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日治時期台日文學與戲劇流變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重新省視台灣、日本乃至東亞區域之間「越境」的歷史、文學、戲劇現象,其中如何呈現移植、抵抗、消長、互補與易位的諸多面向。構成為三部八章,第一部主要以「敗者史觀」重新檢視參與「乙未戰役」而渡台的「敗者」集團,以及之後承襲「敗者」系譜的渡台日人其殖民事業與文業。第二部透過「戲劇現象」觀察日本帝國境內乃至東亞的人流與政治脈動共振下,如何產生錯綜複雜的網絡。我們看見日本戲劇的近代化透過「演劇改良運動」帶動戲劇改革,與日本帝國擴張的時程與日俱進,「新領土」台灣也成為展演帝國欲望的新舞台。第三部主要探討活躍於日本「內地」的台灣混血詩人饒正太郎與在台日人作家坂口䙥子的「易/異地書寫」。台、日重層與流動的歷史、戲劇與文學現象,有時強化,也有時顛覆二地的「政治力學」關係,甚至在東亞區域遊走,尋求連帶,企圖游離於「帝國霸權」之外。福爾摩沙與日本在歷史、戲劇與文學領域的「邂逅」與拾遺,是本書希望能從被禁錮於強烈的政治意識形態樊籠中解放出來的一些斷片。唯有被解放,才能被看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佩珍
 
  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明學系碩士、日本筑波大學文藝言語研究科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專門領域為日本近現代文學、殖民時期台日比較文學。
 
  著有《帝国幻想と台湾1871-1949》(合著)、《真杉靜枝與殖民地台灣》、〈日本新劇與台灣「理蕃事業」:以川上音二郎、太郎冠者(益田太郎)為中心〉、〈自由戀愛的新世代:日治時期台灣女作家群像〉等。另有台日二地文學與學術專書的譯介與編譯,台日文學導讀與隨筆散見於專書、雜誌。
 

目錄

圖版目次
序章

第一部 福爾摩沙與日本敗者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以北白川宮征台論述為中心

一、前言
二、佐幕敗者到鎮台神祇──北白川宮形象的更迭
三、東北朝廷立帝說的虛與實──森鷗外《能久親王事蹟》中的北白川宮形象
四、台灣神社建構系譜──北白川宮與出雲系神話之開拓三神
五、殖民地台灣媒體中的「北白川宮」形象──明治「敗者」史觀再現與1911年大逆事件
六、結語

第二章 森於菟與其台灣時代(1934-1947)
一、前言
二、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時期
三、台灣時期的文業──森鷗外的引介與書寫
四、台灣與鷗外的遺物
五、結語

第三章 殖民地台灣的耽美派系譜──永井荷風〈濹東綺譚〉與西川滿〈稻江冶春詞〉的空間美學
一、前言
二、西川滿對耽美派的接受──從佐藤春夫的〈女誡扇綺譚〉到永井荷風的〈濹東綺譚〉
三、近代都市的異次元空間──〈濹東綺譚〉的「玉之井」與〈稻江冶春詞〉的「大稻埕」
四、女性分裂的身體──「私娼」阿雪與「藝旦」抹麗
五、結語

第二部 往返台日的戲劇運動與思潮
第四章 日本翻案莎劇《奧塞羅》與殖民地台灣──以《台灣日日新報》在台上演紀錄與劇評為中心

一、前言
二、《奧塞羅》翻案劇的台灣首演
三、其後來台演出的翻案劇《奧塞羅》
四、結語

第五章 愛爾蘭文學的越境想像與福爾摩沙的交會──以「西來庵事件」的文學表象為中心
一、前言
二、愛爾蘭經驗在東亞的傳播──梁啟超、林獻堂與「愛爾蘭」記號
三、作為觸媒與對殖民地經驗想像的「西來庵事件」──菊池寬的《暴徒之子》與格雷戈里夫人的《牢獄之門》
四、結語

第六章 1920至1930年代的日本戲劇與東亞左翼文藝思潮──從秋田雨雀、田漢與吳坤煌三者的越境關係看起
一、前言
二、秋田雨雀與小劇場運動──以大正時期思潮為中心
三、田漢與秋田雨雀──從《咖啡店之一夜》與《颱風前後》來看
四、吳坤煌與中、日的戲劇運動──從《戲劇》評論來看
五、結語

