎,2021、Farrar,Straus & Giroux,紐約,2022)將與(移民博物館及巴黎畢卡索博物館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合辦的)一場展覽及畫冊同期推出。出生於阿爾及利亞的安妮目前居住於巴黎和科爾托納。

譯者簡介

王袁


  1985年出生,2008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新聞學學士,畢業後在國際品牌豪華酒店從事市場公關工作。2014年在美國產下第二個女兒後,開始從事藝術相關的翻譯工作。對李歐.卡斯特里的認知源自於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頂層遇見的那幅賈斯培.瓊斯的名作──《思緒如潮》。又因先生房方在中國經營畫廊(星空間)十餘年,對美國現代藝術教父李歐.卡斯特里的成功和背後的故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好奇心驅使下開始的翻譯工作最終帶來的卻是深深的感動和使命感。
 
 

目錄

中文版序——李歐.卡斯特里:從的里雅斯特到台灣/安妮.科恩–索拉爾
推薦序——一位機智、優雅、遠見卓識的重要歷史人物/拉里.高古軒
作者序——李歐.卡斯特里與我/安妮.科恩–索拉爾
楔子:在火藥桶上出生

第一部 歐洲:迫害、戰争、决裂、流離-1907-1946及此前的歷史
1.以商館為中心
2.在聖卡洛碼頭
3.埃內斯托.克勞茲登場
4.的里雅斯特的傳奇時光
5.維也納的席津,在氣泡中度過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6.給皇帝添一撇假鬍子
7.勢不可擋的埃內斯托.克勞茲
8.法西斯統治下的二十歲
9.布加勒斯特:初碰前衛藝術
10.從訥伊到旺多姆廣場
11.跌宕起伏、驚心動魄,舉家逃往美國
12.重回布加勒斯特:冷戰之霜初結

第二部 蛻變年代-1946-1956
13.曠工去MoMA
14.通往新世界的擺渡者
15.「我寧願不會的一招」
16.是最佳人選,還是只會跳探戈而已?
17.從波洛克到德.庫寧:畫廊成立在即

第三部 不折不扣的美國藝術領袖-1957-1998
18.磁鐵般的紐約
19.試射成功,一鳴驚人:賈斯培的奇跡
20.新風驟起:「一週發現一個天才!」
21.所羅門時代
22.「披頭四雙年展」
23.無拘無束的少年和邪惡的小魔鬼
24.征服歐洲
25.「普普藝術的斯文加利」
26.亨利展
27.酷似薩伏依王朝的卡斯特里關係網
28.休士頓街以南的應許之地
29.李歐的艱難歲月
30.禮讚、榮譽、鐫刻在歷史中的名字

後記
致謝
原書註
譯後記
檔案文獻
版權許可

 
 

作者序

李歐.卡斯特里與我


  「那麼,您就是新到任的那位。看您這條橙色短裙和長手套,就知道您絕對會在紐約引起轟動!不如您明天五點到畫廊來?看看展覽,見見羅伊(Roy)。他的展覽開幕,您得留下來參加派對!」在我來紐約繼任法國大使館文化參事兩週後的一個晚宴上,李歐.卡斯特里用這樣的甜言蜜語歡迎了我。1989年的這次邂逅也是我們的初識,它很快就為我們的友誼定下了輕鬆愉快的調性。而這份友誼,一直延續到了1999年他去世那天。雖然已經八十二歲高齡,又戴著一個隱蔽得幾乎看不出來的助聽器,卡斯特里仍然是位相當善於調情的社交高手,在傳奇一般的盛名中自信滿滿、遊刃有餘。當晚,他一直陪伴著一位打扮入時得體的新女友,那是四十多歲的英國建築師凱薩琳.莫里森(Catherine Morrison)。他不時與她嬉笑,像一個墜入愛河的年輕人。

