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法展
巨變時代的管理

巨變時代的管理

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

  • 定價:480
  • 優惠價:943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的出發點是探討主管的工作,也就是管理。在企管界已經發生的變化提出了這個問題:什麼是過去40 年來可行而自動被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種種假設、規則及實務做法,現在開始遭到質疑,甚至淘汰?本書接下來探討管理、經濟和社會方面一大根本改變帶來的影響,亦即資訊的出現成為企業主管的重要資源及公司組織的骨架。本書此部分的前提是這句老話:「你若不是工具的主人,就是它的僕人。」
 
  企業主管必須學會什麼才能成為這項新工具的主人?接著,本書從主管的工作和組織的範疇,轉移到市場及世界經濟,其中有新的權力中心、新的成長市場、新的成長產業。本書最後一部分分析了社會及政府的改變,這大概是這個世紀的社會轉型中最大的改變,政府既大獲成功,同時也徹底失敗。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讓今天的企業主管可以領先這個不一樣的明天,事實上是使之成為他們的明天。
 
本書特色
 
  本書中所有的內容,包括一開始和結尾的兩篇訪談,以及中間的25 個章節,雖然看似繁複多樣,但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處理已經發生的不可逆的變化。因此,所針對的是企業主管可以(也必須)據以採取行動的種種變化。本書中所有的文章並不試圖預測未來,而是探討主管可以做、必須做的事,方能創造未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譯者簡介
 
白裕承
 
  1968 年生於台南,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於《自立早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明日報》、《壹週刊》、《蘋果日報》等媒體的國際新聞中心。譯作包括《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險峰歲月》、《尋找說故事的人》、《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合譯)、《馬勒傳》、《喬伊斯傳》
等書。
 

目錄

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導讀  不可逆的改變已至─給後疫情時代經理人的備忘錄 孫明德 
 
前言    
致謝    
訪談  後資本主義的企業主管 喬治.哈里斯 
第一部 管理
第1 章 經營之道 
第2 章 為不確定性做規劃 
第3 章 企業的五大罪狀 
第4 章 經營家族企業 
第5 章 總統的六項原則 
第6 章 網絡社會與管理 
 
第二部 以資訊為基礎的組織
第7 章  組織型新社會 
第8 章  三種團隊 
第9 章  零售業的資訊革命
第10 章 掌握資料:該知道的都知道 
第11 章 我們要做的是度量,而不是計算 
第12 章 現今主管需要的資訊 
 
第三部 經濟
第13 章 一堂世界經濟的貿易課 
第14 章 美國經濟的權力轉移 
第15 章 新市場在哪裡 
第16 章 環太平洋與世界經濟 
第17 章 中國的成長市場 
第18 章 日本大商社的終局? 
第19 章 弱勢美元強化了日本 
第20 章 新興強權:海外華人 
 
第四部 社會
第21 章 社會轉型的世紀 
第22 章 強化非營利組織能帶來公眾利益 
第23 章 知識工作與性別角色 
第24 章 政府改造 
第25 章 民主國家能贏得和平嗎? 
結語
訪談  後資本主義社會的管理 湯姆.402
 

導讀
 
不可逆的改變已至─給後疫情時代經理人的備忘錄
孫明德博士
 
  2020 到2021 年恐怕是我們這一代最深切感受何謂「巨變」的兩年。疫情如燒不盡野火、美國中東政策餘波蕩漾、中美關係緊繃、全球供應鏈重組,再加上新科技的威脅與機會⋯⋯大部分
的人都可隨手舉出好幾個例子。
 
  不過,為什麼全球管理學巨擘彼得.杜拉克會在1995 年就寫成《巨變時代的管理》?當時,又有哪些巨變?為什麼值得四分之一世紀之後的我們研讀? 1995 年,Amazon 和Yahoo 正好都創立一年;Google 還要三年才出現;FB 則在將近10 年後才在美國加州成立,此時創辦人祖克柏只是個11 歲的小孩;至於被逐出蘋果的賈伯斯尚未重返光榮,不過正好就在這年,他的皮克斯動畫公司推出全球首部3D 長篇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彼得.杜拉克當時所預見的巨變是真實的,這些即將改寫產業面貌與人類工作及生活方式的科技公司,正蓄勢待發。而杜拉克看見的巨變,來自「資訊」將重新定義組織、資產、人才與管理,也即將快速重塑經濟與市場的面貌。
 