第三部 易地而居到易/異地書寫
第七章 台灣詩人饒正太郎與日本昭和時期現代詩運動

一、前言
二、日本現代詩運動初登場──饒正太郎與台灣詩人的《椎之木》時代
三、詩風轉變期──詩刊《筆記》與其後
四、饒正太郎的現代詩運動高峰期──詩刊《二十世紀》
五、饒正太郎之晚期與其挫折──《新領土》時期
六、結語

第八章 坂口子的「台灣書寫」」──「性╱別」、「再現」與「自我再現」
一、前言
二、坂口䙥子的「原住民女性」書寫──〈蕃地〉、〈蕃婦羅婆的故事〉
三、殖民地台灣與自我再現──坂口䙥子的〈螳螂之歌〉
四、結語

結章
後記
各章初刊一覽
圖版出處
參考文獻
索引
 

序章(摘錄)
 
  1895年日本領台後帶動人流產生變遷,1897年12月設立日人移居新領地的窗口―台灣協會,成為協助日人移居經商的主要機關。因人流、物流變遷,各種文化流變現象均與台灣島上人口結構發生的變化密切相關。之後日人為了統治之便,開始著手調查台灣族群結構。領台十年後,竹越與三郎出版《台灣統治志》,將當時台灣島嶼的人種分布分為四個族群:一、漳、泉二州為主的閩族;二、來自廣東,通稱客家的粵族;三、與漢族聚居受其同化的原住民族;四、因漢族進入拓墾而被迫避居山中的原住民族。1940年丸山芳登提出針對日本領台後內地人移居的變遷情況調查,指出: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之前的紀錄並不明朗;但與1905年當時比較,在那之前人口更少,更富流動性。台灣總督府於1905年10月1日在台灣舉行第一次國勢調查,當時在台內地人口為57,335人,占全人口的1.91%。十年後1915年(大正四年)的調查則為135,401人,約為第一次調查人口的2.3倍。1925年(大正十四年)為185,401人,1935年(昭和十年)為270,584人,已經是1905年的4.37倍。自1905年第一次國勢調查起至1935年為止,平均比例每年增加7,008人。根據1935年為止的國勢調查,約67%的在台日人是由島外移入,在台灣出生者(即灣生)約33%。丸山芳登指出日本內地人移居台灣的目的:「雖然也存在若干從事農業開拓的部落移民,但主要依公務以及自由業、商業、工業、水產業、農業加工業等往來而增加……今後也因資源的開發、與南支方面的關係等,而有大量人力需求的話,不僅大多數灣生將固守台灣,來自內地的移入者也會隨之增加吧。」另,針對領台初期至1940年代島上日人人口結構變遷的特徵,丸山如是敘述:「在台內地人的人口構成,在明治時代猶具有新移民的特徵顯著,之後漸漸脫離此特徵,最近則與內地大都會地略為類似。」由此可知,日本領台之後,在台日人的農業開拓民並非大宗,主要為輔佐殖民地統治的公務員,以及隨同利用殖民地台灣水陸資源的產業進入台灣之相關人員。
 
  從以上先行研究,殖民地時期台灣島嶼族群構成的特徵可歸納如下:一、台灣人族群由漢族與原住民族構成。漢族包含閩族與客系,原住民族則依其與漢族同化程度深淺被劃分為兩個集團;二、在台日人。戰後台灣對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認識與研究,至今為止幾乎等同於「內地」日本人的認知,不僅一元化,也均質化了在台日人。事實上,在台日人不僅依來台時期與移居目的產生差異,依其職種性別,在日本人共同體及當時殖民地台灣社會整體的位階也各自不同。此外,灣生以及隨日台通婚誕生的「混血兒」,更是獨立於台人與在台日人族群之外的「新族群」。殖民地台灣的文學與文化也依此複雜的族群結構產生更繁複同時重層交錯的現象。
 
