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我們都是傳遞接力棒的跑者
進入〈後記〉前,想先說說關於本書的執筆過程。
由於將寫手定義為取材者的緣故,使得本書的定位變得有點曖昧。撰寫這本書時,我並未採訪某處的某人;至於做為資料而閱讀的書刊,大部分也只是從記憶中抽取書單,而不是重新取材的結果;冠上「取材者」頭銜的同時,卻什麼採訪也沒做。說不定這看起來就像一本任意胡謅自己想法的書。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的。
這次,我以一名取材者的身分採訪了「寫手古賀史健」。 傾聽他所思考的「取材、執筆與推敲」、向他提出許多問題,並用心理解。要求他具體說明抽象的內容,辨識出與其他事物的相似處後,再找到貫穿所有道理的主軸,最後負責翻譯與解讀這些內容。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是將類比式時鐘所顯示的時間轉換成數位式──也就是語言與邏輯的一道程序。
只不過取材對象碰巧是自己,所以就完全照平常那樣(以身為取材者的寫手身分)的架構去寫了。儘管因為某些不熟悉的部分,所以從頭到尾花了將近三年時間,卻也因此再次認清自己的想法,學習到很多事。
接著,再談談有關執筆的動機。
簡單來說,由於兩項事物的「缺乏」,讓我決定動筆。明知道一旦開始,就有很多苦差事等著我,但察覺到這種現象的我有責任非把這本書寫出來不可。其一是缺乏前輩,其二則是缺乏教科書。
如同書中也提過的,身為寫手的我一路走來完全沒有前輩指點。記憶中,實際上的取材、執筆與推敲等程序,也幾乎沒有人手把手親自教過我,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邊看邊模仿,除了從做中學,別無他法。我想,如今從事編輯或寫手這一行的人之中,或許多數也曾如當初的我一樣深深感嘆「缺乏前輩」這件事。
不只限於出版業,這是各行各業共通的結構性問題。
一般來說,越優秀的創作者,越傾向離開組織、選擇成為自由工作者;越厲害的人,越會走上沒有上司、前輩、下屬和後進的獨行之路。只要是真正優秀的人,獨立後所獲得的報酬不但會比隸屬組織時更好,也會有更傑出的工作表現。就像擁有自己的一方城池,過著悠遊自在的生活。
但另一方面,他們長期以來累積的知識、經驗、技術和人脈又會變得如何?
很可惜的,將在無人傳承的情況下,隨著他們的消失而消失,有如配方不明的獨門醬汁就這樣失傳,因為根本沒有必須將知識與技術傳承下去的下屬或後進。此外,一旦缺乏傳承(提攜後進)上的迫切需求,相信他自己也不會特地透過文字或語言系統化整理自己的工作成果。
結果,大多數創作者在繁花盛開的榮景過後,就在未留存種子的情況下銷聲匿跡了。傲人的知識與經驗,僅在自己這一代就告終。這種「獨門醬汁」逐漸失傳的情況到處都有,真的太可惜了。
於是我在二○一五年成立了株式會社 batons(意為接力棒)。不同於出版社或編輯顧問公司,這是一家專屬寫手的「寫手公司」。公司內有分屬不同世代的寫手,藉由彼此的往來互動繼承前輩的知識見聞,相信可以達到「傳承接棒」的目的。公司之所以取名 batons,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
三年後,更進一步的,我構思成立一所能提供更多交流互動、培育更多寫手的「學校」。即使只是像私人學堂也無所謂,來創立學校吧!在課堂上傳授關於企畫、取材、編輯、執筆和推敲的所有一切。不是「寫作學校」,而是創立「寫手的學校」!
儘管我如此興致勃勃,只是認真說來,標榜培育寫手或編輯的學校已有好幾所,而且還擁有知名作家、名編輯、人氣寫手等「豪華講師陣容」。我也曾受邀在其中幾所學校擔任講師、負責開設定期講座。但那樣的學校究竟能為學生帶來多大助益,我並不十分清楚;說得更直接一點,除了回憶和人脈,我不認為他們還能提供什麼。課程計畫很籠統,課程內容也交由講師自己決定,品質當然參差不齊,感覺上學校本身的「編輯」工作似乎就做得不夠好。
這些學校為何沒有發揮作用?
──探究到最後,我的答案就是「缺乏教科書」。
如果當真要創立學校,就必須要有教科書。目前各式各樣的學校之所以滯留在自我滿足與建立人脈的框架中,就是因為沒有教科書。也正因如此,使得課程計畫不完整,授課品質也無法統一。
在論及學校的創立前,要先製作教科書。
如此下定決心後,我便著手構思本書,決定創作一本「給下一代寫手」的教科書,而且是就算當成一般讀物,也能兼顧趣味性的書。這正好是二○一八年四月的事。
從異常漫長的撰寫時間便可知道,執筆過程進展緩慢。
要創作某一領域的教科書,意味著必須以「科學」的眼光重新審視,並使它確立(普遍化、系統化)為一門可修習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課程。由於過度受制於「創作一本給寫手的教科書」這項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構想,有好一段時間拖拖拉拉的寫不出來。後來將「寫手的教科書」這項概念改為「假使我要創立『寫手學校』,希望能有一本這樣的教科書」,也就是順應自己的主觀去思考後,文章的撰寫才開始有了進展。
因此,本書不能算是立場中立的教科書。
更別說它絕不是「○○聖經」之類的書。
這本書,是由我所傳遞的「接力棒」。這根棒子有我所思考關於「取材、執筆與推敲」的原理與原則。我竭盡筆力到自認為再無可寫的地步;相信即使十年或二十年後再讀,我依然會打從心底認同本書內容。甚至覺得它已成為一本沒有遺憾、值得我誇耀一生的書。
儘管我在書中介紹了許多技術與方法,但關於技巧,我卻完全不打算涉入。對我而言,技術是需要思考、琢磨與向上提升的東西;技巧卻是一旦學會就結束了。
因此,對那些打算從現在開始寫些什麼的人來說,我完全不希望這本書變成幫他們「節省思考所花的工夫」的工具。可能的話,希望以本書為開端,請各位試著用自己的大腦和話語進行比過去更多、更廣泛的思考。有一天,當你成為某人的前輩,也希望你能將握在手中的接力棒傳遞給下一位跑者。接力棒,是為了交棒傳遞而存在,本書也是以「傳承給未來幾個世代」為目的而創作的,那才是書本原該擁有的樣貌。至於要讓本書成為接力棒的人,就是你。
由衷感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