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中國古老智慧在長期的生活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質,並進而引申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在不斷的相生相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就是所謂五行相生。
在我們五臟六腑中,也與五行相關,「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如果我們要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保持五行調和。人體氣血運行盛衰,與五臟六腑息息相關,中國人自古便有藥食同源,以藥膳做為養生、食療的觀念。在中國醫藥經典唐朝醫聖孫思邈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一書中,便提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指出相宜的飲食,調和的五味,可使胃氣健旺,氣血生化源源不絕,五臟盡得其養,調和精神氣血。
藥膳在近年來蔚為流行,因它較為平和,將食物與中藥的藥用價值搭配,既保持了藥物的療效又不失食物的色、香、味等特性。本書在食療上下了很大功夫,介紹做法與食材藥材挑選上十分詳細與平易近人,相信能更普及在一般家庭使用上,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讓大家只花一點點時間,卻能為家人創造大大的健康與幸福。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司長 黃怡超
推薦序2
從根固本,調理臟腑!
中國傳統哲學,將萬事、萬物以「木、火、土、金、水」五行做歸類,像是音樂有五音、蔬菜有五蔬、穀物有五穀、水果有五果、節氣有五季。而人體中按部位可分為五體,按臟器可分為五臟,按感知系統可分色、聲、香、味、觸,蘊於體內的精神力量則包含了魂、神、意、魄、志五大層次的修鍊。
《五行藥膳》依據天地間無所不在的五行原理,說明外在大自然有五運時序變遷,而人體內部奔騰不已的小宇宙,也自成一個五行運轉的天地,五臟與五行相對應,進而提出健康維護、保健藥膳,維繫好五行元素正常的「相生」關係,講求「相乘」體能增進,「反侮」誘發疾病調理。
人體以五臟為中心,無論何種保健方法,最終都必須落實在對五臟的養護上,對於脫軌於自然、多病早衰的現代人來說,藥膳補養方法,可說是成本最小、容易執行、從根固本的好方法,一個來自古老,卻比現代更科學的根本大法。
專業藥膳不是簡單的「食物」與「藥材」的相加,而是以漢方理論為依據,配合個人身體狀況與季節量身訂做的健康料理,以維持與生俱來的平衡狀態。樂見難懂的五行理論,整理成人人可烹調的餐桌美味,希望大家多多運用這套養生智慧,讓身體脫胎換骨,元氣與免疫力超乎尋常,身心更精實強健----「五行藥膳養生深耕栽,萬惡諸疾永遠不再來!」
日本大學醫學博士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陳旺全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