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資訊展
一四九三:殖民、貿易、物種,哥倫布大交換推動的新世界(二版)

一四九三:殖民、貿易、物種,哥倫布大交換推動的新世界(二版)

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

  • 定價:620
  • 優惠價:66409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比起政治或經濟,生物大交換才是推動全球化根本的動力!

  一四九三年,哥倫布的船隊在美洲建立第一個歐洲殖民據點。
  這批殖民者恐怕從未想過,儘管他們把歐洲的生活方式帶到美洲,
  但他們卻也意外把美洲帶往世界。

  美國國家學院傳播獎得主、《巫師與先知》、《一四九一》作者查爾斯.曼恩經典之作

  ★榮獲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華盛頓郵報、出版人週刊等年度選書★
  ★Goodreads書評網站逾一萬六千多位讀者4.1顆星評價★
  ★Amazon網路書店平均4.6顆星頂級評價★

  對於現代世界如何形成的說法有許多種。最常聽到的或許是透過經濟或政治的角度,然而本書作者查爾斯.曼恩卻提出完全不同的觀點。他認為造成今日全球化局面係源自於一種生物現象。五百多年來,一批又一批的殖民者們把他們原先在歐洲的生活型態帶往美洲。不同的生物、病菌、文化也不斷地在世界各地傳播、融合,以至於原先孤立的生態系,逐漸被統一而失去了原生的獨特性。

  雖然哥倫布大交換表面上帶來的是一場生態災變,然而實際上卻也因為物種之間的交流,而使新的生態系慢慢誕生,進而讓全球生態逐漸走向單一化的道路。一些生物學家因此把後哥倫布時期一直到今天的這個時代稱作「同種新世」(Homogenocene),意味著全世界的物種和生態系統已經逐漸形成一種彼此相似、均質的混和生態系。曼恩在這本書中巧妙揉合了生態學、環境史、生物學、世界殖民史、考古人類學等眾多領域的研究成果,重新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據此,他不僅重新解讀這五百多年來的世界史,同時也發現今日在移民、貿易政策與文化戰爭等種種政治爭議背後的可能根源。

  而這一切,或許都得從一四九三那一年開始說起。

本書特色

  1.自從克羅斯比(Alfred Crosby)提出「哥倫布大交換」後,該理論已成為生態史、環境史,甚至殖民史文獻中,不可或缺的歷史知識版圖。但曼恩這本書,除了建立在克羅斯比的理論上,更著重在哥倫布大交換後世界生態體系的改變以及影響的書寫上,因此相當強調討論大交換後對環境與生態的變遷以及全球化的議題。

  2.曼恩本身為專業的科學期刊特派記者,所以他的筆鋒除了包含對事實實際走訪的考究、對證據材料的揀選與分析外,也包含了對事件、人物或科學研究成果進行深度報導等特色。因此他的作品讀來皆有豐富的報導文學的氣息,但又不失對真相的可靠描寫。

  3.本書所涉及的範圍極廣、人物極多,但是透過曼恩的爬梳和書寫,反而呈現出哥倫布事件後五百年來非常豐富的世界史樣貌以及生態複雜性的議題。對歷史與地理等領域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閱讀這本書就好比看曼恩對這五百年來世界的走向,進行一場深度且精彩的報導。此外,對全球化與殖民等議題感興趣的讀者,也可獲得一種嶄新的視角。

  4.殖民史、環境史與生態史等相關領域的研究為國內這幾年的一大顯學,特別近年許多國內學者不斷對本土議題的關懷與意識的呼籲下,逐漸為國人所重視。如今推出曼恩這本書更是意義非凡,希望可以帶動國內讀者討論在殖民史的脈絡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對生態環境的看法,如何衝突、相融,最後發展成現今的局面。

  5.本書收錄古地圖與相片多達百張,完整呈現哥倫布與歐洲殖民者自十五世紀造訪美洲大陸以來,世界產生的劇烈變動,讓讀者得以對這五百年來世界史的走向有更深刻的理解。

得獎記錄

  曾榮獲二○一一年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華盛頓郵報、出版人週刊等年度選書

好評推薦

  專文導讀(依首字筆畫排序):

