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在書海中引領前行
陳昭珍(教育部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召集人、中原大學講座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聽到很多國小老師說,他們的學生升上國中後,不再像國小一樣可以快樂閱讀;也聽到很多國中老師說,國中要推閱讀真的比較不容易。根據我們在圖書館年鑑的調查,民國一○八年全國國小學生,每人每年平均借閱23.64冊,而國中生則降為每人平均借閱8.1冊。當然這個數字不能代表國小及國中學生的閱讀全貌,但可以看出國小與國中確實有落差。
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有閱讀和沒有閱讀,都會帶來不同的學習成效。美國聖地牙哥的市議會與市立圖書館有「幼兒園以前的一千本書(1000 Books Before Kindergarten)」計畫,根據曾多聞在《美國讀寫教育6個現場,6場震撼》的描述,參加一千本書計畫的市民,在圖書館登記並建立帳號,之後每週都會收到適合孩子年紀的書單以及親子共讀指南。書單上的書都可以在當地圖書館找得到。
各位試想,學齡前有讀過一千本書和沒有讀過一千本書的孩子,他們知道的詞彙會有多大的差異。學童在國小六年,有閱讀兩百本書和沒有閱讀兩百本書;在國中三年,有閱讀一百本書和沒有閱讀一百本書,他們的生活素養、學術素養會有多大的差異!
閱讀讓我們在孤獨中不寂寞,透過閱讀也可以去不同的國家和地方進行奇妙的旅行,看到世界各地不同的美景,去進行驚人的冒險、探索未知的世界,發現新的國家。去解開偉大的謎團,或者回到過去,了解我們的歷史和遺產,或者看看我們的未來會如何。閱讀也會讓我們更富同理心,如小說可以將我們帶入另一個人物的心靈,讓我們看到和感受到他們的所作所為,接觸與我們不同的生活環境。閱讀小說,提供了一種走出自我,設身處地去了解他人的方法。
圖書教師是中小學非常重要的閱讀領航人,是人與書之間的重要橋梁。秀嬌老師將她六年來擔任圖書教師的經歷記錄下來;從她的文字中,彷彿可以看到內壢國中的學生快樂閱讀與學習的模樣,看到非常棒的國中閱讀風景,也讓我們知道,台灣的國中生不再是不閱讀的一代。
推薦序
走出教室 多元識讀
謝益修(桃園市內壢國中校長)
在這文明發展迅速,資訊科技發達的年代,每個人都要跟著適應這時代的節奏,學習運用資訊科技,學習更有效率處理事務,學習快速反應與應變,學習國際移動與世界接軌,太多太多的外在刺激與競爭壓力,似乎都不能遺漏或偏廢,這規劃與協助孩子學習生活的議題,確實教家長始終困擾。而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常思索著這個議題。多年的教學實務與個人經驗,讓我在回應家長這類疑問時,一定會提到「閱讀素養」這件事。
世界運轉再快,科技再進步,人類卻永遠無法忘卻應該如何學習「思考」與「表達」,因為這是「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機器人」的基本功夫;而我想說的是,「思考」與「表達」這兩項能力,正是學習競爭力的核心能力,也要靠「閱讀理解」逐級提升,逐步轉化的。所以,在我服務的學校,始終致力於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聊書薦書,以及主題閱讀深度學習,希望學生都能樂於閱讀,懂得閱讀,進而獲致閱讀理解與生活連結的能力。當然,這學年我來到內中,更近距離了解這校園曾成就的每一件閱讀工程,更由衷驚豔佩服秀嬌老師長久以來,義無反顧投注推動校園閱讀的決心與毅力。
