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法展
中華心理學刊六十週年:創新與超越

中華心理學刊六十週年:創新與超越

  • 定價:550
  • 優惠價:85467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7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中華心理學刊》由台灣心理學會創刊於1958年,是台灣最早成立的心理學學術刊物。經過歷年的淬煉,《中華心理學刊》茁壯為台灣深具指標性與影響力的重要發表平台,這些年來在作者、評閱人與主編的共同協力之下,孕育出無數高品質的研究論文。在創刊一甲子之際,本刊邀請台灣心理各主要領域資深傑出學者,回顧六十年來台灣心理學的重大研究進展。透過回顧前人的軌跡與獨到見解,能為心理學研究發展和實務應用提供創新的方向與指引。

  本書共有十章,涵蓋心理學十項重點研究領域主題,包括生理心理、實驗認知心理、教育心理、計量心理、臨床心理、工商心理、運動心理、諮商心理、本土心理、以及臨終心理等。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實務工作者,本書介紹台灣心理學研究的歷史與發展,能一窺堂奧之美;而對於學術工作者,本書極具啟發性,對未來研究有高度的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主編簡介

姜定宇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兼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心理學系訪問學者。主要研究專長為華人組織行為、忠誠與領導、跨文化管理,研究論文曾獲宏碁文化基金會龍騰論文獎、中小企業研究碩博士論文獎及傅爾布萊特獎學金。論文發表於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數十篇,主編專書與撰寫專章十餘篇。現為《中華心理學刊》協同主編、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編輯顧問。

李思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兼成癮防制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國賓州大學心理與教育學哲學博士,Save the Children國際顧問,行政院心理健康促進與自殺防制委員會委員,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委員、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訪問學者。主要研究專長為心理健康促進、成癮防制、諮商與心理治療,曾獲美國衛福部藥物濫用署國際傑出合作科學家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傑出社會服務獎、臺灣愛滋病學會年度傑出研究論文獎,榮獲二次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論文發表於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超過一百篇。現為《中華心理衛生學刊》主編、《中華本土社會科學學刊》主編、The Taiwa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編輯顧問。

姜忠信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范德堡大學醫學院小兒醫學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自閉症中心訪問學者。曾任臺大醫院精神部臨床心理師、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及副教授、政治大學身心健康中心主任、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主要研究專長為兒童臨床心理學、自閉症及各類神經發展障礙。論文發表於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達60餘篇,並多次獲得政治大學學術研究優良獎。現為《中華心理學刊》協同主編。

趙軒甫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主要研究專長為注意力、記憶與情緒。曾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中原大學研究傑出教師、教學特優教師以及優良導師。現為《中華心理學刊》總主編、《應用心理研究》編輯委員。

林佳樺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候選人。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科技系統管理碩士。曾任中華心理學刊執行秘書、中正大學工商心理學研究室副研究員。主要研究專長為華人組織行為與工作情緒,現譯有論文寫作書籍並有研究著作陸續發表於專書與知名學術期刊。
 
 

目錄

編者序

第一章 雙痕記:海馬與杏仁核在情境恐懼制約中的角色/梁庚辰、陳德祐、張世達
一、前言
二、情境恐懼制約神經機制的流行模式與相關問題
三、以兩階段情境恐懼制約潛伏學習模式區隔表徵情境與聯結電擊兩歷程
四、兩學習歷程在海馬內的雙重解離
五、海馬與杏仁核在登錄情境—電擊聯結的不同策略
六、修正海馬在情境恐懼制約的功能
七、海馬內兩種功能分化的神經及心理機制
八、情境—電擊具雙重表徵
九、情境—電擊雙重表徵在杏仁核與海馬的互動模式
十、腦中存有單一訊息多重記憶表徵的寓意
十一、結論

第二章 臺灣實驗認知心理學發展選論:以臺大心理學系為框架/黃榮村、櫻井正二郎、汪曼穎
一、前言
二、臺灣實驗心理學之史前史
三、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的實驗心理學研究主軸
四、以臺大心理學系為框架發展出來的實驗認知心理學:本土與國際化特色及幾個建議

第三章 以學與教為經為緯的教育心理學/柯華葳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新世紀趨勢
四、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內容
五、討論
六、結語

第四章 臺灣心理計量之回顧、現況與展望/翁儷禎、陳柏熹、游琇婷
一、前言
二、《中華心理學刊》一甲子論文研究領域
三、《中華心理學刊》之心理計量研究
四、國內心理計量研究人員與研究興趣概況
五、心理計量人力市場需求
六、《中華心理學刊》各領域論文分析方法
七、走過二十年
八、結語