  吳明益◇作家、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駱芬美◇「被誤解、被混淆、被扭曲的臺灣史三部曲」作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齊聲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陳恒安◇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各界推薦
  所謂「歷史」不是只是談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這地球上,怎麼可能有任何文化跟生物與環境無關?〔……〕這就是環境史給我們最大的啟示,這世間無一物獨立存在,這類精采又傷感的啟示在《一四九三》這部書裡,處處得見。——作家、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吳明益

  《一四九三》宏觀地分析了歐、亞、美、非四大洲在哥倫布大交換下的浮載浮沉,旁徵博引了生態學家、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的紮實研究,重新詮釋了幾百年的世界史,將會改變你對現代世界形成的許多看法,更進一步瞭解哥倫布大交換如何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祖先的命運,並且形塑出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清大生科系助理教授、Gene思書齋 黃貞祥

  極具說服力且讓人大開眼界。——《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二○一一年百大書籍

  深具啟發的一本書。——書評、資深作家里夫.格羅斯曼(Lev Grossman),《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

  這本書以一種有力且含有大量文獻證據延續〔曼恩的前作《一四九一》〕。 而且與它的前作一樣,雖然《一四九三》多達四百多頁,但它讀起來卻毫不拖泥帶水。作為歷史學家,曼恩不僅應該為他廣闊的視野和靈活的智識而受到欽佩,也應該為他生物學領域的敏感度而受到欽佩。在他故事中的每個環節上,特別是有關於人類在居住環境中的種種活動,曼恩都一一反思那些對環境變動所帶來的廣泛影響。——著名生態史學家、暢銷書《哥倫布大交換》作者阿弗雷德.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查爾斯.曼恩專業地展示了歐洲發現美洲後,那種複雜、相互關聯的生態和經濟後果,如何塑造了現代世界許多意想不到的方面。這是一本所謂好歷史書的一個例子:這本書雖然將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但它同時也兼顧資訊和娛樂性。——著名記者、經濟學人網站Economist.com總編輯、《歷史六瓶裝》等眾多歷史與經濟書籍作者湯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

  曼恩對那些以歐洲為中心的歷史觀,提出全新的挑戰,此舉將豐富多彩的細節巧妙地組合成縱觀全局的洞察力,同時也將相互依存性置於現代性的起源之中。——《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評鑑

  曼恩成功運用了複雜的技巧,透過引人入勝且清晰的散文講述複雜的故事,同時拒絕將模稜兩可的內容簡化為口號。他雖然不是專業的歷史學家,但大多數專業人士可以從他熟練的敘事手法中學到很多東西。《一四九三》是透過反覆的推敲和最新的成果,結合來自世界歷史、免疫學和經濟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術成果,但這一切曼恩用輕鬆的方式讓讀者吸收。他提供一個又一個引人注目的細節,且總是用生動的語言來敘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成功地將植物、細菌、昆蟲和排泄物變成了戲劇中的主角,同時仍然向我們展示了令人難忘的人類角色。他甚至讓聽起來最沒有希望的主題變得迷人,至少我現在永遠不會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看待一塊橡膠。而哥倫比亞交易所塑造了現代世界的一切,它甚至給我們帶來了我們在花園裡照料的植物和吃它們的害蟲。隨著二十一世紀更快速的發展,它可能會再次帶走兩者。如果你想了解原因,請閱讀《一四九三》。——《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這本書的範圍、熱情和博學幾乎令人難以置信。《一四九三》中幾乎每一頁都包含一些極具挑釁的論點或引人注目的奇異細節。曼恩的書自在地跨越時空,也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本極為挑釁、博學多聞和令人驚訝的書。——《泰晤士報》(The Times of London)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


