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目前為止,這本《堪布仁波切送你一朵微笑》,是首次集結了仁波切歷來在一些較輕鬆的場合中所給的開示。當年的閱聽對象是一些年紀十多歲左右的孩子,或者是某一慶典活動的與會大眾,又或者是與一群淵源深厚、非常親近的弟子,師生之間依緣、隨興的就能展開一場難以界定、珍貴無比又終生銘記的佛法演釋。
微笑,是閱讀這些篇章之後油然的反應,但它烙印得比一般的微笑更深更久。例如,仁波切在對孩子詳細描述他童年時擅長的玩具「投石索」,在與孩子的一問一答間,輪迴痛苦的本質,苦樂覺受由心所造的真義,還有一種解脫的渴望,通達實相的自我期許,就此埋下了種子。
又例如一場與女孩子們的會晤。混齡班的女生一剛開始有點彆扭,仁波切講起他童年時經常觀察蝴蝶(仁波切是真的很喜歡收看「國家地理雜誌」之類的節目),一步一步的引導這些女孩做一些蝴蝶的肢體活動,在不知不覺間仁波切成了舞劇指導,而那些原本受限於內心無明執拗的女孩,最終好像蛻殼而出的蝴蝶,願意調伏自己跟著大伙兒一起舞動了。
如果修行的開端,始於第一次願意調柔自己,那麼,這些模仿蝴蝶飛舞的女孩,在往後人生的路程上,或許能夠憶起「我執第一次被調伏」的經驗,並且有機會不斷向內深化、探索,直至一切習性的老繭、概念的硬殼卸脫殆盡。
這樣心領神會的微笑,來自於上師,若是我們也伸出手接下這朵微笑,不擔心自身還有垢障或不足,我們就得到了這份稀有的神秘禮物,因為他也將心意伏藏——度母修持的精髓教導給了我們,每日課誦或覺得必要時,度母修持都是最上的妥當選擇。
倘若人生行路迢迢,我們在最適合學習佛法的時光,卻心意懶散、任性蹉跎,那就怎樣呢?看看〈八事備忘曲〉和〈幸運的意義〉這兩篇的釋論吧。乃至歲月悠悠,我們累積了不少的知見,有一群見合同修的伙伴,有些許值得讚嘆的善行功蹟,但是啊,上師堪布仁波切吟詠著〈天龍甚深吼〉,並且說:去了哪裡、做了什麼,那些相對上的故事都是不重要的,重點是,在實義廣境中飛翔吧。
關於「微笑」,堪布仁波切的心子、尊貴的第七世竹慶本樂仁波切在本書出版前的一場閉關法會的結語中,(適時的巧合?)給了一段精闢的註解,他說:「如果我們能令眾生展露微笑,那麼我們也能為佛陀的臉上帶來微笑,也會為上師帶來微笑。因此,我們要努力令眾生歡喜,因為這是唯一能夠令佛菩薩、令上師歡喜的方式。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假如每次能令一個眾生微笑的話,這樣子一個一個傳下去,那麼整個世界的眾生都會微笑啊!所以,一次一個對象,我們讓對方感到由衷的微笑起來,從最困難的人開始,或者就從親密的伴侶開始,或者從家人鄰里開始,或者從快遞送貨員、大樓管理員開始,讓他們的臉上綻放微笑。不管我們是多一句關懷的問候,或帶點輕鬆幽默,或幫點小忙體貼對方,一次一個,最後就會令全世界微笑了。能令眾生微笑,那麼上師也就微笑了。請多做一點善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