內中的閱讀發展歷程,從圖書館利用到閱讀結合品格教育、服務學習、國際交流、生涯發展與環境正義,秀嬌老師居功厥偉。這幾年秀嬌老師堅持讀寫結合,有系統集結師生作品出版成書,從《那一年,我們十三歲》、《少年十五二十時》、《青春,在下個街角》到《我把青春寫成書》,每一篇都是真實記錄青春年少的學生精采作品。在我心目中,秀嬌老師就是閱讀推手的典型,而這本書也是她這六年來,推動內中校園閱讀工作歷程的最佳見證,而我躬逢其盛,當然要全力促成,也誠摯邀請每位閱讀教師一起拜讀學習。
推薦序
閱讀 看見世界的美
林祺文(桃園市東興國中校長)
二○一五年八月接篆內中,二○二一年調任他校,這六年,感謝內中同仁和我一起創造許多不可能,當然這六年更是我教育生涯最豐富、最充滿回憶的六年。
閱讀的推動在我來內中前,已經起步,可惜相對應的基礎設施卻極缺乏。當時的圖書館就像個倉庫──放了很多舊書的倉庫。學生進入圖書館,找一本書都不知道從何找起;要看本書,也沒有適當的空間。這樣環境,對當時積極推動閱讀教育的秀嬌老師來說,簡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看到秀嬌老師推著裝滿書的行李箱穿梭校園,看著秀嬌老師到處找點設置漂書站,再看到秀嬌老師在狹小空間的圖書館內剪剪貼貼,有時是學生作品,有時是製作學習單,有時是活動廣告,她的辛苦,我們都看在眼裡而想有所改變。
閱讀的好處說不盡,我和秀嬌老師都深切了解推動閱讀的重要性,秀嬌老師積極在課程的推動,我能做的便是讓圖書館基礎環境和設備俱足,於是便開啟我們圖書館改造計畫。浩大工程,設計、規劃、搬遷、施工,歷時將近兩年,終於讓圖書館呈現新風貌,最新的軟硬體設施終於讓師生都能有個閱讀的好環境,圖書館的落成,讓內中閱讀教育大步走。
秀嬌老師可說是內中閱讀教育的重要推手,設計多元豐富課程,結合環境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舉辦許多活動讓孩子有機會成為舞台上的主角,讓孩子有機會展現亮點。近年內中升學率的提升,和閱讀教育的成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秀嬌老師將校內課程活動寫成一篇篇的報導文學,每項課程活動的紀錄詳實、豐富、精彩,獲得《國語日報》編輯青睞而屢獲刊登於樂學版,也因此讓更多人看見內壢國中辦學的認真,讓更多人知道原來閱讀可以這麼多元,閱讀並不是那麼嚴肅的一堂課,閱讀成為內中校園最美麗的風景——圖書館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任由你隨意拿起一本書,席地而坐就是一上午。
內中閱讀教育最大特色是走讀。書上知識不缺,缺的是實際踏查與體驗,所以我們帶孩子走上大溪挑夫古道,想像早期挑夫們的辛勞;我們尋訪鍾肇政故居,魯冰花的無奈讓我們帶孩子理解弱勢生活樣態;我們走讀張學良故居,了解當時歷史背景與政治的糾葛;有將近二百年歷史的仁海宮更是我們了解社區宗教信仰最重要的所在。這六年,我們足跡遍及許多縣市,帶孩子走出教室的學習、探索、挑戰,讓孩子看見世界的美麗,唯有如此,孩子的心才會寬闊,孩子的視野才會遠大,孩子才會長大!