  《大西洋》、《科學》與《連線》雜誌的特派記者,他也為《財富》、《紐約時報》、《史密森尼》、《科技評論》、《浮華世界》、《華盛頓郵報》以及HBO電視網與連續劇《法網遊龍》撰稿。他曾三度入圍國家雜誌獎決選名單,獲頒美國律師協會、美國物理聯合會、艾爾弗.史隆基金會與蘭納基金會等寫作獎項。二○○六年,曼恩先以《一四九一:重寫哥倫布前的美洲歷史》一書獲美國國家學院傳播獎(National Academies Communication Award)年度最佳書籍,並於二○一一年完成姐妹作《一四九三:殖民、貿易、物種,哥倫布大交換推動的新世界》。近年更推出《巫師與先知:兩種環保科學觀如何拯救我們免於生態浩劫?》,廣受各界好評。現與家人定居於美國麻州安默斯特。

譯者簡介

黃煜文


  資深譯者,譯有《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革命分子耶穌: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奧許維茲臥底報告:自願關進納粹集中營的波蘭英雄》 、《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為什麼是凱因斯?》、《歷史的歷史: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如何寫歷史?》、《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氣候變遷政治學》、《世紀末的維也納》、《耶路撒冷三千年》、《大轉向:文藝復興的開展與世界走向現代的關鍵時刻》、《文明:西方與非西方》等作品。
 

目錄

導讀
沒有和自然無關的歷史/吳明益
菜園中的「哥倫布大交換」/林益仁
哥倫布大交換與臺灣/駱芬美

前言

導論/同種新世

1 兩座紀念碑

第一部/大西洋的旅程
2 菸草海岸
3 有毒的空氣

第二部/太平洋的旅程
4 跨洋而來的金錢(絲銀貿易,第一部分)
5 相思草、番薯與玉米(絲銀貿易,第二部分)

第三部/世界的歐洲
6 農工業聯合體
7 黑金

第四部/世界的非洲
8 大雜燴
9 逃亡者的森林

終曲/生命之流
10 在布拉拉考

附錄
一 字詞的衝突
二 全球化,前仆後繼
三 鄭成功/國姓爺
致謝
注釋
書目
地圖與照片出處

 
 

前言

  與其他作品一樣,這本書也是從菜園開始。將近二十年前,我在報紙偶然讀到一篇報導,關於當地有一群大學生栽植出一百種品種各異的番茄。他們歡迎民眾到菜園欣賞他們的傑作。我喜歡番茄,所以決定帶著自己的八歲兒子前去一探究竟。當我們來到學校的溫室時,我感到十分驚訝——我從未看過這麼多不同大小、形狀和顏色的番茄。

  有學生端了一個塑膠盤過來,上面放著各種樣本。其中有一顆番茄表面特別凹凸不平,呈現出陳舊的磚塊色,果蒂周圍分布著大片的綠黑色澤,宛如中古基督教僧侶剃度的髮型。我偶爾會因為夢境過於真實而醒來。這顆番茄也讓我有相同的感受——它可把我的嘴搖醒了。學生說,它的名字叫圖拉黑番茄(Black from Tula),是十九世紀烏克蘭培育的「祖傳」番茄。

  「我還以為番茄來自墨西哥,」我驚訝地說:「烏克蘭居然有人種番茄?」

  學生給了我一份目錄,上面介紹番茄、辣椒與豆類(種籽,不含豆莢)的祖傳種子。回家之後,我迅速瀏覽目錄。這三種作物都源自美洲,但目錄裡有一些種類來自美洲以外的地方:日本番茄、義大利辣椒、剛果豆子。為了得到更多這些奇異但美味的番茄,我訂購了種子,把它們種在塑膠容器裡,然後把幼苗移植到菜園裡,這些都是我過去從未做過的事。

  在造訪溫室過後不久,我去了圖書館。我發現我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根本不正確。首先,番茄的發源地應該不是墨西哥,而是安地斯山脈(Andes Mountains)。祕魯與厄瓜多存在著六種野生番茄,其中只有一種能夠食用,而它們結出的果子不過圖釘般大小。對植物學家而言,真正神祕的地方不在於番茄何以最後出現在烏克蘭或日本,而是今日番茄的始祖如何從南美洲移動到墨西哥。墨西哥當地的植物培育者徹底轉變了番茄果實,使其變得更大、更紅,更重要的是,變得更可食用。為什麼要把這些無用的野生番茄運到數千英里以外?為什麼不在這些野生番茄生長的地方就地加以馴化?墨西哥人如何根據自己的需要改變植物?

