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
全彩圖解‧品讀資治通鑑:逐句翻譯×注釋詳解×白話賞析,歷史事件、人物傳記、國學知識、成語典故與故事的完美融合

全彩圖解‧品讀資治通鑑:逐句翻譯×注釋詳解×白話賞析,歷史事件、人物傳記、國學知識、成語典故與故事的完美融合

  • 定價:580
  • 優惠價:7406
  • 優惠期限:2025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首部編年體通史‧歷數十六朝得失
歷史事件、人物傳記、國學知識、成語典故與故事的完美融合
 
  精闢導語,邏輯串連,理解各個故事的前因後果。
  逐句翻譯,白話解析,立即融入故事情境,精彩處讓人拿起就放不下。
  注釋詳解,難詞解析,輔助閱讀,增添對文言文的理解。
  全彩插圖,圖文搭配,帶來更賞心悅目的視覺體驗。
  一本帶你輕鬆讀懂千年歷史
 
  《資治通鑑》在古代被視為帝王的教科書,時至今日可當成領導者的必修課,當中關於用人、識人、待人的諸多義理,古今通用,可用於管理用人、下屬溝通、研究歷史、政經文化、預測國情等各方面,堪稱一本包含生活各層面的歷史經典。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內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 403 年),下至後周顯德六年(西元 959 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並按朝代分為十六紀。《資治通鑑》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內容涵蓋政治、軍事、民族、經濟、文化、人物評價等多個方面。書名取意為「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無論是在史學史,還是在文學史上,《資治通鑑》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和司馬遷的《史記》並稱「史學雙璧」。《資治通鑑》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以編年體為形式的史書逐漸增多。而南宋的史學家袁樞更是從《資治通鑑》中得到啟發,取編年體和紀傳體的優點,創造新的寫史體例― 紀事本末。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精彩導語點評,理解歷史,體會中國文學之美的第一步
  十六個王朝、一千三百多年歷史、五十六篇故事盡收眼底
  六百多幅情境插圖,解讀歷史,增添視覺美感,
  對於歷史發展、人物和事件背景有更深切瞭解。
 
  §§關於本書,你非讀不可的理由§§
  ★規模空前 重點精選
  從全書共294卷、300餘萬字,且橫跨從戰國到五代十國共1362年歷史的《資治通鑑》中,精選最具代表性篇章,按時間順序整理編撰,讓讀者能更真實、直觀、全面認識中國歷史。
 
  ★內容經典 體例科學
  為了幫助讀者更易理解原著,書中增設導語、注釋、譯文等內容,降低讀者閱讀障礙,深入體會作品內涵,更有助掌握原著精華。
  
  ★以圖輔文 好讀易懂
  600餘幅精美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為讀者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彷彿置身於立體真實的歷史博物館中,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獲得豐富的視覺感受和想像空間。
 
  ★經典讀本 值得典藏
  清晰簡明的體例、精彩豐富的故事、珍貴精美的圖片、兼顧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學的設計理念,打造出典雅舒適的閱讀空間,全面提升本書的欣賞與藝術價值。
 
本書特色
 
  1.每個篇章開端都有導讀,以引導式、邏輯式、串聯式方法來解說,可提升理解力。
  2.逐字逐句翻譯,快速融入故事情境。
  3.生闢詞語、主要人物附有解釋,有利於記住新詞和各主角關係。
  4.全彩插圖,畫風細膩,圖文互相搭配,讓閱讀變成一件美好的事。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北宋‧司馬光(1019~1086)/主編
 
  字君實,號迂叟,北宋文學家、史學家,世稱涑水先生,身後稱司馬溫公。
  
  宋仁宗寶元初年,二十歲的司馬光考中進士甲科。功名早成的司馬光立志以仁德建功立業,成聖稱賢。司馬光在政治上是守舊派,與主持變法的王安石發生嚴重分歧,曾經多次上書反對新法。在政見不同、難於合作的情況下,司馬光請求擔任西京留守御史臺這個閒差,退居洛陽,專門研究歷史, 希望透過編寫史著,從歷史的興衰成敗中提取治國的經驗。
  