第五章 科學家與實務者:臺灣臨床心理學的共時性顧後瞻前/吳英璋、林耀盛、花茂棽、許文耀、郭乃文、楊建銘、姜忠信、林宜美、詹雅雯、王韋婷、廖御圻
一、前言
二、取樣主題研究成果
三、徵候取向特色研究成果
四、結論

第六章 組織行為研究在臺灣五十年:路線、轉折及反思/鄭伯壎、黃敏萍
一、前言
二、跟隨或開創
三、客位化研究取徑
四、跨文化研究取徑
五、本土化研究取徑
六、全球化研究取徑
七、研究取徑的抉擇
八、結語

第七章 運動心理學在臺灣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高三福、張育愷、季力康、林靜兒
一、前言
二、運動心理學的定義與簡史
三、臺灣運動心理學的過去成果與未來發展
四、結論

第八章 諮商心理師對安寧病人的整全照護/陳秉華、黃奕暉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未來的方向與建議
四、結論

第九章 「實證論」與「實在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理論的哲學基礎/黃光國
一、前言
二、理論建構的困難
三、心理學本土化運動的歷史背景
四、心理學本土化的路線之爭
五、「含攝文化的理論」
六、結論:本土社會科學的學術傳統

第十章 臨床心理學於安寧緩和場域之反思踐行/楊于婷、林耀盛
一、前言
二、整合性照護觀點: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
三、患者及家屬的置身所在:以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理解
四、緩和醫療心理照護服務: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之實徵性
五、結語:臨床心理師於安寧緩和之反思實踐

 
 

編者序

  「人類文化所以能成立,全由於一人的智識能傳給多數人,一代的智識能傳給次代。我費了很大的工夫得一種新知識,把他傳給別人,別人費比較小的工夫承受我的智識之全部或一部,同時騰出別的工夫又去發明新智識。(頁6)」—梁啟超(1936)《科學精神與東西文化,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

  《中華心理學刊》於2018年正式邁入六十週年,這是值得慶祝的歷史時刻。我們共同見證《中華心理學刊》自1958年創刊來的成長,時至今日,《中華心理學刊》不僅成為臺灣深具代表性與指標性之期刊,更陸續被收錄在國內外重要資料庫中,學刊主編與辦公室將持續努力讓《中華心理學刊》更加茁壯,提升學刊在臺灣與國際上的影響力。

  一個期刊能夠經營六十年,絕非少數幾位學者能夠完成,歷屆的主編、期刊編輯助理,為了期刊的順利出版,付出無數日夜。六十年來859篇論文,是學者們心血成果的印記,也是建立臺灣心理學研究的碁石。出色的論文與真知灼見的審查人,相輔相成,共同讓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成為具有影響力的知識。六十年,我們誠摯地感謝所有歷任主編、作者以及審查人,這是屬於您的光榮時刻。六十週年,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下一個六十年的開始。在面臨高教人才大幅縮減,臺灣學術的國際化與邊緣化同時擴大,臺灣心理學界正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我們慶幸過往有不少資深傑出學者,帶領我們跨越逆境;而面對當前的困境,期待後續研究者可以效法前輩們的典範,邁向下一個甲子。

  1958年至2018年,若不計現任主編,二十位主編、副主編及協同主編們,讓《中華心理學刊》持續提供高品質的學術發表平臺,並持續提升期刊的國際能見度(請參考表1)。在這六十年的期間,臺灣學術環境的改變頗為巨大,《中華心理學刊》長達三個世代的傳承,過往的經驗、使命以及願景,是需要進一步的理解與學習,才能讓往後的期刊主編,共同擁有這些榮耀與責任。2018年5、6兩月,我們陸續訪談了七位歷任主編,分別為黃光國、徐嘉宏、梁庚辰、李美枝、張欣戊、黃囇莉以及謝淑蘭,了解他們在擔任主編期間時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理念與信念,以及對於期刊發展的評論與建議。主編們在擔任主編期間的感受都十分深刻,也分享許多深具啟發性的觀點與建議,以下將分為三個部分進行主編訪談的重點摘要整理。請留意這些內容的整理,可能會受限於所訪談的主編與其個人的觀點,而遺漏其他主編們的重要事蹟。