  這些問題觸及我長期以來關注的主題:美洲原住民。身為《科學》(Science)雜誌新聞部記者,有時我會和考古學家、人類學家與地理學家進行討論,想知道他們是否對原住民社會昔日的規模與發展有更深入的理解。植物學家對於印第安人栽培植物的疑問,也可以放在這個脈絡下進行觀察。最後,我從這些對話中學到不少東西,因此我寫了一本書來說明研究者目前對哥倫布之前的美洲史抱持的觀點。我菜園裡的番茄的DNA帶有這段時期的歷史。

  這些番茄同樣也帶著哥倫布「之後」的歷史。十六世紀,歐洲人開始攜帶番茄到世界各地。在確認這種奇異的水果無毒之後,從非洲到亞洲,各地農民紛紛種植番茄。番茄所到之處,對文化造成小規模的衝擊,但有時影響也不是那麼小——我們幾乎無法想像義大利南部沒有番茄醬會是什麼樣子。

  此外,我原本不知道這類生物移植的影響可能超越餐桌之外,直到我偶然在二手書店看到一本平裝書之後才改變了想法:那是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寫的《生態帝國主義》(Ecological Imperialism),他當時是德州大學的地理學者與歷史學者。我因為對書名感到納悶才拿起這本書。第一句話馬上吸引我的目光:「歐洲移民與他們的子孫散布在世界各地,這個現象需要解釋。」

  我完全瞭解克羅斯比想表達什麼。絕大多數非洲人生活在非洲,絕大多數亞洲人生活在亞洲,絕大多數美洲原住民生活在美洲。相較之下,歐洲人的後代卻遍布於澳洲、美洲與非洲南部的土地上。這是成功的移植,他們成為許多地區的主要族群——一項顯而易見的事實,但我過去從未認真想過。現在我納悶的是:為什麼會如此?從生態的角度來說,這種現象就跟烏克蘭的番茄一樣令人感到困惑。

  在克羅斯比(以及他的一些同事)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歷史學家傾向於以歐洲在社會或科學上的優越來解釋歐洲往全球擴散的現象。克羅斯比在《生態帝國主義》中提出另一種解釋。他同意,與對手相比,歐洲確實擁有較精良的軍隊與較先進的武器,但從長期來看,歐洲關鍵的優勢主要表現在生物層面而非科技層面。橫跨大西洋的船隻運載的不只是人類,還有植物與動物——有時是有意為之,有時是出乎意料。在哥倫布之後,長久分隔的生態體系突然相遇、混合,克羅斯比稱這段過程為「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這也是他先前作品的名稱。這場交換把玉米帶到非洲,把番薯帶到東亞,把馬與蘋果帶到美洲,把大黃與桉樹帶到歐洲——此外也交換了一些不為人知的有機體,如昆蟲、草、細菌與病毒。哥倫布大交換並非參與者所能控制,而參與者亦未察覺自己參與其中,但大交換卻使歐洲人將大部分美洲、亞洲,以及少部分非洲轉變成生態版的歐洲,使外地人比原住民更能舒適地運用當地環境。克羅斯比認為,這種生態帝國主義提供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持續的優勢,使他們能建立帝國。