  元祐元年(1086年),司馬光逝世,終年六十八歲,舉國哀悼。太皇太后和哲宗親去弔唁,追贈司馬光為太師、溫國公,諡號「文正」,賜碑「忠清粹德」。
 

目錄

周紀
三家分晉
圍魏救趙
胡服騎射
即墨之戰
長平之戰
 
秦紀
李園亂楚
王翦伐楚
荊軻刺秦
 
漢紀
韓信破趙
四面楚歌
誅滅諸呂
飛將李廣
大將衛青
巫蠱之亂
昆陽之戰
赤壁之戰
夷陵之戰
 
魏紀
政歸司馬氏
 
晉紀
桓溫廢立
淝水之戰
 
宋紀
劉裕受禪
元嘉之治
 
齊紀
魏遷洛陽
 
梁紀
侯景之亂
 
陳紀
楊堅篡周
隋軍滅陳
 
隋紀
楊廣篡位
 
唐紀
玄武門之變
貞觀治道
中宗復辟
韋后亂政
李林甫為相
安史之亂
馬嵬事變
張巡守城
子儀破吐蕃
元和中興
雪夜襲蔡州
甘露之變
黃巢進京
 
後梁紀
朱溫之死
 
後唐紀
後唐滅梁
 
後晉紀
割讓幽薊
 
後漢紀
嚴酷之政
 
後周紀
高平之戰
世宗征淮南
 

前言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其內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 403 年),下至後周顯德六年(西元 959 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並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加在一起,共有兩百九十四卷,其中以隋、唐、五代的部分所占比重最大。
 
  《資治通鑑》全書約三百萬字,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內容涵蓋政治、軍事、民族、經濟、文化、人物評價等多個方面。其所取材料除了正史以外,還有不少稗官野史、百家譜錄、正集、別集、墓誌、碑碣、行狀、別傳……周密而完備。和司馬光一同編寫該書的劉攽、劉恕、范祖禹都是當時著名的歷史學家,其中劉攽負責戰國、兩漢部分;劉恕負責三國、南北朝部分;范祖禹負責隋、唐、五代部分。他們對浩如煙海的資料進行辨析、選擇,然後再交由司馬光取捨要點、編輯定度,製成初稿。這樣,在保證全書內容的豐富性和準確性的同時,又讓彼此獨立的材料系統化。
 
  《資治通鑑》所引之書多達數百種,有極高的史學價值,但因為以「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為目的,它又並非一部單純敘述歷史事件的書,而是有很強的政治功用。這還要從《資治通鑑》誕生的背景說起。北宋的建立,結束了中唐以後開始的戰亂局面,再一次實現了國家的統一。然而,北宋的君主、大臣都十分清楚,於內,國家政治積弊甚多;於外,邊疆地區又極不穩定。對此,司馬光、范祖禹等大臣心急如焚,他們試圖用回顧歷史、總結經驗教訓的方式,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出路。西元 1066 年司馬光獻給宋英宗一本書― 《通志》,即《資治通鑑》的前身。該書記述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 403 年)到秦二世三年(西元前 207 年),共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講述了秦、楚、齊、燕、韓、趙、魏等七國的興亡。司馬光希望宋英宗能從這本書得到治世啟發。
 
  宋英宗對《通志》非常滿意,遂命司馬光寫作《歷代君臣事蹟》。為此,他特地下詔設置書局,撥出專款,要司馬光自選助手,專事編寫,並允許司馬光閱覽皇家圖書。司馬光大為感動,用了十九年的時間,於宋神宗元豐七年(西元1084 年)將該書編寫完成。不過,宋神宗並沒有沿用當年英宗所定的書名,而是取「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之意,為該書定名「資治通鑑」。
 
  由於這個緣故,《資治通鑑》的選材非常講究,它「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先後有倫,精粗不雜」。即使不抱任何目的地閱讀它,人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自己的歷史觀,以善為法,以惡為戒。而其在敘事之後,還有議論,透過這些議論可以瞭解司馬光所在時代的價值觀。這些議論共一百八十六篇,司馬光所作的占一○二篇,為「臣光曰」。歷史學家陳垣認為,司馬光「志在續《左氏傳》,有所感觸,亦仿左氏設辭『君子曰』而稱『臣光曰』」。
 