  期刊經營的理念與使命

  期刊創始人蘇薌雨教授對於這本期刊的期許,或許可以成為《中華心理學刊》的核心理念,他認為期刊可以藉由積極發展學術研究,並培植心理學專業人才,而能夠服務人群與貢獻社會,讓心理學能夠成為一門理論與實用兼備的學科。理論創發、人才培育以及實務意涵,應該會是關鍵的核心成分。在理論創發上,很重要的步驟就是要能提升《中華心理學刊》的國際能見度,讓國際學術社群能夠了解學刊宗旨並發表論文,才有機會讓新創理論與觀點產生可能的影響力。《中華心理學刊》曾經被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錄(蘇薌雨主編任內加入),目前亦被多個資料庫收錄,如PsycINFO(黃榮村、徐嘉宏主編任內加入)、Cabell’s International(謝淑蘭主編任內加入),以及ProQuest與EBSCO(姜定宇主編任內加入)。並且採用國際投稿格式規範(黃榮村、徐嘉宏主編任內),鼓勵全英文投稿,或是編寫英文長摘要(梁庚辰主編任內),甚至主動幫忙將中文稿件翻譯成英文論文(張欣戊主編任內)。張欣戊主編曾有很高的使命感,希望能讓《中華心理學刊》重新被納入SSCI系統,然而由於全文翻譯所需經費與校閱時間過於龐大,因此,目前的總主編採用英文長摘要的方式進行(姜定宇主編任內)。

  2005年前後,學刊曾對於國際化與回應本土需要 — 全英文化或保有中文稿件,產生許多的反省與討論。在教育部追求學術卓越計畫的促發下,促使國內一些期刊逐步轉為全英文期刊,以達成國際化任務指標。當時李美枝主編認為,心理學的知識是無法不考量當地的社會與所處的文化,而美國主流的思考方式,也不一定能夠適用於理解臺灣或華人文化,因此《中華心理學刊》做為臺灣最重要的心理學期刊,是不能不考慮所處的文化特色,這些深具文化特色的理論與觀點卻不易以英文表述,應更適合屬於同一文化下的廣大讀者而定位。從比較務實的方面來說,《中華心理學刊》可以是年輕學者練習的場域,可以將新的想法和觀點,用擅長的語言發表在《中華心理學刊》,而當研究或實驗愈做愈好投稿到國際期刊時,再回來引用《中華心理學刊》的文章(梁庚辰,主編訪談,2018)。

  在人才培育方面,梁庚辰主編樹立了一項主編角色的重要典範,認為在評閱人與作者之間的不同意見中,主編應當成為主動且客觀的第三人,其可以設法調和雙方的觀點,而且同時要了解—期刊的存在目的,就是要能提出獨特的觀點和解釋,如此才能促進科學的革命—因而不必然須全盤接受評閱人的觀點。而李美枝與黃囇莉主編更是投入大量的時間,協助作者修改文句,甚至是直接和作者溝通評閱人的建議,讓作者可以更為清楚了解評閱人的想法,並且做出適當的回應與說明。事實上,姜定宇主編也曾經受惠於李美枝主編的教導,而能在《中華心理學刊》有第一篇的發表。

  而在連結學術與實務方面,提供更為多元高品質論文的發表機會,也讓《中華心理學刊》成為許多心理學領域的重要發表平臺,在黃囇莉主編任內,則是以輔導與協助的立場,鼓勵作者持續修改稿件,而有機會在《中華心理學刊》上發表,使得期刊更為多元。而在我們任內,則是特別新增研究報告的投稿文類,讓具啟發性、實務意涵的論文,也能夠有機會在期刊中發表。

  期刊經營的困難與挑戰

  《中華心理學刊》是由臺灣心理學會所發行的專業學術刊物,歷任主編、副主編以及協同主編,均是無償擔任此一重責大任,而在臺灣心理學會、華藝數位公司以及五南圖書公司的支持下,讓《中華心理學刊》得以不向作者收取投稿費與出版費用。然而,期刊經營不僅是費用上的持續挑戰,還包括主編們大量的時間投入。我們必須特別感謝梁庚辰主編與李美枝主編,梁庚辰主編在接任時,《中華心理學刊》面臨長期的拖刊與缺稿,即使當時已經獲得國科會(現為科技部)的出國短期進修的補助,仍選擇放棄出國的機會,留在臺灣把期刊的出版補足,並且逐步增加每期出版的論文篇數,以達成一年四期的重要階段目標。李美枝主編任內,則是考量所需的時間投入,而放棄執行國科會通過的專題研究計畫。我們很難衡量使命感和責任的重量,不過在面臨選擇時,兩位前輩的光芒卻特別地耀眼。梁庚辰主編在訪談時說了這一段話:「這是臺灣最早設立的一個心理學期刊,你不能讓它倒,你個人的研究不做沒有關係,你個人不發表沒有關係,但是這代表臺灣心理學的傳統,代表心理學在臺灣的里程碑,這個里程碑要一直立下去,不能夠讓它消失不見。」