  克羅斯比的著作是環境史這門新學科的重要作品。在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另一門學科的興起:大西洋研究,強調大西洋周邊文化互動的重要性。(最近有一些大西洋研究者把跨太平洋的移動增列到研究範圍裡,若是如此,這個研究領域可能需要改名。)總而言之,這些領域的研究者蒐集資料拼湊出嶄新的圖像,顯示我們的文明如何擴張到世界各地並將其連結起來,以及在「全球化」之下產生的生活方式。簡單地說,這些研究者的工作為絕大多數人從小學習的帝王將相史增添新的內涵,使我們瞭解「交換」(無論在生態上還是經濟上)在人類歷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換個角度來說,這些研究者的成果使我們逐漸瞭解哥倫布的航行標誌的並不是新世界的發現,而是新世界的創造。這個世界如何被創造出來,就是本書所要討論的主題。

  最近發展出來的科學工具對研究大有助益。數量龐大但隱匿不為人知的乳膠(天然橡膠的主要成分)貿易對環境造成破壞,藉由衛星我們可以繪製出它所造成的環境變遷。遺傳學家運用DNA分析方法追溯馬鈴薯疫病的發展歷程。生態學者運用數學模擬工具模擬瘧疾在歐洲的傳布。相關的例子不勝枚舉。政治變遷也是一種助力,對本書來說尤其如此。如今在中國進行研究遠比一九八○年代克羅斯比為撰寫《生態帝國主義》在中國進行研究容易得多。現在官員的掣肘已微乎其微;我在北京訪問期間遭遇的障礙主要是糟糕的交通。北京的圖書館員與研究人員都很樂意提供我中國早期的典籍——這些原始典籍都已掃描成數位資料,他們還讓我把檔案複製到小巧的記憶卡裡,讓我隨身帶著。

  新研究指出,哥倫布之後的歷史,其實是兩個舊世界在碰撞之後形成單一新世界的過程——你也可以說是三個舊世界,如果你把非洲從歐亞大陸區隔出來的話。新經濟體系在十六世紀歐洲人競相參與繁榮的亞洲貿易圈中誕生,而這個交換體系到了十九世紀終於將全球囊括於單一的生態體系之內——如果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項轉變幾乎是剎那間的事。這種生態體系的創立使歐洲在這關鍵的數百年間掌握了政治主動權,而這種政治動力也形塑了今日擴延至世界各地的經濟體系輪廓,其緊密交織、無所不在的光輝不僅令人難以直視,也幾乎無法掌握。

  自從一九九九年在西雅圖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會議引發暴力抗爭之後,全球化的觀念開始受到世人關注。來自不同意識形態的專家們發表大量文章、書籍、白皮書、部落格與紀錄片來解釋、讚揚或攻擊全球化,其內容之多令人眼花撩亂。這場論戰從一開始就集中在兩個極端上。其中一方是經濟學家與企業家的說法,他們極力主張自由貿易可以讓社會更好—自由交換可以讓交易雙方得利。他們說,貿易愈多,利益愈大!貿易減少只會讓某地民眾無法享受另一地民眾的智慧與勞動成果。另一方則是來自環保人士、文化民族主義者、勞工運動人士與反大企業人士的怒吼,他們指控自由放任的貿易使政治、社會與環境陷於混亂,這不僅不是大家樂見的,而且也具有破壞性。他們認為,貿易愈少愈好,以保護在地社群免於受到跨國公司傾巢而出的貪婪力量所摧毀!

  在兩種相反觀點的拉鋸下,全球化成了知識界激烈論戰的主題,雙方各自提出彼此相左的圖表與統計數字。在街上,催淚瓦斯與磚石齊飛,各國政治領袖在鎮暴警察圍起的人牆後頭進行角力以達成國際貿易協議。混亂的標語與反標語,事實與偽事實,有時實在令人難以參透。但隨著我知道的愈多,我逐漸認為雙方的說法都不完全正確。全球化在初始確實帶來龐大的經濟收益,然而所帶來的生態與社會混亂也抵銷了它的種種好處。

  我們身處的時代確實與過去不同,我們的祖先沒有網路、飛機、基因改造作物或電腦化的國際證券交易。然而從世界市場誕生的描述中,人們彷彿聽見了今日電視新聞裡爭吵的回音——有些寂靜無聲,有些如雷鳴般震撼。四百年前的事件早已為我們今日經歷的一切樹立了樣板。

