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本書《中國的亞洲外交》的中文版能夠在臺灣出版,與更多的讀者見面,身為作者感到十分的榮幸和感激。此次的翻譯出版如果沒有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李世暉教授的盡心盡力,是無法實現的。在此特別向李教授致上衷心的感謝。
現在回想起來,此書日文版執筆和出版的時期,可以說是經歷了幾個時代的轉折點,從中也可以看到日本對亞洲地區的政策關心與日中關係的基本走向。從1980年代到1990年代,日本非常關注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1980年,日本大平正芳首相提出「環太平洋構想」;1990年以後,又出現了環渤海經濟圈等各種亞洲經濟圈的構想。進入2000年代,亞洲地域主義亦成為日本政策圈與學界議論的熱點。圍繞著中國與亞洲關係為主題的本書,正是在這種日本「亞洲熱」的背景下孕育成形。
2013年11月底,《中國的亞洲外交》日文版問世。當時正值美國歐巴馬政權推動「重返亞洲」的戰略,抑制中國的政策日趨明顯,中美關係也日趨呈現對立的趨勢。此後,亞洲作為牽引21世紀經濟成長的主要地區,以及中美兩國爭奪國際影響力的主戰場而備受矚目,對於中國在亞洲的崛起政策,也成為了一個關切點。因此,此書一出版就受到關注,《日本經濟新聞》也以短評介紹此書。
對於中國的亞洲外交研究,往往有「斷裂化」的現象。也就是說,以往很多研究都在關心中國亞洲外交中特定的議題,比如朝核問題、中國和中亞的關係、中印關係等。但這樣的研究方式忽略了重要的一點:中國外交高層並不是單獨地考慮各個問題。中國高層會從總體外交政策出發,協調中國與亞洲其他各個地區與國家的關係後,對特定的外交問題進行決策。因此,為了對中國的亞洲外交特點做出較為整體全面的研究,本書研究中國和亞洲國家外交關係時,關注的是整個亞洲,包括中亞、東北亞、東南亞和南亞;亦論及中國與上合組織、六方會談、ASEAN、SAARC 的關係。
本書探討中國的亞洲外交,包括三個切入點:一是中國與亞洲各個國家的關係,二是中國與亞洲各個區域組織的關係,三是中國本身的亞洲外交政策決策過程與其亞洲外交政策的演變過程。本書從「關係」與「政策」兩個側面,切入討論冷戰後中國的亞洲外交。在「關係」面上,筆者研究了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之變化,試圖從此種關係變化中說明中國在經濟、政治與安全保障等各個領域的不同影響力,同時也剖析其亞洲外交的開展歷程。在「政策」面上,則是以分裂式威權主義體制的觀點,透過案例研究各個邊境省和自治區與中央的互動,從而解析中國外交政策的決策過程和特點。本書認為,中國在亞洲的崛起取決於其亞洲外交的三個戰略支柱:實現以中國為媒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積極推進與亞洲國家的非傳統安全保障領域的合作、提供區域公共財。威權主義中國的對外政策決策乃是基於「兩層次決策模型」,具有多次元性和多向性、僵硬性等特點。同時,這種決策模式也給中國外交創造了很多機會和活力。
《中國的亞洲外交》日文版出版後,各種情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國際關係層面來看,從2010 年左右開始,中美兩國在軍事、外交、科技等廣泛領域的對抗程度不斷上升,此種對立也影響到國際關係整體的格局。從中國國內的政治外交層面來看,中國的內政、外交機制與政策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習近平時代告別了中國的集體領導體制,透過重塑黨政合一的國家機制來鞏固共產黨政權,以實現「中國民族的復興」。由於日文版所涉及的是冷戰結束後到胡錦濤政權時的內容,所以在此臺灣版本中,筆者補充了許多習近平執政後的中國亞洲政策部分,希望能夠更全面地對中國亞洲外交的「變」與「不變」做出解釋。
本書的研究課題,是圍繞中國的國際關係與亞洲的地域秩序,但使用的研究手法是區域研究。區域研究在日本的中國研究和國際關係研究中,具有相當的歷史並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說國際關係理論注重總結一般規律或理論的話,日本的區域研究更重視定時定點的深度觀察。運用區域研究的手法研究中國外交,最需要回答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中國外交的連續性和變化點。本書認為,在冷戰結束後到胡錦濤政權為止,有可能引起中國外交政策變化的有幾個議題。包括中國的海洋政策、能源安全保障政策和跨境水資源管理問題。本書也對這些問題做了探討和論述。
中國的亞洲外交的政策走向為何?中國和亞洲區域組織的關係為何?中國和亞洲各國的關係如何變化?中國外交政策的決策特點為何?中國的亞洲外交特點為何?對於本書所探討的這些問題,筆者非常希望能在疫情過後,有機會向臺灣的研究先進與讀者討教。
最後,再次感謝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李世暉教授,以及五南圖書法政編輯室的劉靜芬副總編輯,在疫情不安定的非常時期,為本書的翻譯出版付出的努力和辛勞。
疫情期間,謹祝大家平安健康。
青山瑠妙
於日本東京 早稻田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