  稿源和編務是期刊經營的兩項重點,大約是在2000年以前,臺灣心理學界對於期刊論文投稿的風氣普遍還不是很成熟,當時的教授聘任與升等,也並未直接與研究發表連結,因此很多研究者在做完研究後,就束之高閣而未做進一步的投稿與發表。那個時期的稿源不足,是來自於對於投稿與發表的不熟悉與缺乏必要性,因此黃囇莉主編就曾舉辦論文寫作與發表工作坊,以協助研究者整理與報告所進行之研究。然而在2000年至2010年之間,臺灣高等教育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鼓勵教師將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因此臺灣研究者轉而投稿國際期刊,造成了另一波稿源不足的現象(李美枝、黃囇莉、謝淑蘭,主編訪談,2018)。謝淑蘭主編更點明目前許多大學所要求的教師研究績效指標(如H index),仍是以SSCI或SCI(social science index)等國際指標為主,在時間與資源有限的情形下,研究者會傾向投稿於國外的期刊而非中華心理學刊。為了補足結構性稿源不足的情形,自黃囇莉主編開始,即著手策劃許多專刊,藉由聚集相近研究主題的論文,讓文章的審查可以更為精準友善,同時也能夠增加同一期論文的引用率,吸引作者投稿。另外,專刊的規劃亦能夠呼應當前的社會現象與需求,及時地提供可供實務參考的研究發現。而呼應梁庚辰主編的務實觀點,我們也設立期刊的青年學者獎,鼓勵優秀的新進學者將其博士論文投稿於本期刊。

  在期刊的編輯業務上,1998年以前都是由主編一手包辦,包括稿件的格式、錯漏字及校閱等工作(徐嘉宏,1997)。然而當期刊要逐步走向更為完整的卷期數時,審查與刊登的論文數就需要相對的提高,因此在編務工作上的負擔就極為沉重。在臺灣心理學會的支持下,梁庚辰主編的任內便開始著手設立編輯助理的職務工作,由當時的博士班研究生劉蓉果和留佳莉擔任,在這兩位助理的協助下,讓《中華心理學刊》得以更為快速地處理眾多的稿件,而能夠在二年的期間將拖刊補滿。隨後,在華藝數位公司與五南圖書公司的協助下,承接了出版前的格式校對工作,這對於編務工作有極大的幫助。目前我們正著手整合臺灣相關領域中文期刊中,有關中文文獻引用格式的規範,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不同期刊之間的溝通合作。

  期刊的未來方向與願景

  回首六十年,《中華心理學刊》從臺大心理系的刊物,成長為臺灣心理學領域的重要學術期刊,黃光國主編描述得很生動:「學刊是這個學術社群的精神表現」,歷任主編的無私奉獻與使命傳承,賦予《中華心理學刊》獨特且超然的地位,維繫著臺灣心理學學術研究的卓越精神。對於期刊甚至是臺灣心理學的發展,黃光國主編提供一項可能的反思方式:一、文化主體性 — 當研究的進行是在非西方的社會中,是否能夠突顯身處文化的獨特性;二、研究者的主體性 — 研究者本身所想要講的理論是什麼;三、被研究對象的主體性 — 這個文化能不能解釋跟西方人有什麼差別;四、學術社群主體性 — 我們這個群體一定要跟西方派典有不一樣的東西。事實上,《本土心理學研究》期刊的創立,就是在呼應黃光國主編的想法。而對於《中華心理學刊》來說,相較於強調文化無所不在的想法,可能更著重於鼓勵作者保持文化敏感性(cultural sensitivity)(鄭伯壎、姜定宇、吳宗祐,2014),留意文化對於理論與結果的影響,並做出適當的回應與討論。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說,文化是可以被研究的主體,而文化的內容與可能的影響層面,也可以經由不同的研究策略加以釐清或得到理解。論文發表所使用的語言,也從來不是決定知識本身是否具有價值的標的,不過卻是能否產生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條件之一。黃光國主編所提及的學術社群主體性,可能是我們必須要謹慎思考的重要內容,不論是學術代工(鄭伯壎等人,2014),或是學術自我殖民(黃光國,主編訪談,2018),也確實反映出當前的部分現況。然而,就如同謝淑蘭主編所言,在現行獎勵與認可制度的國家政策引導下,年輕學者可能無法有足夠的自由度展現其主體性,而必須向西方世界靠攏才能獲得繼續成長的空間與資源。我們也許要對年輕學者有更多的理解與肯定,在此同時,也希望藉由此一專刊展現出資深學者在學術主體性上的積累與成就。