  ※

  本書不針對有些史家口中的「世界體系」——這個詞雖然生硬,但還算精確——的經濟與生態根源進行有系統的闡述。有些地區我會完全跳過,有些重要事件我僅稍微提及。我的理由是這個主題太廣大,光靠一本書說明是不夠的;事實上,要做到鉅細靡遺只會讓這本書變得極為笨重且難以閱讀。我不會詳細說明其他學者如何闡述這個體系,但我會介紹一些在思想與概念層次相當重要的作品。在《一四九三》這本書裡,我會把重點放在我認為特別重要、特別證據充分的(看得出我做為記者的偏見),或者特別有趣的地區。想瞭解更多詳情的讀者可以參閱注釋與參考書目裡的資料。

  在導論之後,本書分成四個部分。前兩個說明哥倫布大交換的兩個構成部分,也就是大西洋與太平洋這兩個既分隔又連結的交換。關於大西洋交換,我們將從詹姆斯鎮(Jamestown)這個典型例子談起,英國人最早在美洲永久殖民就是從這裡開始。詹姆斯鎮的建立純粹基於經濟考量,但它的命運卻受到生態力量左右,特別是菸草的引進。這種源自於亞馬遜河下游的異國植物——令人興奮,容易成癮,隱約帶點邪惡的氣息——率先掀起全球性的商品風潮。(絲織品與瓷器長久以來一直是歐亞的熱門商品,在傳到美洲之後,也緊接在菸草之後掀起熱潮。)以菸草為基礎,緊接著我將討論某個外來種——在各種物種中,牠的影響最大——塑造了從巴爾的摩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社會:這些微小生物導致了瘧疾與黃熱病。我會先檢視這些生物對各種事物的影響,例如從維吉尼亞的奴隸制度到蓋亞那地區(Guyanas)的貧困,最後我將以瘧疾與美國成立的關係做為第一部分的結尾。

  第二部分我將把焦點轉移到太平洋地區,全球化時代的來臨是以大量白銀從西屬美洲運送到中國為起點,這段過程也創造出幾座城市的歷史:位於今日玻利維亞(Bolivia)的波托西(Potosí),菲律賓的馬尼拉,中國東南的月港。這些盛極一時(如今已鮮少受重視)的城市是經濟交換的重要核心連結,有了這些城市,世界才得以連繫起來。藉由經濟交換,番薯與玉米傳入中國,意外對中國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的後果。與典型的反饋迴圈一樣,這些生態後果隨後也對經濟與政治造成影響。最後,番薯與玉米還對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的興盛衰亡產生決定性的作用。這兩種作物在之後共產黨統治時代雖然影響不大,卻也扮演同樣曖昧的角色。

  第三部分要談哥倫布大交換在兩個革命中扮演的角色:開始於十七世紀晚期的農業革命,以及於十九世紀初期與中葉起飛的工業革命。我把焦點集中在兩種外來種:馬鈴薯(從安地斯山脈帶到歐洲)與橡膠樹(從巴西偷偷被移植到南亞與東南亞)。這兩場革命,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使西方得以興起,一躍成為支配全球的力量。如果沒有哥倫布大交換,這兩場革命將有非常不同的發展。

  在第四部分,我重拾第一部分的主題。我將討論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影響最大的一種交換:奴隸貿易。直到一七○○年左右為止,橫渡大西洋的人有九成是非洲抓來的俘虜。(其餘主要是美洲原住民,我會對此做出解釋。)人口巨大轉變的結果,使美洲絕大部分地區在這三個世紀以來完全受到非洲人、印第安人與非裔印第安人的支配(以人口學的角度來說)。這些人口的互動是人類遺產的重要部分,歐洲人長久以來一直對此避而不談,直到最近才獲得人們的關注。

