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序
死亡是造物主贈送給人類的一份沉重的禮物,殯葬則是恭送死者去另一世界的一類社會性活動,它觸摸到了人類心靈中最脆弱之處,因而多少萬年來一直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因為,人類的心靈需要慰藉。殯葬活動,如果漫不經心地做,是很容易的,此時殯葬就淪為了簡單的收屍行為。但要做得符合人心、社會的精神需要,撫慰人心的痛楚,達到盡善盡美,就不容易了。這就應驗了一句格言,「入門容易精通難」。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至少從夏商周「三代」以來,華夏人就逐步將自己的生活起居、衣食行為、人際交往、家庭家族內部關係、婚喪節壽民俗活動、政治行為,乃至戰爭衝突等,都以「禮儀」裝飾起來,並向周邊的「蠻夷」誇耀自己的「文明」程度。很多時候,周邊的「蠻夷」也非常豔羨華夏人禮儀化的生活,並亦步亦趨的模仿與學習。
禮學家聲稱,禮儀可以使人們的內心有節,行為有度,並以此陶冶得淳樸敦厚,所謂「民德歸厚」。當然這是正面。反面則會走向繁文縟節,乃至整個社會人們普遍做假,裝模作樣,沽名釣譽,乃至愚不可及,務虛名而處實禍。自從我們的先人建立起禮儀制度以來,這一正反過程已經屢屢發生,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如東漢後期儒家的禮制之學走向虛文,由此衍生出了魏晉士人對儒家學說的全面「反動」,促使魏晉玄學產生並大興。這告訴我們:一個社會,沒有禮儀不行,繁文縟節也不行。於是禮儀的「度」就成為一個比較難以把握而又必須把握的事情。殯葬禮儀也是如此。
1995年秋,我們開始全日制殯葬職業教育,一切從零起步。2000年底,我第一次訪問臺灣,曾觀摩龍巖(殯葬)公司的治喪禮儀,甚感震撼,原來治喪禮儀可以這樣做。在這裡,「傳統」與「現代」比較好地結合起來了,比如:在靈前孝子女給亡故父母行三跪九叩首禮,孫輩們行一跪三叩首禮,其他人行三鞠躬禮,一撥一撥的人依序分別行禮,體現了「孝道」與「血緣等差」的原則,此為中國傳統的「家奠禮」。然後,舉行相關公部門的「公奠禮」,如逝者生前的所在單位、街道社區、民間組織等。這是將「家奠禮」與「公奠禮」分開舉行。同時,臺灣民間的治喪活動又融入了很多現代元素,比如:舉行個性化主題的溫馨治喪儀式;奠禮場大量使用紅、白、黃、藍、紫等不同顏色的鮮花布置,而不僅限於黑臂章或白小花;音樂不拘一格,禮儀公司引導家屬挑選自己認可的音樂用於靈堂;禮儀生以現代儀仗隊的標準動作提供服務等,這些都異於中國傳統的喪禮,故為「現代元素」。在中國傳統喪禮的「現代化」上,臺灣民間社會邁出了第一步。
反觀大陸當時的治喪活動,全國用一個單調的「追悼會」模式,靈堂裡布置成白色或黑色,播放低沉而壓抑的《哀樂》,來賓與家屬站在一起給逝者行三鞠躬禮,子女給亡故父母磕頭被說成是「封建迷信」。追悼會被歸納為「一三一」,即「一首《哀樂》三鞠躬,繞場一周就走人」。五分鐘十分鐘就能完事,幾乎無禮儀可言,後來這被戲稱為殯葬「開會文化」。實質上這是剝奪了人們對去世親人的祭祀權。
回來後,我將臺灣的殯葬禮儀做了一些適宜大陸的修改,如他們在家奠禮上重男輕女,兒子與女兒的行禮次序是分開的,女婿在喪禮中的地位相當低。這與大陸當時「獨生子女」政策(「國策」)的社會情況不合,很多家庭就一個女兒,並沒有兒子。我修改為:女兒與兒子都可以為喪主、祭主,女兒女婿與兒子媳婦作為第一撥致奠致祭次序。接著,我們就開始了殯葬禮儀方面的教學。我本人成為殯儀系的首任殯葬禮儀教師,我在禮儀實訓室裡給學生做演示,然後要學生輪流上來做,以此定「殯葬禮儀」課程的考試分數。我規定子女給亡故父母行三跪九叩首禮,孫輩行一跪三叩首,其他來賓行三鞠躬禮,要同學們畢業後將這一禮儀形式帶到全國去。我還要求相關的老師站在一側觀摩,他們也要承擔起殯葬禮儀的教學課程。我說,等我將來退休了,你們要將這一教學活動延續下去。