  在國際學術領域做出重要貢獻、提升個人研究的國際能見度、讓國際學術社群理解在地文化與現象、對在地學術領域做出重要貢獻,或是對在地現象提出重要的理解與預測觀點,進而能夠增進在地社群的人們福祉。這些從不同層面創造的貢獻,都可能是《中華心理學刊》所需要努力的方向與目標,然而卻不太可能有任何單一研究者能夠同時達成上述的所有要求。我們需要更多的傑出人才加入,在不同的層面上做出卓越貢獻,在這過程中,《中華心理學刊》可以成為肯定與鼓勵的重要平臺。

  學術研討會與專刊收錄

  2018年11月10、11兩日,臺灣心理學會與《中華心理學刊》在臺灣大學心理學系,舉辦了「中華心理學刊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涵蓋十一個心理學領域,數十名在各個領域中的傑出學者,以他們在各自領域中的長期投入和參與,剖析六十年來的發展與轉變,指出臺灣心理學未來發展的方向、機會及建議。主題演講涵蓋了實驗、生理、發展、教育、計量、臨床、組織、社會與人格、運動、諮商與輔導以及本土心理學等心理學領域,僅管仍有些領域未能納入這次的研討會(如:軍事、航空、政治或是司法心理學),然而這十一個心理學領域在臺灣有著更為久遠的發展歷史,也累積了十分豐厚的研究成果,同時,《中華心理學刊》在這項過程中扮演了相當關鍵且重要的角色。

  2018年這個研討會十分成功,現場與會嘉賓達176人,線上直播累積觀看總計達1655人次。演講的啟發可能是短暫的,我們期待這些卓越的經驗與知識,可以有更為長遠的影響力,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因此,《中華心理學刊》於2019年12月發行「中華六十」的專刊,希望讓更多的學者可以獲得啟發,讓研究有所突破且繼續前行。專刊收錄了八篇論文,〈臺灣心理計量之回顧、現況與展望〉(翁儷禎、陳柏熹、游琇婷,2019)、〈臺灣實驗認知心理學發展選論:以臺大心理學系為框架〉(黃榮村、櫻井正二朗、汪曼穎,2019)、〈A tale of two engrams: Roles of the hippocampus and amygdala in contextual fear conditioning〉(Liang, Chen, & Chang, 2019)、〈組織行為研究在臺灣五十年:路線、轉折及反思〉(鄭伯壎、黃敏萍,2019)、〈科學家與實務者:臺灣臨床心理學的共時性顧後瞻前〉(吳英璋等人,2019)、〈諮商心理師對安寧病人的整全照護〉(陳秉華、黃奕暉,2019),〈以學與教為經為緯的教育心理學〉(柯華葳,2019)、以及〈「實證論」與「實在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理論的哲學基礎〉(黃光國,2019)。

  中華六十專刊論文受到極大的迴響,而為了讓更多學者和研究生,有機會了解臺灣心理學研究在各個心理學領域的發展,臺灣心理學會啟動研究專書編輯計畫,除了納入投稿於《中華心理學刊》的專刊文章,也邀請參加中華六十而後來投稿到其他學術期刊的論文。亦有研究團隊在參與研討會後受到啟發,而展開有關安寧照護臨床心理觀點的統整分析,也被專書邀請加入。許多論文作者,更為了專書的性質與讀者,進行內容的調整與修改。梁庚辰、陳德祐以及張世達,更是將原本的英文論文,翻譯成中文,以協助中文讀者對內容有更清楚的掌握。於是在原有的八篇論文之外,又加上了二篇,最後專書收錄了十篇論文,以下簡述各章主要內容:

