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漫遊歐洲一千年:從11世紀到20世紀,改變人類生活的10個人與50件大事(暢銷經典版)

漫遊歐洲一千年:從11世紀到20世紀,改變人類生活的10個人與50件大事(暢銷經典版)

Centuries of Change: Which Century Saw the Most Change and Why it Matters to Us

  • 定價:480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認知的拓展│價值的衡量│文明的解讀│科技的發明│
超越國度、時空與心靈框架的巨大變革
 
  英國皇家歷史學會資深會員、文物協會會員,亞歷山大獎得主,《漫遊中古英格蘭》、《漫遊伊莉莎白女皇的英格蘭》、《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作者伊恩‧莫蒂默,帶你穿越歐洲一千年。
 
  印刷術、聖經、聖經翻譯本,哪一樣提升了歐洲的識字率?答案可能超乎想像!
  為什麼十五世紀有那麼多的自畫像?這與個體的自覺又有什麼關聯?
  戰爭對健康有非常正面的影響?!為了提升作戰實力,世界大戰反而催生了醫療的進步?
 
  穿越歐洲一千年
 
  這是一趟關於探險、發明、革命與劇變的旅程,哪十個人、五十件大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電腦的出現比全民教育更重要嗎?廢除奴隸制比發明電腦更重要嗎?還是發現美洲大陸最重要?是行動電話、冷凍食品、避孕方法,還是時鐘、槍支、印刷書籍的出現,改變人類的生活呢?
 
  十一世紀,興建城堡、抵禦維京人、教會的擴張,都與征服和戰爭的威脅緊密相關;十二世紀,人口擴張與食物供給有關,醫藥和法律的改變與疾病和戰爭有關;到了十三世紀,金錢出現了,人們盡其所能避免財務損失;而十六世紀的探險家、十七世紀的中產階級、十八世紀的農業改革者,與十九世紀的工業家,無不受到發財夢的驅使;在二十世紀,商人將個人致富轉換成藝術,運用世界各地的資產玩著大富翁遊戲。因此,過去一千年改變人類生活的主要力量是:氣候及其對食物供應的影響、安全的需求、害怕疾病,以及個人致富的慾望。
 
  帶來改變的,不一定是偉人或最偉大的發明,但卻織就了這千年來的歐洲時空樣貌。
 
好評推薦
  
  一致好評
  《衛報》《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出版人週刊》《圖書館期刊》《每日電訊報》
  《文學評論》《獨立報》《週日郵報》《每日快訊》
 
  莫蒂默獨創的書寫風格,是我們這個時代卓越的作品。──《泰晤士報》(The Times)
  充滿驚喜!會讓你不忍釋卷!──《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本書讓你領悟不同時代人的心靈。──《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感人的成就!莫蒂默引領讀者清晰見識千年來的人類生活。──《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繼《坎特伯里故事集》之後,最有趣的歐洲生活記述。──《衛報》(The Guardian)
  以文學之筆,生動描繪千年來的眾生相。──《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迷人的作品!──《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伊恩‧莫蒂默(Ian Mortimer)
 
  埃克塞特大學文學博士、倫敦大學學院檔案學碩士。一九九一年到二○○三年,任職於多所檔案和研究機構,包括德文郡檔案室、雷丁大學、皇家歷史手稿委員會和埃克塞特大學。一九九八年,獲選為英國皇家歷史學會(Royal Historical Society)資深會員以及文物協會(Society of Antiquaries)會員,醫學社會史作品《垂死和醫生:十七世紀英格蘭的醫學革命》獲得由英國皇家歷史學會頒發的亞歷山大獎(二○○四年)。
 
  著有《漫遊中古英格蘭》以及《漫遊伊莉莎白女皇的英格蘭》、《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
 
譯者簡介
 
胡訢諄
 
  中正大學哲學系學士、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研究碩士。專事翻譯,譯有《香吉士一家人》、《嘉年華的誕生》等。
 

