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失控的轟炸:人道與人性的交戰,造就二戰最漫長的一夜 (含8頁珍貴歷史圖片)

失控的轟炸:人道與人性的交戰,造就二戰最漫長的一夜 (含8頁珍貴歷史圖片)

The Bomber Mafia: A Dream, A Temptation, and the Longest Night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 定價:420
  • 優惠價:7294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齊立文/戰火下的空中夢想家:如果傷亡可以少一點的話──讀《失控的轟炸》

    文/齊立文,|,時報出版2022年06月17日

    閱讀《失控的轟炸》時,書裡講述著二戰期間一樁樁的空襲事件,書外的世界則正經歷著一場真槍實彈的俄烏戰爭。二戰終結已超過70年,過去式的戰事,讀起來像故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現在進行式,但戰場在遙遠的北方,時日一久,心情也從初期的震驚憤怒,漸趨於平淡,變成無關痛癢的時事。 戰爭的無情 more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亞馬遜Top 1暢銷書
  ★ iHeartRadio最佳歷史類podcast改編成書
  ★《紐約時報》編輯選書:本書唯一的缺點,就是它的篇幅不是兩倍長。
  ★ 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暨《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麥爾坎.葛拉威爾最新力作


  「精準轟炸」可以減少無辜平民的傷亡;「無差別轟炸」卻可以使敵軍更快棄甲投降,
  我們會選擇讓戰爭更人道的科技,或是敵不過想求勝的人性?

  「看著被火海吞噬的城市,彷彿看見地獄的入口。」
  ——一名參與轟炸的美國軍官如此回憶。


  背上綁著嬰孩在逃命的母親,停下來喘氣才發現自己的寶貝已著火;
  民眾緊抓住鐵橋的一角,直到燙到他們受不了,只好鬆手墜向死亡;
  大批的人縱身躍入運河,下場卻是被後續跳入的數百人壓住而溺斃。

  二戰期間,一九四五年三月九日晚間,超過三百架美軍轟炸機低空飛至東京,三小時之內投下共計一千六百六十五噸的燒夷彈,選用燒夷彈,是因為日本建材讓整座城市的八成就像是活生生的火種(倫敦相較之下是一成五)。轟炸機的機艙內瀰漫著烤人肉味;東京則是成為人間煉獄。

  ▎我們是否會與魔鬼進行交易,為了贏,而輸掉善惡道德?

  .夢想的誕生:如何用科技降低戰爭的代價


  一戰總計造成三千六百萬人傷亡,自此,空軍有一群浪漫的理想主義者(被稱為「轟炸機黑手黨」)認為,藉由空戰技術的進步,精準轟炸可以癱瘓敵軍,大幅減少傷亡,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海伍德.漢賽爾將軍。他性格浪漫,最喜愛的書是《堂吉訶德》,曾在飯店邂逅一名女子,自顧自地加入對方飯局,在女子意興闌珊的情況下,仍然一天一信寫了大半年,最後,兩人結了婚。他在二戰被迫卸下馬里亞納空軍基地的指揮官之前,始終堅持人道戰術。

  .夢想的墜落:鐵血指揮官的上任

  繼任的是有酷吏之稱的柯蒂斯.李梅將軍。曾有部屬曾向他坦承對於空戰的恐懼,他給了很能代表他性格的回應:「你多半會陣亡,早點接受現實比較好。」一開始,他延續前任指揮官的戰術,但數次受挫讓他向內心的欲望低頭,改採快速贏得戰爭的方式:無差別轟炸。

  二戰勝利後,他成為空軍史上的傳奇人物,接任美國戰略司令部指揮官,一手掌握美國的核武。他在服役期間見過所有你想像得到的世界領袖、有太多可以說嘴的事蹟,但他選擇掛在客廳的壁畫,是在描繪一場徒勞無功、讓他折損二十四架戰機、兩百四十名弟兄、寫上兩百四十封哀悼信的精準轟炸。

  一九四五年一月六日,兩位指揮官的更迭,
  標誌著人道與人性的戰爭,即將風雲變色。

名人推薦


  Cheap/歷史YouTuber
  王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王立楨/航太工程師、航空系列書籍作家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朱宥勳/作家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精準推薦——

  大師就是大師,葛拉威爾又寫了一本很棒的書,從社會學、心理學、道德的角度來看二戰非常有趣,提供了戰略轟炸的不同看法,合乎邏輯又發人省思。喜歡二戰、軍事、航空的人一定會喜歡。―Cheap/歷史YouTuber