  第一章〈雙痕記:海馬與杏仁核在情境恐懼制約中的角色〉(梁庚辰等人)。指出臺灣過去雖然有許多生理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但大多投稿在生理學或神經科學相關的國際期刊,因此這篇文章系統性地回顧臺大生理心理學研究室,長期在學習與記憶領域的研究成果。這篇文章提出一項創新解釋觀點,說明海馬與杏仁核在情境恐懼制約學習中所扮演的角色與機制。早期學者們認為不同性質的記憶分別儲存於不同的大腦區域,這樣的主流想法逐漸演變,負責不同記憶的位置由單一腦區擴展至包含許多腦區的神經迴路,但本質上還是遵循腦功能區位化(functional localization)的原則,一個迴路負責記錄一種形式的訊息。而這篇回顧則提出其獨特的觀點,指出不同的相關腦區會用不同的方式儲存相同的訊息,例如在情境恐懼制約學習中杏仁核與海馬分別形成了兩種記憶表徵。這個新穎的觀點將使得心理學家與神經科學家重新思考,大腦區域與認知功能之間未必是單純的一一對應關係。

  第二章〈臺灣實驗認知心理學發展選論:以臺大心理系為框架〉(黃榮村等人)。以臺大心理系為主體,探討六十年來實驗認知心理學的演進,文中詳細說明臺北帝國大學的成立,心理學講座的開啟,到轉換為國立臺灣大學時心理學系的創辦。臺灣大學心理系的實驗心理學,是從漢字認知研究開始,由劉英茂教授帶領下建立中文詞頻資料庫,對於後續的中文語言認知研究,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也建立了臺灣語言心理學研究的基礎。隨後,臺大心理系也開始探討視知覺歷程,近年在葉素玲與陳建中兩位教授的努力下,讓臺大心理系的視知覺研究在國際上具有相當的地位。大約從2000年起,開始有注意力與記憶的研究、情緒資料庫的建立,以及決策與選擇行為的研究,而有了更多元的不同發展方向。文末則指出,未來實驗認知心理學可能會更為著重在像是神經決策學、神經美學以及AI(人工智慧)等方向,同時,也會更加貼近實務應用層面的議題。

  第三章〈以學與教為經為緯的教育心理學〉(柯華葳)。心理學知識本質上是建構教育場域的核心素養,教育場域的多樣性則造就教育心理研究的獨特性。然而,在回顧近期教育心理研究成果後,發現有關學科學習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並指出現有的教育心理學教科書需持續地更新近期研究成果、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並未落實到實際教育場域,以及教育心理學應增加對不同學科學習與教學的內容。這些回顧反思突顯臺灣教育心理學研究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議題,而這些知識對於教育現場的應用也仍有許多空間值得努力。

  第四章〈臺灣心理計量研究之回顧、現況與展望〉(翁儷禎等人)。論文分析1958年至2017年底,發表在中華心理學刊的859篇論文,其中屬於實驗認知心理學有315篇(36.7%)、社會與人格心理學有161篇(18.7%)、臨床諮商與輔導心理學有127篇(14.8%)、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有109篇(12.7%)、工商與組織心理學有58篇(6.8%)、心理計量有46篇(5.4%)以及生理心理學有24篇(2.8%)。並且分析研究中所採用的分析方法,指出變異數分析占大宗有402篇(46.8%),其中又以實驗認知心理學為主,有205篇。文章中更討論目前國內心理計量研究人員的概況,發現在近二十年間,國內心理計量研究者人數穩定成長,然而即使如此,仍無法滿足大專院校對於心理計量研究人力的需求。心理計量領域的研究在促進其他心理學領域的發展上,扮演相當重要的地位,同時更有高度的實務價值。在該文末指出臺灣心理計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有四:強化基礎訓練、發展創新模式、增進知識轉譯以及擴大合作領域。

  第五章〈科學家與實務者:臺灣臨床心理學的共時性顧後瞻前〉(吳英璋等人)。臨床心理學的獨特性使得此一領域更為著重理論與實踐的連結,因此臺灣臨床心理學的發展,呈現多元豐富的樣貌。在這篇文章中,依據取樣與徵候兩項取向,系統性地回顧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包括兒童臨床心理學、睡眠心理學、乳癌創傷心理適應、心臟心理學、神經與復健心理學以及人文臨床取向研究。文中亦指出臺灣臨床心理學在重大災難上所扮演的積極角色,展現出公共心理學的臨床實踐。文末提出臨床心理學的未來發展,可以深化心理病理研究、在地化心理衡鑑以及倫理化心理治療,讓臺灣的臨床心理學能夠在學術與實務上獲得超越。

