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解開糾結情緒,重拾幸福人生
「當生命出現細微的改變,才算過上真正的人生。」──托爾斯泰
有一天,一位公司同事靠在我耳邊說:「組長,請您把離職申請書的格式寄給我吧。」聽到這突如其來的要求,我頓時說不出話來,雖然想問他怎麼突然要離職,但又想他或許有難言之隱,便沒細問將離職申請書寄給他了。其實我本來就隱約猜到他應該待不久;剛任職時他總是朝氣蓬勃、充滿笑容,可是時間一久,他的表情愈來愈僵硬,還經常無力地垂著肩膀。
他辭職後,陸續來了幾位新同事,他們也都待不久。我很好奇為什麼這些新同事會接連辭職,於是開始觀察和約談他們。結果,這些人的理由都一樣──和主管溝通不良,關係出現裂痕。這讓我再次領悟到,上班族離職的最大原因就是來自溝通不良所造成的摩擦。但溝通問題並不局限於職場,它就像隨時可能爆炸的火山一樣,潛藏於夫妻、家人、朋友等各種關係中。
以前的我認為,只要專注於自己,善良且誠實地過日子就好,所以並未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溝通。畢業後,我順利地從家裡獨立、出社會,為自己感到驕傲。那時的我確信,不管別人怎麼想,只要我夠努力,做什麼事都會很順利,也會過上幸福的日子;但不幸的是,我卻在人們認為是人生極重要的「職場」和「家庭」關係上,雙雙失利。
我以為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幸福,不料溝通問題卻讓痛苦和不幸找上門。隨著人際關係每況愈下,我怨天尤人的次數也愈來愈多,沒想到要接受這樣的自己竟是如此困難。這段過程雖痛苦難受,卻也燃起我想克服現況的強烈意志。
我開始試圖去了解我的原生家庭,並練習開始和我的內在小孩溝通,同時也思索過去的溝通方式出了什麼問題。我每天埋首於學習溝通,人生也漸漸出現變化;我試著放下偏見去理解他人的言行,心也變得更寬容了。
現在的我,能直白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意見,熟練地處理一不小心就可能搞砸的關係。面對初次見面的人,我可以大大方方地和對方寒暄,愉快地交流。我的人際關係變得更穩定和順利。當人際關係變好,我對自己的生活更有自信,自尊也大幅提升。
沒過多久,我身邊聚集了許多好人。他們真心對我釋出善意,有些人甚至送我親手做的手工餅乾,我不禁懷疑:「我真的值得擁有這份幸福嗎?」這種前所未有的體驗,讓我強烈感受到溝通的力量。過去的我不懂得與人溝通,只知道做好份內工作,是「溝通」帶給我真正的和平與幸福。
讓我更意外的是,原來身邊竟有那麼多人有溝通問題。他們大多義正詞嚴地主張自己是對的,而不想透過對話和對方改善關係,最後把自己搞得傷痕累累。我為他們感到惋惜,也想起過去的自己。
我感到惋惜的是,大家明明都會主動學英語、理財、培養興趣等等,為什麼少有人主動直面真正折磨自己的人際關係呢?即使人際關係出了問題,讓生活失衡,甚至讓自己面臨危機,還是有許多人沒想過可以透過「學習溝通」來改善現況。東西故障或損壞買新的就好,人際關係出現的裂痕和傷口,卻無法像東西汰舊換新那般容易。唯有以「溝通」來鍛鍊和建立起來的關係,才能讓彼此更緊密相連,成為無可取代的關係。
如果你因為最近經常和他人發生衝突而討厭別人,對生活感到厭倦,或是不知道該如何解開像毛線球般糾結的矛盾情緒,或許這本書可以幫助你。看到大家為溝通問題所苦,過著不幸的人生,正是我提筆寫這本書的初衷。我真心希望大家能重拾幸福的人生,因此我在書中寫下過去克服傷痛的經歷,和這幾年來每天認真實踐的溝通學習法。
這段時日,許多人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深感無力或遭遇經濟困難,然而愈是這種時候,我們就愈需要好好溝通。試著對身邊的家人、朋友說句溫暖的話,真心地鼓勵他們,因為真心的溝通擁有無窮的力量,能夠為彼此帶來希望和勇氣。希望這本書能為大家打開溝通的大門,幫助各位熬過這段辛苦的時期。
劉珍明
推薦序
坦誠地將自己的「壞」認領回來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
