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訂者的話
啟發生命中的靈感乍現, 超越美學的設計影響力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客座副教授/劉美均
這是一本歌頌設計的書,也是一本歌頌設計在商業與社會領域推動創新的案例集。整本書以洋溢著希望的諸多成功案例開場,似乎有了設計,商業會更成功、社會會更平等、世界會更美好。但越後面的章節,越把讀者拉回設計必須面對的政治與社會現實。文末雖然以對設計充滿期許的語調來結尾,但沒有人會天真地以為設計能拯救世界。
但至少我們嘗試了,或正在嘗試把世界往更好的方向推一把。「我們」是指那些在各行各業擔任各種角色的人。設計師之外,本書介紹了企業執行長如何藉由設計創新逐步改變龐大的企業體系,像是老牌的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不僅開發自駕車,更透過設計為未來的移動趨勢做準備。創新眼鏡公司 Warby Parker 急速的成長與充滿設計感的品牌形象與源自創辦人對設計的敏銳與堅持。前紐約市長麥可.彭博(Michael Bloomberg)藉由設計重塑紐約,增設了數百公里的自行車道與嶄新的街道家具。設計是促進永續發展的重要工具,如一體成形沒有商標貼紙的依雲(Evian)水瓶,與整雙鞋可碾碎再製的愛迪達(Adidas)單一材料鞋款,藉以促進回收。此外,設計也是揭發社會不義與促進平等的利器,例如利用建築場景數位模擬工具重建以巴衝突中催淚瓦斯彈的投射路徑,確認軍方的違法行徑。或是打造讓視力不佳的人能看得較清楚的字體。
然而,本書也舉了許多案例強調設計往往也是造成社會不公的幫兇。例如現有的臉部辨識工具對有色人種的誤判比例特別高、黑人設計師與設計教育者仍屬少數、大量科技產品間接傷害了替先進國家處理電子廢棄物的人民與土地。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看似包山包海的「設計」?
首先要說明的是本書對於設計所涵蓋的概念是非常寬廣的。品牌是設計、產品是設計、建築、包裝、服裝、字體當然也是設計。設計也包含都市設計、零售設計、永續設計、社會設計,以及幾乎所有涉及創新的活動。涵蓋範圍之廣,甚至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主事者會刻意迴避「設計」兩字。例如可口可樂的設計長大衛.巴特勒(David Butler)說,他領導可口可樂品牌創新的秘訣是絕口不提「設計」,也避免談到「設計思維」,而是強調創新能為公司創造更
高的價值與營收。Creative Reaction Lab的創辦人安托瓦妮特.卡羅爾(Antionette Carroll)認為設計思維無助於改善社會不公。她相信設計的最大價值是揭露隱藏在表層制度下,且往往是由設計本身造成的不平等機制。我的詮釋是,不使用「設計」二字是為了避開隨同的既定印象與包袱。如本書一篇文章〈差勁設計卻成絕佳品牌行銷〉講述川普的競選文宣能大獲成功,正是因為其缺乏設計的草根特性獲得了許多美國人的共鳴。因此,我們不妨把本書視為在不同領域如何藉由創新獲致成功的參考書。
其次,本書充滿鮮明的美國本位與左傾立場,甚至毫不避諱地稱川普對新冠肺炎發表的言論是謊言(見〈當代設計所面對的挑戰與任務〉)。本書集結了 Fast Company雜誌過去 25 年來發表過的其中 77 篇文章,從選文中可以看出編者想要傳達的概念,即藉由一篇篇報導「讓讀者看見設計與設計師是如何用創意思考,為人類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未來。」其中有數篇文章特別強調非裔美國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以及黑人設計師為促進平等所做的努力。中文讀者或許會思考其他族裔(如美國社會中為數不少的拉丁裔與亞裔)與世界其他區域的設計相關議題。雖然本書包含其他國家的案例 (如新加坡樟宜機場、布吉納法索的泥磚建築、中國的建築師作品、英國的雙層巴士),但仍以美國公司與設計師的案例為主,且突顯非裔美國人的境遇。故閱讀時須留意這些報導文章的敘事觀點。
最後,我想提的是「倖存者偏差」。失敗的案例往往默默無聞,因此設計與創新絕非是解決企業與社會問題的萬靈丹。但我身為設計師與設計教育者,自然會對設計偏心。近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升格為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明顯可見許多公部門的設計大大提升,從大型活動、建築到基礎建設,美感大幅升級。但如本書的許多案例中所呈現,設計的影響力是遠超過美學的。因此我推薦這本書給對設計有興趣的人,也推薦給對設計沒興趣但對創新有興趣的人。設計的本質是人的創造活動,因此或許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本書的故事會啟發您生命中一個重要的靈感乍現時刻。
(本文作者劉美均為美國北卡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設計博士。曾任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客座副教授與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主任,創立Wolkeland Design設計公司並擔任設計總監。其設計興趣為結合工藝與科技的智慧工藝;研究領域包含複雜系統裡的互動設計與行為設計,特別是結合數位與實體的相關設計研究。)