  第六章〈組織行為研究在臺灣五十年:路線、轉折及反思〉(鄭伯壎、黃敏萍)。回顧組織行為研究在臺灣發展的五十年,從客位、跨文化、本土化以及全球化等研究樣貌,理解臺灣組織行為研究的脈絡,與對主流研究和理論的貢獻。依循西方理論與概念所進行的客位研究,在發展的初期培植了臺灣組織行為研究基礎研究能力,後來試著從文化比較的跨文化觀點,則開始意識到屬於華人文化特有的現象與不同理解。而本土化的研究,則是關鍵的重要轉折,開始能夠建立屬於華人在地的概念與理論。這項體質上的轉換,也促使臺灣組織行為研究者能夠以其獨特的在地理解,提供國際主流學術社群創新知識。從學術研究的本質上,任何一種方式都能夠產生知識,並無優劣之分,然而若是考量提升人們與民眾的福祉,我們仍需要更為全面的本土研究與知識。

  第七章〈運動心理學在臺灣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高三福、張育愷、季力康、林靜兒)。西方運動心理學的發展幾乎與心理學的發展同步,尤其是生理心理學、實驗心理學以及心理物理學等研究成果,都與運動心理學的早期發展息息相關。在臺灣運動心理學的發展上,早期仰賴少數從美國取得運動心理學博士學位的教師返臺授課,中期則是藉由大量翻譯國外教科書,促進知識的普及,而在近期則是在2000年成立臺灣運動心理學會後,逐步與國外專業學會與研究機構,展現密切的合作,也將臺灣優秀的研究與研究者,推到國際重要學術舞臺。同時,臺灣運動心理學更實質參與國內運動選手的競技能力提升計畫,更協助臺灣代表隊在國際級比賽中獲得佳績,因此催生出運動心理諮詢老師的培訓課程。未來,臺灣運動心理在研究與實務上,仍有許多值得發展的方向,像是高齡社會中的高齡者認知與動能力,是能夠直接呼應臺灣社會需求的重要議題。

  第八章〈諮商心理師對安寧病人的整全照護〉(陳秉華、黃奕暉)。論文聚焦於安寧緩和醫療中,諮商心理師如何在整合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及靈性上扮演關鍵的角色,而能夠以病人為主體,建立全人照護模式。安寧緩和醫療是近期回應病人臨終尊嚴與人性的醫療模式,專業諮商心理師的進入方式與功能,也正在初步成形階段。與傳統諮商心理師養成訓練不同之處,在於更需要了解臨終病人在生理上的獨特需求,病人與家屬心理上的重大轉換,以及宗教人文的特殊限制與需要。因此藉由回顧相關文獻與實務經驗,提出安寧諮商心理師的專業發展建議。

  第九章〈「實證論」與「實在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理論的哲學基礎〉(黃光國)。黃光國教授以其個人自身經歷串連臺灣本土心理學研究的演進,以及統整自身在建構本土心理學科學哲學基礎上所做的貢獻。文中以一種自傳式的呈現方式,在社會環境、重要思想人物、學界主流觀點以及臺灣心理學發展之間輕巧的移轉,仔細地刻畫文化是怎麼被研究與理解、本土化的意涵與存在價值、如何找尋並建立本土化的知識論基礎,以及所遇到的挑戰與轉化。文章的呈現也如同標題,在實證論與實在論的反思中,試著以現象經驗的主體,建構屬於本土心理學的知識。

  第十章〈臨床心理學於安寧緩和場域之反思踐行〉(楊于婷、林耀盛)。罹患重大疾病到生命末期的患者,個人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象以及自我對於生命的意義等層面,都會產生極大的衝擊。這個時候,臨床心理師的介入就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協助患者重新與自己、社會以及環境連結。本文藉由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說明臨床心理實務工作者如何考量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三個層面,提升患者與照顧者的身心狀態,並藉由靈性的思考,讓患者與照顧者重新面對生命、無常,以及死亡。