  巨變之所以令人憂心,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不曉得未來將會發生什麼,無從預先準備,擔心落後或被淘汰;另一則是過去的成功經驗不再管用,甚至反而是通往未來的絆腳石。
 
  本書包括開頭及結尾的兩場訪談,以及分成四大主題的25個章節,看似繁雜多樣,但其實有一個共同主題,就是處理已經發生的不可逆改變。
 
  杜拉克雖未能親見21 世紀後以資訊做為基礎的大部分組織樣貌,但他精準預測,「當一個組織以資訊為核心再造,大多數的管理階層都變得多餘,(因為)其中許多都只是資訊的中繼站。」因此,大多數科技公司的組織扁平,甚至採用零規則的管理,就能維持組織運作效能。杜拉克認為,在這樣的組織中,「經理人必須負起資訊責任的第一步,就是找出知識的缺口。」
 
  找出知識的缺口,意即能夠定義企業組織需要的是哪些資訊或數據,並藉由處理這些資訊而獲得營運所需的知識。若缺乏這樣的定義,再多的資訊都無法產生價值。
 
  杜拉克另一個精準預言是,他知道大多數經理人面對巨變時的反應,會從追求技術或速度著手。他說,「太多人的重點都放在技術上,尤其糟糕的是,放在電子產品執行的速度上,愈快愈好。」直到今日,許多企業經理人在規劃數位轉型策略時,不都還以為導入技術、增加速度等於轉型?然而,「當前所強調的組織再造主要意味著,把一個組織從事物的流動轉變成資訊的流動,而電腦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項工具。」杜拉克舉了兩個例子,說明為什麼不應將焦點放在技術上:「如果你去五金行買一把鐵槌,不會問你是要用它來釘椅墊或是修理門;用出版業的話來說,曉得打字機的原理並不會讓你成為作家。」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接連而來的巨變?本書特別收錄的兩篇杜拉克訪談,提供相當明確的線索:第一篇討論的是組織與管理範圍改變,書末訪談則討論如何重新定義企業人才培育。
 
  杜拉克認為,知識已經取代資本成為組織的推動力,經理人需要關注三大項目:一是組織所處的大環境,例如社會及其產業結構、市場、技術等;二是組織的使命;三則是組織要達成使命所需要的核心競爭力。
 
  雖然杜拉克在本書中沒有提到AI、區塊鏈或量子計算這種看來酷炫的新科技字眼,但回歸本質,如今所需要的人才,必須隨時能夠掌握工作上需要的知識,因為「知識是唯一有意義的資源,對於經理人而言,更是如此。」至於組織管理同樣也有本質的轉變,杜拉克強調,「過去一百年來的傳統組織,其骨架或內部架構是位階和權力的一種結合;而在新興的組織中,得要是相互理解和責任的結合。」
 
  巨變已成常態,這是不可逆的改變,如何讓自己善於管理變巨變時代的管理動?推薦可從閱讀本書開始。
 
本文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前言
 
  本書中所有的內容,包括一開始和結尾的兩篇訪談,以及中間的25 個章節,雖然看似繁複多樣,但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處理已經發生的不可逆的變化。因此,所針對的是企業主管可以(也必須)據以採取行動的種種變化。本書中所有的文章並不試圖預測未來,而是探討主管可以做、必須做的事,方能創造未來。
 
  要預測未來並不是太困難的事,只是沒有意義。許多未來學家都有很高的打擊率,他們評量自己以及通常被人評量的結果都算準確。他們預見了一些事情,但更重要的永遠是根本上的改變,這些改變發生了,但是沒有人預料到,也不可能預料。回顧十年前的今天,1985 年時沒有人預測到或可能預測到,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未能在歐洲釋放爆炸性的經濟成長,反而帶來十年的經濟停滯,以及瑣碎的爭論。結果,1995 年後統合的歐洲,在世界經濟的表現反而比1985 年時分裂的歐洲更虛弱。十年前也沒有人預測到或可能預測到,中國大陸會出現爆炸性的經濟成長,這種成長並非當局政策造就的結果,反而與之無關。沒有人預測到5,500 萬海外華人會成為新興的超級經濟強國。十年前也沒有人可以預測,資訊革命對商業的最大衝擊,竟然會是對最古老的資訊系統(這套系統似乎每個關節和組織都已僵化),亦即會計師的會計模式所做的徹底的重新思考與結構重組。
 