  從那天起,我不知不覺地成為了這個「家庭」的一員。就這樣,在美國的第一年,我竟穿梭於明尼亞波里斯和巴塞爾,倫敦和休士頓,紐約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與他一起為賈斯培(Jasper)的新展覽揭幕。「關於美國藝術的一切,你需要知道的,我都會教你。」他信誓旦旦,借給我書籍,並常在週日上午帶我去看展覽。他將我介紹給作家卡爾文.湯姆金斯(Calvin Tomkins)、代頓(Dayton)夫婦和芭芭拉.雅各森(Barbara Jakobson)這樣的收藏家、策展人克利斯蒂安.戈爾哈爾(Christian Geelhaar)和南.羅森泰爾(Nan Rosenthal)、畫廊主伊蓮娜(Ileana)與邁克爾.索拿本德(Michael Sonnabend)夫婦等等。十年間,我們始終住在同一個街區,這為我的「家庭教師」向我傳授美國藝術提供了便利,但他對待這項使命卻絕不貪圖省事,每次介紹起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阿爾弗雷德.巴爾(Alfred Barr)、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皮埃爾.馬諦斯(Pierre Matisse)、安迪.沃荷(Andy Worhol)和西德尼.詹尼斯(Sidney Janis),他總會忘了時間。他同樣興致勃勃地帶我參加過蘇富比(Sotheby’s)和佳士得(Christie’s)的藝術品拍賣,看著他的藝術家們賣出一個又一個天價;他在惠特尼美術館向我介紹了伊娃.海絲(Eva Hesse); 也向我講述了他將鮑勃(Bob)的《床》(Bed)捐給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MoMA)的故事;他回憶過法蘭克(Frank)剛從普林斯頓畢業時向他展示最初的那幾幅「單色畫」的情形;懷念過他與吉姆(Jim)或與埃爾斯沃思(Ellsworth)相處中最歷久彌新的時光。而最令他全神貫注的,還是當他談起賈斯培,或陪伴在賈斯培左右的時候。

  事實上,幾乎沒有人能夠真正抵擋李歐的魅力。無論是在紐約還是威尼斯,即便是在午夜時分與一群朋友突然到訪一家餐廳,服務生或領班也總會為他佈置好餐桌,以招待電影明星的規格款待他。只要他說一句:「給每人一杯雞尾酒……」,夜晚就此開始!在他陪伴下的幾個小時將會是一次奇妙的體驗。一旦他決定「收養」你,並把你帶去他經常出沒的任何一塊地盤,你都會像我一樣讚歎於他的神通廣大。然而,他令人著迷的不僅是從容練達的風度,還有某種永遠都不會消失的孩子氣,例如在他用純正的法語為我背誦拉.封丹(La Fontaine)的寓言故事《烏鴉與狐狸》(Le Corbeau et le Renard)時,就會露出顯而易見的得意。又比如,在我們最後的幾次美術館之旅中,一次是在1998年聖誕前後去MoMA看席勒(Schiele)的展覽。展出呈現了一系列動人且鮮為人知的情色水彩作品。李歐一邊近乎虔誠地凝視畫中那些裸女的肢體,一邊湊近一幅說:「這一張,我想帶回家仔細看看。」——嘴角帶著淘氣的微笑。

  年復一年,李歐不急不徐地向我吐露著他生活中的點滴。他曾提到在不知該如何「接近女孩」的十八歲,諮詢過愛德華多.魏斯(Edoardo Weiss),他是佛洛伊德的一位學生,是家鄉的里雅斯特最著名的心理分析師;他說起過曾與他探討生意的米哈伊.沙皮拉(Mihai Schapira),那位指摘他到了知天命之年還在花妻子的錢,簡直「一無是處」的岳父。他聊起過他的情人們、妻子們、孩子們;聊起過的里雅斯特、維也納、巴黎、布加勒斯特和紐約。當然了,我對李歐的印象全都形成於二十世紀90年代的紐約——在那個屬於李歐的世界中,一切都被這個舉世無雙的神話締造者施了魔法,聽憑他的支配。

