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雙痕記:海馬與杏仁核在情境恐懼制約中的角色
一 前言
生理心理學(亦稱生物心理學或行為神經科學)在臺灣的建立與發展已經超過四十年。這領域旨在探討行為的神經、內分泌或遺傳基礎。本地的生心研究者致力於用動物模型(齧齒類、獼猴或迷你豬)探討正常行為或神經與精神疾患的心理生物機制(Chang, Chen, Wang, & Lai, 2016;Li & Li, 2013; Xing, Yeh, Gordon, & Shapley, 2014; Yeh, Cheng, Xiao, et al., 2020; Weng, Tikhonova, Chen, et al., 2016),澄清神經解剖(Wang, Liao, & Wang, 2017; Hsiao, Liao, & Tsai, 2013)、神經生理(Kuo, Chiou, Liang, & Yen, 2009; Xing, Yeh, Burns, & Shapley, 2012)或神經化學之細胞與分子層次的相關運作(Chen, Ma, Lin, Cheng, Hsu, & Lee, 2017; Liao, 2018; Mishra, Cheng, Lee, & Tsai, 2009)。生心學者在臺灣雖屬於少數,但他們的發現對於該領域一些議題曾做出有意義的貢獻,甚至對行為理論有所啟發。這些研究雖然只有少數發表於《中華心理學刊》(Hung, Hsieh, & Li, 2015; Liang, 1999; Liang & Hsu, 1975; Shen & Liao, 2007),但對於臺灣生心領域的成長與茁壯卻積極參與。由於多數生心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因此本文有別於本書其他篇章,不以回顧中華心理學刊的著作為主,而企圖以本實驗室一系列性研究為核心,輔以本地同儕的研究成果,討論臺灣心理學界近年對一個重要的心腦議題的探索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