  這本書是描寫空權在現代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寫得非常詳細,引用的故事也相當多。感覺上就是將我過去所讀過有關空權的書,集合起來在這一本書內呈獻給讀者。強力推薦給對空中武力有興趣的讀者。―王立楨/航太工程師、航空系列書籍作家

  葛拉威爾,最會說故事並帶我們思考難題的暢銷書作者,新書主題是二戰空中力量的反思。在混亂時局中,有思想也有道德底限的人,令後人尊敬。但在歷史的當下,卻總是殘暴且毫無顧忌的人會贏。你的看法呢?―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引人入勝……葛拉威爾發揮了說故事的長才……在他的巧手之下,二戰的美國陸航將領躍然紙上……這本小書讓我欲罷不能,我惟一不滿的就是它篇幅不是兩倍長。―湯瑪斯.E.瑞克斯(Thomas E. Ricks)/《紐約時報》書評

  深入淺出且發人深省地描述了非常時期的非常決定是如何做成……葛拉威爾平易近人的口語風格在此發揮了大用……他對轟炸機黑手黨的欽敬之情曖曖含光,對個人的描述則令人信服。―黛安娜.普雷斯頓(Diana Preston)/《華盛頓郵報》

  令人欲罷不能……完全以《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葛拉威爾著名的可親敘事風格寫成。―齊比.歐文斯(Zibby Owens)/《早安美國》

  一個關於堅持、執著與創新,還有戰爭之殘酷的精采故事……轟炸機黑手黨直視了二戰中最令人天人交戰的道德兩難。―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橡皮擦計畫》作者

  葛拉威爾是每個世代僅見的作家,他有一股不可思議的能力可以在故事中發掘故事,並點出眾人視而不見的教訓。―布萊恩.艾略特(Bryan Elliott)/Inc.com網站

  絕佳的修正主義歷史書寫……葛拉威爾又一本翻轉你成見且會令人無法放下的佳作。―《科克斯書評》(Kirkus,星級評論)

  一則有著精采敘事的寓言……完全是葛拉威爾的水準……你可以說這就是一個人在危機時刻會如何反應的故事……好的書或故事不只要言之有物,更需要行文得法……對於一本不是在講戰爭本身的戰爭故事,這本書有著不只水準以上的演出。―詹姆斯.麥康納奇(James McConnachie)/《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一個引人反思且充滿軼聞的故事,交代了二戰傷亡最慘重空襲的前因後果……葛拉威爾拿出了多樣的細節並對戰爭的道德層面提出了發人深省的質疑……書迷將能在其中品嘗到「科技如何偏離了其初衷」的深刻見解。―《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1963年出生於英國,成長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現居紐約。

  曾任《華盛頓郵報》記者近十年,縱橫商業及科技領域,後來升任該報紐約分社主任。自1996年起為《紐約客》特約撰稿人。

  善於分析生活中難以表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藉此解析隱藏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成功法則。2000年,首部著作《引爆趨勢》一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1名,獲得美國《商業週刊》、《財星雜誌》等極度好評,「引爆趨勢」一詞更成為商業界一再傳頌和強調的觀念。

  另著有《解密陌生人》、《引爆趨勢》、《決斷2秒間》、《異數》、《大開眼界》、《以小勝大》等重量級鉅作(中譯本皆由時報出版)。葛拉威爾的每一部作品都創下了銷售與討論熱潮,好評不斷,更長期盤踞《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暢銷榜,寫下書市傳奇。

  曾獲《時代》雜誌選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並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美譽。

譯者簡介

鄭煥昇


  在翻譯中修行,在故事裡旅行的譯者。賜教信箱:huansheng.cheng@gmail.com。
 

目錄

作者的話

引言:這樣不是辦法,你出局了

第一部:夢想

第一章:諾登先生在工作室裡度過了快樂的時光
第二章:我們不會讓傳統阻礙進步
第三章:他欠缺人類同理心的連結
第四章:篤信者中的篤信者
第五章:漢賽爾將軍嚇壞了

第二部:誘惑

作者的話

第六章:那是自殺,弟兄們,自殺
第七章:那麼,只要你崇拜我,這一切就都是你的了
第八章:一切皆已灰飛煙滅。那些與那些與那些
第九章:即興的毀滅

結語:空軍之家會在轉瞬間消失如煙,噗呼
致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351271
  • 叢書系列:葛拉威爾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活動名稱