  無論是在史學史,還是在文學史上,《資治通鑑》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和司馬遷的《史記》並稱「史學雙璧」。宋元之交的史學家胡三省稱它:「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鑑》,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近代思想家梁啟超評價它:「司馬溫公《通鑑》,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據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
 
  自《資治通鑑》後,以編年體為形式的史書多了起來。不少學者參考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的方法考辨史實,選取史料不限於正史實錄,注重史據和史事的情理,掀起了一股考辨之風。而南宋的史學家袁樞更是從《資治通鑑》中得到啟發,取編年體和紀傳體的優點,創造了新的寫史體例― 紀事本末。
 
  一部偉大的史書不只可以幫助人們知悉過去,它就像一條深沉舒緩的大河,人們可以臨河照影,把它當作瞭解自己的鏡子,也可以以身涉河,如漁夫捕魚一般,於其中攫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或許還會得到自己想都未曾想過的寶藏。而縱覽它的奔流之貌,人們還能借它來推求未來。
 
  當然,讀完三百餘萬字的鴻篇巨制,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既需要堅強的毅力,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因此本書精選了其中具代表性的精彩篇章,讓人們能夠以精達全、深入淺出地體悟整部《資治通鑑》的精神。由於在精選的同時,本書完好地保留了《資治通鑑》的通史體例,就確保了整部作品靈魂的完整性。
 
  此外,閱讀古代經典,語言文字是一大難關,古人的行文方式和今人有很大區別,再加上《資治通鑑》的語言雖然簡繁得宜,飛揚生動,卻並不通俗淺顯,很多人對其望而卻步。因此,本書在原文後面搭配了注釋、譯文,幫助讀者理解,並對全書進行了精編精校,保證了原文、注釋、譯文的嚴謹性、準確性。
 
  閱讀既是獲取知識、充盈思想、陶冶身心的過程,也是美妙的精神享受的過程。本書將原文、注釋、譯文、插圖以及圖注,有機地結合起來,層次清晰,賞心悅目,將閱讀古代經典由一件枯燥耗神的事,變成一種愉悅身心的美好體驗。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9068598
  • 規格:平裝 / 592頁 / 17 x 23 x 2.9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赤壁之戰
 
【導語】
東漢建安十三年(西元 208 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今中國湖北省赤壁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說在今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西赤磯山)一帶與曹軍展開一場戰略會戰,這是孫、劉聯軍大敗曹軍的一場決戰,對於確立「三國鼎立」局面有決定性的意義,史稱「赤壁之戰」,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
 
西元 200 年,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進而統一了北方。統一北方後,曹操便積極從事南下的戰爭準備。他首先在鄴城修建玄武池訓練水軍,接著又派人到涼州(今中國甘肅省)拉攏馬騰,以避免南下作戰時側後受到威脅。一切就緒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率大軍自宛(今中國河南省南陽)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九月,曹軍進占新野(今中國河南省),當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曹操收編劉表部眾,之後率大軍向長江推進。
 
此時依附劉表屯兵於樊城的劉備,見劉琮降曹,倉促率軍民南撤,在當陽被曹軍擊敗。於退軍途中,劉備派諸葛亮赴柴桑(今中國江西省九江西南)說服孫權,與孫權結盟共同抗曹。孫劉結盟後,孫權任命周瑜為主將,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的劉備軍,沿長江西進迎擊曹軍。十一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周瑜採納部將黃蓋所獻的火攻之計,大敗曹軍。
 
【原文】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西元 208 年)初1,魯肅聞劉表卒,言於孫權曰:「荊州與國鄰接2,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軍中諸將,各有彼此3。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4,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5。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6,與結盟好7;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8。肅請得奉命弔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9,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10,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11,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12。」權即遣肅行。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楓樹林【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記】電子書展,12/31-2/9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百大
  • 書展大獎入圍
  • 開運命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