目錄

緒論
十一世紀(1001~1100)
拜倒在十字架底下/暴力是一種生活方式/奴隸是懲罰的手段/蓋城堡宣示威權
 
十二世紀(1101~1200)
開墾愈多生得愈多/靈魂上天堂還是下地獄/艾綠綺思的戀人/天主能醫病嗎?/遵從法律或死路一條
 
十三世紀(1201~1300)
交易不一定要付錢/這些識字的人從哪冒出?/控告國王違法∕苦哈哈的托缽修士/旅行到中國
 
十四世紀(1301~1400)
屍體像千層麵一樣層層疊起/如暴風雨般的箭矢/效忠教宗或國王?/用母親的語言創作
 
十五世紀(1401~1500)
一心尋寶的水手/被鐘錶師傅馴服的東西/我可以看見自己的臉/用屁股吹小號的裸體小丑
 
十六世紀(1501~1600)
自己的《聖經》自己讀/教宗,給問嗎?/令騎士龜縮的火槍/血氣方剛的人為何不打架了?/黃金國的悲歌
 
十七世紀(1601~1700)
遙遠的星球有天主的子民嗎?/神療癒人類的管道/去西部吧,年輕人!/有錢沒錢都是人/憂慮的布爾喬亞
 
十八世紀(1701~1800)
快速移動的年代/地主與佃農皆大歡喜/廢除死刑成為潮流/貨物的價格如何決定/踏上永遠改變的未來路/斷頭台上的王后
 
十九世紀(1801~1900) 
生活不再只是生存/旅行的自由/通訊無障礙的年代/不再腐化的現代城市/鎂光燈下的故事/社會進步的力量
 
二十世紀(1901~2000)
交通改變了社會關係/人類暴力習性難以控制/不再恐懼英年早逝/窮人與富人收到同樣訊息/改變,比想像複雜/未來的誕生
 
後記  見證最大變化的世紀?
後語  與我何干?
致謝
附錄
圖片來源
 

緒論
 
  一九九九年歲末的某天晚上,我在家看著電視新聞。主播報導當日要事後,我以為依照十二月底晚間新聞的慣例,她要接著回顧過去十二個月的重大事件。沒想到那一年,她竟回顧整個二十世紀。她說:「我們正邁向二十世紀的尾聲,這個世紀,比起任何一個世紀,見證了更多變化……」我把那幾句話放在心上,來回思量。我很好奇,對於變化,我們到底瞭解多少?主播為什麼又那麼有自信,認為二十世紀比其他世紀見證更多變化?比方說,十九世紀,當時鐵路的發明可是改變了全世界。或說十六世紀,哥白尼提出地球繞太陽運行,馬丁路德將基督宗教一分為二呢?不久後,黑白電影、核爆蘑菇雲、太空梭、汽車和電腦,開始整天出現在我的電視螢幕。那位主播所謂二十世紀比其他世紀見證更多變化,顯然是將「變化」等同於「科技發展」,一九九九年歲末的某天晚上,我在家看著電視新聞。主播報導當日要事後,我以為依照十二月底晚間新聞的慣例,她要接著回顧過去十二個月的重大事件。沒想到那一年,她竟回顧整個二十世紀。她說:「我們正邁向二十世紀的尾聲,這個世紀,比起任何一個世紀,見證了更多變化..」我把那幾句話放在心上,來回思量。我很好奇,對於變化,我們到底瞭解多少?主播為什麼又那麼有自信,認為二十世紀比其他世紀見證更多變化?比方說,十九世紀,當時鐵路的發明可是改變了全世界。或說十六世紀,哥白尼提出地球繞太陽運行,馬丁路德將基督宗教一分為二呢?不久後,黑白電影、核爆蘑菇雲、太空梭、汽車和電腦,開始整天出現在我的電視螢幕。那位主播所謂二十世紀比其他世紀見證更多變化,顯然是將「變化」等同於「科技發展」,那麼二十世紀當然是無可匹敵。
 
  那天之後,每年我都和很多人討論「變化」這兩個字。每當問到「哪個世紀見證最多變化?」幾乎每個人都和那位主播一樣:當然是二十世紀。有些人甚至笑我,怎麼會考慮其他世紀呢?若要他們解釋,他們多半會回答二十世紀的五項發明:飛機、原子彈、登陸月球、網際網路、行動電話。他們似乎相信,在這些現代的成就面前,過去的一切都是次要。從前幾個世紀的變化,相形之下不足為奇。在我看來,這是錯覺──認為現代的發明造就最重大的變化,而現代之前的發展是相對靜止不動。光憑某些發明在二十世紀達到顛峰,並不能論斷它在二十世紀的變化是最急遽的。這個錯覺又因為我們傾向給予雙眼所見事物較高的重要性而加強,無論是親眼見到或是透過電視,缺乏真人見證的事件便是較不重要。
 