  十年一夢,而我僅在他去世之後,才開始跟隨他留下的一些線索,尋找問題的答案;又過了一段時間,我才得以拼湊起一些碎片。四年間,我搭乘飛機、船隻、火車、汽車,六次探訪的里雅斯特,也曾前往烏迪內、威尼斯、蒙特聖薩維諾(Monte San Savino)、米蘭、維也納、布達佩斯、希克洛什、布加勒斯特、巴黎、聖保羅、舊金山和紐約;我從義大利語、匈牙利語、希伯來語、德語、法語和英語的資料中搜集資訊;見過檔案管理員、歷史學家、拉比、猶太會堂和法院的工作人員、市長、銀行家和保險公司雇員;採訪了他的堂表兄妹、遠房堂表兄妹,以及他們的子輩和孫輩;去過他的每一處居所,以及他的祖先們在義大利和匈牙利公墓中的墳塚。當我完成了這些工作,瞭解了他的家族那一連串被逼無奈、流離失所的遭遇,竟在他刻意營造出的那個輕鬆愉快的個人形象背後,發現了一段更加撲朔迷離、纏綿悱惻的身世。我不禁思索,卡斯特里究竟為何如此注重個人形象的塑造,並樂此不疲地改編幾則舊事?無論這些故事有多麼優雅,最終都只會將想要瞭解他的人帶進一條找不到答案的死胡同中。

  他的身世之謎讓我興奮不已,我像進行犯罪調查的偵探一般,百折不撓。旅途中最令人難忘的幾個瞬間都發生在蒙特聖薩維諾:一次,雷納托.朱利耶迪(Renato Giulietti)從一大堆羊皮紙卷中抽出了來自於1787 年的一張,上面寫著:猶太人,卡斯特里家族⋯⋯艾倫尼.卡斯特里(Aarone Castelli),五十歲……安娜.卡斯特里(Anna Castelli),三十歲……賈科貝.卡斯特里(Giacobbe Castelli),兒子,九歲……萊蒂西亞(Letizia),女兒,二十歲……薩巴蒂諾(Sabatino),兒子,二十一歲……同樣的,在的里雅斯特也有類似的回憶:那天,馬里尤.哈西德(Mariu Hassid)將一個大信封和一張信箋送到我的酒店房間,上面用義大利語寫著:的里雅斯特猶太族群(Comunita Ebraica di Trieste),出生證明副本……年:1907;月日:9 月4 日;猶太曆:以祿月25 日;新生兒名字:李歐後面是希伯來語的譯文。

  另一次發生在繁華的商業城市貢第爾(Gonter),它位於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邊境,城市的制高點上坐落著一座土耳其清真寺。那是一個4月的早晨,當我在一片廣袤的葡萄園中發現了克勞茲家族的故居,這棟房屋的新主人碰巧騎著馬兒同時抵達。與「吉奧喬」(Georgio)(喬治.克萊恩(George Crane)博士,李歐的弟弟)在舊金山的養老院度過的時光至今令我感動;李歐的外甥羅伯特.里特(Robert Reitter)在紐約的耶魯俱樂部(Yale Club)與我共進午餐時,將戰爭時期家族在布達佩斯的歷史資料交託給了我;我還與伊蓮娜的外甥女瑪麗伊芙.魯戈(Marieve Rugo)在菲力浦酒店一起吃過早餐,她整理的大量資料記錄了李歐與第一任妻子伊蓮娜,以及她父親的沙皮拉家族在布加勒斯特曾經擁有的奢華生活。就這樣,當許多充實飽滿的片段一一歸位,我發現自己面對著的是一幅恢宏得超乎想像的鑲嵌畫,它要比李歐通過不斷複述那幾則軼事草草勾勒出的人物簡筆畫豐富、複雜得多。