這幾年,秀嬌老師集結孩子作品出版四本作品集,如今,為了內中六十周年又將集結曾刊登於《國語日報》上的作品出版,為內中六十,邀請六十位師生及校友共同為此作品增添色彩,我能獲邀寫序,無比榮幸。內中璀璨六十前夕,我由衷感謝這六年的所有曾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編織的教育夢,逐步完成,也看見美好的結果。
要祝福內中校運持續隆盛,更期待在秀嬌老師耕耘下,很快又將會有另一部作品出版,讓內中校史再添精彩。
推薦序
欣見閱讀的種子成長茁壯
郭玉梅(桃園國中退休教師)
一九七六年六月從高師大英文系畢業,學校送給每位畢業生一塊墨綠色大理石書鎮,上面刻著「經師人師」四個大字,就像學藝下山的小徒弟,帶著師父給的書鎮心法祕笈,投入我的教學生涯。
龍潭的凌雲國中是一所鄉下學校,班級數不多,學生特別樸實,有著客家人的刻苦耐勞。秀嬌的班級是精選過的女生班,上課時每個學生睜著求知若渴的大眼睛,閃閃發光,有剝有啄,教起來特別得心應手。記得,那時每天最喜歡沒課時,躲在輔導室批閱她們的日記,用筆和她們進行心靈交流,其中日記寫得最用心的就是秀嬌。有時她會糾結一些問題,這時我就會帶著日記回家和外子討論,然後外子會在我的評語之後加上他的,有時甚至洋洋灑灑一兩頁。
多年後我們師生重逢,秀嬌帶來當年的日記及我們往返的書信,她說這是她生命中最珍藏的寶藏。我翻開日記,看到其中一篇評語,外子寫道:「若要渡河,你要選擇下列何種方式?一、泅泳過河;二、等船來渡;三、自己造艘竹筏。」這是一番師生剝啄的過程,純粹用問題回答問題,激發學生辯證思考,最終秀嬌破殼而出,她選擇自己造船。
如今她揚帆破浪,帶領學生縱橫四海,從推動鼓勵學生閱讀寫作,擴及走讀家鄉探索大自然到城鄉共學,生態觀察與淨灘守護海洋,她翻轉教學,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學習以山川土地為書本,深耕社區服務及環保,深入鄉土文化,走訪古蹟及有機農業,開拓學生視野胸懷天下,這種影響是一輩子的。就這樣秀嬌秉著一股信念,不計辛勞,夙夜匪懈,義無反顧,走在道的路上。在內中校長支持及一群理念相同的同儕共襄盛舉下,成績斐然,獲獎無數。
秀嬌是重感情念舊之人,在出書前夕,她很期待當年啟蒙老師的隻言片語,我看了她為學生、為社區做了這麼多的貢獻,除了佩服,更多的是感動,沒想到當年撒下的一顆種子,如今綠樹成蔭成林,造福那麼多人。秀嬌,我以妳為榮!
推薦序
張開閱讀的翅膀 帶你去飛翔
薛慧枝(教育部閱讀磐石推手)
二○二一年對多數人來說,是最壞的年代。因疫情,世界按下暫停鍵;但對秀嬌而言,卻是最好的時代。逆風而行,啟動圓夢鍵,再次付梓出書。
拜讀此書,心中滿是感動與敬佩。感動的是她引領師生,彩繪出風的顏色;敬佩的是她張開閱讀的翅膀,讓師生的夢想飛翔。
受到主管的賞識提攜,還有群「大內高手」支持鼓勵,彼此交會綻放閱讀光亮。此書不僅完成個人心願,還是內中的一塊璀璨瑰寶,一張完整的閱讀藏寶圖。
五年前曾在新竹員東國中,擔任教育部閱讀訪問教師,因緣際會促成二校「城鄉共學」的一段奇緣。彼此分享在地文化,參訪清泉部落、張學良故居和原住民族館;走進軟橋千人彩繪社區,看見客家語言奧妙;體驗多元文化幸福滿分。與秀嬌亦結緣於此,初識時即有股莫名的親切感,似久違重逢的故友般,熱絡至今。
秉著成功不必在我的想法,每當有好的活動訊息,皆不忘分享與她。而她也是最佳神隊友,我倆曾共赴位於山之巔的錦屏國小,也在線上與海之濱的烈嶼國中相會,用閱讀點亮一盞偏鄉微光。
像太史公寫史記成不朽巨著般,在閱讀田畝中開出繁花四季,結出豐碩果實。流暢的文字記錄下閱讀推動成果,是以無數汗水辛勤澆灌所得。內中獲頒二○一八年「教育部學校組閱讀磐石獎」,她個人亦榮獲二○二○年「教育部閱讀磐石推手獎」的肯定。
她在閱讀課程教學上,信手拈來便成《國語日報》上的精采篇章。走讀教育多元豐富,「遠征式學習」更是美麗的「驚嘆號」!結合公益將真善美傳遞出去,引領學生用雙腳踩踏青春的音符,在大地上寫詩。
多年累積的文筆與精準到位的攝影技巧,淬鍊出瑰麗扉頁。國際交流活動,介紹台灣風土,溫暖異鄉學子。展現文化大使之姿,舉辦各式活動,讓這群異鄉遊子體驗在地文化、美食與美景,其腳蹤竟似移動的現代絲路。本人有幸參與部分活動,讀來更是滋味醇厚。
跨越北迴歸線的「米齊粑崠咖啡」,在這方祕密基地,啜一口手沖咖啡,像極了她的閱讀人生帶著一股焦糖回甘的獨特口感。
天時、地利、人和,在內中這片豐饒土地上筆耕墨耘,開出珍珠般璀璨的寫作花朵,綻放一季豐收的閱讀果實。「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緣於昔年兩位恩師的栽培鼓勵,促使她走上寫作之路。她謙和地將這份成就歸功於兩位恩師,再度出書圓夢,相信足以回報師恩。
「閱讀,讓我們看見世界的美」,打開此書,彷彿張開閱讀的一雙翅膀,神奇地帶我們任意翱翔;「寫作,讓世界看見我們」,秉持這個信念,燃起熊熊烈火,帶起校園寫作風氣,不僅照亮內中蒼穹,其非凡之成就,更是眾人難以望其項背的閱讀典範!