  只有極少數人會立刻想到,其他世紀能與二十世紀匹敵的事物。通常是因為他們本身專門的領域,使他們敏銳地意識到早期科技發明的影響,例如馬鐙、馬匹耕種、印刷機,以及電報。我在此不細數,但平心而論,當我拋出「哪一個世紀見證最大變化?」這個問題,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會由於科技發展而回答「二十世紀」,剩下的百分之五,多數人也會因為其他的科技發明而回答更早的世紀;能提到一九○○年以前與科技無關的事件,例如文藝復興、女權運動,這樣的人屈指可數。就我記憶可及,沒有任何人回答西元一千年之前的世紀,即使第五世紀是一個不錯的答案,因為第五世紀見證了西羅馬帝國的傾覆。
 
  有些人的回答是提出另一個問題:「你所謂的『變化』是什麼意思?」表面上這是理所當然的反應,但也耐人尋味。每個人都知道「變化」的意思,就是狀態的改變。然而,一旦被問到哪一個世紀見證最大變化,人們反而掌握不住「變化」的意思。人類集體的經驗源遠流長,範圍廣大,使我們難以思考其中無數的變化:當匯集起來時,各種不同的因素無法計量。我們能夠計算穿越世紀以來某些特定的變化,例如出生時平均餘命、出生率、壽命年數、身高、每人卡路里攝取、勞工平均薪資。我們也可以測量上一個千年的教會參與、暴力程度、相對財富與識字率,但若要準確測量這些項目,我們必須從生活的所有面向獨立出來。我們無法測量生活方式的不同,就像無法測量愛一樣。
 
  事實上,測量生活比測量愛還要困難。至少愛可以用規模表示,比方說,挽回愛人可以送一張情人卡,也可以送一千艘輪船,但生活方式無法以規模表示。任何變化,量化後看似最大,卻隨即會被另一個量化後的變化反駁。例如,二十世紀無疑的見證了出生時平均餘命最大的成長,在多數歐洲國家,都成長百分之六十以上。但相對的,在從前的世紀,男人和女人的個人壽命潛力才是最大,即使在中世紀,也有男人或女人活到九十歲或更高齡。森普林哈姆的聖吉爾伯(St Gilbert of Sempringham)於一一八九年蒙主恩召時是十六歲,約翰.緒利爵士(Sir John de Sully)死於一三八七年,享年一○五歲。當今鮮少人活得比他們更久。確實,在中世紀,八十至八十九歲的人口相對而言很少,百分之五十的嬰兒未能活到成年,但提到最長的壽命,千年來並無多大改變。只要有人試圖找出一個經計算的因素來回答「最大的變化」,另一個同樣經計算的因素就會提出反駁。為什麼取這個而非那個呢?以平均餘命相對於潛在壽命年數的例子看來,不過是個人選擇罷了。
 
  如此,這個問題不過是在家裡玩猜謎,純粹好奇,鬥鬥嘴,討論「誰是最偉大的英格蘭國王?」但事實上這是個嚴肅的問題。如同我在《漫遊中古英格蘭》中想要表達的,舉例來說,回頭看十四世紀,面對黑死病那樣的浩劫,便會懂得人類是多麼堅韌。也唯有回顧過去的事件,像是二次大戰,才能看出我們面臨巨大危機時,所激發的創新、組織和產量。同樣的,過去一百年的西方政府告訴我們,今日西方民主有多麼短視近利,政客迎合大眾瞎起鬨,面對社會問題只求速解,反而只有獨裁者才會深謀遠慮。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的社會曾經多麼暴力、性別歧視、殘酷,而且可能重演。歷史研究有許多目的,從理解當代社會如何由過去演變而來,到學習如何審視個人,最重要的便是揭露人類的本質,及其各種極端的樣貌。
 
