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接受討厭自己的部分,才是完整的自己
「我以為我是我,但當我不是我的時候,我是妖怪;你以為你是你,但當你不是你的時候,你是妖怪;我們以為我們是我們,但當我們不是我們的時候,我們是妖怪。」
這是韓國文學評論家金炫寫在日記中的一段話。我將這幾句話反覆讀了許多遍。「以為是自己」或「以為很像我自己」是怎麼辦到的呢?我們是以什麼為基準來判定「到這裡為止是我」以及「從這裡開始不是我」?
在每個人體內有許多部分,我們會把值得拿到他人面前炫耀、自認為還不錯的面向表現出來,把羞於見人或巴不得它能消失的面向藏到後面。另外還有些面向,是我們不想承認它是自己的一部分,因此絲毫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別說接納這些面向了,我們根本不想承認它們的存在,但是當不自在的感覺緩緩湧現時,我們不禁急忙逃跑,就像一旦察覺老虎的存在,小鹿便會拔腿逃走。假如能夠將體內所出現的不快、疙瘩、不安、憂鬱等負面感覺,輕而易舉地取出來,人類老早開發出這樣的技術了,很可惜的是,這種方法並不存在,所以人們最常選擇的方法即是迴避或視而不見。
當心情開始陷入低潮時,現代人會不自覺地拿出智慧型手機看影片,或者打開電視,大口大口地吃起東西。我們會想起令自己不高興的人,指責、埋怨那個人,並在腦中上演一齣大快人心的復仇劇;又或者打電話給朋友,藉由抱怨自己的遭遇來轉移注意力,並試圖確認「有問題的人不是我」。這些行為,都是為了快速消除「發生在身上的負面經驗」所採取的戰術。
可是逃避久了,沒有解決任何一件事情,不是更容易感到疲乏嗎?許多人處於正面情緒時,會覺得自己過得很好;產生負面情緒時,就會覺得人生過得很糟。時間久了,他們沒有餘裕去檢視不快或不舒服的內在經驗,反而是拚命尋找能盡快消除、減少負面情緒的辦法。每一次,他們都需要轉換心情,並為了延長那短暫的逃避瞬間而不停奔波。
心理諮商與冥想,即是練習在過去忽視的負面內在經驗上停留,不去壓抑或亟欲擺脫它,而是與之共存,去承受不自在的重量與質感。長期進行這種練習能獲得三種好處:
1. 你不必再試圖控制。當負面情緒產生時,不必甩開它,只要放著不管,你就會逐漸明白,只要任由它來去就行了。那麼,就算憂鬱或不安朝自己襲捲而來,你也不必費力去戰勝它。
2. 不會再用想法覆蓋情緒,而是能透過經歷完整的情緒,以全新的觀點看待人生。因為心理的柔軟性增加,碰到無法控制的情況或衝突的局面時,也會擁有能夠順利解決事情的餘力。
3. 經由這個過程,你對自己的理解會加深,也能和自己建立更深的連結。如果不正面突破逼近眼前的負面情緒,就無從了解自己。
我們多半以為,已經知道關於「自己」、關於「他人」或關於「我們」的一切,所以無法虛心求教。但是,對於「人」這個瞬息萬變的存在,我們如何「已經」知道呢?我們雖然嘴巴上會說「我是什麼樣的人」、「他是什麼樣的人」,但那都是對於過去的分析。你以為自己了解某人的想法,或許不過是早晨飄落的一根髮絲罷了。無論從何種意義來看,我們都絕對無法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我們。
許多人為了尋找人生目的而徬徨,但在尚未與自己建立深度連結的狀態下,不可能發現人生目的或意義。因為尚未與自己建立連結的人,也無法和他人、世界建立連結,只能四處游離,最後感到彈性疲乏。
這本書是一本帶領你探索、邂逅內在多元面貌,將其加以整合、建立深度連結的人生旅程指南書。企盼能有一句話在你的心中點燃火花,也希望不再有人因為折磨自己而夜不成眠,我帶著這樣的心情寫下本書。但願各位讀完這本書後,能找到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
什麼是我,什麼又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