編著序
圖書教師的二千多個日子
[推動閱讀 一圓人生大夢]
從二○一五年接任圖書教師以來,一轉眼二千多個日子過去了,回首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雖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酸、甜、苦、辣一樣都不少,但是六年來溫暖、快樂的感覺還是佔據著我生活的大部分,感覺完成一個人生的大夢般的神奇美好。
還記得六年前,在我即將卸下導師職務的一個炎熱夏日午後,教務主任約談我,心中忐忑想著不會是什麼好事吧!主任一見到我還特別安撫我不是什麼壞事啦!談著談著終於說出重點──希望我接任「圖書教師」一職。當下我絞盡腦汁,無論如何搜索,都沒辦法找到跟這個工作相關的訊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跟主任說是否可以給我考慮幾天,只見主任一臉為難地說:「今天是遞送審查資料的最後一天,妳可以馬上同意簽名嗎?」就這樣誠惶誠恐、跌跌撞撞到現在感覺倒吃甘蔗,過了二千多個與閱讀交會互放光亮的日子。
幸運地,內壢國中有一群「大內高手」,讓我不是踽踽獨行,而是有一群夥伴協助支持與鼓勵。祺文校長六年前履新內中開始,帶領著各處室主任無事不與的他讓校務整體進步有目共睹,在閱讀教育的重視更是眾所周知,對我推動閱讀以開放、信任的方式給了許多揮灑的空間。還有各處室主任同心協力完成一個個不可能的任務,衷心佩服他們的毅力和過人的體力。又有一群力行閱讀翻轉教育的老師們攜手共備課程與時時溫暖的支援,共同為改變教育而努力。而今年夏天加入內中大家庭的益修校長,更是閱讀教育方面的重要推手,對於出版此書大力支持,給予莫大的鼓勵。若不是這麼多的天時、地利、人和,怎能給我及內中的學子完成夢想的機會。
經過了六年,我可以說:「因為閱讀,我們看見人生的悲喜、世界的寬廣;因為閱讀,我們的智能得以成長、也讓人生豐盈;因為閱讀,我們理解人類生活文明與文化特性。閱讀,讓我們看見世界的美!因為寫作,我們用筆敘說人生的喜、怒、哀、樂;因為寫作,我們用筆記錄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因為寫作,我們用筆留下智慧的結晶、思想的果實。寫作,讓世界看見我們!」
[發現世界之美 傳遞愛的種子]
打開一本書,就好像打開一扇世界的窗。我們無法發現每件事情的道理,也沒有辦法走遍世界每個角落、看遍每一處風景,但是我們可以讓書籍帶著我們踏遍世界、穿梭古今,乘著文字的翅膀,盡情遨遊書海,來發現世界的美,我們就是用閱讀讓學生來發現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只有自己當一個喜愛閱讀的老師,才會有能量影響學生也喜愛閱讀。我在中學時期遇到了幾位喜愛閱讀的老師,他們對我影響至今未停歇,除了送書還鼓勵我寫作投稿,這些毫無疑問就是人生最棒的禮物!