 

內容連載

第五章
 
漢賽爾將軍嚇壞了
 
〈一〉
 
柯蒂斯.李梅在什文福空襲前夕所收到的命令,是要他率隊進行精心計畫的誘敵任務。他將會先與第四轟炸大隊的B-17一起升空,然後飛往雷根斯堡的梅賽施密特戰鬥機工廠。
 
這趟任務的構想是李梅的機隊會纏住想要保護梅賽施密特工廠的德國軍機,然後繼續飛過阿爾卑斯山朝北非而去,希望能盡量把德國戰鬥機誘離巴伐利亞那個有著滾珠軸承工廠聚落的角落。
 
李梅後來回憶說:「我們打算飛抵雷根斯堡後進行轟炸,然後繼續往前飛出布雷納山口(Brenner Pass),並且我們不用在飛離時接戰。﹝我們﹞只需要在飛抵時擋下德國戰機的攻擊就行。」
 
然後真正的轟炸主力,第一轟炸大隊,才會飛抵。
 
如李梅所述:「他們將能如入無人之境,因為德國戰鬥機剛剛﹝與第四轟炸大隊﹞接戰過……如今將會在地面進行補給。但他們在飛抵與飛離之時都要與德軍接戰。」
 
李梅不愧是李梅。早在攻擊日之前很久,他就顧慮到了天候問題。他會從英國的基地起飛,而英國是迷霧之國,所以從空襲的幾週前,他就天天帶著隊員們練習只靠儀器「盲目起飛」。
 
果不其然,在任務當天八月十七日的早上,空中出現了濃霧。他記得,「英國當天的天候非常誇張。事實上我們那天早上一上工,地勤人員就必須拿著提燈跟手電筒,才能把飛機從跑道尾端的停機坪領出來。」
 
李梅帶著隊員們起飛進入了霧中。來到被占領的法國上空後,德國戰機就開始出現在雲後,而李梅的第四轟炸大隊也因此見識到了什麼叫直朝著德國空軍的核心,一頭栽進去。
 
李梅手下的一名飛行員,貝恩.雷(Beirne Lay)在幾個月後為美國的《星期六晚郵報》(Saturday Evening Post)寫了一篇文章,當中描述了他在雷根斯堡空襲中的經歷,內容令人怵目驚心。

會員評鑑

4.5
10人評分
|
9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02/25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會以為是在講述二次大戰的轟炸戰術發展的歷史,譬如德國、日本、美國、英國,洋洋灑灑的介紹轟炸機發展、轟炸哪個城市、戰術、結果分析等等

但是翻閱起來,與我想像的完全不是那一回事: 它像是撰寫小說一樣的手法,讓人不知道葫蘆裡賣什麼藥的章節與標題,讓人不禁得全部讀完才能一探究竟
就我所閱讀到的內容,原來在當時的轟炸概念分成精準轟炸與區域轟炸兩派,前者認為那是人道且有效率的戰爭方式,後者認為能消滅對方戰爭動員能力而獲勝。

書本提供這樣的故事,希望讓讀者去反思戰爭之中,轟炸的意義與選擇。但是我會認為在戰爭之中,這兩種轟炸的概念是交錯著運用的,看我們面對甚麼樣的武裝衝突、我們面對甚麼樣民族性的敵人。譬如,現在上演的烏俄戰爭與以色列戰爭,可以觀察出在什麼階段,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獲得戰果(我把無人機、砲擊與飛彈都納入轟炸的概念)。

換做我們台灣,面對中國可能的軍事入侵,台灣讀者有必要去思考這個問題,當戰爭開打時,撐過幾波來自中國的攻擊後,我們的反擊力量要用在哪裡? 反擊的規模如何?
我們採用精準轟炸的方式斬首敵人高層、重要軍事設施,還是對充滿中國人的大都市,實施地毯式轟炸的報復行動? 我認為是讀完這本書之後,亟需要思考的事情,我們其實離戰爭不遠。

這本書內容生動有趣,不會死板的講解戰爭與歷史,還有穿插武器發明的故事來說明理念發展的努力,書中也有不少歷史照片圖說,因此我會想推薦這本書。
展開
user-img
Lv.1
1.5
|
2023/04/15

如果「精準轟炸」可以減少無辜平民的傷亡;「無差別轟炸」卻可以使敵軍更快棄甲投降,我們會選擇讓戰爭更人道的科技,或是敵不過想求勝的人性?