  本書或多或少是我對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那位新聞主播遲來的回應。然而我要強調,為了決定哪一個世紀比其他世紀見證更大變化,我也設定一些參數。首先,我刻意保持「變化」一詞定義上的歧異與模糊,目的是使每個世紀所有可能的發展都能納入考量。到了書末後記,我才會嘗試去梳理、評析這些發展。第二,我只討論十個世紀:從一○○一到二○○○年間的一千年。這並非否認先前年代的重要性,而是聚焦在西洋文化。我無意讓這本書變成條列世界歷史「轉捩點」的清單。第三,本書探討的變化,範圍是西洋文化,亦即中世紀時期組成基督宗教世界的諸多國家所發展的文化。只有提及那些拉丁語言的子嗣遠渡重洋的世紀,才能將討論的脈絡擴大。因此,本書所提的「西方」並非以地理為單位,而是最初立足於中世紀基督宗教的王國,以及之後向外延伸的文化網絡。當然,我無意貶低歐洲世界以外的中世紀文化,本書是關於變化,不是卓越。若我將問題的時間範圍回溯自智人(Homosapiens)出生,那麼非洲將會佔相當大的篇幅。若我從末次冰期(last glacial period)結束考量起,中東地區則會非常重要。若我打算羅列人類文明迭起的諸多因素,例如使用工具、使用火、船隻與車輛的發明、語言與宗教的發展,也都需要納入考量。但這些是其他的歷史,在本書的參數之外。
 
  這本書並不是全世界的歷史,也不是幾個國家或某個地區的通史。有些國家重大的歷史事件在這裡並沒有提到,或者僅僅帶過。儘管有些侵略造成某些國家重大的轉變,例如諾曼人)征服英格蘭,或是美國海軍司令培理(Perry)於一八五三年登入東京灣,但相對而言,這些是當地的歷史事件。地理上,特殊的事件可能成為重要的歷史(例如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法國大革命),但多數的地區性事件與我的核心問題不直接相關。德意志諸國統一Unification of Germany)對葡萄牙人來說並不是非常重要;西西里人對於諾曼人征服英格蘭也不是太感興趣,他們自己就被諾曼人征服過。同樣的,美國與加勒比海黑奴的興起,只是十七世紀的一件小事。這是因為奴隸制度的再現對當時的西方版圖而言,僅是邊緣地區的現象。十七世紀的歐洲反而受到白奴貿易的影響較深,當時巴巴里(Barbary)海盜俘虜成千上萬個西歐居民,並將他們轉賣到北非作為奴隸。但即使是這樣,白奴貿易對歐洲的影響還是不及十七世紀那一章所選出的五大改變。奴隸制度的重現和許多國家的戰爭一樣,在任何世界史上都應被提及。但本書不是世界史,本書的主旨是思考西方的發展,回答一個特定的問題。
 
  將焦點集中在問題上,意味著某些個人成就和主題反而得不到關注。同事和朋友問我:「你怎麼沒提到李奧納多.達文西?」「你怎麼沒提到音樂?」儘管達文西是天賦異稟的人,但是他的科學思索在他的年代幾乎沒有影響任何人。很少人讀過他的筆記,他的發明也沒有真正被製作出來。他留給後世最重要的遺產是他的畫作,但老實說,假使一、兩個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不曾存在,我也不覺得我們的生活會因此大大不同。如果無人畫過肖像畫,當然另當別論,但一個藝術家的影響比起其他人,例如馬丁路德或哥白尼,相對來說小了點。至於音樂,在每個國家都盛行千年以上。樂器、音調、和聲的形式也許都曾改變,也不得不說記錄音樂的錄音能力確實是重大的改變,但音樂在人類的生活中一直存在,而且音樂引人入勝之處就是因為它無所不在,而非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
 
  現在可以明顯看出,重要的變化大多是那些超越國界、娛樂與心靈價值的事物。最重要的變化,影響範圍遠超出本身的地域。在本書的脈絡中,一位僅僅影響其他同行的科學家,相較之下不太重要;一位歷史學家,卻只影響人們對過去的看法,以及一位優秀的哲學家,卻只影響其他思想家,道理也是相同的。一位遠比我瞭解哲學的朋友認為,這本書如此強調伏爾泰和盧梭,卻幾乎沒提到休謨和康德,真的很奇怪。他認為休謨和康德重要多了。但他也承認,本書不是哲學史。只是剛好伏爾泰和盧梭的想法在十八世紀廣為流通,對當時的政治思想造成直接影響,而康德很少被提到,和莫札特沒有出現的理由是一樣的:他的思想與過去三個世紀重大的變化並沒有直接關連。一七八九年巴黎的革命並不是為了履行康德「定言令式」的道德義務而攻佔巴士底監獄,起義者是受到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啟發。
 
