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序──以食為引,翻「閱」高雄山林
前言──透過料理和手作,獲得山的款待
Part1|從淺山出發 ▲旗山▲美濃▲杉林
【風土場所】
土地長出蝸牛屋──慢樂處
月光山腳下的夢想地──小春日和
我們是大武壠族,是來自山上的孩子──日光廚房
【手作之器】
運用大地草木創作,就是我的生活──林彥伶
手中的陶,運行著美濃的金、木、水、火、土──鍾建志
善的循環與利用,廢材木料的第二生命旅程──西拉雅工作室謝二羊
+Pause & Plus + 郊野採集1
旗靈縱走,大開眼界的淺山之美──帶路人:張正揚
Part2|往更深的山裡去 ▲六龜▲茂林▲那瑪夏▲桃源
【風土場所】
學習與里山農村和諧共存的共好基地──檨仔腳共享文化空間
透過麵包,將部落的人和食材包容進來──蝶。Svongvong手感烘焙
一家人傳承著山野的布農滋味──伊藍和阿布斯的農場Ilan Abus Tu Huma
【手作之器】
雙手搭橋,體現祖先的生活智慧──荖濃文化工作室
創造出當代布農族的那窯瑪夏陶──李文廣
用身體記憶的經緯地圖──顏德昌
+Pause & Plus + 郊野採集2
藏寶之山,揀條步道探險去──帶路人:洪得勝
Part3|用料理回訪山林 ▲甲仙▲新興▲左營▲旗山
從米食和醃漬菜,展開舌尖的甲仙小旅行──甲仙愛鄉協會
打開龜時間的「食」光寶盒,發酵滋味最甘美──龜時間
在家,烹煮一桌山林──松鼠禾作舍
香蕉、冰淇淋,與它們的產地──小露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