  印第安人與黑人接觸的同時,其他的接觸也正在發生。許多民族因哥倫布引發的遷移潮而得以相遇,世界因此首次出現今日來說已習以為常、居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族裔、通行著各種語言的大都會:墨西哥城。墨西哥城的文化大雜燴遍及各個階層,社會頂端的征服者與他們征服的貴族階層通婚,位於底層的西班牙理髮師則不斷埋怨來自中國的廉價移民搶了他的生意。做為全球商路的十字路口,這座巨大而混雜的大都會代表了本書第一部分描述的兩大網絡的接軌。最後,針對當前情況所做的結語,說明這些交換仍歷久不衰持續進行。

  某方面來說,全球性都市是受生態與經濟驅策而生,這種歷史描述對像我這種從小聽慣英雄航海家、卓越發明家以及藉由科技與制度的優越力量創建帝國的故事的人來說,是令他們吃驚的。此外,去理解全球化不斷豐富這個世界已將近有五百年之久,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因此想到全球化同步造成的生態破壞,以及這類破壞引發的痛苦與政治騷動,同樣令人膽戰心驚。不過,這種歷史觀也是恢弘的;它提醒我們每個地區都在人類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所有地區都緊緊參與在全球廣大而難以想像的複雜生命歷程裡。

  ※

  我撰寫這篇前言之時,剛好是溫暖的八月天。昨天家人才剛從菜園裡摘下第一顆番茄—從二十年前我造訪大學之後,我對自己種的這些番茄多少做了一些改良。

  開始栽種目錄裡的番茄後不久,我便發現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在菜園裡幹活。為了種番茄把全身弄得又髒又臭,對我來說等於重拾孩提時期堆沙堡的樂趣:一方面我創造了一個遠離世界的避風港,另一方面我也在這個世界裡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地方。跪在土裡,我塑造出一處小小的地形景觀,那種舒適、療癒人心,超脫時間的永恆感受,就像「家」這個詞給人的感覺一樣。

  對生物學家來說,這聽起來一定像是廢話。我根據不同的季節,在我的番茄園裡種植羅勒、茄子、甜椒、羽衣甘藍、菾菜、幾種萵苣與類似萵苣的綠色蔬菜,以及幾株金盞花。我的鄰居說金盞花可以驅蟲,但科學家卻沒這麼肯定。這些植物的發源地全在離我的菜園一千英里以外的地方。玉米與菸草也不是源自鄰近農場;玉米來自墨西哥,菸草來自亞馬遜河流域(無論如何,這個地區過去確實生長著菸草,只不過現在已經滅絕)。同樣的,鄰居的牛、馬與穀倉裡的貓也是外來種。很多人跟我一樣,覺得自己的菜園很普通,而且一直都是如此,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人類的適應能力(或者說得難聽一點,充分證明人類就算在無知的狀況下也可以把事情做得不錯)。事實上,我的菜園代表的不是穩定與傳統,而是人類過去不斷漫遊與交換的生物紀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的感覺是對的。將近七十年前,古巴民俗學者費南德玆(Fernando Ortiz Fernández)發明了一個古怪但有用的詞彙「文化匯融」(transculturation),用來描述一群人從另一群人取得事物(如歌曲、食物、理想)的現象。費南德茲指出,新事物幾乎不可避免會出現轉變;人們改造、去除與扭曲新事物使其能符合需要與現況,從而使新事物成為他們的事物。自哥倫布以來,世界一直進行著劇烈的文化匯融。地表的每個地方——除了南極洲的一小塊地區——全遭到改變,這股改變的力量源自於某個地區,而這個地區在一四九二年以前仍因為過於遙遠而無法將它的影響力伸展到世界其他地方。五個世紀的持續連結造成的衝撞與混亂形成了我們家園的現狀;我的菜園裡羅列生長的異國植物只是其中一例。究竟,這些番茄是怎麼傳到烏克蘭的?這本書可以說是我首次提出這個問題之後,長久思索並努力找出答案的結果。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52006
  • 叢書系列:beyond
  • 規格:平裝 / 640頁 / 14.8 x 21 x 3.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暢銷榜
  • 共和國領券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