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常常聚會的時候,會被問到我在做什麼?我說琺瑯。髮廊呀?有機會去找你剪髮。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蠻有趣的。而在我認真要介紹琺瑯時,因為表面的質地很像釉的關係,就會被問到這是陶瓷?還是玻璃?這使我思考該用什麼方式和大家介紹「何謂琺瑯」?於是我開始用文字記錄下製作琺瑯的過程和心得。
2019那年,去了義大利一趟,在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我看到許多天主教相關的琺瑯肖像。用一種很古典的琺瑯上色技巧,把琺瑯鑲嵌在家具中。當下看到時,彩色釉料在木頭傢俱上,讓古董有了新的生命,像是老木框內有一幅精緻的古典油畫。
我很欣賞維梅爾,喜歡他作品的自然與真實,貼近了生活的平靜與幸福。我也喜歡林布蘭,在靈動的光陰變化下,有著自然細膩的線條。17世紀的荷蘭畫派,特別是靜物畫作,也常常給我很多靈感。雖是刻意地以花卉與孔蟲為內容,但當以古典油畫概念為基底時,那樣的刻意感就消失了,反而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與自然中許多翩翩起舞的瞬間。
我喜歡琺瑯的古典細膩,像是立體的油畫。從義大利到台灣後,我開始大量創作一系列的畫琺瑯作品。在2020年舉辦了一場名為薔薇花園的個展,展出許多以畫琺瑯所創作的薔薇作品。以琺瑯為材質,好像能捕捉我心中那靈動的光影,花鳥,蝴蝶,立體了生活的幸福。
但琺瑯不像是油畫,可以反覆修改。燒製的時間很快,不到一分鐘就好了。製作時的思考得非常縝密,因為燒製時,就無法改變。有時候,原先很美的石綠色,卻因為琺瑯粉的厚薄不一,若燒的次數太多,不僅顏色會消失,甚至是完全燒盡,只剩下焦黑的碳與結晶。燒製空窗琺瑯時,如果溫度拿捏不好,就會將金屬絲線內好不容易補起來的琺瑯給燒破了。
做失敗的時候,我總有一股悵然。好像有生命在我手上悄悄離去。心裡就會想,要是有本書在一旁,該有多好?難道這門技藝,只能透過自己的生命累積經驗,不能更有效率地傳承下去嗎?
第一次在日本舉辦的琺瑯競賽,獲得外國組的會長獎。到現場後,發現作者大多為頭髮蒼白的創作者。當我去領獎報到時,他們用難以置信的表情看我,還以為得獎的其實是我的父親,我只是代為領獎而已。
年輕人很少做琺瑯了嗎?
我漸漸覺得自己有了個使命:想將琺瑯年輕化,以書和課程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
過往的琺瑯書,並不會把製作步驟寫得非常清楚,所以在寫這本書時,我盡可能放詳細的分解步驟圖,使對於想製作學習的人能更容易上手。
從2016年開始陸續整理,直到2019年再度開始重新撰寫並使他內容更為完整,到2021年在跟編輯討論下,這本書已經慢慢長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迎接著它的誕生,如同燒製琺瑯,它的色澤,它的溫度,它的內斂抑或克制,都是我工藝生命的衍生。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帶領讀者,進入一片新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