上面這道題目很好. 讓我很快就決定不需要看. 無病呻吟."如果無差別轟炸可以使敵軍更快棄甲投降",他根本無法驗證是否有這回事就開始掰嗎? 還是書本內容講的不是在回答這個問題?
展開
user-img
Lv.6
4.0
|
2023/01/29

二戰為背景,講述在雷達技術尚未問世時,美國有一位空軍指揮官堅持採用「精準轟炸」方式,為了將不相干民眾損傷降為最低且快速達到終止敵軍行動能力,已結束戰爭。

這戰爭方式在現今我們會覺得:「不就是這樣嗎!」,但在當時執行的成功率是微乎其微,作者用了不少實例講述「精準轟炸」在當時的難度(這些例子都相當令人難以置信且執行起來就覺得非常誇張!有興趣可參閱書本)。因苦無功績,不久後這位長官就被替換了。

新上任的指揮官是一位破除萬難,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的個性,一開始沿用前指揮官策略,執行幾次發現成功率幾乎為,於是他改變策略使用「無差別轟炸」。從人道觀點來看,或許會覺得這位指揮官毫無人性,但最後也因他的無差別轟炸,讓日本開口投降,免除日本像韓國被瓜分的命運,最後日本還頒勳章給這位指揮官。

是一本開放式結局的故事,最後沒有探討「精準轟炸」或「無差別轟炸」的差異。
在戰爭中,做任何決策都是極為困難的,要考量因素太多,但大家最終目的就是趕快結束戰爭。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8/04

🛩「如果我們可以從三萬英尺的高度乍到一個醃酸黃瓜的木桶,那我們就不需要軍隊,不需要送年輕人去戰場上犧牲,也不用任由一座偉大的城市變成一片片廢墟了。」

靠著轟炸機的「精準轟炸」來針對痛點出擊,癱瘓敵軍以贏得戰爭,並減少對無辜平民及自身軍隊的傷害,這無疑是一個非常美好及正確的想法。海伍德.漢賽爾准將始終堅持著這樣的想法,最後卻因為總是失了準頭而被長官替換掉了,而新上任的柯蒂斯.李梅少將正是日後以「區域轟炸」贏得戰爭的指揮官。

作者即以海伍德.漢賽爾及柯蒂斯.李梅的這一小段歷史故事,並引用一些本人或其共事者的書籍或口述歷史等,在本書探討為何「精準轟炸」的完美想法會失敗?看似缺乏道德的「區域轟炸」為何贏得戰爭?柯蒂斯.李梅為何選擇不特別設定目標的亂轟亂炸?難道他就如此草菅人命、如此冷血嗎?


對於二戰前後的時期來說,科技尚未發展到能夠實現「精準轟炸」這樣的構想,即使使用了當時最新被發明的「諾登轟炸瞄準器」,也會受到太多不確定因素所影響。

不僅是當時,我在《戰爭裡的孩子們都怎麼了?》一書也讀到,定點轟炸的失敗率為百分之十五,也就是每發射一千枚飛彈,就會有約150枚飛彈偏離目標。由此可知,「精準轟炸」的難度不僅在過去難以實現,若不以特殊飛彈(無人機等)作為主要武器,就連現在也並不容易實現。


這本書總共分成兩部,第一部是寫二戰時期,第二部是寫東京大轟炸事件,兩部同樣是以兩位代表人物及兩個「轟炸法」作為重點。除了一開始要進入狀況的地方之外,整本書都非常易讀,即使對戰爭、軍事沒有特別興趣的讀者也能夠當成故事閱讀!

雖然是以一段歷史故事作為敘事背景,但這本書是被分類在社會科學而非歷史。若將此書當成歷史書來閱讀,確實會覺得史料比較少一些,但若先了解這本書大概的分類及方向,閱讀起來也會容易許多。


我滿喜歡這本書的,對於像我這樣喜歡閱讀易讀作品的讀者,是很不錯的一本書!一本書的知識豐富度或許重要,但它的觀念若能被吸收、被記住更多,甚至可以讓讀者說給他人聽懂(也就是輸出?),那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啊。

我也很佩服作者說故事的功力,強烈建議他下一本可以出歷史小說!(是說如果也把這本書寫成歷史小說也是個好主意耶!)

