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經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楞嚴經》。唐般刺密帝譯,共十卷。
在諸多的漢譯佛典中,這是一部較晚譯出的經典,據載為唐中宗(公元七〇五年)時譯出,屬於大乘經典。但要把本經具體地歸在任何一類,都不具正確性。吕澂稱本經「賢家據以解緣起,台家引以說止觀,禪者援以證頓超,密宗又取以通顯教。」正好用以說明本經豐富的佛學思想,是不能用某種思想作定位的。八世紀初,印度的佛教已完成了所有重要的思想體系,也開始走入衰落的道路。在中國則是隋唐統一以後,文化進入一個新的融合時代。佛教也溶入這個時代的巨流,不僅是自身理論融合,更與外在文化思想融合,創造一股嶄新的新浪潮。本經的譯出,正可代表一個新時代的全新風貌。
走到歷史中去觀察,這部經是流行於歷朝歴代,未曾稍褪,是歴代注疏最多的經典之一,是歷代佛門必讀的經典。回到現代,這部經也仍舊是佛門必讀的經典,說本經是佛門的教科書,一點也不為過。豐富的佛學思想能不能找一句話作系统性的概括?綜覽全經,筆者覺得「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這句話是最為恰當的了。本經殊勝之處不僅在理論方面,更重要的是本經從理論出發,進而談到實修的次第,再進而告訴讀者,在實修的過程中,有哪些是易犯的錯誤,有哪些是必須克服的障礙。正因為如此,吾人才敢稱這部經是佛門的教科書,因為佛法本來就是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生命之學。缺了理論,在修行的過程中,容易自足,誤將階段性的成就視為登聖。缺了實修,正好是本經開卷處,佛陀指責阿難的修行問題――說食不飽。美味必須入口,方是真實,光說是不會飽的。這也是今天教内人士,經常要對那些將佛學只作理論研究,而不能進入實修的人,提出忠告的原因。就本經的結構而言,除了保存佛典的基本結構——因缘分、正宗分、流通分之外,本經内容(正宗分)基本上是循著理論到實修的架構敘述的。但因為傳統的佛典,除了按卷排序外,並未按經文内容另列綱要或目錄。這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障礙,因此筆者另在各卷之外,以内容編成目錄,使讀者一目了然。
序文中必須一提的是有關此經真偽的問題。這是一個爭議千餘年的問題,從譯出以後爭論至今,尚無定論。主要的癥結在於至今並未發現梵文原本,譯者般刺密帝,又是譯完本經後立即返歸印度,令人懷疑。但正如蓮池祩宏所說:「縱使佛現於前,而說楞嚴是偽經者,吾等亦應視為魔說可也。」本經的功德利益,是在於内容,而非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