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國家公園: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國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生
20世紀初期,正值鬼滅之刃的日本大正時代,如同動畫中細緻唯美的田野和群山景致。當時,全世界大約只有15%的陸地用來栽培農作物和飼養家畜。不過,短短的一百年內,已經增加到77%。隨著人口越來越多,我們需要更多的土地來生產糧食、織品和木材等生活必需品。近幾十年來,大約有330萬平方公里的原始自然環境轉變為人類使用的土地,面積比印度國土還大。
這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所遭遇的危機之一:自然棲地逐漸消失,生存於其中的生物流離失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保育生物學家和許多國家的政府機關,紛紛劃設明確的範圍,把碩果僅存的自然環境保留下來,不受到外界人為干擾。這樣的範圍,稱為「保護區」。目前地球上的陸域保護區已經超過20萬個,總面積超過2千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將近15%,面積比南美洲還要大。
依照管理的嚴格程度,保護區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最嚴格的稱為「保留區」,為了把自然環境和野生動植物完整的保留下來,除了管理單位和學術研究團隊,一般人不能隨便進入。同時,也有一種不是那麼嚴格的保護區,稱為「國家公園」。
相較於嚴格的保留區,國家公園對大眾比較親近。在幅員遼闊的國家公園裡,管理處根據各區域的狀況,用不同方式來管理。
有些地方保有重要的自然景觀或野生動植物,就會像保留區一樣嚴格管理,外人不得隨意進入,目的在於讓自然環境盡量不受外界干擾。有些區域內有人民居住。這是因為劃設國家公園時,範圍內經常已有人類聚落和私有地。為了避免國家公園的保育管理規範影響他們的生活和生計,這些地方通常會劃設為特別的區域,讓原先就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可以維持往常的生活。
另外一種是大家最容易走訪國家公園的區域,稱為「遊憩區」。除了保護大自然,讓大眾能親身體驗自然環境的美好、介紹國家公園內的野生動植物、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也是國家公園的重要任務。因此,遊憩區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就像是國家公園的迎賓大廳。
在《出發吧!環遊世界國公園》裡,庫巴和烏拉將帶著大家走訪座落於世界各地的八座國家公園。藉由這個機會,不妨仔細看看每個國家公園裡的環境如何?主要的生態系是什麼?這裡棲息著什麼樣的動物和植物?在不同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之下,大自然塑造了不同的生態系,而各種動植物如何發揮本領在裡頭求生存?
近年來,聯合國致力於推動永續發展的概念,好讓人類與自然萬物能夠生生不息。其中有個重要的精神標語是「與自然和諧共存」。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類也是生物多樣性的一分子,取用自然資源好讓自己生存下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不可以毫無節制的過度開採,否則自然資源將會有枯竭的一天。如果每個人都只取夠用的資源,那地球就會變成一個永續發展、欣欣向榮的理想桃花源。
國家公園的不同區域,各自發揮不同的功能,使國家公園可以保護大自然,也讓人類有限度的取用自然資源。我覺得一座國家公園,就像是一個「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地球的縮影。國家公園不像保留區禁止所有的人為干擾,也不是完全放任無止盡的資源浪費。如果我們希望塑造一個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地球,那麼,不同環境的國家公園,就是一套給我們的參考書。國家公園像是一位溫柔的巨人,擁抱生生不息的芸芸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