像是國中一年級時的導師郭玉梅老師,時常送書作為獎勵,以名人奮鬥的故事激勵我們進取,潛移默化中達到楷模學習的品格教育。又以寫日記方式訓練我們的文筆,累積我們文字書寫的表達力。雖然老師只有教導我們一年,但她的影響力對我而言卻是一輩子的。曾經因為老師的調校,全班捨不得到哭得唏哩嘩啦。後來我還因此寫了三篇有關老師的文章投稿到報社,其中一篇甚至獲得「國語日報每月徵文」比賽全國第六名。玉梅老師對我在閱讀及寫作上的啟發,絕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
而另一位影響我深遠的師長是魏新林主任,不知道他是哪兒來的勇氣,從我十幾歲開始就對我信心十足,時常從他家中汗牛充棟的書架中揀選出適合我閱讀的書讓我帶回家看,更時常送我有關寫作技巧的書籍(《作文七巧》、《寫作與投稿》、《作文的鳳頭與豹尾》、……),這樣的關懷一直到四年多前他去世。這段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每一次電話問候的末尾,他必定會問上一句:「最近有沒有新作品呀?」我都很不好意思的回答:「有點忙耶!沒有時間寫呢!」一直到他去世之後才意識到:主任一直殷殷期盼著我在寫作上有所突破,不然他不會每年都寄來一本《林榮三文學獎作品集》。可能是因為這樣的一個期待吧!二○一七年我開始記錄閱讀推動過程中的課程與活動,投稿到《國語日報》樂學版,已經累積有三十多篇。現在多麼希望能親口告訴主任:「我一直沒有忘記主任對我的殷切期望!要再次出書了!」
[閱讀與寫作教學並進 化為文字的彩蝶]
當上老師之後,很自然也愛用書當獎品送給學生,畢業多年的學生,念念不忘我曾經送書給他們,感謝老師用閱讀翻轉他們的人生。
國中時便投稿到報社的我,有了作品被肯定的甜美滋味之後,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出書,經過了三十多年(二○一○年),終於出版了個人第一本散文集——《編織人間情》。因為這樣一個「出書」的發想,靈機一動,也希望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能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所以在這幾年間陸續主編出版了四本學生作文集。
閱讀與寫作在我的教學生涯是重要的部分,除了閱讀課程指導之外,更積極指導學生寫作投稿報章雜誌。而「寫作」絕對離不開「閱讀」,就如同做菜一般,要有新鮮、創意又靈活的素材,才能別出心裁、包羅萬象,而閱讀推動正好給圖書教師提供學生既能閱讀又兼顧寫作的方向。為了讓學生成為小小作家的夢想得以實現,從愛閱讀、愛寫作做起,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榜樣。
[閱讀推動有成效 看見無限可能]
擔任內中圖書教師至今,因為全校親師生閱讀動起來,學校團隊二○一八年獲頒「教育部學校組閱讀磐石獎」、二○一七及二○一九年分別榮獲「全國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KDP標竿獎與特優」、二○二○年更喜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另外,個人也得到二○二○年「教育部閱讀磐石推手」的肯定。
在閱讀與寫作的氛圍裡,將許多精彩的閱讀課程及活動形諸文字,投稿至《國語日報》樂學版獲得刊載,除了讓世界看見我們之外,也希望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愛轉動、愛傳遞」。如今將這些篇章集結出版,像是為自己在閱讀推動及教學生涯做階段性的報告一般,一段師生共同完成夢想的旅程。
這本《復華一街的奇蹟——閱讀的無限可能》有著內壢國中全體親師生許多美好的回憶,謝謝這一路走來遇到的人事物。特別感恩為這本書專文寫推薦序,長期致力於閱讀推動教育的前輩們——教育部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召集人昭珍教授、投入閱讀教育不遺餘力的益修校長、有著滿滿能量實踐力的祺文校長、對我影響深遠的國一導師玉梅老師、閱讀推動上最佳拍檔平鎮國中慧枝老師,還有許多閱讀推動的先進們溫情支持。閱讀,讓我們發現世界之美,也讓我們看見閱讀的無限可能,讓復華一街這所瀰漫濃濃書香味的校園,有著一○八課綱——適性揚才、終生學習——無窮盡的精采悸動!希望我們也可以有像《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中的雷夫老師一樣的教學熱忱與理念,用閱讀翻轉孩子人生的方向,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創造教育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