個案阿凱告訴我:「心理師,好像只有來這裡諮商的時候才能做自己,我在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可能說這些話、呈現這個模樣……」如果公司有票選好好先生,阿凱肯定可以拿第一名;但這份「好」卻讓他遭受同事的軟土深掘、主管的差別待遇,甚至連曖昧對象最終都只發給他「好人卡」。
笑臉迎人的阿凱每天回家後都很不舒服,還經常做把那些欺負自己的人都殺了的夢,醒來後繼續檢討自己,我怎麼能那麼「壞」?這樣想是不對的等等,陷入一個「這世界很過分,我也不夠好」的無盡循環。
我分享了一句長年以來自己最受用的名言:「與其做好人,我寧可做一個完整的人。」(來自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但阿凱不解地問:「到底『好』與『完整』差別在哪?難道我們要放任自己當個壞人嗎?」
如果你也好奇,到底該怎麼在「個人需求」與「討人喜歡」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本《你不必成為一個好人》作者劉珍明將從原生家庭、職場與婚姻中的血淚體驗,提煉出最深刻的答案。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大部分的人得面對嚴厲、擔憂與忙碌的父母,他們總是很累、很煩、連自己的情緒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因此兒時還幼小的我們往往會因害怕無法反抗,而選擇隱忍下來,甚至發展出「討好」的能力,以求獲得一點點爸媽的關愛及認可。
這個能力不會因為長大就消失,更有可能越訓練越敏銳,只要瞥見老闆一個不悅的眼色,伴侶一個失望的神情,我們就自動化地開始想讓對方開心,或是對方要我做什麼,我順從照做就對了。
可是,能量不滅定理,內在沒有被關照的情緒不會消失,而是累積在我們的細胞器官裡,變成無法預測的未爆彈;一兩次有目的性地妥協尚且無傷大雅,但如果忍讓已變成一種常態,則會讓我們身心處處破洞,無意識地洩漏我們其實很不爽的訊息。
在書中,作者特別提出了好人經常出現的「被動攻擊型行為」,好人們常以為是對方暴躁易怒,但鏡頭拉遠後,才驚訝地看見自己其實也緊抿嘴角,一副無法苟同的表情,雖然不發一語,卻依舊能讓對方更加火大;所以,別以為只有罵人、打人才叫攻擊,嘔氣、冷處理、陽奉陰違、脫口而出不敬的話等都是攻擊的形式。
聽完我對這本書的分享後,阿凱才恍然大悟,他想起嚴格強勢的父親,從來不允許自己哭泣或表達憤怒,乖乖聽話即是最快從懲罰解脫的方式,因此他出社會後,尤其是面對老闆,就算內心再怎麼不認同,也都點頭稱是,但阿凱回想自己那個點頭的表情,其實一點都不甘願。
接著,我開始和阿凱討論,既然我們無法永遠當好人,那就要坦誠地將自己的「壞」認領回來,透過這一面的情緒來認識自己,也練習接納此刻真實的自己,最終,疏通情緒後的溝通,那才是有建設性的、成人式的互動。
好人們最常使用的互動模式叫做「猜心術」,我們會用自己的理解去猜測對方應該會想要什麼,小劇場瘋狂上演,卻忘了要和別人核對。反過來說,好人們也超希望別人能猜中自己,甚至會認為「這不是common sense嗎?對方怎麼不知道?」、「他怎麼可以這樣說/做?」、「我是怕你生氣才不跟你說的,幹嘛這麼兇!」……以上這些都是因為好人太常用「自我中心」的心態猜測,導致誤會與衝突的案例。
我們都不是彼此的蛔蟲,沒有人能完全理解另一個人,除非我們願意表達,以及願意專注傾聽。
作者認為,只有「溝通」能讓我們不必再當好人,卻過上更快意順暢的人生!真是令人再同意不過了,「做自己」從來就不是指我行我素,因為我們並非只要自己開心就能滿足的動物,與他人的連結和歸屬更是基本需求。
最後我也想向讀者們釐清一個觀念,溝通絕非是指撇除情緒的「理性溝通」,反而要認真傾聽自己的情緒,很推薦大家嘗試作者每天十分鐘的「溝通日記」練習:
第一步驟:描述今天遇到的溝通情景,承認內在感受到的情緒。
第二步驟:用旁觀者的角度回顧和反思自己。
第三步驟:寫下對這個經驗的領悟與感謝。
相信這本《你不必成為一個好人》能讓因人際關係而困擾的夥伴們被深深同理,獲得重新出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