  我驚喜地發現,李歐.卡斯特里家族的歷史完美地跟隨著藝術史的演進。從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期的托斯卡納開始,它歷經了巴洛克(Baraque)時期的義大利、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的維也納、現代主義(Modernism)的布加勒斯特、超現實主義的巴黎,最終在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紐約登陸,見證了新達達主義(Neo-Dada)、普普藝術(Pop)和極簡主義(Minimalism)藝術家在二十世紀的崛起。這是一部講述了決裂和流亡是如何讓來自歐洲的猶太人將創新編織進現代藝術世界的歷史。在蒙特聖薩維諾和的里雅斯特一代又一代傑出商人和經紀人的傳承中,我發現了一個現成的範本,它能夠解釋卡斯特里在關係運作和宣傳推廣上的天賦。然而,直到我在紐約大學的文獻庫中找到了一系列關於早期現代歐洲代理人的講義,才清楚地認識到他完美無缺地實踐了那些積極進取的先輩們的理想,他們都「具有極高的能動性、見多識廣、具有移民背景和至關重要的語言優勢、熟知當地貿易習慣、掌握關係網和通路。」我堅信,只有在這種悠久傳統的滋養之下,卡斯特里無人能敵的高超技巧才能運用得如此爐火純青,而我只能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托斯卡納探尋他歷史的根源。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31001
  • 叢書系列:典藏人物
  • 規格:平裝 / 608頁 / 17 x 23 x 3.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 以商館為中心
 
我父親對自己是一個猶太人的事實隻字未提。
──讓−克里斯多夫.卡斯特里
 
猶太人背信棄義,正如基督教廷所言,他們是忠誠的敵人,對虔誠的基督徒懷恨在心,所以每個人都要提防他們。
──蒙特聖薩維諾檔案
 
1656 年,蒙特聖薩維諾。當一位議員熱情洋溢地說出:這是一個思想充沛、創造力極強的民族!他似乎已經不知該用什麼樣的言語來誇讚當地猶太商人的聰明才智了。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蒙特聖薩維諾城的猶太人成功地繞開了科托納稅官的審查,從瑪律凱(Marques)和梵蒂岡(Vatican)地區進口商品,再「迅速將它們倒賣至全國各地,他們的生意範圍絕不僅限於瓦爾蒂扎納(Valdichiana)地區,商品甚至遠銷至教皇國(Papal State)的邊陲!」蒙特聖薩維諾隱藏在錫耶納、阿雷佐和科托納交界處的群山之間,是一個人口數量約為2000 的托斯卡納小城。由於教皇尤利烏斯三世(Julius III)來自於當地的科西.迪.蒙特(Cosci di Monte)家族,這裡從1550 年就開始享有托斯卡納大公國的統治者──梅迪奇(Medici)家族授予的封建特權。正因如此,作為托斯卡納大公國的一個自由區和飛地獨立存在的蒙特聖薩維諾毋需繳納佛羅倫斯共和國的賦稅。這座城市的猶太公民順勢成為了放貸人和商業上的壟斷者,這是那個年代的托斯卡納猶太人唯一能夠從事的職業。如果沒有他們,僅憑當地的工匠階級和寥寥幾個權貴家族,這座被鄉村包圍著的小城只能在不計其數的宗教政令中舉步維艱。
 
時至今日,蒙特聖薩維諾似乎依舊是一座以商館──「商人敞廊」為中蒙心的城市。這座莊嚴肅穆的灰色建築佇立於城市主幹道邊的兩幢民宅之間,它狹長的拱廊配有刻著凹槽紋的立柱和用塞茵那石雕成的柯林斯式(Corinthian)柱頭。往來於城市中心的民眾無不讚歎於它的宏偉和優雅。這座始建於十六世紀初的敞廊在建成約百年之後開始被猶太商人租用,並在其中安設了攤位。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典藏藝術社方展:抗爭之力,單書85折、雙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領券(10/23-11/18)
  • 圓神領券折
  • 共和國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