  台灣島內人口結構與族群在日本統治時期發生上述變化後,伴隨宗主國與殖民地台灣人流與物流在帝國版圖乃至東亞區域當中往返遷移時,到底產生什麼樣接觸、衝突與流變現象呢?1895年日清戰爭之後,日本出兵接收台灣這塊新領土時,遭遇始料未及的激烈抵抗,歷時半年才勉強底定。至今為止,這場乙未戰役由台灣歷史觀點敘述居多,但參與1895年乙未戰役的日人集團組織內情,以及參戰的日人集團對之後渡台的在台日人發生什麼影響,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到底為何,並未有深入探討。日本領台後,隨著版圖擴張,統治台灣的正當性、定位如何展現,以及面對挾現代化優勢君臨台灣的「統治者」(他者)時,台灣知識分子對「福爾摩沙」主體性如何想像,以及在東亞如何尋求連帶與「反殖民」共鬥的可能性,也是本書另一個問題意識。經過近四十年的統治後,台人與日人在帝國版圖的流動交錯,產生易地而居的現象,也催生「易/異地書寫」的文學創作,台、日作家眼中到底映照出什麼樣的「易/異地」(outlandish)風景?本書的書寫動機從上述問題意識出發,依日本領台開始的1895年開始到1960年代的時間線開展,從「福爾摩沙與日本敗者」(第一部)、「往返台日的戲劇運動與思潮」(第二部)、「易地而居到易/異地書寫」(第三部)三個主軸進行探討,釐清日治時期台日二地交錯流動的文學、戲劇現象如何浮現上述問題,進而建構有別於過去將日本帝國與殖民地台灣以絕對的上下關係框架呈現之文學與文化風景。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5761
  • 叢書系列: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以北白川宮征台論述為中心(摘錄)
 
一、前言
 
日本與台灣近代關係始自1874年的「台灣出兵」,史上又稱「牡丹社事件」。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便開始近代國民國家發展的進程,國家在擴張的同時,也進行內外的收編。除了企圖迎頭趕上世界帝國列強,也積極加入帝國主義競逐遊戲。「台灣出兵」正可說是日本加入列強競逐的試金石。「台灣出兵」事發原因起自琉球漁民遭遇船難漂流至台灣恆春半島,其中54名遭牡丹社以及高士佛社原住民殺害。「台灣出兵」發生後,日本開始積極主張其對琉球主權的正當性,讓前近代以來一直處於中國以及日本兩大國夾縫之中的琉球王國主權岌岌可危。日本以台灣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為由,對清廷提出抗議。然而清廷將台灣定位為「化外之地」,讓日本根據近代列強競逐遊戲的基本規則:「萬國公法」,於1874年由西鄉從道率軍對台灣出兵,此乃官方近代史上台日首次接觸。事實上「台灣出兵」的目的,乃企圖消解日本維新後因「廢置縣」而大量失業的武士階級不滿情緒。「台灣出兵」之前,已有所謂「征韓論」主張。「征韓論」政爭失勢的西鄉隆盛掛冠求去,隱遁鹿兒島。「台灣出兵」決議雖有種種緣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說是當時明治政府企圖對心生不滿的西鄉隆盛懷柔。「台灣出兵」的統帥雖是其弟西鄉從道,西鄉隆盛表面上似乎並未主導征台戰役,但實質上所有軍隊調度多出自西鄉隆盛之手。1874年台灣出兵之後,士族的不滿不僅未消解,加上當時明治政府未徹底落實近代國家議會體制,自由民權運動越演越烈,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情勢下,西鄉隆盛率領不滿士族在九州蜂起,於1877年爆發明治維新之後最後的國家內戰「西南戰爭」。至此,明治維新後,日本動盪不安的內政情勢告一段落。隨著1894至1895年的日清戰爭及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分別打敗中國及俄國,同時依《馬關條約》,清廷割讓台灣,日本得到第一處殖民地。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2
4.0
|
2024/04/23
很優秀的學術著作,作者也是蠻知名的臺灣文學學者,我最喜歡書中第一、二、五章,第一章以敗者史觀來觀察日治時期來台的日本人無疑是相當創新的視角。第二章則訴說大文豪森鷗外跟其家族與台灣的淵源。第五章描繪愛爾蘭文化民族主義對當時台灣人政治/文化民族運動的影響。

當然其他章節也相當有趣,對台、日文學有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可不能錯過,只是由於這本並非是面向大眾的書籍,因此可能有些用詞會較為艱深,這是購買或閱讀前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五章的推薦延伸閱讀:

吳叡人《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福爾摩沙意識形態》

林巾立《建構「台灣」文學-日治時期文學批評對泰納理論的挪用、改寫及其意義》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小說任意門|文字是行囊  故事帶我們到遠方|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