  同樣重要的是─我們無法為未來做決策。決策是採取行動的承諾,而行動總是在當下,也只能在當下。只有當下的行動,才是塑造未來唯一可行之道。主管領薪水就是要執行任務,也就是採取有效的行動,而要做到這件事,只有思索現況,並善加利用已經發生的改變才行。
 
  本書的出發點是探討主管的工作,也就是管理。在企管界已經發生的變化提出了這個問題:什麼是過去40 年來可行而自動被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種種假設、規則及實務做法,現在開始遭到質疑,甚至淘汰?本書接下來探討管理、經濟和社會方面一大根本改變帶來的影響,亦即資訊的出現成為企業主管的重要資源及公司組織的骨架。本書此部分的前提是這句老話:「你若不是工具的主人,就是它的僕人。」企業主管必須學會什麼才能成為這項新工具的主人?接著,本書從主管的工作和組織的範疇,轉移到市場及世界經濟,其中有新的權力中心、新的成長市場、新的成長產業。本書最後一部分分析了社會及政府的改變,這大概是這個世紀的社會轉型中最大的改變,政府既大獲成功,同時也徹底失敗。
 
  不到30 年前,甚至只有25 年前,人們常說雖然經理人和主管的人數比起1920 年代(更遑論一次大戰前)多了很多,但其中大多數人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方式,都和以前的人差不多。如今的經理人和企業主管已經不是這麼回事了。但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情是,明天的經理人和企業主管所做的事情,和今天的經理人和企業主管所做的更是截然不同,做事的方式也大不相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讓今天的企業主管可以領先這個不一樣的明天,事實上是使之成為他們的明天。
 
彼得.杜拉克
1995 年5 月於加州克萊蒙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506484
  • 叢書系列:跨世紀大師彼得杜拉克
  • 規格:軟精裝 / 416頁 / 15 x 21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訪談
後資本主義的企業主管

 
《哈佛商業評論》訪談
採訪人:喬治.哈里斯(T. George Harris)
 
半個世紀以來,企業界、公眾服務組織、政府的高階主管,都將彼得.杜拉克視為導師與顧問。他亦被尊稱為現代管理學教父,對社會經濟交匯的各種力量別具慧眼,又能提出務實的洞見,幫助組織領導人在亂局中看到機會。杜拉克具有一種難能可貴的綜觀全局的天賦,且不曾停止吸收博廣的學問,涉獵領域從日本藝術到高等數學中的網路理論。然而,在和客戶及學生的深度談話中,他的收獲最多;他的客戶和學生遍布在全球的各個角落,從行動中汲取他們的理念,又將理念付諸行動。
 
自從杜拉克1946 年出版《公司的概念》一書,將員工重新定義為資源而非成本以來,他的著作已成為各主要文化中社會領導人源源不絕的資源,特別是對日本的高層決策者,在他們躍居世界商業領袖地位的關鍵階段中發揮了作用。世界各地許多生產組織的領導人,將杜拉克當作知識的引導者,甚至視同恩師。
 
杜拉克發表的真知灼見,大多首次刊載於《哈佛商業評論》。他已為本刊執筆30 篇文章,數量超越所有的撰稿人。他最近出版的著作《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書中的核心概念係發表於本刊1992 年9/10 月號。本刊特派和杜拉克交情長達24 年的喬治.哈里斯,前往加州克萊蒙研究所的杜拉克管理學中心進行兩天的深入訪談,探討新近在實務層面的改變對今日企業主管的影響。
 
問:彼得,您總是把理念拉到人們實際日常工作與生活的層次。我們現在想知道,經理人要如何在後資本主義社會中運作?
 
答:你必須學會在你沒有指揮權的情況下進行管理,也就是在你不受人掌控也沒有掌控權的情況下,這就是根本的改變。管理學教科書大多數仍然在談如何管理部屬,但是評量一個主管的方式已經不再是看他或她手下管理多少人。這種評量標準的意義,已經跟不上工作的複雜度、工作所使用和產生的資訊,以及完成工作所需的各種不同的關係。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未來,尚好!AIGC思維|趨勢先機|職涯成長|致富規劃,商業趨勢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格林全書系
  • 售票網電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