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參考書首週
知識展示重構:博物館建築空間與觀眾經驗

知識展示重構:博物館建築空間與觀眾經驗

  • 定價:380
  • 優惠價:9536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34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博物館作為推動平權包容之文化基礎設施的主體性價值,這麼迷人的世界,有太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索。

  全書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於「博物館建築空間再現與文化治理」,第二部分則以「策展空間與觀眾經驗」為討論核心。書中挑選與探討的案例,以博物館場域近十年來的幾項重要發展議題與趨勢,扣連於博物館建築、博物館展示與觀眾經驗這兩大研究主軸。從理論概念出發的探索,期許能更深切地掌握博物館研究相關議題。從現象出發,則意圖在研究方法的層次,找尋更多具臺灣在地特性的博物館發展與探索視角,並期許引發更多對話,共同貢獻於博物館這個如此引人入勝的繁花盛景之域。

  博物館是生產與傳遞知識的所在。博物館建築與空間場域共同承擔了這些任務。「展示」的視覺主導體驗過程,慣常地被認知與期待為知識流動的核心,並循此凝結出策展政治及其實踐批判的新興論述場域。博物館建築空間生產根植於社會、文化、歷史、政治與經濟各個面向共同交織,自然也會因此而從建築與空間生產促成博物館的改變。
 
  本書以知識及展示的重構過程為思辨所在。博物館建築與空間生產為切入的知識路徑,以觀眾經驗與策展論述觀察,總結為階段性的紀錄及反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殷寶寧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專長領域包含建築與文化研究、文化資產與博物館、性別研究等。

  曾任職於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臺副總臺長與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等職務。2017.8至2018.7,任臺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主任。

  近年出版專書:《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我城故事:大稻埕街區生活書寫》。
 

目錄

序論
一、博物館建築
二、章節結構與討論主題

第一部分:博物館建築空間再現與文化治理

第一章 臺灣博物館建築形式與文化治理變遷歷

一、前言:臺灣是否存在著博物館政策?
二、 文化政策、文化研究與文化治理中的博物館建築
三、文化政策分期與本研究的呈現
四、臺灣博物館發展歷程概述
五、從名詞變動詞的博物館?

第二章 博物館建築空間文化表徵之生產與詮釋
一、前言
二、爭奪文化霸權的舞臺:博物館建築
三、分析架構與研究方法
四、陝西歷史博物館個案分析
五、以博物館建築再現在地物質文化

第三章 古蹟活化再生與博物館建築
一、前言
二、四處文化資產轉化為博物館個案
三、 再問題化文化資產活用課題:法制面與古蹟再利用課題分析
四、博物館展示與文化資產價值的再現
五、個案分析與討論
六、互為主體的文化資產與博物館

第四章 社區博物館、古蹟活化與都市再生
一、前言
二、從菜市場、古蹟到博物館之路:新富市場
三、參與及對話性藝術實踐
四、市場小學計畫:策劃與執行
五、菜市場vs. 博物館
六、 以策展引導軟體思維的文化資產保存與城市再生策略?

第二部分:策展空間與觀眾經驗

第五章 藝術策展與臺灣主體性想像

一、前言
二、從國家藝術機構到體制外的策展
三、 從關係美學、參與式藝術、對話性創作到「公共策展」
四、米蘭外帶臺灣館發展概述
五、 倫敦雙年展――「修龍(相撞)――臺灣文化進化論」發展概述
六、「 關係」或「美學」的建構與再建構?自身文化語境中的異鄉人認同?
七、 政治的美學化進展或美學經驗的顛覆性?臺灣藝術策展的反身主體性思考

第六章 展覽敘事空間與時間雙重性
一、前言:記憶纏繞中的展覽敘事?
二、從展覽文本到文本空間
三、展場體驗與記憶描述
四、文本空間:作品與美術館
五、借展與展覽構成:誰是說故事的主體?
六、圖繪自然/地景神聖美學

第七章 大學生博物館經驗初探
一、前言
二、 從博物館觀眾到博物館經驗的評估
三、整合觀眾服務與經驗評估的博物館觀眾研究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五、期待持續挖掘大學生博物館經驗

第八章 博物館建築、城市空間經驗與市民生活想像
一、前言
二、凱文.林區(Kevin Lynch)與城市市民空間經驗探討
三、南美館建築概述
四、南美館市民空間經驗分析與討論
五、文化引導都市再生過程中的市民美術館經驗

後記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326485
  • 叢書系列:空間與都市社會學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5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跨領域」(trans-disciplinary / interdisciplinary)一詞為近年經常被提及的價值觀點。所謂的「跨領域」強調不同主體之間的相互穿透與交會,及其相遇所交織出的、一加一大於一的複相特徵。不僅可能為既有的研究視角,開展出難以預期的碰撞與火花,對既往堅守學科邊界研究場域言,一方面看似鬆動其邊界,帶來未曾想像的新局,但也可能成為更加強化學術邊界差異的對照關係。相較於前述每個學科訴求於明確主體與邊界游移的兩端,「博物館學」的學科本質即具備跨領域的特徵。如此一來,以不同學術理論觀點切入博物館學的迷人世界,既可能如同扮裝變身一般,看到嶄新不同的樣貌;也可能是從本質根底的,思索著博物館可能或應該是什麼。同時,也由於一座博物館從政策的遊說、議定、設置、建立到穩定的日常營運、教育推廣與展覽策劃,以迄於後續的永續經營與發展,其所震盪出的社會服務和輻射效應,對於地方行銷和文化經濟的推展;進而在意識形態與象徵層次上,舉凡國族國家形象建構、原住民文化權的主張、國際文化交流與國家軟實力的表現;一直到期許於博物館對社會變遷的積極回應,及其作為推動平權包容之文化基礎設施的主體性價值等等。如此迷人多樣的世界,有太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索。
 
立基於前述含括理論概念、學術價值、實踐意涵與專業實務等各層面的探索意圖,本書綜合了研究者近年來持續探問與挖掘之經驗研究的累積,從階段性地、跨領域視角出發,回歸於對博物館學相關課題的討論;特別是聚焦於博物館學次領域,諸如博物館建築、博物館觀眾研究等研究視角的持續對話。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年度百大|閱讀次元進化論|來到知識內容新紀元,點開APP就點亮一整個宇宙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草間彌生主題展
  • 秋冬保健書展
  • 羅曼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