  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經常遇到一個特殊問題。西方文化許多重要的發展,並不恰好發生在一個世紀裡。我們該考量發展開始的時間,還是影響最劇的時間呢?某個發明的定位,是在發明的當下,還是普及的時候?回答這個問題絕非容易。很明顯的,一項發明不普及之前很難改變世界。因此,內燃引擎常被列入二十世紀的貢獻,而非十九世紀。此外,如果某項發明只在普遍的時候才被提起,會忽略其早期的影響。多數西方人在十九世紀前是不識字的,但若因此忽視早期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十三和十六世紀,將會是極大的錯誤。另外,若我們不談某些不普及的發明,反而會使其影響的程度加大,而導致有大巨變的錯覺,認為從前毫無發展可言。例如,把工業革命視為十九世紀的事件,便會減弱工業對十八世紀的影響,也會以為人們對生活周遭技術改革漠不關心,但人類早在身著機器製作的衣服之前就已技術改革了。因此,考量時間的時候,某個程度的彈性是必要的。回應一九九九年那位主播的話,我發現,讓讀者瞭解諸多世紀中發生的變化比較重要,若設下僵固的規則,反而錯誤地呈現過去。
 
  二○○九年,為了慶祝英格蘭西南部埃克賽特教區創立一千一百週年,我受命擔任一堂課的講師。我以此書的核心問題作為上課的主題:過去十一個世紀,哪一個世紀見證最大的變化?在課堂中,我不只說明自公元九○九年以來各式各樣的變化,也得到某個結論。備課的過程中,我的研究得出一個型態,這個型態不只會發生在研究的時間範圍,甚至會一直影響人類。本書的後記會詳談這個原創的觀點。我相信,如果人類能存活下一個千年,我所挑選的重大變化,將會是人類歷史的典型──如同古代形塑人類文化的數種發明:語言、書寫、火、船、輪子、宗教,都一樣重要。
 
  自○○九年起,我重新思考這個問題。為了深入研究,我穿梭在高聳的書架以及各圖書館。我對於現在的學術工作震驚不已,尤其是過去六十年的成果。在圖書館裡,我感於自己的知識遠遠不足以完成這本書而不知所措。有幾個章節幾乎把我擊敗,像巨大的陰影矗立在我的身邊。面對整面牆關於十字軍東征的書,我感到自己就像
一○九九年耶路撒冷圍城戰中,在街上被砍死的無名小卒。我走進滿室十八世紀法國的書籍,幾乎絕望了。歷史學家面對這麼多史料,卻不感到卑微,必是瞞哄自己。書寫如此大規模的人類歷史,卻不承認自己能力不足,必是騙子。
 
  我當然希望自己無所不知,能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最詳盡的答案,但人類的心智只能保有很少的訊息。就我而言,有幸從青少年時期便投入英格蘭歷史的領域,一開始是興趣,後來當了學生,然後是檔案管理員,接著成為職業的歷史學者與作家。我已涉獵英格蘭歷史超過三十年,本書引用的統計資料難免偏重英格蘭,但我所選擇的並不侷限於改變這個國家的事物。我反而選擇影響西方主要地區的變化,並使用英格蘭的史料與數據來呈現變化的情況,傳達比例的意義。這樣一來,會比為了弭平地理上的偏重而罔顧我的專長領域要好。
 
  你可能不認同我選擇的世紀巨變。你當然可以拒絕接受過去的戰爭、飢荒、瘟疫和社會改革等等,認為那些皆不及行動電話或網路購物的影響來得重要。那也無妨。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引發對於「我們是什麼」、「過去一千年我們做了什麼」的討論,以及「我們能力可及的是什麼,不可及的又是什麼」,而進一步評估過去十個世紀中,我們非凡的成就對於人類的意義。如果更多人討論這些問題,因而理解長期以來人類的本質,對未來提出洞見,本書就是成功了。
 
伊恩.莫蒂默,寫於德文郡摩爾登漢普斯德鎮,二○一四年七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99218
  •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 規格:平裝 / 436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