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號從「平成」走進「令和」,但對京都而言,熟悉的一切並無任何改變。她依舊春風得意看著街頭熙攘人群,歌頌著屬於自己的繁華盛世。似乎一點都沒料到致命的寒冬在不久後迎面撲來。
那段時間,我因執筆小說,多數時間閉關於京都車站或四條烏丸一帶旅店。儘管如此,我仍不時看到眾多造訪京都的觀光客,尤其是來自國外的旅客。其人數之多,令我驚訝不已。
旅店裡自不待言。出現在大街上或餐廳裡的,也絕大多數都是慕名而來的遊客。
京都這座城市,對旅人而言,確實有著無敵魅力。比起其他地方,京都街頭看得到這麼多外國觀光客,想必也是理所當然吧。長久以來,我也一直努力將這股魅力介紹給大眾,替京都幫高調。
雖說已寫了數本以京都為題材的書,但直到現在才想要正面迎戰「為何京都能令人如此流連忘返?」這大哉問。對於她那不可擋的無敵魅力,除了屢屢感到不可思議外,我也想嘗試探究這股力量的本質。這也是本書寫作動機。
過程中,京都遭遇致命打擊。毋須多言,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新冠疫情及隔離禁令吧。
這時期務求杜絕沒必要的出遊,於是往來京都街頭的觀光客也應聲消失。壟罩京都的冷清可不是短期現象,而是超過了一年以上的慘淡。
長久以來,京都都是作為旅遊城市而迎來了屬於她的繁榮與熱鬧。所以這打擊實在太沉重,不禁令人擔心未來是否只能一路消沉下去。時值令和二年尾聲,但這樣的感嘆與擔憂卻是與日俱增。
當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京都的未來而憂心忡忡時,我卻突然想到:「對啦,人家京都又不是沒見過大風大浪!這種程度的打擊,又不是頭一遭!」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首都京都一直是日本的政治中心,屢屢成為權力鬥爭的舞台,也因此蒙受多次戰火的摧殘。另外,由於在此生息的人口眾多,民居櫛次鱗比,自古動輒就是祝融肆虐或疫病蔓延啊。
儘管如此,京都卻仍能自豪地綻放出屬於她的繁榮昌盛,迄今不已。這一切,都得歸功於她與生俱來,或說是歷經千錘百鍊而得之一股力量。一股堪稱不屈不撓之力。
無數次遭逢天災人禍,又無數次的戰而勝之,宛若不死鳥般浴火重生。這就是京都。而蘊藏在她深處的那股力量,我想,就稱之為「京都力」吧。
讓我們再思考一次:「為何京都能令人如此流連忘返?」
從歷史上幾乎燒光了整個京都的「天明大火」、令京都無法再堪稱天子腳下的「東京遷都」等事件當作思考的切入點,我將思緒拉到她是如何安度無數的危機,以及她應該如何克服這波新冠疫情的考驗。各種思緒在我腦海中不斷碰撞,直到答案越來越清晰。
新冠疫情趨緩後,想必又有很多遊客會再度造訪京都吧。京都街頭肯定也會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那般重拾往日熱鬧景象吧。屆時,眼前所見光景將會讓各位心神領會我所謂「京都力」究竟為何。除了期待那天早日到來,若各位能順著本書內容,咀嚼一下我為各位觀察捕捉的這神奇力量,那將是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