我們引導學生組建了幾個自治性質的殯葬禮儀團隊,他們獨立地進行禮儀活動,自我訓練、自我管理,並規定每一個學生都要選擇加入某一禮儀隊以接受禮儀訓練。我們還請復員退伍軍人訓練學生,如立正、稍息、向左轉、向右轉、齊步走、正步走、佇列行進、集合與解散,以及鞠躬、下跪等。成立了學生禮儀隊後,他們開始了上一屆禮儀隊訓練下一屆禮儀隊的模式,殯儀系每年組織禮儀隊比賽,展示各自的殯葬禮儀水準,一屆一屆地向下薪火傳遞。
從事殯葬教育之初,我經常去農村觀摩那些「法師」們的治喪活動,查看他們的治喪文書,並與他們建立起經常的聯繫。後來,我在馬來西亞華人社區、香港等地觀摩過那裡的治喪禮儀。這些都使我聯想起孔子「禮失求諸野」之慨嘆。其實,日本、韓國的治喪禮儀中都有相當濃厚的中國儒家文化色彩。
2003年7月,我們在社會上承接了第一場祭祀「業務」,我帶領殯儀系團隊開始在外面找「感覺」。此後,我們陸續在殯葬行業承接了十多場清明祭祀、骨灰下葬等儀式,均獲得好評,既鍛鍊了團隊,又從實務上檢驗並提升了我們的禮儀教學與行業需求之間的契合程度。我們盡可能地將傳統與現代結合起來,而殯葬禮儀之最後規範則還須國家禮儀部門之正式釐定。
禮儀是用來包裝行為的。殯葬禮儀的本質是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從而使簡單的殯葬行為顯得神聖而典雅,以彰顯死者的尊嚴,以陶冶對生命的敬畏,以提升內心的虔誠,並撫慰生者的心靈,統攝人心。說到底,殯葬禮儀是一個太平世道、富裕社會中人民在「死亡」事件上的一項精神奢侈品,它只具有相對的意義,而無絕對的人生意義。比如在饑荒與戰爭的年代,殯葬禮儀就會萎縮到最低水準,或近乎無。對商業利潤的無限追求是推動殯葬禮儀日益繁瑣的最強推手,從而可能將殯葬禮儀導向反面。我們應當防止一個傾向掩蓋另一個傾向。我們不希望此書成為業界大肆鋪陳殯葬禮儀以謀取暴利之說辭。
本書原是我們十餘年殯葬禮儀教學案例的彙集,其中多為實際服務的經驗,故為《殯葬禮儀實務》,2012年我們將它整理予以正式出版,以此訓練殯儀學生,亦可供業者參考。此次,承臺灣殯葬教育同仁邱達能博士不棄,出版臺灣版本,深感欣慰,並祈望有益於兩岸殯葬文化之交流與推廣。
作為一位高素質的殯葬業者,不僅應當具有熟練的職業技能,而且必須具有一定的人文思想修養,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前者為「實務」,它滿足當下;後者為「哲學」,它豐富我們的內心世界,使我們具有更深刻、更寬泛的理解力,因而更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避免僅僅成為一介「匠人」。比較而言,哲學的修養需要更長時間的積累。第二篇「現況篇」前五章是理論討論,是第六至十二章「實務」的鋪墊。本書主要是殯葬禮儀方面的實務操作之書。
書中有時稱「禮儀」,有時又稱「儀式」。禮儀通常指儀式程序及相關事宜的總和,如靈堂禮儀是靈堂布置、人員準備、家公奠儀式的總和;儀式則多限指具體的程序操作,如家奠儀式等。但有時兩者在習慣上又可以通用,不必拘泥。
是為序。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王夫子 謹誌
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