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臺灣在景觀專業科系尚未正式成立之前,有關「景觀史」的課程多由當時大陸來臺具有建築背景之教授們在授予「建築史」中略有提及,且多稱之為「造園史」。70 年代,臺灣出國留學風氣漸盛,受到歐美系統性和科學性教育體制之影響,使人們對傳統造園有了不同的認知,這股現代思維為相關學界和業界帶來了化學變化,諸多名詞相繼出現。經過多年的辯證之後,逐漸整合為今日普遍採用的「景觀」(Landscape),並使臺灣景觀學術與實務界因取得共識而往前邁進。
其後景觀系相繼成立,「景觀史」多偏重講述西方庭園和公園的發展,而有關東方庭園史則以中國古典園林為主。雖然有不在少數的文獻論述臺灣在此領域的發展,然多散見於專書、論著、學術論文或技術報告;而這長期以來被學術界乃至實務界所忽視的「小史」,實則和臺灣島嶼發展的「大史」,有著密不可分的血脈關連。乃思考透過綜整文獻,探討臺灣景觀發展史,並精選一些蘊含前述景觀意涵之臺灣公園和庭園做進一步的探索,盼能將這些寶貴的碎珠串成一條項鍊,予己予人留下些許記憶,也盼新生代景觀人繼續將記錄臺灣景觀史延續下去。
本書以兼具東西方意涵之「園景」為書名,並以通稱之「景觀」貫穿全文。明朝計無否於 1634 年所著《園冶》,乃第一本最早出現「造園」二字之記載,且至今仍被引用。「園」字可解構為「圍牆」、「屋宇」、「池」和「石、樹」;其中,「口」者為「圍牆」,「土」者為「屋宇平面」,「□」者乃「居中為池」,「化」者為「似石似樹」。園中要素包含「自然者」有「花木魚池鳥獸」,「人為者」有「圍牆屋宇」;調劑於兩者之間為疊石。在現代西方,庭園設計逐漸演變成「景」(Landscape)的跨領域科學專業;如地理領域視「景」為「可為感知的總印象體」;建築領域視之為「 有別於建築空間之開放空間」;生態領域視之為「空間當中自然效應之組合」;地質領域則視之為「一塊地表上所有特徵之總稱」。爰此,筆者乃整合以上論點做出總結:「所謂景觀,係以天為頂,地表為底,在一定範圍內之戶外空間及其所包含之有機、無機、有形、無形因子,及其相互間之關係所產生自然效應之組合」。
全書以敘事性方式,開啟四百年來臺灣景觀發展的綜述;總計18 萬字,60 張示意圖,610 張照片和430 篇引用參考文獻。「總論」鋪陳了臺灣景觀各個時期的歷史背景和變遷,令人讚嘆臺灣景觀專業領域一甲子的苦行和艱辛,而今終致開花結果。「各論」中二十個公園和庭園,以文資較多、取得較易、區位可及性高,且容易到達;在類型上較具代表性,且為人熟知,以及與筆者息息相關者為選取原則。這趟行旅,前後歷經十數個寒暑,由初始編撰專業專書自許,通過查閱文資、背著相機造訪園區,再核對文資、園區重遊。超乎預期的是,最終收穫竟是個人心靈安頓、快樂吟詠的生活讀物!
本書之成,感謝我的啟蒙老師——臺灣大學名譽教授凌德麟老師和師母周春垣老師指引我走進景觀專業的殿堂,還有所有協助蒐集資料、提供資料、現場解說的朋友們。感謝劉盈科董事長、浦忠義副主任、蔣美花(排灣語Dresedres
kazangilan)女士、歸麗卿(排灣語Maljeveljev mavaliw)女士、盧鳳玉(排灣語Zipulu Abaliwsu)女士、魏朝政先生、陳彥良先生、Charles Sand 先生和Hilary Roberts 先生。特別感謝從搜尋數十年前的文資,到細心繕打文稿數十次的幕後英雌——覃慧。
完成本書的最大動力,是家人的全力支持和參與。先生友鋒是教育工作者和開業建築師,與我專業領域相輔相成,經常給予寶貴意見和精神上的支持,提升了本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兩位摯愛的女兒英慈和欣慈,從小跟著我走訪國內外風景名勝。知我有此編書「壯舉」,乃義不容辭加入行列,與我同行,協助記錄和拍攝,並且不時提出讓人驚豔的見解,最是令我欣慰和感恩!祈願在天上安息的父母同我們共享這份喜悅。
王小璘
2021年6 月
中華民國 臺灣 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