  臺灣心理學的未來發展方向

  當醫生沒有病人,再先進的醫學知識也是毫無用處;當醫生缺乏高超的技術,病人也沒有希望;當病人不相信醫生時,病人也只能自求多福。醫生是解決問題的比喻,而病人則是有需求的對象。六十年來,臺灣心理學在各個領域都有長足的發展,堆疊起厚實的基礎,也開始能夠與國際主流學術社群對話,我們可以確信臺灣心理學是與國際先進知識並進,並且可以產出創新知識。同時,我們也持續地自省,這些知識對誰有價值、能解決誰的問題,進而產出許多能夠回應臺灣社會需求的特定領域知識,以及推動本土心理學的發展。不過我們也發現,在將這些心理學知識落實在人們日常生活上的技巧和方法仍然不足,臺灣社會與學術社群對於土產的知識也缺乏足夠的信心。

  學術研究向來不是在於提供完美的解答,而是提供讓人可以檢視、質疑,並且推翻的論點,所以需要提供空間給創新想法,並對現存觀點保持懷疑。雖然知識僅是在反覆檢視後,所能獲得的暫時性理解,我們仍需要相信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知識,能在此基礎上加以延伸應用。當醫生害怕犯百分之一的錯,會錯失幫助百分之九十九病人的機會。臺灣社會也需要提高對於臺灣心理學知識的信任,才有機會讓我們卓越的研究成果,得以造福民眾。找得到病人,醫生也才有存在的價值。

  歷任主編和十篇論文,對於各領域心理學未來發展方向已經有詳細的願景,我們也不再重述。在此提出幾個回應現況的建議:一、引用《中華心理學刊》的論文,即使是投稿國際英文期刊。我們有提供英文長摘要,足以讓外國學者判斷研究品質與結果的可信度;二、發展應用心理學知識的技術和方法,用來解決實地場域的問題。心理學需要展現出能夠解決問題的實務價值,才能夠在社會中被視為重要的存在;三、提升民眾對心理學知識的理解。不論是科普書籍或是訪談社論,都會是可行的具體作法。

  結語

  《中華心理學刊》六十年了,中間曾經面臨無以為繼的波折,甚曾讓主編們放棄自己的人生規劃,承接傳統也承擔任務。我們感謝歷任主編、副主編以及協同主編,在您們的帶領下,《中華心理學刊》承載著臺灣心理學的精神與使命,也讓我們能夠持續擁有這份光榮;我們感謝六十年來859篇的作者們,您們的卓越研究成果,是《中華心理學刊》的堅實內涵;我們更感謝來六十年來默默為期刊論文審稿的評閱人,您們對於專業與學術的堅持,讓《中華心理學刊》持續維持著高品質的呈現。讓我們期許《中華心理學刊》的下一個六十年!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73507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雙痕記:海馬與杏仁核在情境恐懼制約中的角色
 
一 前言
 
生理心理學(亦稱生物心理學或行為神經科學)在臺灣的建立與發展已經超過四十年。這領域旨在探討行為的神經、內分泌或遺傳基礎。本地的生心研究者致力於用動物模型(齧齒類、獼猴或迷你豬)探討正常行為或神經與精神疾患的心理生物機制(Chang, Chen, Wang, & Lai, 2016;Li & Li, 2013; Xing, Yeh, Gordon, & Shapley, 2014; Yeh, Cheng, Xiao, et al., 2020; Weng, Tikhonova, Chen, et al., 2016),澄清神經解剖(Wang, Liao, & Wang, 2017; Hsiao, Liao, & Tsai, 2013)、神經生理(Kuo, Chiou, Liang, & Yen, 2009; Xing, Yeh, Burns, & Shapley, 2012)或神經化學之細胞與分子層次的相關運作(Chen, Ma, Lin, Cheng, Hsu, & Lee, 2017; Liao, 2018; Mishra, Cheng, Lee, & Tsai, 2009)。生心學者在臺灣雖屬於少數,但他們的發現對於該領域一些議題曾做出有意義的貢獻,甚至對行為理論有所啟發。這些研究雖然只有少數發表於《中華心理學刊》(Hung, Hsieh, & Li, 2015; Liang, 1999; Liang & Hsu, 1975; Shen & Liao, 2007),但對於臺灣生心領域的成長與茁壯卻積極參與。由於多數生心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因此本文有別於本書其他篇章,不以回顧中華心理學刊的著作為主,而企圖以本實驗室一系列性研究為核心,輔以本地同儕的研究成果,討論臺灣心理學界近年對一個重要的心腦議題的探索與思考。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際迷航記|最終章>>陪你穿越迷霧找到最好的路,心靈導航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格林全書系
  • 售票網電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