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重新審閱本書許多篇章,我再次看見了那個深愛著台灣茶的年輕人,從一個偶然的機緣喝到一杯難以忘懷的好茶,進而開啟台灣茶的探索之路,卻發現原來茶道不只是有很高的門檻,還有形形色色的表現方式,讓人目眩神迷、眼花撩亂,但這些都沒有讓那個年輕人退卻,依舊在台灣茶的世界中探索,也深刻體會傳統茶道中有許多不合時宜的部分,應該做一些調整,年輕人想盡辦法抽絲剝繭,絞盡腦汁去蕪存菁,他很焦慮也深刻明白,台灣茶產業正面臨時代的轉捩點,必須要轉型,也必須要打造出一個符合現代人美學風格、生活步調的喝茶方式,不然終有一天,台灣的好茶就會消失在這片土地上。
二○○九年,這個年輕人在很多人的幫忙之下,憑著一股傻勁成立了一個品牌,年輕人的想法很簡單:這世界上應該很少人願意像他一樣探索茶道,包含買茶具、買茶葉、學泡茶以及面對各種的踩雷經驗,既然年輕人已經會泡茶,那就好好地用紫砂壺泡一杯茶給大家喝吧!
在茶吧檯泡茶,是年輕人在京盛宇最喜歡的工作,因為他很早就悟出了茶道的真諦,並且享受與實踐在他所泡的每一杯茶的當下:所謂奉茶之心,就是愛人之心,泡茶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技術有多厲害,而是在那個一期一會的當下,給予眼前的人一杯甘甜暖心的好茶。
只不過,雖然泡茶對他來說並不難,但創業卻是這個年輕人從來沒有過的經驗,開業前半年就把媽媽借他的錢,以及股東的資金全部賠光光,這半年看不見未來、毫無希望的過程,讓他再度領悟了一件事:原來創業是一個創意,加上一百件沒有創意的事情。有了「紫砂壺手沖茶」這個創意,還需要學會經營。
然後他請股東再投資讓這個小店能繼續活下去,他心裡發誓一定不能辜負股東的恩情,一定要好好讓公司成長茁壯。二○一三年,年輕人出版了第一本書《台灣茶你好》,並且在序中寫下了「對一杯好茶的渴望」,如今九個年頭過去了,雖然,年輕人已步入中年,但對一杯好茶的渴望仍舊沒有改變,只是這個「渴望」,隨著歲月刻畫心智、風霜淬鍊意志,甚至經歷至親的辭世,他進一步思考一杯好茶,所給予生命的意義,除了好喝,還有什麼?
在進行《台灣茶你好》的再版工作時,中年男子曾經想過是否要把文章中稚嫩的口吻,調整為穩重成熟的口吻,中年男子好猶豫,因為他現在已經不像從前那樣說話了,不過他最後還是決定保留那個年輕人說話的口氣,因為他知道「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保持初心」這件事情是多麼的珍貴,他希望自己永遠都可以像當年的那個年輕人一樣,懷抱著一顆天真浪漫、無畏無懼想要改變台灣茶的心,然後在他的努力之下,有愈來愈多人,可以透過一杯茶,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他知道,如果這一生可以把這件事做好,就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