推薦給麥爾坎.葛拉威爾的書迷,和對戰爭歷史有點興趣又怕看不下去,以及喜愛閱讀社會科學類型書籍的讀者!
展開
user-img
3.5
|
2022/06/12
劇透警告

「弟兄們,辛苦了,這任務真的有難度。但我以你們為榮,我們對得起這份工作。」
「我不覺得你們得對得起自己的工作,還有這項任務。狀況繼續這樣下去…這次作戰將以失敗作收。」海伍德・漢賽爾說。

二戰時期有一群人,以海伍德・漢賽爾為首,他們內心有一份憧憬,他們渴望找到一種方式能打一場乾淨的戰爭,他們相信#轟炸 重要標的能阻斷敵軍資源補給導致敵軍投降戰爭結束,他們稱之為#精準轟炸,這是他們的信仰。他們發展轟炸瞄準器,堅信他們的瞄準鏡可以從六英里的高度炸掉一個醃酸黃瓜木桶。
然而,現實的是,二戰的科技技術一腳雖跨在20世紀,一腳仍跨在19世紀,轟炸瞄準器在前期雖然完美發揮其效果,然而隨著戰爭期間時間的限制、未知變數的增加,供不應求的劣質轟炸瞄準器被送上戰場,無疑是趕鴨子上架,最終還是失靈了。
此時出現另一群人開始發展凝固汽油彈,也就是所謂的燒夷彈,使用的是一種膠狀燃劑的黏稠劑成份,能大規模的進行火攻。由於海伍德・漢賽爾的精準轟炸遇到重重困境,由柯蒂斯・李梅接任指揮官,正式開始對日本數十個城市進行火攻轟炸,日本頓時成為人間煉獄。
如果是你,你仍會堅持你的#道德原則,
還是,接受誘惑,選擇進行#無差別轟炸?

海伍德・漢賽爾選擇堅守道德底線,堅持最小化戰爭帶來的人命損失。
柯蒂斯・李梅相信的是,要最小化戰爭帶來的損害,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速戰速決,如果能把兩年的戰爭縮短成一年,這便是降低損害。
一個堅守人道,一個遵從人性,此時我們就該下定論誰的決定才是對的嗎?
李梅的速戰速決戰術造成日本六十個以上的城市遭火攻肆虐,據戰後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團的結論,李梅的火攻戰術在六小時內東京地區在大火中喪命的人數已破人類史上的紀錄,但據一名日本歷史學家表示,若沒有當時的美國快攻,日本不會那麼快投降,這樣的結果可能導致日本飢荒,甚至最終日本會被美俄瓜分。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誰知道呢?

若看過任何與戰爭有關的照片、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便能多多少少體會戰爭是多麼殘酷,以堪稱最大絞肉機的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為例,開戰第一天就造成6萬名英國士兵傷亡,一星期1500門大砲發射了150萬發砲彈。
如之前讀的《戰爭》所寫:「戰爭往往使人變得盲目。」
指揮官有各自的理念,而根據這些理念所下達的命令都左右著一個個的人命。然而,無論是哪一種信念,人類總會有一套說法讓自己信服 (也只有當連自己都信服時,才有辦法讓士兵信服願意奉上性命),這部分葛拉威爾在書中安排了一個有趣的分析(關於邪教),蠻有趣的。

這次的新書,與以往葛拉威爾的作品風格大不同,但或許因為出現二戰二字,許多讀者將之歸類為歷史類的書籍,又見到作者是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畢業,自然予以更高的期望。
若以對歷史類書籍的既定印象(鉅細靡遺的事件描述、精確的時間點、詳盡的史料等)去評價之,我想必然會失望。然而《失控的轟炸》畢竟歸類在社會科學類,我將它定位為葛拉威爾為他「著迷」的這件事寫的一部書,而這件事剛好是發生在二戰這個期間,僅此而已,看起來有一點點任性,有一點固執,卻也看出他的確深深著迷。
必須說,在這本書之前我並無讀過他之前的作品,但葛拉威爾以他擅長的故事敘述技巧,成功吸引我。拋開對歷史類書籍的既定要求,葛拉威爾在本書透過大量他人敘述的內容,從海伍德・漢賽爾本人的口述,從同袍、從現代歷史學家的口述中,讓我感覺彷彿我也生在同一個時空下,與海伍德・漢賽爾一同掙扎,在人道與人性之間掙扎著。

本書的最後葛拉威爾寫下
「柯蒂斯・李梅贏得了戰役。海伍德・漢賽爾贏得了戰爭。」
耐人尋味。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